毕业的致辞
文学网整理的毕业的致辞(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毕业的致辞 篇1
相约硕果累累的季节,相约不忘初心的未来,这是一年毕业季。
毕业典礼,是大学时光里的最后一堂课。
向过去告别,向未来问好。
让我们聆听校长对学子们的暖心告白,一同体悟其中的嘱托与期待。
在这个收获成长、启程远航的日子,我想跟大家谈一谈积极这个话题,希望你们让积极成为自己的人生习惯,以积极的心态,走向未来的成功和幸福的彼岸。
积极的人生,要有登高望远的境界。境界高远才能使人不斤斤计较眼前利益的得失,而是将自己的注意力、精力集中在放眼未来、思考长远、谋划大发展。我希望你们的人生,也拥有这样的大格局、大胸怀,拥有这样登高望远的宏伟气魄,努力成为对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有用之才。
积极的人生,要有乐观向上的心态。人的一生,总会面对困难和挫折,总会遇到人生的低谷。但只要拥有乐观向上的心态,困难就会变成新的机遇,低谷就会变成新的起点。我希望你们时时都能以积极阳光的心态善待自己、善待他人,以饱满的正能量投入工作、投入生活,做一个处优而不养尊,受挫而不短志的人生赢家。
积极的人生,要有勇于实践的'行动。再崇高的理想,再美好的蓝图,不付诸实践与行动都只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成功者不一定是那个最有理想的人,但一定是那个最勇于实践的人。我希望你们的人生,能够始终在实践行动中掌握新的知识,发现新的世界,创造新的未来。
要保持学习的习惯。处于这个时代,重要的不是掌握多少知识,而是持续的学习欲望、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不断提升的学习能力。校园外的社会生活与学校大不相同,也许你们今后会越来越忙,但希望大家能够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把八小时之外利用起来。真正把学习当成一种习惯的人,一定会拥有开阔的精神版图,也一定会拥有明亮的未来。
要善于独立思考。人有独立思想,才能从反省中不断成长,才能不断成长且不会变老,才能永远不落后于时代。还要不忘崇德修身。境界决定人的品位和眼界。不管今后走上什么样的工作岗位,你们都要把讲道德、有修为作为人的基本素养。
毕业的致辞 篇2
郑州一中四季都是花开的时节:迎春花开了,紫荆花开了,杏花开了,桃花开了,牡丹花开了……时间相接,香氤满园。我知道你们最喜欢的还是石榴花,早就祈盼着、等待着她的绽放。而今她已经开的一园芬芳。犹如你们18岁的青春,红花绿叶,满树流彩。
石榴,有着如火如荼的青春、有着饱满甘甜的果籽。16,有着逢六大顺的吉祥、有着水阔帆满的风头。所以你们称自己为郑州一中石榴届(16届)校友。
三年是人生的一个片段,当阅尽沧桑的时候,当耄耋之年的时候,三年或许成了模模糊糊的岁月胶片,也或许仍是铭刻难忘的清晰记忆:同桌的一注目光,师长的三言两语。在雨打芭蕉、茶室小憩、月明星稀的时候,你突然捕捉到那一缕眼神,那一掬情长。
最近我在校园网上看到了13届校友任冠南的一篇文章,题目是:《我与一中——关乎生命、爱情和自由》。不仅有一种体味人生的成熟,一片披肝沥胆的率真,更有“基于自由的自律、基于自由的自然、基于自由的自信、基于自由的自立、基于自由的自爱”, 冠南的文字乃是对郑州一中精神的解读。解读有众多版本,同学们各有自己的版本,这些版本之间有相同相似的地方,正因为相同相似,才有了郑州一中人的风骨。也有相反相异的地方,正因为相反相异,才有了郑州一中精神的博大和活力。
“自主、自强、自省”构成了郑州一中精神。它建立在“唤醒自主意识、提高自主能力、培养自主精神”的教育理念之上。自主从意识开始,到成长为能力再到形成精神,应该是中小学阶段中青少年的成长史。但当下自主却成了教育的最大缺失!当学校以掌握知识技能为主要目标,教师以设计出训练路径和方法为任务,学生以记诵、训练为学习方式,学生的心智世界中,就只能留下消化了的和未消化了的知识记忆。没有作业就不会学习,就不会上自习课,成了高中一年级新生的共同问题!郑州一中主体课堂以最大化的个性学习和最精要的教师指导相结合为设计思想,通过重建教学关系和学习方式,重新分配学习时间,为学生提供了最好的教学过程。郑州一中反对喂猪般的催肥增重式教育。孰不知,创造力和学习兴趣的幼苗,只能在自主精神的沃土里长出来。没有了自主,学习的小船说翻就翻。
自主难,自强更难。自主的行进中有更多的狂风暴雨、黑暗孤单。自主的火焰会被狂风吹灭,会被暴雨浇熄,会被黑暗的孤单吞噬。要想走的远、走的稳就要有自信和顽强。从自主走向自强,是精神成长的第二次蜕变。自省是最难达到的境界。此时与彼时,此地与彼地,情况会千变万化,需要人们调整修为,才能臻与完善。这个世界信息很多,道理很多,理解的人也很多,但坚持实干的人很少,勇于自省的人很少,敢于修正的'人很少。“人贵有自知之明”说的就是自省之难,难能可贵在解剖自己的勇气!丑陋之处要敢于正视,疼痛之处要勇于忍受,只有直面丑陋与疼痛才会有大担当,大格局,大作为!所以自省是建立在自强之上的,它是精神成长的第三次蜕变。自省还要懂得示弱和谦卑、知道进退和权变,识顾大体和大局。没有自省,就没有“又新、日日新”的长盛不衰。自省的精神就是进步的精神,就是中华民族脊梁的精神!
南开之父张伯苓先生在一次抗战胜利的茶话会上,当得知平津两市被惩处的汉奸中,没有一个战前南开的毕业生,他得意的说:这比接受任何勋章都让我高兴。这句话点燃了我对你们最奢侈的希望:做未来的科学家和领袖,做各行各业的杰出代表,即便做一个公民,也都是不辱家风的孝子,都是嵌着“自主、自强、自省”基因片段的一中校友!
同学们升入大学或直接到职场上去,会平添许多新的感受:周围某些人的傲慢和轻侮,同学或同事们的挤压和竞争,学习或工作的单调和劳苦,生活消费的清贫和窘迫,学业的艰深和沉重。在这种时候,你想退却了吗?你陷入绝望了吗?你不能退却!你不能绝望!人生都会体尝到千滋百味,若你十二分的努力了,你就等待吧。人生很多时候真的需要等待,熬过冬季春天就来了,熬过黑夜旭日就来了!四季交替、日夜相间,善与恶、美与丑、快乐与痛苦、雄性与雌性……上帝总是把对立的东西打包给人类。
所以自然界告诉我们:咖啡苦中有甘,茶汤涩中有香。前人告诉我们:苦尽就会甘来。“让你难过的事情,有一天你一定会笑着说出来。”这是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的经典台词。不管什么情况,不管什么阶段,你们一定要有目标,要义无反顾的向着目标大踏步前进,目标越远大,路途会越长,不要企图朝发夕至,很多人的失败就败在了耐力上。生活是一种过程,生命的意义其实就是体验出过程中的酸甜苦辣,并在一种幸福酶的催化下慢慢咀嚼出幸福来。“好事多磨”,磨的就是过程,人在逼近目标而未达到目标的时刻,才体会到那个涅槃的境界。
罗曼·罗兰说一个人应有的生活哲学是“能念书时你念书,能做事时你做事,能恋爱时你恋爱,不可强为,不可放弃。”盘点三年的一中生活,不知道你做了哪些该做和不该做的事,留下了哪些该留和不该留的遗憾!一位上大学的校友说:校长,我给你说两句话,第一句是一中三年该做的我都努力做了,唯一遗憾的是没有谈场恋爱。第二句是如果让我回郑州一中重来,我觉得还要把这个遗憾留下。话说的意味深长,颇有禅意。记得我在有些场合悄悄给你们说过,高中不要早恋,因为这是把书念好的时期。现在和你们要分手了,我要大声告诉你们:大学既是读书又是恋爱的时期,你们不要放弃这个机会!
金庸的小说里有一个故事:一个少年遇到一个姑娘,姑娘的母亲拜托少年,送姑娘去昆仑山找父亲。昆仑山万里之远,但少年真的跋山涉水,历经艰难险阻在昆仑山找到了她父亲。父亲要感谢少年,少年说:我是送你女儿的,送到了我就该走了。这个少年叫张无忌,少女叫杨不悔。我不知道张无忌是否毕业于郑州一中,但他表现了郑州一中教育的两点品质:一、“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的教育责任感。二、做了就做了,做完就走人,不藏一点私心。郑州一中师生三年成兄弟,有许多感人的事情和暖人的语言,现在要分手了,都不要说感恩。既然是兄弟,所有的好都是兄弟间应该做的事!相遇与作别有很多种场面,侠客们的作别就这么简简单单:“送到了,我该走了!”多好!
该分手时就分手,风风火火闯九洲!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今天我们相濡以沫,明天我们守望于江湖!记住这方蓝天,记住这片湖面,记住这对黑天鹅!今年的雨水是适合石榴成长的年份,到了九月,果籽饱满甜美,到那时你我挥手再见!小石榴们,说再见的时候不许哭!无论那一年那一季是哪一年哪一季,当你们回来找到那棵结出你们这些小石榴的石榴树时,再流出那行像石榴籽一样晶莹璀燦的泪花!
毕业的致辞 篇3
亲爱的毕业生同学,各位远道而来的家长,校友们,各位老师、各位来宾:
大家下午好!
今天是属于20xx届毕业生的,也是一个值得我们共同纪念的日子,你们毕业了!相信这一天,对你们具有非同寻常的节点意义。我谨代表学校向奋力拼搏完成学业的你们表示衷心的祝贺,向一直以来潜心培育你们的老师表示崇高的敬意,向自始至终给予你们无限温暖与力量的家长和亲友们表示诚挚的感谢!
在今天这个庄严而神圣的场合,我有几句话想与大家分享:
一、坚守美好信仰
信仰是什么?信仰是看待世界、人生、未来的一种终极信念。梁启超先生说:“信仰是神圣的,信仰在一个人为一个人的元气,在一个社会则为一个社会的元气。”一个人没有信仰,就会感到孤独和寒冷。信仰不仅是个人的支撑,也是一个国家自立的基础力量,它为人生赋值、为社会定型、给国家铸魂。
去年我们国家隆重举行了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主题活动。长征途中,红军将领的平均年龄仅25岁,平均每天都有1场遭遇战,每行进300米就有1个人献出生命。面对如此的艰险,为什么这支这么年轻的队伍却摧不垮、打不散?其实这个问题,早在1938年4月,张闻天同志在我们学校的前身陕北公学作演讲时就曾经被问道,他当时回答说,原因就在于有坚定不移、百折不饶的革命信仰。如果没有信仰,不用说万里长征,红军连一千里、一百里都走不了。
革命战争年代需要信仰,和平发展时期也是如此。对个人而言,信仰是执著笃行的内在动力,是精神之光,可以照亮人生之路。从今天起,有些同学将继续学习深造,还有很多同学就要跨入职场。相信大家在对校园有着深深留恋和不舍的同时,对未来也充满着希冀和向往,希望能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干出一番事业。在未来的生活中,大家免不了要遇到一些磕磕绊绊和意想不到的突发情况,请大家时刻提醒自己,暂时地偏离美好理想、甚至面临严重挫折并不可怕,重要的是坚守信仰、勿忘初心、继续前行。坚守美好的理想和信仰,你自身的潜力与光辉也许会超乎你的想象。
二、凝铸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什么?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也表现为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一个伟大的民族,一个伟大的文明,一定需要伟大的人文精神。“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你们经过大学教育的洗礼,塑造了理性,强健了体魄,增长了智慧,特别是中国人民大学以人文社会科学为鲜明特色,这四年或者更长时间的明德之道为你们的生命打上了浓厚的人文底色。在未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希望你们继续在对这种人文精神的不断体悟中寻找前行之路。
我们要保持学习的习惯。现在的这个时代,重要的不仅仅是掌握多少知识,更重要的是持续的`学习欲望、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不断提升的学习能力。校园外的社会生活与学校大不相同,也许你们今后会越来越忙,但希望大家能够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把“八小时之外”利用起来。真正把学习当成一种习惯的人一定会拥有开阔的精神版图,也一定拥有明亮的未来。
我们要善于独立思考。陈寅恪在悼念王国维的碑铭中提出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相信同学们都非常熟悉。但比熟悉这句话更难的是,如何按照这个准则去行动、去实践。人有独立思想,才能从反省中不断成长,才能不断成长但不会变老,才能永远不落后于时代。
我们还要不忘崇德修身。境界决定人的品位和眼界。不管今后走上什么样的工作岗位,我们都要把讲道德、有修为作为人的基本素养。同学们将来可能从事学术、从政或从商,希望为人师表讲师德,只有言传身教,才能受人尊重、琢玉成器;为官一任讲官德,只有清正为民,才能赢得信任、造福一方;经商兴业讲商德,只有诚实守信,才能互惠互利、长远发展。
三、涵养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是什么?家国情怀是一种精神追求,强烈的忧患意识、以民族大义为念、以人民社稷为重,是家国情怀的精髓所在。北宋大儒张载曾有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胸怀天下,心系百姓,这是何等的家国情怀,也是中国古老的传统!
我们学校的前身是从延安黄土地走出来的陕北公学,今年是建校80周年的校庆之年。回首80年前,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冒着死亡的威胁穿过层层封锁,从西安走到延安,步行600里程,以“生命”作为考题,汇聚到陕北公学一起求学救国。陕公从一开始就有着深厚的家国情怀:她诞生于国家民族内外交困、战火连天之时,以救亡图存为使命;她以富有革命精神的青年人为主体,积极进取、坚持奋斗,具有崇高的担当和奉献精神;她把自己置于时代洪流的激荡之中,在血与火的洗礼中书写对国家和人民深沉的爱。
80年来,这种家国情怀一直流淌在人大人的血脉中,是人民大学保持生机和活力的根本内因。毛泽东同志曾说过“中国不会亡,因为有陕公”。作为人民大学的毕业生,作为陕公精神的传承者,同学们要深切感受到“中国人民”这个校名沉甸甸的分量,它凝聚着国家的嘱托和人民的诉求。中国人民大学的毕业生一定要敬畏人民、为念人民、服务人民、热爱人民,继承好学校这种始终与党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坚持“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家国情怀,把个体的追求和社会的价值结合起来,用自己的行动实践我们人大人这份崇高的精神追求。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即将以新的身份——人大校友开启新的人生征程。不管你们走得有多远、身在何处,不管你们经历怎样的人生沉浮,人大永远是你们的精神家园,永远为大家点亮一盏前行的明灯。
最后,再次衷心祝福同学们拥有灿烂的前程和幸福的人生!谢谢大家!
毕业的致辞 篇4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今天,是我们毕业20周年同学聚会的日子;今天,我们从四面八方如约而至,相聚在一起。
相见的那一刻,也许你我的名字,因时间的久远,一时难以想起;相见的那一刻,也许你我的相貌,因岁月的流逝,有了些许的陌生。但是,在茫茫人海中,看到容颜已改的你我,依然清晰地知道,我们曾经是同学!在满怀激动、万分欣喜之时,我们握手、我们拥抱、我们心潮起伏!
二十年前,我们稚气未脱,我们充满激情。还记得,在体育中心,我们放飞理想的风筝,今天,大家的愿望又是否实现呢?还记得,在钟楼的办公室,召开班干部扩大会议,对出现的早恋苗头进行整风,今天,是谁又真正牵到了谁的手呢?还记得,在教室的走廊上,班上的六位女同学抬着一位大个子男同学,抬起摔下,摔下又抬起,今天,你们是否依然还能抬起那个更重了的他呢?
回想当年,老师们呕心沥血,教我们知识,教我们方法,教我们做人的道理,为我们奠定了今后学习和工作的基础。我们要向尊敬的各位老师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谢谢你们!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二十年过去,弹指一挥间!二十年来,不管你身在异国他乡,还是奋斗在家乡故里;不管你春风得意,还是平凡普通,都改变不了一个朴实而又亲切的称呼——同学!二十年来,在品味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之后,我们就会发觉,让我们最难以忘怀和割舍不掉的依旧是这同窗情谊;二十年来,在历经了人生的.风霜雪雨之后,我们深深感到:同学的情最真,同学的意最浓,同学的爱最纯!
一朝是同学,永远是朋友。让我们记住今天这个快乐的日子,期待着下一次的重逢!愿这次聚会成为我们心中最珍贵的记忆,愿我们的友谊地久天长!
二十周年同学聚会活动筹备小组
年 月 日
毕业的致辞 篇5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今天,我们相聚在这里,举行20xx届毕业班“感恩母校”毕业典礼。借这个机会,我想给即将告别母校,踏入全新学习旅程的533名毕业班同学送上我们文化路小学全体师生最真诚的祝福和期待!向为了同学们健康成长而奉献心血与智慧的老师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首先,我祝贺你们顺利地完成了小学六年的学习任务,祝贺你们就要从一个新的起点开始人生又一段新的征程!同时,我也要向为你们的成长倾注了无数心血的教师们表示深深的敬意。正是他们的言传身教,无私奉献,才使我们共同迎来了这个充满喜悦的丰收季节。在这里,我代表学校领导班子向辛勤耕耘的老师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毕业了,不能忘记隐藏在你们后面的全体老师那亲切、平易而疲惫的脸庞。多少个不眠之夜,老师为你们批改作业;多少回进出校门,老师为你们迎来送往。你们的成长,离不开师长们的扶持与教诲……
六年光阴弹指一挥间。是的,回首来时的路,你们留下了一串串深深浅浅的足印。你们勤奋苦读,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你们为母校赢得了无数荣光,你们的一个个名字也闪烁着耀眼的光华。你们,踏踏实实走着生活的每一天。 短短的六年,你们告别了天真,走向了沉稳;脱去了童年的稚气,获得了自信;抛弃了依赖,学会了选择,懂得了自尊、自立、自强。同学们,你们即将离开小学,踏上人生新的征程。
愿同学们在中学阶段的学习做到像在小学阶段学习一样:尊敬师长、热爱学校、团结同学、勤奋好学、勇于思考、善于创新,敢于探索,为校争光。愿同学们怀着对未来的.憧憬和对理想的坚持,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创下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让我们一起铭记:“顶天立地做人,脚踏实地做事”。
你们即将离开母校,就要从这里起飞,像雏鹰一样展翅高飞,去放飞理想,放飞希望。在此,我想叮咛你们几点,送给在坐的各位毕业班同学:
1、要懂得珍惜。一位哲学家曾经说过,如果生命有两次,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伟人。也就是说,当一个人知道自己还一事无成时,你已不可能再回到当年,再去经历学习、工作。这时,他才感觉到已虚度光阴,假如能重来,一定刻苦学习,可惜已不可能。人的成长,就是在这不经意之中完成的,你现在知道了努力,将来就不会后悔。
2、要胸怀大志。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喊百岁。希望你们早日树立自己的远大理想,并为之奋斗。有了远大的理想,不去努力等于没有。空有目标,不踏踏实实地去学习,去追求,那什么理想目标都不能实现。在人生的道路上,没有艰辛与曲折,没有持之以恒的态度,是难以到达成功的彼岸的。
3、要好好做人。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在今后的人生路上,不要忘记母校老师曾对你们的教育与关爱,也不要忘记母校老师对你们的鼓励和希望,更不要忘记你曾是文化路小学的一员。初中毕业典礼校长致辞同学们,你们都是文化路小学的孩子,文化路小学是你们的家,老师是你们最亲的人,愿今天你们能以文化路小学为荣,更愿明天文化路小学能以你们为荣。 最后,让我再次代表母校祝愿你们——生命之舟在新的岁月港湾里启航,载着对未来的憧憬和畅想,直挂云帆,乘风破浪。祝福你们,也相信你们一定会一生平安,一帆风顺,学业有成,奉献社会!
谢谢大家!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