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学网 > 百科 > 读后感 > 正文

狼图腾读后感

2025/10/23读后感

文学网整理的狼图腾读后感(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狼图腾读后感 篇1

除了狼的本领外,最让我感动的还是人与狼之间的感情。养狼,这听起来都觉得吓人。咬、撕、抓、吞,这些在吃食时的动作在我脑海清晰地浮现,我不仅为陈阵担忧。都说狼本性难改,狼牙又有毒,这不是找死吗?可看着看着,我也想养一条小狼,像书中那样和它玩,给它喂食,还可以像给小狗挠痒一样挠它的肚皮。我本以为陈阵可以和小狼一直快乐生活,可当小狼被拔了牙,被铁链控制了自由后,我不忍心往下看……

小狼死了,黄黄、二郎也死了。狼群都被人打光了。老鼠、黄羊、旱獭成灾,把草原啃得只剩土皮。我伤心、愤怒,却流不出眼泪。因为我知道,那些像小狼一样的狗、狼们会在天上找到自由,而那些破坏大自然的人会受到惩罚。

这本书改变了我心中关于羊与狼的位置。我也终于知道为什么草原上的人们要把狼作为图腾了。

狼,这种动物,原来在我心里只是一种凶恶的野兽。“狼狈为奸”、“狼子野心”、“狼心狗肺”这些成语无一例外地在贬低狼。可是当我读完《狼图腾》后,我对狼的看法就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狼,在广袤的草原被奉若神明,被视为一个民族的图腾,当地的.牧民在死后要进行“”,即被狼吃掉。他们相信用这种做法能使自己的灵魂升上腾格里(天)。一开始我感到十分吃惊,狼在我们民族是狡猾、残忍的象征,怎么能成为一个民族的图腾?用这种“”法,不是违背了我国传统“入土为安”吗?

狼图腾读后感 篇2

《狼图腾》是作家姜戎历经了三十余年才创造出来的一部作品,内容曲折动人,被誉为“精神盛宴”。

《狼图腾》介绍了陈阵和杨克去掏狼窝的故事,在掏到小狼之后,陈阵想出养狼的主意。不顾其他人的反对,偷偷养起了狼。在陈阵的精心照料下,小狼渐渐长大了,可是纸最终包不住火,这件事被蒙古老人发现了。在陈阵的苦苦哀求下,老人只得同意他养狼。随着小狼的长大,陈阵越发现小狼身上的优点,发现了许多值得他学习的地方。小狼的性格决定了它的命运,它太固执顽强,又向往自由,最后,在蒙古老人的'教导下,打死了小狼。

作者用饱含忏悔之情来纪念小狼,在他的笔墨之间,无不流露出对小狼的喜爱和对草原的向往。

文中作者崇尚狼的品质:狼的坚韧,顽强,团结,智慧,无不让作者敬佩。骨硬人硬命更硬的草原狼,个个都是硬婆铁汉,它们总是血战到底,死不低头,因为狼的字典里没有软弱这个字眼。狼之所以强大,不是因为狼中没有“汉奸”而是艰苦的草原环境把孬种都淘汰掉了。作者深深地感受到了狼的伟大,在极其艰苦的草原环境中,进化出了十分优秀的物种。

《狼图腾》就是大胆创新改变了人对狼刻板、固定、肤浅的认识,让人想以狼为师的冲动,狼的智慧、尊严、独立、坚韧和强悍会让人一生受益。

我觉得中华民族除了龙外,应该有一个狼的图腾,这样才能有中华的秉性。啊,狼图腾,草原魂,草原民族的自由刚毅之魂!

狼图腾读后感 篇3

从古至今,汉人都讨厌狼,因为它凶狠、残忍。可是《狼图腾》里讲到的狼却和人们平常说的不一样······

从前,有一位北京的学生陈阵来到了蒙古额仑草原。从此与狼结下了生死之缘。一天,狼偷偷地在黑夜里咬死了几百只羊,牧民们很生气,决定去杀狼,陈阵听了眼睛雪亮,他苦苦哀求毕利格老人让他也去,经过一场狗与狼的恶战以后,他们胜利了,并带来了一只公狼崽。为了不让小狼伤到人,陈阵不得不给它套上坚固的锁链。而且小狼引以为傲的尖牙被磨平了。小狼非但不生气,还乐呵呵地瞟了陈阵一眼。

后来,汉人大批来到了蒙古,用极端的方式杀狼,终于,狼群离开了,而那只被拴养的草原狼,誓死捍卫草原,不久便飞向腾格里(指天神)。一年后,蒙古人在草原盖起了高楼,牛、羊也改成了圈养,因为草原已经沙漠化了。

想起陈阵与狼的友谊,让我的脑海里浮出了许多画面,我也养过动物,知道陈阵的感受。就是因为我过度溺爱小动物,让它们的生命消失,那段悲伤的回忆让我久久难忘。

动物是可怜的,可怜的狼被人活生生的变成了狗,野猪变成了家猪,成了饭桌上的美味家肴。更可怜莫过于这本书里的小狼了。狼,一种统治尊严和品质的动物!是它捍卫了这片美丽的'大草原!维护生态平衡。蒙古人把它当神一样供起来,活着的时候学狼,死了还把自己喂狼。

可汉人呢?他们把最恶毒的说成最狼心狗肺;把欺负女人的叫大色狼;是最贪心的人是有狼子野心;把美帝国主义叫做野心狼,大人吓唬孩子就说狼来了......真的是这样吗?希望人们多看这本书,它会让人看到一颗真正的狼的心,一颗活泼、有灵性、勇敢、无畏的心!

狼图腾读后感 篇4

书非借不能读,非送不能读,狼图腾 读后感。早闻狼图腾,最近一个好友送我一本。在漫长的火车上开了头,回来后两周里每天读点很快就读完了。狼图腾,狼烟,狼嗥,狼性,腾格里,,天鹅,军马群,真是一本不错的书,读罢,我对自己有了一个新的定义――汉人。让我这个汉人也了解和认识了狼,认识了草原,认识了狼性,认识了农耕和草原的区别,认识了弱肉强食,认识了草原羊,羊性,狗,狗性,认识了狼性人格和羊性人格。明白了历史的交替是狼性游牧民族的狼性血统一次一次向农耕民族渗透和罐输。也赞成即使是农耕民族也是草原游牧民族发展和演变而来。历史上人类狼性太强则无法统一,群雄崛起,各自称王。羊性的.农耕民族性格是治理和安定的最好性格。这也是后来儒家思想在各个朝代发扬和传承的根本原因。可是羊性太强则受到狼性的压迫,读后感《狼图腾 读后感》。

中华崇尚龙图腾,龙的形象来源书中考证也是狼的演变。我虽不识真相,可依然希望是狼的化身。读罢此书,我有机会去了内蒙了几天。虽然没有深入草原。在内蒙古博物馆里了解了内蒙的许多东西。在浓缩和渲染的博物馆里,我认识了内蒙,也见到了狼群,见到了神舟飞船的返回仓,见到了恐龙化石。。。。。。书中提到的呼伦贝尔草原,在百度上收索,最多的是读罢此书的人对这个神秘地方的询问。内蒙有我一个心愿,骑上一匹马,自由的奔跑。浪图腾,草原常绿,牛羊成群,蓝天白云,星辰满天,草原绿州,这是我向往的草原!

狼图腾读后感 篇5

草原上的那个人——读《狼图腾》有感

在一个荒凉、寂寞的草原上,远远望去,只见一个穿着大袍子的人孤独地闲游,他走呀走,走得有些疲倦了,便在一个池子边座下,喝了几口澄澈的池水,玩了玩旁边的泥潭,他感到非常的无聊,想找个朋友做伴,可看着一望无际的草原,连一个人影都没有。

忽然,他听到了犬叫声,延着声音的方向走去,顿时眉开眼笑,他看见了离他不远处有一只气概非凡的狼狗,他心想着:“虽然没有人能与我相伴,但是一只动物也行,我身边就要有伴喽!”他跑过去,把身上所有的食物都掏了出来,放在它面前,任它选择,以表示他对它的友好。这只狗上前闻了闻,瞅了他一眼,觉得比较安全,便狼吞虎咽地大口吃了起来,一副好几天都没有吃饭的样子。狼狗成功地被他收买了,他从背包里翻出了一根绳子,套在它身上,看着这狗愚蠢的样子,就赐给它了一个“笨笨”的`名字。把狗安排妥当后,两个好朋友就继续赶路。

到了傍晚,他们在一条小溪旁定居了。他刚解下狗绳,笨笨就像脱缰的野马一样,在莽莽棒棒的草原上驰骋。为了半夜不挨饿,笨笨就像钦差大臣一样奉主人(陛下)的命令去捕猎,它立马把平时滑稽的样子收了起来,望着前方的猎物,面貌凶狠起来,狠里还带着点狡猾,它找准时机,冲了出去,捉到了一只羊和两只兔,足够吃两三天了,它在主人面前炫耀着,很渴望得到奖励,主人把刚烤好兔子扔给了它,它津津有味地吃着,心里别提有多开心了。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一个多月,它们终于走出了大草原,这才真正的重获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