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学网 > 百科 > 读后感 > 正文

五年级学生读《滴水穿石的启示》有感

2025/10/23读后感

文学网整理的五年级学生读《滴水穿石的启示》有感(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五年级学生读《滴水穿石的启示》有感 篇1

“滴水穿石”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了。水滴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可是它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所以能把石块滴穿。如果我们也能像水滴那样,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

其实,在生活中,也有许多拥有“滴水穿石”精神的人。屈原小时候,不顾家长的反对,不论刮风下雨、天寒地冻,都躲到山洞里偷看《诗经》。经过整整三年,他熟读《诗经》,从《诗经》中吸取了丰富的“营养”,最终成为了一位大诗人。郎朗从小立志练琴,每天练十几个小时,最终成了著名的钢琴家。

我也喜欢弹钢琴,已经练了六、七年了,可始终没有大的进步。我曾反思:为什么我的进步那么小?难道我天资比别人差?答案肯定是“不”。

在我的学习生活中,也曾遇过“顽石”。记得那是星期六的上午,我在家写作业。“呀!这周的作文好难呀。”我一边嘟囔着一边看着作文发呆。妈妈听了,便开导我:“你怎么能这么说呀,不能说作文难。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关键在于多写,平时多看、多写、多改,一定能写出好作文的。”妈妈的话对我触动很大。我想:人们都说“勤能补拙,笨鸟先飞”,既然我作文写不好,那我只有更加勤奋,更加刻苦才能成功。于是,这次作文我先写提纲,再打草稿,然后一遍又一遍地朗读、修改,最后自己非常满意了,才誊写上去。而让我意想不到的是这篇作文被评为了“优+xx”

《滴水穿石的启示》让我明白了目标第一、持之以恒的重要性。在今后的日子里,让我化这“滴水穿石”的精神为力量,好好学习,不辜负老师和父母的期望。

五年级学生读《滴水穿石的启示》有感 篇2

今天,我学习了《滴水穿石的启示》这篇文章,我深受感触。我觉得:“水滴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但它却滴穿了坚硬的石块,那是因为它的目标是专一的,是持之以恒的,所以能把石块滴穿。只要我们像水滴那样,就没有什么事情做不成了。”

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从小立志学医。他翻山越岭,走走了大半个中国,访名医,尝百草,最后写成了医学巨著《本草纲目》。他不就是靠这种精神,最终取得成功的吗。

美国的发明家爱迪生,没有受过教育,幼年就自谋生计,当小贩、报务员等。但他迷恋电学实验研究,毕生孜孜不倦,竟拥有白炽灯、留声机、碳粒电话筒、电灯、电报、电影放映机等方面的发明和贡献以外,在矿业、建筑物,化学等领域也有不少著名的创造和真知灼见。爱迪生一生共有约20xx项创造发明,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作了巨大的贡献。不也是靠这种精神,最终取得成功的吗。

现代著名画家齐白石,在他数十年的艺术生涯中,始终没有听过挥毫作画。在他作画的画室里, 挂着他用以自勉的条幅:“不教一日闲过。”就是到了晚年,他也依然坚持不懈地创作,他的技艺才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在1963年诞辰100周年之际被公推为“世界文化名人”。有《白石诗草》《白石印草》《齐白石作品选集》《齐白石作品集》等传世。是一位木匠出身却又诗、书、画、印无不卓绝的大艺术家。你看,古今中外所有成就事业的人,在前进的道路上,不都是靠着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才“滴穿”一块块“顽石”,最终取得成功的吗?

虽然雨水是以最快的速度从高空落下来的,但是他没有专一的目标,也不能持之以恒。就不能把石块滴穿。

而本文给我的启示是:“目标专一,持之以恒。”

五年级学生读《滴水穿石的启示》有感 篇3

读书可以使一个人变得知识渊博,每当我看完一本书,就会觉得自己又进步了,因此,每当遇到一本好书,我总是为它废寝忘食,非要一口气将它读完,因此,我也得到“小书虫”的雅号。

这不,我又读了一篇含有深刻哲理的文章——《滴水穿石的启示》。文中讲了在安徽省广德太极洞内,有一块状如卧兔的石头,石头上面有一个小洞,这个小洞是怎么形成的呢?原来,有水滴接连不断从岩缝中滴落下来,而且总是滴在同一个地方,几万年过去了,水滴日雕月琢,终于滴穿了石块,成为今日太极洞内的一大奇观。

虽然水滴的力量微不足道,但是它目标专一,持之以恒,从不半途而废,同样具有这种品质的人物还有很多。

杨光是一个双目失明的歌星,虽然看不见世界万物,但是他用耳朵倾听歌声,努力学习唱歌,比普通人多付出了几倍的劳动,终于,在“星光大道”的舞台上一举成名。

海伦·凯勒是个外国作家,她也是双目失明,但她并不消沉,而是坦然地面对生活,用心感受生活,她像正常人一样学习、生活,最终成为一名著名的作家。

曹操虽被人成为奸雄,但我却很欣赏他,自小,他就有远大的理想,并有着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一个小官,逐渐成为一方霸主,这都是跟他的努力分不开的。

俗话说的好:“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只要付出努力,就会创造人间奇迹,其实奇迹也会发生在你我的身上,相信自己,我能行!

五年级学生读《滴水穿石的启示》有感 篇4

今天我们学了一篇新课文,名字是《滴水穿石的启示》,学完后,我深受启发。文中讲了安徽广德太极洞内的一大奇观,然后列举了三个名人和雨水的反面例子。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最让我感动的是李时珍的事例。他从小立志要编写一部医书。长大后,李时珍四处奔波,走遍了大半个中国。他风餐露宿。夏天,李时珍晚上睡觉时,不仅要抵抗蚊虫的骚扰,还要小心很多野兽。冬天,李时珍只有几个有洞的衣服,每天被冻的在寒风中发抖。可李时珍并没有放弃,而是继续访名医,尝药草。终于,经过李时珍的不懈努力,最终写成了名垂青史的《本草纲目》,造福了后代。还有家喻户晓的《西游记》里的角色也有滴水穿石的精神。《西游记》里的师徒四人。经历了各种磨难,比如唐僧被抓,差点被吃掉,可还是化险为夷。还有孙悟空打死了白骨精,可唐僧肉眼凡胎,还有猪八戒在一旁起哄,唐僧一气之下赶走了孙悟空。但孙悟空又救了唐僧,师徒俩才重归于好。虽然一路上妖魔鬼怪,高山巨河特别多,但他们有坚持不懈的精神,最终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难,终于拿到了经书。比起她了我很惭愧,因为每天做作业时我不是在玩玩具就是在看书。结果导致我每天晚上八点半才做完。这时我已经哈欠连天,上眼皮跟下眼皮打架了。我一定要学习,他们做作业时绝不三心二意。做一个有小水滴精神的人。看来有一句话说的很对,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美好的理想。

五年级学生读《滴水穿石的启示》有感 篇5

今天,我们学习了《滴水穿石的启示》,这篇课文给予了我许多启示,但,更重要的是让我明白了做人的道理。

刚看题目,不由得引起了我的好奇心,我想:“滴水穿石的启示到底是什么呢?”一股好奇心吸引着我读下去。

在安徽广德太极洞内,有一块状如卧兔的石头,石头正中有一个光滑圆润的小洞,这个小洞是怎么形成的呢?看到这里,我不由得发出了疑问,这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呢?哦!原来后面有解释呀!在这块石头的上方,总有水滴锲而不舍的滴落下来,而且总滴在同一个地方,坚持不懈,终于滴穿了石块。

拿这夜以继日的水滴,来对比现实生活中的我们。我们还不如这滴水目标专一呢!在学习的.道路上有许许多多地“顽石”,与其和它们躲着,自己骗自己,还不如勇敢的面对,与它们作斗争,学习水滴那永不放弃的精神,将学习上的一块块“顽石”全部“滴穿”。水滴是渺小的,也是微不足道的,但它却能滴穿石块。只要我们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就一定什么事情都能做成。

爱迪生从小就没受过正规教育,但他毕生孜孜不倦,竟拥有一千多项发明专利;齐白石在他的艺术生涯中,从来都没有停止过挥毫作画,到了晚年还坚持每日作画三幅。可我们呢?每天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上课,但有时还会走神.说话,有时还不按时完成作业,对比爱迪生齐白石的这种精神,又有谁能不惭愧呢?

我们要铭记“滴水穿石”给与我们的启示: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会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