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文学网整理的《平凡的世界》读后感(精选6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篇1
书如其名,没有任何传奇色彩的跌宕起伏,也没有武侠小说中的刀光剑影血雨腥风,更没有时下一些爱情小说的缠绵悱恻深刻动人,甚至一点华丽矫情的辞藻。第一次在大学图书馆读到就被吸引,多年后买来再读,依然觉得动我心弦。
展现的是一个自强不息的群体的奋斗史。少安敢于和现实顽强抗争但又不时地屈从于命运的安排,面对深爱的青梅竹马的润叶,毅然斩断情丝,和陌生的外乡人秀莲结婚;在办砖窑厂时既雄心勃勃,在遇到困难时又不时灰心丧气。而少平勤劳朴实,珍惜亲情友情,富有同情心,胸襟开阔,面对困难更是艰苦奋斗,坚持不懈。同时他对生活充满理想和激情,但又脚踏实地。他放下了读书人的架子,去做社会最底层的工作,在劳动中体会充实;但他又从不放弃自己在知识上的追求,一直保持学习的上进心……正如书中所说的那样“人生时刻处于零公里处,那么要旨还在于我们不断的奋斗并且将这种精神提升到生活所
要求的那种高度”。
冰心曾说:“爱在左,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路长径点缀得花香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是凄凉。”这爱情,这友情,再加上一份亲情,不正是我们所追寻的真善美吗?我们的人生有了这三种最美好的品质的浇灌,一定会使我们的心灵之花开的娇艳而又馨香。平凡也可以如此的伟大。在这片亘古而苍凉的黄土地上见证了这样一个真理。我们平凡,但我们有热情。我们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热爱人生中一切美好而又苦难的品质。我们追求真善美,但面对苦难,我们依然能挺直脊梁,直视它!上苍是公平的,他让我们历经磨难,是锻炼我们的心智与意志。人生的结局都是我们自己精心设计的。纵然英雄们都是百折不挠英勇不催的,浑身都笼罩着一层神圣的光圈。
但我们平凡人多了一层朴实,多了一份亲切,有了生活中琐碎的缠绕,无端地让我们的人生真实起来。我们用真诚的心去体验,用真挚的心去生活,我们的每一步都走得踏踏实实,我们才是生活的主宰。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要用全副身心去享受,去对待,去珍惜。
浮云流水,白驹过隙,从呀呀学语到记事开始,从少年到青年,人生在成长中思考。人生的每一步都在成长,都在进步。世界是由我们这些平凡人撑起来的,只要我们有着坚定的信念,有着坚忍不拔对抗困难的精神,有着敢于拼搏的热血,有着对真善美的追求,我们依然可以创造一个不平凡的世界。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篇2
平凡是生活的本色。我们每一个人,相对于这个浩瀚的世界来说,都是十分渺小、脆弱、微不足道。每一个平凡的人都拥有一个不为人知的平凡世界。每个平静背后都拥有着激情澎湃,无声有时胜似有声。
“平凡的世界”是路遥文集中份量最重的一部长篇,全景式地描写了中国现代城乡生活,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以孙少平等人物代表刻画了社会各阶层普通人们的形象,人生的自尊、自强与自信,人生的奋斗与拼搏,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纷繁地交织。
人们扎根于泥土繁衍子孙后代,一代又一代人在社会的浪潮里不断翻涌,摸索着“生活”,或许这种对于生活的真切体会,是在如今这个物欲纵横、飞速发展的社会里难以轻易体会到的,所以才显得那么弥足珍贵,深深吸引着众多读者吧。
我们虽然平凡,但是我们对于生活的热情随着岁月的流逝只增不减。我们热爱生命,倾心感受生活,追求着人生中一切美好而又苦难的品质。生命中历经磨难的过程是在锻炼我们的心智与意志。人生的结局都是由我们自己精心勾勒的。纵观古今,英雄们都是百折不挠英勇不催,浑身笼罩着一层神圣的光圈。
但相对于英雄来说,我们平凡的人多了一层朴实,多了一份亲切。在生活中正是因为有琐碎事情的缠绕,才会无端地让我们的人生真实起来。我们用真诚的心去体验,用真挚的心去生活,我们的每一步都走得踏踏实实,我们是生活的主宰。
小说的标题是《平凡的世界》,能注意到世界是平凡的本身就是一件难事,仔细想想,有的人准备迎来明日的阳光,有的人却又被时间留在了昨日,老人们口中所说的生与死,此等大事天天发生在我们生活的世界里,一刻也未曾停下。
在武汉的抗疫战斗中,使我对平凡中的伟大有了更深的了解。世间从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部分抗疫战士的生命永远停在了2020。他们在有限的生命中,接受、传递着爱。虽说世界的本质依旧是平凡的。但思想的进步在历朝历代都未曾停息。精神点燃的思想光芒,在人们的灵魂之上欢快的跃动着,在人与人之间和谐的交织传递着。
你我皆是天地蜉蝣,沧海一粟。与浩瀚的天地相比,人,是如此的渺小。然,正如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虽平凡,却依然可以在自己领域绽放光芒,只要竭尽全力。
我们虽为芸芸众生中的一员,却也拥有着独属于自己的那一方天地。生如蚁而美如神。在平凡的人生之旅蓦然前行,顶狂风、战恶浪。在从从容容的步履中,领略人生追求之乐趣。生命即使没有轰轰烈烈也无后人仰慕,却无不让人感受到生命的神圣与尊严。唯有生命平凡,才会体会到平凡的珍贵。我不会蔑视平凡,因为我是平凡中的一员。我的心上印着普通人的愿望,眼睛里印着普通人的悲欢,我所探求的也是人们都在探求着的答案。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篇3
平凡不等于平庸,平凡的生活也会充满激情;平凡的生活也会激励人们为了自己的目标去奋斗;平凡是我们生活的本色,是大多数人生活的主流。这是我看了《平凡的世界》之后,得出的感悟。
《平凡的世界》这本路遥先生呕心沥血的巨著,用他特有的平凡而又朴素的笔调,描绘了上世纪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这十年间,在黄土高原这块充满苦难又充满希望的土地上,一群平凡的人,一些平凡的事。作者把各种小人物闪烁的光芒,表现得淋漓尽致,生动感人,时时让我落泪。文章以孙家两兄弟苦难生活为主线。
孙少安的出场:昏黄的街灯照出他高大的身躯,脸型、身材和他的弟弟少平非常相似,只不过因为劳动的缘故,要显得更壮实一些。高鼻梁直直的,也像希腊人一样。脸上分明的线条和两片稍稍向下弯曲的嘴唇,显出青年男子的刚骨气。
寥寥几笔一个普通劳动者坚毅、刚强的形象便跃然而出。他是一个农村普通劳动者的典型代表,在生活上,他重亲情、为了和父亲支撑起那个光景烂包的家,放弃了自己的学业。每每读到这里的时候,总是忍不住热泪盈眶,那时的孙少安只有十三岁,在我们现在看来,还是一个迷恋于童年游戏的年龄,而他却放下书包,扛起了生活的责任。在爱情上,他选择贺秀莲,放弃了美丽可人的田润叶,其实这也是一种屈服于现实,而作出的无奈的抉择,虽然他是那么的热爱润叶。
孙少平是作者浓墨重彩渲染的一个人物。在那样的年代,物质极度匮乏,每餐只能吃几个“黑家伙”的孙少平,却有着极其丰富的精神世界,上了高中的孙少平虽然每天吃不饱、穿不暖,他却为自己从“山乡仡佬来到一个大世界而感到高兴,认为那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
他每天以书为友,对生活有着深刻的理解,对苦难有着深切的认识。他从一个民办教师到揽工汉,最后去当煤矿工人,他始终对生活抱着极大的热情。他和田晓霞在电影院门口重逢后,有一段描述他对苦难的态度:“是的,他在社会的最底层挣扎,为了几个钱而受尽折磨,但他不仅仅将此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职业的高低贵贱,不能说明一个人生活的价值……”
这就是孙少平,默默承受苦难的铮铮铁骨,在生活重压下追寻人生价值的有志青年,他不甘心屈服于命运,带着一种悲壮的激情,在一条最为艰难的路上进行人生的搏斗,竭力使自己对生活的认识达到更深的层次。
这本书给予了我的是一种来自灵魂深处的震撼,在奔跑的路上想松懈的时候,孙少平、孙少安、孙兰香这些人物就会在我的脑海里慢慢浮现,在那么苦难的时代他们都能含泪奔跑,而现在自己的这点苦和他们比起来又算什么呢?这也许是《平凡的世界》带给我最大的收获吧!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篇4
在G省一个叫双水村的村子里,有那么一户人家,老两口,两儿两女,加上年迈的奶奶,一共七口人。他们住在破败的小窑洞里,光景只能用“烂包”来形容。是的,这就是孙家,大女儿兰花嫁了个“逛鬼”,大儿子孙少安年少辍学,扶持这个家,二儿子孙少平上高中,连一份丙菜也吃不起,小女儿孙兰香更是连学都差点上不下去。正如孙玉厚所说,孙家的祖坟里钻了穷鬼,只有穷的命!
嗬!一晃十年过去,孙家突然彻底改头换面了!孙少安砖厂办得红红火火,为双水村捐了一所学校。孙少平当了城里人,是个光荣的煤矿工人,孙兰香考上了著名的北工大!这瞠目结舌的改变,究竟藏着什么秘诀?
孙家命运的改变首先离不开孙家人吃苦耐劳的精神。孙少安辍学务农,与父亲两人扶持整个家,出最多的力,办了砖厂后,亲自忙前忙后,连晚上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学校的庆祝仪式上,只有他明白现在的幸福是由多少辛苦换来的。孙少平到黄原揽工,挑最重最累的活干,瞒着自己当过老师的身份,只为让别人相信他能吃苦。到了大牙湾,当富家子弟都想逃回家时,他每次都全勤,最终尝到了劳动成果的甘甜。孙兰香一直铭记着大哥的话,要学出个样子来,一有空就往数理化老师的办公室跑,达到高中生的水平仍不满足,到了高中,她课余去扛水泥包,只为不给家里添负担,知识改变命运,她终于考上了北工大……
孙家命运的改变也离不开少平开阔的眼界。孙少平其实是块读书的料,却无奈于家境贫寒,但他那阅读的热情从未减少。从古今中外的书籍中,他积累了大量的知识,无形之中,他的眼界开阔起来。他意识到,回家务农可能并不适合他,真正吸引他的,是“黄原”这个大城市。他毅然远走他乡,婉拒哥哥的邀请,他要自己打拼!的确,他适合城市的生活,成为了一名光荣的煤矿工人。他在乎的不是财富的多少,而是生活的意义!如果没有这样开阔的眼界,他又如何改变自己的命运?我们看到的恐怕只能是一个整天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孙少平!
孙家命运的改变离不开少安过人的胆量。孙少安在“生产责任制”实施后,看准了时机,用运砖得到的第一桶金,开了一家烧砖窑。尽管秀莲想箍窑想得“鬼迷心窍”,他也没有改变主意。他知道,如果拿这钱去箍窑,一时是风光了,可到最后不仍要种地来养家?为了改变命运,他凭着过人的胆量,开办了烧砖窑。事实证明,他是对的,从此这个窑成了他的孵蛋器,慢慢地,这个“窑”变成了一个“场”,少安彻底改变了命运!这叫多少人眼红!但村民们只能羡慕地啧啧称赞,心里明白,自己没有那个胆识!
这些就是孙家改变命运的秘诀,也是中国无数平凡的老百姓们改变自己命运的秘诀。过人的胆量,开阔的眼界,吃苦耐劳的精神,还有种种美好的品质,足以让一个平凡的人不再平凡!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篇5
平凡,才是生活最普遍的写照,才是这个世界上大多数人最真实的样貌。我们每一个人,对于这个广阔的世界来说,都是一粒粒不起眼的沙子,卑微、脆弱、渺小、微不足道。但同样,这个世界也是平凡的,人们的生与死、悲与欢、聚与散、贫穷与富有,世事的不断变迁,当把它们放在历史的长河中时,同样也是平凡的事情。我曾以为,每个人的平凡是与生俱来的,每个人也将注定平凡下去,平凡地度过自己的一生,直到,我读到了一本书——《平凡的世界》。
作品中描述的是一个平凡的世界,一个平凡的村落,只是黄土高原上几千几万村落中的一座。作品描述的也是一个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苦大众的平凡的故事,路遥刻画出一个个人物平凡而又充满苦难的一生,衬托出了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的变化无常,引人遐想,引人深思。
孙少平这个人物可以说是全书的主线人物,他一个穷困的农村青年,然而他又是有知识的农村青年,无论是喝着菜汤、吃的高粱面馍的高中生活,还是下地务农的农民生活,亦或是外出打工的务工生活,尽管他过着贫瘠的物质生活,但是他的身上却是始终闪耀着高傲精神的光芒,你能从他的身上感受到一种由内而外的精神力量,物质的贫乏并没有打倒他,反而是成就了他精神上的充盈。面对歧视他忍辱负重,看到不平他拔刀相助,关键时刻不计前嫌等等,自身的物质穷困根本没有成为他道德修养的束缚,反倒映衬出他人格的完善。
孙少平的哥哥孙少安可以说是另一个典型的代表人物,与少平不同,他的性格中少了一份张扬,多了一丝沉稳、成熟与内敛,当然这也是家里的长子这个身份赋予他的性格,家庭的责任与重担全部压在他一个人身上,这个身份同时也将他永久的束缚在了土地与家庭之中。
一个个人物,一件件事情,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让人深刻的体会到了生活的种种艰辛与无奈,感受到了书中人物的挣扎、煎熬,以及心灵上所受的巨大创伤。但这同时,路遥还传达出了面对苦难时,人们所能迸发出的那种巨大的力量。他们自强不息,依靠自己的顽强毅力与命运抗争,追求自我的道德完善。而他们身上所传达出来的这种精神,正是对中华民族千百年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精神传统的最好诠释。尽管他们的生活是那样的平凡,但是他们的人格和精神却是伟大的。
这些人的故事,让我明白了,一个人究竟应该怎样去生活,是应该被一次次苦难磨平了棱角,最终变得麻木不仁,宛如行尸走肉?还是应该咬牙坚持,自强不息,对抗命运,追求自我人格的完善,追求自己精神世界的充实与富足?答案想必是显而易见的。
人的一生不总会是一帆风顺的,苦难充斥着生活的角角落落,如果生活需要你忍受痛苦,你一定要咬紧牙关坚持下去。不应让痛苦与磨难成为自己自暴自弃的理由,一个人可以活得平凡,但一个人绝对不可以甘于现状,甘于平庸。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篇6
“细蒙蒙的雨丝夹着一星半点的雪花,正纷纷淋淋地向大地飘洒着……”在这优美的语句中,《平凡的世界》这部巨著的帷幕渐渐打开。当小说中一幕幕悲剧发生时,我们迫切的希望会有奇迹的发生,我们都希望这部作品会如同其他文学作品一般,是完美的、是无瑕的。可它却不然,作者用他朴实无华的话语,充分体现了出了劳动人民的汗水与泪水,以及生活中的困境,描绘出了那并不带有神奇色彩的生活。在他的笔下,我们渐渐融入了这部《平凡的世界》,而后也看清了这个平凡的世界。
整部小说主要围绕孙少平一家生活的变化,双水村的变迁,以及孙少平、孙少安兄弟为理想不断奋斗的历程来展开。小说中更是多次涉及到人物间的情感纠葛,令人常常唏嘘不已。
孙少平,一位经历了各种苦难却从不放弃的有志青年。虽贫苦,却从不自卑;虽疲累,却从不放弃对知识的渴求。敢于上进,敢于拼搏,敢于孤身走进陌生的城市。他坚信自己能够闯出一番天地,更坚信自己不会是一位平凡而又朴实的农民,一切只因心中的那份信仰。正是因为他的这种敢拼敢干的上进心和自强不息的精神,作者将他塑造成了一个在平凡的世界里却不平凡的形象。纵然最终少平为了救人而毁容,也不能破坏他高大的形象,更不会动摇他那颗年轻的、敢于同命运抗争的心。
另一位重要人物孙少安,因为家庭支撑不了自己和弟弟的学费,便从十三岁开始干农活,来养活孙家一家人。他是一位出色的农民,却比一般农民拥有更先进的思想。正是这份思想,使他很快成为了村里的“能人”。他凭借着那份不服输的劲儿很快便让家里的光景好了起来。更难得的是,他肯带领全村村民一同致富,这远远超出了农民传统的门户观念。其中的艰辛与困苦难以想象,但他却凭一双勤劳的双手和坚定的毅力渡过难关,他的那份吃苦耐劳的精神着实令人赞叹。
真、善、美、永远是人们所追求的至高境界。可在作者的笔下却充满了种种悲剧。
孙少安终于飞黄腾达,可妻子秀莲却劳累至病;田润叶终于明白向前对他的一片赤诚,可当她毅然选择向前时,向前已是残废;少平虽贫苦、地位低下,却凭借他特有的人格魅力赢得了田晓霞的芳心,正当一切都趋于美好时,田晓霞却再也回不到他的身边;金波,放弃“铁饭碗”,还不知要寻那梦中女子到何时。这所有的事件,总是令人有些惋惜。特别是少平与晓霞,每每想到少平独自一人站在与恋人相约的地点,看着远方,眼中满是晓霞的笑脸时,心中便不免泛起阵阵波澜。
也许正如小说中说的那样“在这个世界上,不是所有合理的和美好的都能按照自己的愿望存在或实现”。
合起书本,总觉得心中少了点什么,或许是自己不愿看到这样的结局,或许是觉得这样的故事还在继续……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