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房子》读后感
文学网整理的《草房子》读后感(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草房子》读后感 篇1
寒假期间,我读了一本书,名叫《草房子》。这是我国著名儿童文学家曹文轩先生的作品。
这本书一共分为九个章节,主人公是一名小学生,名叫桑桑(油麻地小学桑校长的儿子)。故事主要讲述了桑桑和他周围的人物在小学期间发生的有趣故事。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秃鹤》和《药寮》这两个章节。
《秃鹤》中的陆鹤因为是个秃头,所以大家给他取名叫“秃鹤”。一、二年级时候的秃鹤不太在意别人对他秃头的取笑。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开始以各种方式捍卫自己的尊严:在秃头上抹生姜;不分季节地戴帽子遮住秃头;会操比赛中故意扔掉帽子导致比赛失败;努力争取并认真表演文艺汇演节目,他不仅把台词背得滚瓜烂熟,而且演得惟妙惟肖,让观众刮目相看。最后通过努力,他获得了大家对他的尊重。
《药寮》讲的是桑桑患了一种病,他的爸爸桑校长带着他四处求医。温幼菊老师因为常常熬药,屋子里弥漫着药草的香味,于是小屋被取名为“药寮”。在这个小屋里,温老师每天给桑桑煮药,还不断地安慰他,给他信心,让他别怕。最后桑桑在大家的努力下,病情好转。
我真喜欢《草房子》这本书。不仅因为它是好朋友吴宇成送给我的生日礼物,它还告诉我很多道理。做事情不能我行我素,要考虑别人的感受;我还明白了老师和学生在对待事情时站的角度不同,有时候要换个角度思考;遇到困难也不要灰心,一定要有信心,坚持不放弃……阅读让我变得越来越自信,阅读也让我变得越来越懂礼!我爱阅读!
《草房子》读后感 篇2
一直很喜欢曹文轩的文字,喜欢书中那扑面而来的清新,喜欢金色的草房子里那些天真可爱的孩子们,更喜欢字里行间洋溢着的美的气息。
跟随男孩桑桑,我看到了秃鹤带上纯白帽子时的自信,演戏时的认真,更多的是他对尊严的执着坚守;我目睹了秦大奶奶对艾地的偏爱,救女生乔乔时奋不顾身的勇敢,还有这位垂暮老人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闪耀着的人格光辉;我还看到了杜小康拥有自行车的骄傲,失去上学机会的他对读书的渴望,然而最令人感动的则是他与厄运相争时的那份坦然和从容。
在六年的小学生活中,故事的主人公桑桑也从一个淘气顽皮的孩童变成一个坚强懂事的少年。我还记得那个为了保护纸月挺身而出的桑桑;那个替蒋老师与白雀送信的桑桑;那个总爱沾沾自喜却机灵可爱的桑桑;还有那个不向病魔屈服,勇敢坚强的桑桑……一段段经历刻骨铭心,令人难忘,一串串故事看似寻常却又催人泪下。
我十分向往书中描绘的境界,仿佛这就是一个世外桃源。淳朴善良的'人们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尽管吃的是粗茶淡饭,但日子一样有滋有味。闲暇时串串门,聊聊天,听听书,看看戏。虽无法与现在的娱乐方式相提并论,但人们是发自内心的快乐。最幸福的要数孩子们,平日里在学校读书,放学后就与伙伴聚在一起玩耍,或者对动物朋友说说心中的烦恼。在这片土地上,人没有贫富贵贱之分,没有学业工作的压力,不用面对残酷的竞争。这种美的境界在当今世界中似乎显得弥足珍贵,格外感人。
有人说:“心灵美是岁月抹不去的美丽。”我也希望自己像故事中的那些孩子一样保持一颗单纯透明的心,不管将来发生怎样的改变,都能拥有一颗美的心灵。
《草房子》读后感 篇3
有一本书的名字叫《草房子》,它讲了一个男孩――桑桑在小学6年中亲自感受的一个个感人的故事。
这6年里,发生了一串看似寻常但又催人泪下,撼动人心的故事,如小秃子陆鹤,从小头发上油光闪闪,一根头发都没有,在同学嘲笑声中,他曾用姜片每天擦他脑袋,大夏天戴着棉帽子,但是最后还是勇敢的战胜了这些嘲笑和讽刺;又如同小姑娘纸月,家遥远的板仓,可却坚持要来离家几公里的`油麻地小学来上学,她的母亲已经离世,留下她和外婆两个人一起相依为命,从小就很坚强,从来,不怕困难;还有艾地中的秦大奶奶,为了油麻地中的一个硕大的南瓜牺牲了自己的生命;红门中的杜小康和被人抱养的细马,为了爱情而不顾家人反对的白雀和蒋一伦……这些人物都向我们讲出了一位位少年和大人们在油麻地的草房子中发生的一件件触动人心的故事。
在1962年8月的一个上午,14岁的男孩桑桑,登上了油麻地那一片草房子中间最高一间的房顶,看着油麻地小学,他突然感觉自己想哭,于是就不停地呜咽,明天一大早一只大木船在油麻地还未醒来时就将载着他和他的家远远的离开这里,他将永远的告别与他朝夕相伴的这片金色的草房子。
每个人都无法走出自己的童年,童年中我们经历过开心、快乐、自豪、也经历过悲伤、难过、被嘲笑……可是,童年是难忘的,谁能忘记自己的童年呢!但,所有最美好的事都会结束,童年的时光也会成为永久的回忆!
你的童年经历过什么?读了这篇文章后,你能回想起来那720童年经历过哪些趣事吗?
《草房子》读后感 篇4
十几栋草房子,错落有致的连成一片。在阳光照射下闪闪发亮如铜丝,构成了油麻地亮丽的风景。那里生活着一群可爱的孩子:顽皮勇敢的桑桑,秃顶的陆鹤,文静的纸月,自强不息的杜小康,懂得感恩的细马……都出自于曹文轩老师的纯美小说《草房子》。
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真、善、美。我最喜欢桑桑,他聪明、淘气、有正义感……虽然闯的.祸不少,比如他把蚊帐改成渔网捕鱼,把碗柜改造成“高级鸽笼”……但他也是个乐于助人的孩子,当杜小康由家财万贯到一无所有时,他卖掉心爱的鸽子,给了杜小康信心和鼓励。在难忘的六年生活中,他从一个顽皮的小孩渐渐成长成一个懂事的少年。
在读《药寮》那章时,我不禁留下了眼泪,因为桑桑得了鼠苍,死神即将带他离去,他跟着父亲走南闯北,四处寻访名医,经历了一次次的失败。他不知喝了多少苦药,甚至勇敢的接受了火针,一根针,用火烧得通红,直插向他的脖子,他竟没留一滴眼泪。因为他坚持不懈,没有向命运低头,最终战胜了病魔,他是多么勇敢!
记得我学游泳时,最害怕水中憋气,因为经常被呛。当我想放弃时,妈妈鼓励我说:“遇到这么点困难怎么能放弃呢?做事一定要坚持到底,你行的,加油!”我心想:难道就这样半途而废吗?不可以!于是我鼓起勇气,回到家后我用脸盆灌满水后反复练习憋气,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从开始一直被呛到一口气能憋30秒,我成功了。今后,我要向桑桑学习他在困难面前不放弃、不退缩的精神。
现代诗人臧克家说:“读一本好书,像交了位益友。”我喜欢《草房子》,因为它让我明白了要热爱生活,珍惜身边的人,遇到困难要勇敢的面对,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草房子》读后感 篇5
我是在寒假里读完了《草房子》这本书的。刚刚拿到这本书,我翻了几页,感觉好像里面的故事离我们很远,里面的人物也显得比较陌生。
几天阅读下来,我慢慢地喜欢上了这本书,它把我带到了那个时代,那个地方,那些个人物。桑桑,纸月,秃鹤,白雀,杜小康,秦大奶奶,细马和邱二爷。这些人物与我们不一样,他们的生活,学习和成长经历也与我们不一样。
油麻地小学建立起来了,但学校的房子却是草屋顶,风一吹,房顶的草就会摆动,就会被风吹走,教室里就会漏雨,但是,桑桑,纸月,秃鹤就在这个环境中学习,慢慢长大了。
《草房子》里,主要记叙了桑桑从一年级到六年级的小学生生活,六年间,桑桑经历了无数的看似平凡却又不一样的童年琐事:桑桑充当邮递员送信,在夏天里穿棉衣,与同学们玩耍,秃鹤的帽子被抢走——————。桑桑也有伤心的事:纸月失踪了,秦大奶奶和邱二爷去世了。桑桑年幼的心灵中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但是油麻地的孩子们有时是不幸的,他们的环境不好,生活比较差。纸月还遭到板桥小学男孩子的欺负,桑桑又是一个有正义感的孩子,他会救下纸月,我喜欢桑桑。
想想油麻地的草房子教室,看看我们现在的现代化的校舍。这个变化,是时代的进步。但是,那种纯真的,简单而又朴实的童年生活却实在令人羡慕。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