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幼小衔接数学公开课教案
文学网整理的幼儿园幼小衔接数学公开课教案(精选9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幼儿园幼小衔接数学公开课教案 篇1
内容与要求:
1、学习根据图片中人物的不同特征排列8的加减法式题,理解加减涵义。
2、进一步了解雨天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准备:
大图片一张(材料包②P17);人手两套数字卡1-8
过程:
一、说说下雨
1、出示图片:图片中的人们遇到了什么天气?小朋友是怎样上幼儿园的?各用了什么雨具?
2、说说打伞和穿雨衣的优点与缺点,哪些人适合穿雨衣?哪些人适合打伞?为什么?
3、除了打伞和穿雨衣,人们还有哪些避雨的方法?
二、探索8的加减法
1、仔细观察图片:图片中一共有几个人?他们还有什么不同(雨具、交通工具、性别、包)?
2、尝试根据人物的不同特征,列出8的加减式题。
3、交流所列式题,说说所表示的意思?
4、讨论:5+3=8与3+5=8都是按撑伞与穿雨披的不同列式,所表示的意思有什么不一样?
三、看式题编应用题,理解减法涵义。
1、出示式题8-1=7,用“共有X人,走了X人,还剩X人”的形式说说表示的图意。
2、将8-2=?8-3=?8-4=?算出得数,并讲讲所表示的图意。
幼儿园幼小衔接数学公开课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学习7以内的加法。
2、感受数字的丰富变化,体验操作的乐趣。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4、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数字卡、幼儿操作材料、小朋友图片、记号笔等。
活动过程:
一、用打电话的方式,列出不同数字的排序。
1、我们想让达达、明明、丽丽来做客,我们怎么样才能通知他们呢?
2、打电话要知道电话号码,我们一起来查一下,他们的电话号码是多少?
3、这么多的电话号码哪些地方是一样的?
教师:我们每个小朋友家里的电话号码都是不一样的,相同的几个数字,经过不同的排列,就会有不同的电话号码。
二、学习7的加法。
1、还有两个动物朋友还没有通知到,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它的电话号码。
2、观察数字和对应的号码,让幼儿写出正确的电话号码。
三、幼儿操作,感知数字的变化。
四、互相检查幼儿作业,引导幼儿思考除了打电话,还有哪些办法与幼儿联系。
幼儿园幼小衔接数学公开课教案 篇3
内容与要求:
1、学习根据图片中人物的不同特征排列8的加减法式题,理解加减涵义。
2、进一步了解雨天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准备:
大图片一张(材料包②P17);人手两套数字卡1-8
过程:
一、说说下雨
1、出示图片:图片中的人们遇到了什么天气?小朋友是怎样上幼儿园的?各用了什么雨具?
2、说说打伞和穿雨衣的优点与缺点,哪些人适合穿雨衣?哪些人适合打伞?为什么?
3、除了打伞和穿雨衣,人们还有哪些避雨的方法?
二、探索8的加减法
1、仔细观察图片:图片中一共有几个人?他们还有什么不同(雨具、交通工具、性别、包)?
2、尝试根据人物的不同特征,列出8的加减式题。
3、交流所列式题,说说所表示的意思?
4、讨论:5+3=8与3+5=8都是按撑伞与穿雨披的不同列式,所表示的意思有什么不一样?
三、看式题编应用题,理解减法涵义。
1、出示式题8-1=7,用“共有X人,走了X人,还剩X人”的形式说说表示的图意。
2、将8-2=?8-3=?8-4=?算出得数,并讲讲所表示的图意。
幼儿园幼小衔接数学公开课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探索骰子的秘密,知道骰子对应两个面的点数加起来是7的规律。
2、利用骰子的秘密来学习自制骰子,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大骰子一个、幼儿人手一个小正方体、白板课件、铅笔、橡皮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出示大骰子,师提问:这是什么?你在哪里见过它?
2、师幼一起观察骰子
二、游戏“看谁反应快”
1、介绍游戏规则
2、请4-5名幼儿游戏
3、师幼有一起玩游戏,提问:“为什么每次老师的反应都是最快的?有什么秘密?”
三、揭示秘密
1、组织幼儿观察骰子的每个面的数字,并做记录
2、观察三组数字,提问:这三组数字有什么地方是相同的?引导幼儿知道骰子对应面的2个数字相加是7
四、做骰子
1、师示范制作骰子,并请个别幼儿帮忙
2、幼儿制作骰子,教师巡视指导
3、请每组幼儿相互检查,发现有错误的及时改正
五、玩“刮刮乐”的游戏
1、介绍幼儿名称及玩法
2、师幼玩游戏
六、结束活动
师:骰子还可以怎么玩呢?我们回教室再去玩玩吧
幼儿园幼小衔接数学公开课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整点、半点的计时方法,理解钟点与指针的关系。
2、进一步使幼儿感知时钟与自己生活的关系,初步发展幼儿的时间感。
重点:
知道整点、半点的计时方法,理解钟点与指针的关系。
难点:
感知时钟与自己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
教具大时钟一只,钟点记录单,钟点卡片。
学具记录时间活动材料,钟点接龙活动材料,看时间画指针材料,看图画指针材料,笔。
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
复习整点、半点,学习记录时间。
--这是什么?是几点钟?
--用什么方法把现在几点钟记录下来?
教师在钟点记录单上示范,幼儿学习记录半点、整点。
个别幼儿示范,师生共同检查,帮助幼儿明确钟点的记录要与钟面相符。
2、小组活动。
第一、二组:记录时间。
第三、四组:钟点接龙。
第五、六组:看时间画时针,看图画时针。
幼儿分组操作,教师观察指导。
3、活动评价。
展示幼儿记录时间活动作业单,强化幼儿正确的记时方法。
幼儿园幼小衔接数学公开课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幼儿初步尝试用各种方法进行统计。
活动准备:
1、之前幼儿已制作了工资表。
2、幼儿已有用木珠进行两数相加的初步体验。
3、材料准备:木珠,雪花片,点卡,夹子,各种图片,纸,笔等。
贴有各组标记的黑板四块。
活动过程:
一、幼儿介绍自己的工资表。
“现在你们手里都拿着自己的工资表,那么谁愿意来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你的工资表呢?”
“说说你做了什么事,得到了多少钱?”(提示介绍1、2件事即可。)
二、算算你一共赚了多少钱(个人统计):
1、“今天我要给你们发工资了。”
请幼儿算出自己所得工资的总数。
“你们可以请放在旁边的工具们帮帮忙,算一算你到底能得到多少钱?”(简单介绍一下周围的辅助材料。)
2、幼儿自由取材,进行计算。
教师巡回指导,并鼓励算好的小朋友尝试其他的方法。
3、小结:
请先算好的幼儿(按小组)把答案贴在黑板上,并互相简单的检查得数。
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的计算方法,教师简单小结。
三、检查答案。
1、幼儿自由检查贴在黑板上的别人的答案。
2、小结:说说检查的结果。
四、发工资。
幼儿园幼小衔接数学公开课教案范文(精选16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幼小衔接数学公开课教案范文(精选1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儿园幼小衔接数学公开课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能对一组物体进行多角度分类。
2.培养幼儿仔细观察的能力。
3.培养幼儿语言表达的能力。
4.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红黄两色圆形、正方形的物体,白纸、蜡笔、水笔
活动过程:
1.向幼儿展示分类表并将各种大小颜色不同的形状放进了一个大的框框里。
2.请幼儿先按照颜色分类,将红色的放在一起,黄色的放在一起。
3.按照颜色进行分类后,指着红色的这一边,请幼儿再继续按形状进行分类。
4.引导幼儿按颜色与形状进行描述,如红色的时正方形,黄色的圆形等等。
5.继续让幼儿按大小将物体进行分类。
6.拿出白纸,让幼儿用自己喜欢的笔和颜色画出各种形状的东西。
教学反思
这是一堂寓教于乐,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本活动让幼儿主动探索,获得知识。在活动种注重幼儿的个体差异,提供不同的操作材料,根据幼儿能力差异提出不同要求,使幼儿在操作活动中个人能力在原水平上有显著提高。通过此活动,对幼儿表达能力的提升有所帮助,逻辑思维能力得到了培养。
幼儿园幼小衔接数学公开课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尝试按颜色、形状等特征进行有规律排序,对排序活动产生兴趣。
2、在感知理解规律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设计规律进行排序。
3、通过操作活动提高判断、推理能力及动手能力。
教学准备:
珠子、绳子、笔、夹子、记录纸。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请小朋友动脑筋来穿一条有规律的项链。
二、自主操作。
三、经验梳理。
展示幼儿穿的项链,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和符号记录的方式,帮助梳理几种典型的排序方式,形成初步的排序概念。
四、经验拓展
1、引导幼儿发现更多的规律并创造性地进行设计。
2、幼儿再次操作:鼓励没有穿出排序规律的幼儿继续穿出一串有排序规律的项链;已经穿出排序规律的幼儿设计新的排序规律,让每一位幼儿在原有水平上获得提升。
3、鼓励幼儿与客人老师互动,共同验证项链的排序规律。
4、幼儿戴上项链,体验成功乐趣。
五、回归生活
1、引导幼儿观察老师衣服颜色的排序规律。
2、找找生活中的排序规律。
幼儿园幼小衔接数学公开课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复习巩固对人民币元、角的认识,进行点数并记录。
2、知道人民币可以在市场上流通用于购买物品,学习简单的使用方法,练习50以内的加减。
3、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及社会交往能力。
4、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课件
2、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活动过程
一、观察画面,认识、区分人民币。
1、取出钱币,请幼儿说一说画面上的钱币分别是多少。
2、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各种钱币上的图片,比较这些钱币的不同。
可根据钱币的明显特征,如数字、文字、图片色彩等加深记忆。
二、进行“装钱包”游戏,巩固对人民币的认识。
按照老师的指令将不同面值的钱币放到钱包里,
三、换钱游戏“我们一样多”,学习钱币等值兑换。
1、教师拿出一张五元钱,幼儿利用角币任意组合,与五元等值。
鼓励幼儿说出自己的组合方法,最后教师帮助幼儿归纳五元钱的不同兑换方法,展示在黑板上。
2、逐步引导幼儿进行10、20、50的兑换。
四、情境游戏“买水果、买玩具”,练习购物。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