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学网 > 短文 > 教学教案 > 正文

小学一年级语文《入学教育》教案

2025/10/26教学教案

文学网整理的小学一年级语文《入学教育》教案(精选7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小学一年级语文《入学教育》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适应小学生活,树立自我身份意识。

2. 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和纪律性。

3. 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准备: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挂图

闹钟或时间卡片

小组合作任务材料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5分钟)

角色扮演:邀请几位学生扮演幼儿园小朋友和小学生,通过对比表演,引导学生感受小学生活的不同之处,明确自己已成为小学生的身份。

二、时间小卫士(10分钟)

认识时间:利用闹钟或时间卡片,教授学生认识时间的基本方法,强调守时的重要性。

制定时间表:引导学生讨论并制定一份简单的日常时间表,包括起床、上学、午餐、休息、放学等时间节点,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

三、行为规范我知道(15分钟)

展示挂图:展示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挂图,逐一讲解并示范各项规范的`具体要求。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遵守这些规范,每组选代表分享讨论结果。

四、团队合作小游戏(10分钟)

游戏名称:如“搭积木比赛”或“接力传球”,通过游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协调能力。

游戏后分享:游戏结束后,引导学生分享游戏过程中的感受,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五、展望未来,树立信心(5分钟)

自我介绍升级:鼓励学生再次进行自我介绍,但这次要加入自己作为小学生的小目标或梦想,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教师寄语:以鼓励的话语结束课程,强调每位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鼓励他们勇敢追梦,成为最好的自己。

作业布置:

根据制定的时间表,记录自己一周的作息时间,下周分享给老师和同学。

小学一年级语文《入学教育》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 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环境,增强对新环境的归属感。

2. 培养学生基本的行为规范和礼仪习惯。

3. 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热爱,树立积极的学习态度。

教学准备:

学校环境图片或视频

行为规范儿歌或故事

学习用品展示(如书包、文具盒、铅笔等)

互动游戏道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开场白:以温馨、欢快的语言欢迎学生进入小学,介绍自己为他们的新朋友和老师,表达对新学期的期待。

观看视频/图片:播放学校环境介绍视频或展示校园图片,引导学生认识学校的'各个场所(如教室、操场、图书馆等),激发学生对新环境的兴趣。

二、认识新朋友,学习行为规范(15分钟)

自我介绍:鼓励学生轮流上台进行简单的自我介绍,包括姓名、年龄、爱好等,增进同学间的了解。

行为规范讲解:通过儿歌或故事的形式,讲解并示范基本的行为规范,如上课坐端正、举手发言、保持教室整洁等,让学生模仿学习。

三、学习用品的认识与使用(10分钟)

展示学习用品:逐一展示书包、文具盒、铅笔、橡皮等学习用品,讲解它们的用途和正确使用方法。

动手实践:指导学生正确整理书包,学会摆放学习用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互动游戏:找朋友(10分钟)

游戏规则:设计一个简单的游戏,如“名字接龙”或“快速问答”,让学生在游戏中进一步加深彼此的了解,同时锻炼听说能力和反应速度。

五、总结与期望(5分钟)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学校生活的美好和学习的重要性。

期望:鼓励学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未来的学习生活,希望他们在小学阶段快乐成长,收获满满。

作业布置:

回家后向家人介绍今天认识的新朋友和学校环境,并分享学到的行为规范。

小学一年级语文《入学教育》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了解校园安全隐患。

2、掌握安全知识,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意识。

3、进行预防灾害,预防突发事情的教育。

教学重点:

掌握安全知识,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校园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请学生列举一些现象)

1、学生集会、集体活动、课间活动的安全隐患。

2、学生饮食、就餐的安全隐患。

3、学生交通安全隐患。

4、校园隐性伤害的隐患。

二、学生集会、集体活动、课间活动中应该注意的安全事项。

1、上下楼梯要注意什么?

①不要因为赶时间而奔跑。

②在人多的地方一定要扶好栏杆。

③整队下楼时要与同学保持一定距离。

④上下楼时不要将手放在兜里。

⑤不要在楼道内弯腰拾东西、系鞋带。

⑥上下楼靠右行。

2、集体活动中要一切行动听指挥,遵守时间,遵守纪律,遵守秩序,语言文明。

3、课间活动应当注意什么?

①室外空气新鲜,课间活动应当尽量在室外,但不要远离教室,以免耽误下面的课程。

②活动的强度要适当,不要做剧烈的活动,以保证继续上课时不疲劳、精力集中、精神饱满。

③活动的方式要简便易行,如做做操等。

④活动要注意安全,切忌猛追猛打,要避免发生扭伤、碰伤等危险。

三、学生饮食、就餐的安全注意事项。

做好个人卫生,严防水痘、腮腺炎等春季传染病的发生

不吃过期、腐烂食品,有毒的药物(如杀虫剂、鼠药等)要放在安全的地方。

禁止购买用竹签串起的食物:油反复使用,竹签容易伤人,食品卫生得不到保证,油炸食品有致癌物质。

四、交通安全注意事项。

1、行人靠右走,过马路要走斑马线,注意观察来往车辆,红灯停,绿灯行,遵守交通规则。

2、乘坐公交车注意事项:

①车停稳后,方能上下车,上下车时注意秩序,不要拥挤。

②乘车时,要站稳扶牢,不要把身体任何部位伸出窗外,人多时,应该注意看管好自身物品,谨防扒手。

③注意公共场所礼仪,不要大声喧哗,保持环境卫生,主动为老弱病残让座等。

3、安全小常识

临危逃生的'基本原则:

保持镇静,趋利避害;学会自救,保护自己;想方设法,不断求救;记住电话,随时求救:

“119”----火警“110”----报警

“120”----急救“122”----交通事故报警

打电话时要说清地点、相关情况、显著特征。

五、小结

生命是美好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而要拥有这一切的前提是安全。所以我们一定要时刻加强安全意识,努力增强自我防范能力,做到警钟长鸣!

今天你学到了那些知识,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师小结;

交通运输是现代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交通运输为现代人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同时由于一些人忽视交通法规,给很多家庭带来了不幸。我们应该遵守交通法规,注意交通安全,发挥交通运输积极的方面,克服不利的因素,让他更好的为我们服务。

小学一年级语文《入学教育》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环境,熟悉校园设施,增强归属感。

2.引导学生认识新同学和老师,建立初步的同伴关系和师生关系。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日常行为规范,为小学生活打下良好基础。

教学准备:

校园平面图或校园模型

学生名单及座位表

入学手册或欢迎信

自我介绍卡片

行为习惯小贴纸(用于奖励)

教学过程:

一、欢迎仪式(10分钟)

开场白:教师以热情洋溢的语言欢迎学生及家长,简述入学教育的意义。

发放入学手册/欢迎信:简要介绍手册内容,鼓励学生和家长共同阅读。

二、校园探秘(15分钟)

展示校园平面图:引导学生观察,指出教室、操场、图书馆、洗手间等位置。

分组探索: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由一名高年级学生或老师带领,实地参观校园,边走边讲解。

三、自我介绍大会(20分钟)

示范自我介绍:教师先示范,包括姓名、爱好等简单信息。

学生轮流介绍:每位学生手持自我介绍卡片上台,既锻炼胆量又增进了解。

互动环节:鼓励学生记住几位同学的名字,并尝试用“你好,XXX,我喜欢。”的句式交流。

四、行为规范小课堂(15分钟)

讲解基本规则:如上课坐姿、举手发言、课间文明休息等。

情景模拟:通过角色扮演,如“上课铃响了怎么办?”、“捡到东西怎么办?”等,加深理解。

颁发行为规范小贴纸:对表现积极的学生给予奖励,激励大家遵守规则。

五、总结与展望(10分钟)

总结今日所学:回顾校园探索、自我介绍、行为规范等内容。

展望未来:鼓励学生以积极的.心态迎接小学生活,期待共同成长。

结束语:以温馨的话语结束课程,再次强调学校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每个人都很重要。

小学一年级语文《入学教育》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 增强学生的集体归属感,促进同学间相互了解。

2. 初步接触汉字之美,激发识字兴趣。

3. 学习简单的自我介绍,提升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学生姓名卡片(正面写姓名,背面写拼音)

汉字演变小视频或图片

自我介绍模板卡片

彩色笔、纸张

教学过程:

一、破冰游戏:名字接龙(10分钟)

1. 学生围成一圈,第一个学生大声说出自己的名字,第二个学生需要先复述前一个学生的`名字,再说出自己的名字,以此类推。

2. 通过游戏让学生快速熟悉彼此的名字。

二、汉字之美探索(10分钟)

1. 播放汉字演变小视频或展示图片,简要介绍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过程,感受汉字的独特魅力。

2. 引导学生观察几个简单的汉字,尝试猜测其意义,激发识字兴趣。

三、制作姓名卡(10分钟)

1. 分发姓名卡片和彩色笔,指导学生制作自己的姓名卡,背面写上拼音,帮助同学之间更好地认读。

2. 学生完成后,互相交换姓名卡,尝试读出对方的名字和拼音。

四、自我介绍小能手(15分钟)

1. 提供自我介绍模板卡片,包括姓名、年龄、爱好等基本信息点。

2. 学生根据模板准备自我介绍,然后轮流上台展示,其他同学给予掌声鼓励。

3. 老师点评,强调自我介绍时的礼貌用语和清晰表达。

五、总结与分享(5分钟)

1. 总结今天的活动,强调团队合作、相互尊重的重要性。

2. 邀请几位学生分享今天最难忘的瞬间或学到的知识,增进彼此的了解。

六、作业布置

回家后,用今天学到的汉字或拼音,写一篇简短的日记,记录今天在学校发生的有趣事情。

小学一年级语文《入学教育》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环境,增强对新环境的归属感。

2.培养学生基本的行为规范和礼仪习惯。

3.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热爱,树立积极的学习态度。

教学准备:

学校环境图片或视频

行为规范儿歌或故事

学习用品展示(如书包、文具盒、铅笔等)

互动游戏道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开场白:以温馨、欢快的语言欢迎学生进入小学,介绍自己为他们的新朋友和老师,表达对新学期的期待。

观看视频/图片:播放学校环境介绍视频或展示校园图片,引导学生认识学校的各个场所(如教室、操场、图书馆等),激发学生对新环境的'兴趣。

二、认识新朋友,学

行为规范讲解:通过儿歌或故事的形式,讲解并示范基本的行为规范,如上课坐端正、举手发言、保持教室整洁等,让学生模仿学习。

三、学习用品的认识与使用(10分钟)

展示学习用品:逐一展示书包、文具盒、铅笔、橡皮等学习用品,讲解它们的用途和正确使用方法。

动手实践:指导学生正确整理书包,学会摆放学习用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互动游戏:找朋友(10分钟)

游戏规则:设计一个简单的游戏,如“名字接龙”或“快速问答”,让学生在游戏中进一步加深彼此的了解,同时锻炼听说能力和反应速度。

五、总结与期望(5分钟)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学校生活的美好和学习的重要性。

期望:鼓励学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未来的学习生活,希望他们在小学阶段快乐成长,收获满满。

作业布置:

回家后向家人介绍今天认识的新朋友和学校环境,并分享学到的行为规范。

小学一年级语文《入学教育》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适应小学生活,感受学习的乐趣。

2.初步认识语文学科,了解语文学习的重要性。

3.学习基本的课堂常规,如坐姿、举手发言等。

4.通过简单的语文活动,激发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包含校园风光、语文学习场景图片)

儿歌《上学歌》音频

拼音卡片、图画书

奖励贴纸或小礼品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1.播放校园风光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并谈论对小学的初步印象。

2.唱响《上学歌》,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感受上学的快乐。

二、认识语文(10分钟)

1.介绍语文学科:用简单易懂的语言介绍语文是什么,为什么学习语文很重要。

2.展示语文学习场景图片:如阅读、写字、讲故事等,让学生直观感受语文学习的多样性。

三、学习课堂常规(10分钟)

1.示范并练习正确的坐姿:强调保护视力,保持身体舒适。

2.讲解举手发言的规则:鼓励学生积极发言,但要先举手得到老师允许。

3.模拟课堂互动:通过提问小问题(如“你最喜欢的故事是什么?”),让学生尝试举手回答。

四、语文小活动(15分钟)

1.拼音初体验:展示拼音卡片,教授几个简单的声母、韵母,并让学生尝试拼读简单的音节。

2.图画与词语配对:分发图画书,让学生找出与图画相对应的词语并大声说出来。

3.创意表达:鼓励学生用一句话或几个词描述自己的一天,可以是开心的、有趣的或难忘的'瞬间。

五、总结与奖励(5分钟)

1. 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强调语文学习的重要性和乐趣。

2.颁发奖励:对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学生给予奖励贴纸或小礼品,鼓励大家继续努力。

六、作业布置(可选)

回家后,向家人介绍今天学习的语文知识和课堂常规,并尝试教家人一个新学的拼音或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