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教学设计
文学网整理的北京教学设计(精选6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北京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4个生字(其中1个多音字“还”)及新词。
2.能看注释,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提出不懂的问题。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默写课文。
4.了解诗句所描绘的景色,感受诗人对大自然景物的喜爱,对壮丽山河的赞美;体会诗人闲适、欢快的心情。
教学重点:
了解诗句所描绘的景色,感受诗人对大自然景物的喜爱,对壮丽山河的赞美;体会诗人闲适、欢快的心情。
教学难点:
对“树阴照水爱晴柔”等词句的理解。
查阅资料:
诗歌的时代背景及诗人的资料。
板书设计:
早发白帝城(李白) 小池( 杨万里)
千里——一日 泉眼 树阴 小荷 蜻蜓
轻舟——万重山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读通《早发白帝城》看注释了解诗意,体会诗人欢快的心情,并能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过程:
一、了解诗人及创作这首诗的'时代背景。
1.你对唐代大诗人李白有哪些了解呢?会背哪些他写的诗?(学生背诗展示)
2.这首《早发白帝城》是诗人什么时候写的?(李白写这首诗时,是他被流放夜郎,途经白帝城,遇大赦,返回内地时在路上做的诗。)
二、初读古诗,读熟,初步了解古诗的意思。
1.自己把这首诗读几遍,不认识的字看生字表,或者查字典。
提示把下面的字音读准确
朝辞 江陵 猿 还
2.你觉得诗人写这首诗时心情是怎样的?试着把诗人的感情读出来。
三、看注释,自学古诗,了解诗意。
1.引导学生看注释,理解古诗的大概意思。
2.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四、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感情,并能够读出来。
1.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朝:早晨 辞:辞别 白帝:指白帝城
从彩云间你知道了什么?指白帝城高耸入云。这两句话什么意思呢?(早晨从彩云缭绕的白帝城出发,一天就可以回到千里之外的江陵。)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什么心情呢?(表达了诗人欢快的心情)
把自己体会到的当时作者的心情读出来呢?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2.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啼:叫 不住:不间断。轻舟:轻快的小船 万重山:长江
两岸层层叠叠、连绵不断的群山。这两句话什么意思呢?(江两岸猿猴的叫声不绝于耳,轻快的小船驶过了连绵不断的群山。)
把小船行驶速度的快和作者欢快的心情读出来。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3.连起来朗读这首诗。
4.背诵这首诗。练习默写。
五、 回忆总结学习古诗的方法,一般要几个步骤?
六、作业。 背诵并默写这首古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朗读并背诵《小池》看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中描写的意境,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运用总结的学习古诗的方法自学古诗。练习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
1.“早有蜻蜓立上头”的“上头”不能读轻声,那样就失去了诗的韵脚。要读它的原调,但也不要太重。
2.自由读古诗,想一想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初夏)
二、细读课文,了解诗句的意思,,把作者的心情读出来。
1.从哪儿看出这是描写初夏季节的景色。
2.看注释,借助字典,理解诗意。
泉眼:泉水的出口。惜:爱惜、舍不得。细流:细细的水流。照:映照。
晴柔:晴空下柔美的风光。立:停落尖尖角:花骨朵或荷叶的尖端。
(细细的泉水从泉眼里悄悄地流出来,好象泉眼很爱惜水流,不肯让它们多流一点。树阴映照在水面上,好象喜爱晴空下这柔美的风光。荷花骨朵或嫩荷叶刚刚露出尖尖的角,就已经有蜻蜓停落在上面了。)
3.作者写这首诗时心情怎么样(心情很愉悦,闲适)
4.练习读这首诗。 小池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三、积累古诗。
1.试着背这首诗。书写古诗。
2.还读过杨万里什么诗,给大家背一背。
四、作业 。 朗读并背诵《小池》
北京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北京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北京教学设计 篇2
目标: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感受北京奥运会闭幕式的盛况,体会到文中字里行间人们对北京奥运会的留恋与舍之情。
教学重点:
体会到文中字里行间人们对北京奥运会的留恋与舍之情。
教学用具:
课件:闭幕式盛况图片、视频
教学过程: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课,齐读课题。
一读课题——
读题目,不光要用嘴,更要用眼,口到,还要眼到,再读一遍。
口到了,眼到了,心到了没有呢?其实要做到心到,会很难,那要和课文内容联系起来,现在请大家打开书,我们再一次去看看2008年北京奥运会闭幕式时的情景。
听老师读课文。
能像老师这样读吗?自由读。
要想把课文读好,把一些关键的字词句读好了会对读好课文有帮助。这些词你会读吗?
出示:缓缓降下渐渐熄灭迟迟不愿离去
深情回望微笑告别永远一家人
熊熊燃烧的奥运圣火 一束束绚烂的鲜花
无尽的留恋与不舍,卓越、友谊和尊重的奥运精神
你能给这些词分分类吗?写物的和写人的,再读一读课文,遇到这些词的时候,留心一下是写人还是写物的,画上小横线。
(五环旗)缓缓降下(奥运圣火)渐渐熄灭
(奥运圣火)熊熊燃烧 (无比绚烂的)鲜花
(外国运动员)深情回望、微笑告别(会场的人)感染着卓越、友谊和尊重的奥运精神,无尽的留恋与不舍、迟迟不愿离去
(全人类)永远一家人
看起来简简单单的一个词里,却包含着很多、很浓的情。词读好了,课文一定能读出味道来,下面我想听一听,请男、女生各读一节。
读得有进步,课文能读好,课题肯定也读得好,谁来读?
二读课题——
从课题中,你能有什么发现吗?
课文里有没有这句话呢?那这句话会是谁说的呢?请你默读课文,找一找课文里谁会说“再见了,北京”,找到的,就在它的名字下面画上个小圆圈。这就是不动笔墨不读书。
这篇课文我读了好几遍了,我发现课文里根本没有再见了北京这句话,你发现了吗?可是老师很聪明,我从一些句子里还是找到了这句话的影子,比如,出示“在‘鸟巢’上空飘扬了17天的五环旗已经缓缓降下。”我在读这句话的时候,就找到了“再见了北京”这句话的影子,来大家都读读,找一找,看看你是不是和老师一样也是聪明人。看,如果五环旗也和我们一样有情感,它也不愿降下,也不愿离开北京,我想它一定在心中说——再见了,北京。
就像老师这样去好好地再读读课文,找一找,想一想,好吗?
随机出示:从哪儿可以看出他们也在心里无声地说着“再见了,北京”?
①表演台上,几名外国运动员登上‘飞机’舷梯,他们深情回望着熊熊燃烧的奥运圣火,以微笑告别北京。(奥运比赛的17天里,外国运动员和中国运动员,一起在北京的奥运场馆,如“鸟巢”“水立方”为了和平、友谊和国家的荣誉奋力拼搏,这里有他们挥洒的汗水,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泪水,不管是失败还是成功,只要在赛场上发挥了卓越的水平,有没有得金牌并不重要,只有友谊最重要,全世界各族人民是一家人,只有一次次的超越最重要,超越自己,超越对手,在比赛中促进全人类的和平,这就是奥运精神:卓越、友谊、尊重。读“卓越、友谊、尊重”)(外国运动员们要回国了,此时比赛的场景还历历在目,北京、中国让他们有回家的感觉,难怪奥委会主席评价本次奥运会是“无与伦比的奥运会”。外国运动员舍不得在这儿结交的朋友,舍不得美丽的北京、强大的中国。因此,读这句话。)
②带着无尽的.留恋与不舍,高达8米的圣火渐渐熄灭。(出示圣火渐渐熄灭的图,
③奥运会闭幕了,但是人们仍然停留在场馆里,迟迟不愿离去。
人们在场馆里干什么呢?(唱啊等),都有哪些人呢?出示“人们不分肤色,不分年龄,——)
此时的场馆在礼花的映照下格外美丽,瞧,(礼花图),来读读,你的头脑中还有刚才礼花漫天的情景吗?
让我们记住这不眠的夜晚,让我们记住2008年的北京,让我们再来看看这北京城的狂欢夜。齐读第二节。
同学们,2008年8月24日晚,在中国北京举行的第29届夏季奥运会结束了,请大家记住:
出示:
师读:缓缓降下的五环旗在默默地说——(生接读)“再见了,北京!”
奥运圣火带着无尽的留恋与不舍,渐渐熄灭了,它仿佛也在说“再见了,北京!”
漫天的礼花映红了人们的笑脸,绚烂的礼花在空中燃放的声音好像也在大声地“再见了,北京!”
运动员们不想离去,不管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在运动场上,他们是竞争的对手,在运动场下,他们是好朋友,他们欢呼,拥抱,以笑声和北京说“再见了,北京!”
此时,只有这首歌最能表达我们的心情了,出示“来吧,朋友,伸出你的手,我和你,心连心,永远一家人”。
放歌曲和图片。
再见了,北京!再见不是不见,而是期待再次的相见,因为全世界人民都是一家人,奥运会如同一条纽带,将全人类团聚在了一起,让“卓越、友谊、尊重”的奥运精神世代相传,让我们期待4年后在英国伦敦的又一次奥运盛会。
北京教学设计 篇3
教学要求:
1、 朗读课文。
2、 知道小树扎根在泥土中,靠根吸收水和营养。懂得不要总是羡慕别人的长处,自己也有长处。
教学准备:ppt
教学过程:
一、 引入
1、 小朋友们,你们睡觉时做过梦吗?说说你梦见过什么。
2、 有一棵小树,也做了一个梦,你想知道它梦见了什么吗?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小树的梦乡吧。
二、 品读全文
(一)、课题
1、齐读课题
2、师范读
3、说说老师读的和你们刚才读的 有什么不同?
4、指导读课题
(二)、第一自然段
1、打开书,自读课文,边读边想,小树为什么会做梦?
2、指名说。
3、小花鹿在树林里怎样玩?
4、你能说一个像“蹦蹦跳跳”这样的`词语吗?
5、小花鹿可以自由自在的玩,而小树去不行,他心里有什么想法?(板书:羡慕)
6、蹦蹦跳跳对我们来说是件多么容易的事啊,小树为什么会羡慕小花鹿呢?
7、看到小花鹿能跑能跳,自己却不能,此时小树是什么心情呀?指导朗读ppt
8、渴望得到自由的小树,也想像小花鹿一样蹦蹦跳跳地玩,于是做了一个梦,快到小树的梦里看一看吧。
(三)、第二自然度
1、自读本自然段。
2、小树梦见了什么?(板书:没有根)
3、小树梦见自己没有了根,离开了土地,高兴地跑啊跳啊,此时什么心情?
4、如果你是小树,现在你会高兴的跑去哪里?
5、填空ppt
6、去了那么多好地方你们高兴吗?
7、指导朗读ppt
8、小树们,跑了这么久,高兴吗?累吗?渴吗?
9、快,快喝点水吧!你们喝到水了吗?为什么没有喝着啊?
10、小树们,你们用哪喝水啊?(板书:根,喝水)
11、现在跟没有了,你们也喝不到水了,郁闷吗?着急吗?谁能带着这种心情读读这句话。ppt
12、口渴的要命的小树非常想喝水,一下子从梦中醒来了,它是怎么醒来了的?
(四)、第四自然段
1、我有的时候做梦会笑着醒来,小树没什么会急醒呢?
2、急醒的小树发现自己的根还在,心里非常……
3、它说了句什么,在课文第三段中找到用波浪线画出来。
4、指导朗读ppt
5、现在的小树有了根,又能喝到水了,心里高兴极了。有一个描写出了小树此时的心情,你快找找。
6、生活中你什么时候是美滋滋的?
7、指导朗读ppt
8、正在这时,小花鹿又出现在小树的面前了,此时小树心里会想什么呢?还会再羡慕小花鹿吗?为什么呀?
(五)、整读全文
1、小树因为羡慕小花鹿能跑能跳,可以到处去玩,于是做了一个梦,梦到自己没有了根,喝不到水最后又从梦中急醒过来。
2、现在请你有感情的朗读一遍全文。
3、说说你读完后的收获
板书设计:
小树的梦
羡慕 没有根 根 不羡慕
喝水 吸收养分
北京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生词。
2.了解老北京过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喜庆气氛。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积累词汇,培养语感,能仿照课文说说自己家乡过年的习俗。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了解老北京春节的习俗,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理解节日习俗中的民族礼貌和传统文化。
2.学习按必须的顺序、有详有略的表达方法,感受作者的语言特点,学会场景描述方法。
教学准备:搜集各地的春节习俗。
教学过程:
上课的前一天,布置预习课文资料,开展以下阅读实践:
1.默读课文两遍,诵读两遍,读通、读顺课文。
2.识记字词,给生字和多音字注音,并在文中圈出新词,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3.搜集有关作者老舍和有关春节的'资料。
4.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
5.通过对课文的预习,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或收获,请写在书上。
一、学习“单元导读”导入新课
1.组织学习“单元导读”,了解本组主题、学习目标。
2.师谈话导入:“锣鼓喧天辞旧岁,爆竹声中迎新春。”春节是我们中国人最隆重最传统的节日,相信大家对它再熟悉但是了。那么,关于春节的来历、传说、习俗,你又明白多少呢
3.生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有关春节的资料。
二、检查预习效果、整体感知课文资料
(一)请同学们根据自学提纲自由地朗读课文,看一看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
出示自学提纲(课件)。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并交流。
2.想一想老北京的春节从整体上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如果有不理解的地方,等会儿提出来。
(二)交流汇报。
1.认读生字新词
腊八粥蜜饯掺和黏稠通宵小贩蒜瓣
水浒传娴熟毛驴翡翠熬粥榛子栗子
指导书写:熬榛
2.读准字音
蒜suàn)瓣栗(lì)子风筝(zhēmg)
3.读准多音字。
当铺(pù铺(pū)路
4.这老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师随着学生的回答随机板书。(热闹、喜庆、祥和、团圆)
5.交流读懂的地方和不懂的地方。
(1)在学习过程中,自己读懂了哪些地方
(2)还有哪些地方没有读懂,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一)看来同学们读得很认真,已经初步感受到老北京的春节习俗。这么热闹的春节从什么时候开始,到了什么时候,春节就结束了
请同学们快速地浏览课文,找出北京的春节有哪些重要的日子,然后以四人为一个学习小组,合作填表。(课件出示表格)时间风俗习惯
(二)生汇报填表资料,了解写作的顺序和春节的习俗。
这么热闹的春节从什么时候开始,到了什么时候,春节就结束了北京的春节有哪些重要的日子
学生回答。
教师相机板书:腊八腊月二十三(小年)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
师:过完十五,一眨眼到了正月十九,春节就结束了。
师:可见,北京的春节长达一个多月,那么多的风俗习惯。一会儿功夫就让我们全都看明白了,很有条理,同学们发现了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吗生答。(板书:时间顺序)
四、品读课文,升华感受
通过阅读填表,互相交流,我们对北京春节的习俗了解得更清楚了。老北京人过春节过得这样丰富多彩,我们就就应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来细细品味这热闹、祥和、喜庆又团圆的春节。品读自己喜欢的日子,试背。
1.学生有感情地诵读课文。
2.学生自我展示诵读状况。
3.师生共同评议朗读状况。
五、美读课文,加深体会
北京的春节在老舍先生笔下就像一幅幅画面展此刻我们的眼前,让我们再一次走到课文中去,去感受热闹、喜庆的春节吧!
学生美读全文,播放音乐。
六、小结
1.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2.老舍先生写的这篇课文,我们也能够把它编成一首童谣。我们一起拍着手,来读一读这首童谣。(出示课件)
老北京,过春节,腊月初旬就开忙。腊八粥,家家香。腊八蒜,色味双,二十三,要吃糖,家家户户过小年。除夕夜,真热闹,做菜守岁放鞭炮。年初一,拜年忙,大人小孩儿逛庙会。初六户户新开张,店里伙计并不忙。正月十五闹元宵,张灯结彩喜洋洋。正月十九年一过,大家做事又照常。
七、作业
课后搜集不同地区的人过春节的不同习俗,了解自己家乡的春节风俗,试着也写一写。
板书设计
北京的春节
腊八---小年----除夕----正月初----正月十五----正月十九
时间顺序)
热闹喜庆团圆祥和
附:《北京的春节》第一课时课前预学单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喜欢过春节吗你们是怎样过春节的这天我们将跟随著名语言大师老舍一起去看看老北京人是怎样过春节的!相信你们必须会有许多相同的感受,让我们一起走进第六课《北京的春节》吧!
一、1.大声朗读。读了(遍,我能够把课文朗读得正确、流利了。
2.在读这篇课文的时候,我最喜欢的段落是(,我要多读几遍。
3.小组合作朗读课文。
二、我来学习字词:
1.我来读:这些词语我都能准确认读。
腊八粥蜜饯掺和黏稠通宵小贩蒜瓣
水浒传娴熟毛驴翡翠熬粥榛子栗子
2.我来写:生字我都会写了,我要给大家个性提醒的字是
3.我来理解词语:
在这篇课文中,哪些词语的意思是你不懂的请你想办法解决他们。
三、我来理解课文:
读了课文我们必须明白了老北京人是怎样过春节的,让我们一起来填表吧!
(表格附在后面)
四、我来提问:这篇课文的写作顺序是读了课文后我想与大家一起探讨研究的关于学习上的问题是
五、我来搜集资料:
搜集作家老舍的资料;搜集关于春节的诗歌、散文。各地春节习俗等。
北京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了解北京是一座古老而又充满现代化气息的美丽城市,引发热爱和向往北京的思想感情。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积累“闻名中外、永垂不朽、川流不息、名胜古迹”等词语。
3、能正确抄写课文中带顿号的句子,巩固顿号的用法。
4、能按方位顺序介绍天安门广场及其四周、中央的主要建筑物。
5、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第3自然段。
教学重点:
读懂按方位顺序写的第2自然段。
教学难点:
第2自然段中北面的主要建筑物也是按方位顺序写的,在理解了全段的方位顺序之后,应按方位顺序做再一次的梳理。
教学准备:
1、课前让学生搜集有关北京和天安门广场上主要建筑物的资料。
2、辅助课件。
教学时间:《教参》中是2课时,建议大家上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了解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来介绍北京的?
教学过程:
一、揭题
1、课件播放“50周年国庆阅兵式”的镜头。谁知道当时这么神圣庄严、激动人心的阅兵式在哪儿举行?(板书:北京)
2、谁去过北京?给大家说说你眼中的北京。谁还通过其他途径对北京有更多的了解呢?
3、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祖国妈妈的心脏。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写得很美的文章。它能使我们更走近北京,更了解北京。
二、读读课文,说说课文从哪几方面来介绍北京,划出相关的句子。
交流:在交流中理解“中央、造型、新颖、闻名中外、名胜古迹”等词语的意思。
三、检查生字新词,预习情况。
1、认读生字:说说哪些字的读音要特别注意:耷、史、垂、坪、川、胜、峻。
2、校对音序、结构、部首、字典页码。
(1)说说哪些字难写易错,上黑板书写,其他学生在笔记本上写3遍:雄、矗、毯、史、迹。
(2)说说在查字典学习时,有什么新发现?
3、校对《词语手册》上相关作业。
说说部分重点词语的意思。
四、熟读课文。
要求:读准、读通、读顺。
方法:自读、跟读、轻读、比读。
五、作业巩固。
1、抄写生字。
2、完成《课堂作业本》1—3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能按方位顺序介绍天安门广场及其四周、中央的主要建筑物,完成《课堂作业本》第6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学习第1自然段。
1、听写词语。
2、听写完“首都”后,问问首都是一个国家的什么?你知道首都北京举行过哪些重要的会议和活动?
3、读第1自然段。
4、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来介绍北京的?
二、学习第2自然段。
1、读第2自然段,天安门广场在北京城的什么方位?这一段按什么顺序介绍天安门广场?是哪几句?
2、广场上有哪些主要建筑物?用“”,划出分别在广场的什么方位?用“﹏﹏﹏”划出。
3、交流后出示天安门广场示意图,将方位词和建筑物名称写到相应位置。同时了解
(1)天安门城楼是北京的象征,我们还可以在哪些地方见到它的图案?
(2)毛主席纪念堂、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里陈列着什么?有什么作用?
(3)人民英雄纪念碑、纪念怎样的人?理解“永垂不朽”。
4、哪几句话是写广场北面的?读一读,按什么顺序介绍?用“△”标出方位词,用“○”标出写了什么?交流后也标到示意图上。
(1)了解华表是古代宫殿、陵墓等大建筑物前面做装饰用的巨大石柱。
(2)找出带顿号的.句子,复习顿号的用法。看课件体会这幅由城楼、小河、石桥、华表、组成的图画的美丽、庄严。
5、配画外音。
中央电视台要拍一部介绍天安门广场的记录短片。谁想来配画外音?按方位顺序来解说天安门广场?
(1)看示意图自由准备。
(2)全班交流说、评说。
(3)同桌互相说。(A、注意方位顺序。B、主要建筑物介绍得稍微具体些。C、注意解说的完整性。)
三、作业巩固。
1、完成《课堂作业本》第6题。
2、回家向爸爸妈妈介绍天安门广场。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学习课文3—5段,抓住重点句子学学课文。背诵第3、4段,了解首都北京是一座美丽的城市,激发学生热爱北京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按方位顺序简单介绍天安门广场。
二、学习课文3—4自然段,找出3句句式相同的句子。(什么地方有怎样的什么和怎样的什么。)在书上用“”划出来。
(1)北京有许多又宽又长的大街和造型新颖的立交桥。
(2)立交桥的四周有绿毯似的草坪和美丽的花坛。
(3)北京有许多名胜古迹和风景优美的公园。
2、你喜欢哪一句?用下列方法学懂3句话。
(1)读通句子。
(2)抓住难理解的词学懂句意。
(3)反复朗读,用自己喜欢的语气读出北京的美丽。
3、交流。
句①:重点理解“造型新颖”。
句②:重点理解“似的”(像……一样)用上“似的”改写“天上有小船一样的月亮”。
句③:重点理解“名胜古迹”,结合学习第4段中的第2句。
●朗读
●连读3句话,说说写了北京的哪些景物?
●这三句话是用同一句式写出来的。……有……的……和……的……。按这个句式来填空。
(1)动物园里有顽皮的猴子和的。
(2)山上有的和的。
(3)有的和的。
4、学习第3段中的第2、4句,重点理解“绿树成荫”、“川流不息”。
5、背诵第3、4自然段(结合板书)。
三、交流信息。
1、交流课前搜集到的有关北京的图片,文学资料。
2、学了这篇课文,看了这些资料,你会情不自禁地说:!
3、带着爱和自豪读第5自然段。
四、作业。
1、完成《课堂作业本》第5、6题。
2、家庭作业:默写第3、4自然段。
北京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正确地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认识一个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感受北京奥运会的快乐和令人留念,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弘扬奥运精神。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小朋友们,你们一定还记得2008年8月的北京奥运会吧。闭幕式大家都看了吗?印象如何?
(幼儿相互讨论,并回答)
闭幕式之后人们就要离开北京,跟北京说再见了,那么,除了快乐之外,人们还会有怎样的'情感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
2、板书课题——《再见了,北京!》,齐读课题。
3、师:2008年,北京举办盛大的奥运会,这是中国第一次承办奥运会,人们的心情一定很————(激动)从课文里,我们来看看北京奥运会闭幕式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情景?人们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二、初读课文
1、轻声读课文
提问:
1、你从课文中了解了那些内容?
2、提出自读要求:
⑴读准生字。
⑵读通课文,不添字,不漏字。
⑶给自然段标上序号。
⑷学生各自借助拼音大声练读。
2、教学生字词
(1)划出生字词
(2)学生交流,教师相机出示易读错的字词、短句,以学生当小老师的形式,在音、形、义上做介绍
3、各自轻声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意思。
4、以小组为单位分段朗读。将学生提出的难读的长句子,以教师范读、学生比赛读的形式,保证全部同学能正确、流利地读。
三、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
2、小小组合作,选择一个生字,学习生字的读音、结构、难写之处、组词。全班交流。
3、场:共六画,左右结构。名:共六画,上下结构。米:共六画,独体字。
4、学生描红,仿影,完成《习字册》。
四、布置作业
1、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抄写生字。
五、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