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你打开一扇门教案
文学网整理的为你打开一扇门教案(精选9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为你打开一扇门教案 篇1
1.正确书写、读准、理解、运用下列词语:
浏览 无聊 徘徊 诠释 缩影 憧憬 裨益
野蛮 广袤 斑斓 瞬间 跌宕 遮掩 真谛
敲门砖
情不自禁 危言耸听 潜移默化
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掌握课文中比喻的手法及比喻句。
3.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文学的想法,体会文学对人的作用。
4.做到有感情地朗读,精彩语段最好能够背诵。
【情境探究】
1.怎样理解“求知和阅世的过程,就是打开这些门的过程”?
作者用通俗、形象、新颖的比喻设其文题,并在前三个自然段中表述其“门”,顺理成章地引入本文的话题——文学之门。作者把开门的过程提炼为“求知和阅世”,应该说这是学习的全过程。曹雪芹在《红楼梦》中说过‘‘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曹雪芹讲的主要是“阅世”。把“阅世”当做一种知识,往往是被人们所忽视的,人们更看重书斋里课本上的求知,阅世的收获往往是课本所学不到的。应该说二者并重,缺一不可,没有书本求知的`基础,你的阅世是肤浅的,生活、社会这本大书你是无法看得懂的;如果你仅就书本而求知,你很可能是书呆子,或者如同纸上谈兵的赵括。新课程标准强调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吸收人类优秀文化营养,领悟作品的内涵并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这就是求知和阅世的紧密结合。
2·“我曾经写过一段文字,题目是‘致文学’。这段文字,是我和文学的对话,表达了我对文学的一些想法。”请用简洁的文字概括作者对文学的想法?
回答此题的难度是提炼主要内容,压缩多余的文字水分。严格来说,这部分文字可以称其对文学的想法,是对第四部分的进一步诠释,是用拟人的手法说明文学的表现形式、文学对于人的作用、文学的无穷魅力。而且段与段之间并不是截然的不同。可以根据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也可以摘取最主要的话来回答。概括基本如下:文学可以描绘一切美妙的事物,足不出户尽可游历其中;不同的角色演绎着人生悲、喜剧;将时间凝聚于书页之中;是世界上最激动人心的声音,书籍是人类的朋友。
3.怎样理解“而对那些把你当做追名逐利的敲门砖的人,你会把门关得很紧。”
这句话是紧承上一句的对比,是用拟人的手法、童话的形式来说明学习的动机。学习动机不纯,将不被“门”所接纳。其实学习成绩的优劣,与品德的高尚卑鄙没有关系,卑鄙者学习好者大有人在,只不过不是可红可黑而已。我们只能这样理解作者的意图:学习要下功夫,心有旁骛是不会学到真本领的,如同《世说新语·德行》所言:“管宁与华歆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日:‘子非吾友也。’”华歆就是那种把学习当做追名逐利的敲门砖的人。
为你打开一扇门教案 篇2
学习目标:
1、训练学生用普通话朗读课文,吐字清楚,读音准确。
2、了解文学的内容和阅读文学作品的意义。
3、体会课文丰富的情感和优美的语言。
学习重点:
1、了解文学的内容和阅读文学作品的意义。
2、品味本文优美丰富的语言。
3、拟人手法和对话方式的运用。
第一课时
课堂学习: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门,大至国门,小至房门,林林总总,也有神奇的门,如阿里巴巴的“芝麻开门” 。一扇陌生的大门,带给我们无穷的想象。门后面永远是那么神秘,那么充满诱惑,当穿过那扇门,你会发现一个新的天地。同学们,当你踏入中学大门的时候,有什么感受呢?(同学交流,学生评价)
今天著名作家赵丽宏先生想把我们领进文学领域的入口处,揭开文学这片神秘的面纱,让我们尽情领略文学的.无限风光,从而深深地爱上文学,做文学的忠实读者。
二.朗读大比拼: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用普通话,读音准确。
2.组织学生开展小组朗读比赛。方法如下:
班级分成若干小组,各小组成员毛遂自荐,在此基础上各推出一名代表参赛。组织学生评委,确立评分标准,评出优胜者并陈述理由。教师对未获优胜的同学予以鼓励,充分肯定他们大胆展示自我的精神。
三、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思考: 作者为我们打开的是一扇什么样的门?怎样才能打开这扇门?(从文中找答案)
四、合作探究,交流感受:
探究1:刚才我们已经知道,作者要为我们打开一扇文学之门,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说一说什么是文学?(结合课文内容来谈)
探究2:在无数关闭着的门中,有一扇非常重要的大门,这就是文学之门,为什么说文学之门是“一扇非常重要的大门”?试从文中找出有关语句回答。(学生踊跃发言,从第四节中找出了很多句子来理解文学之门的重要性。)
五、 拓展延伸:
文学之门实在是一扇非常重要的大门,门外与门内的风景大相径庭,请你根据对课文的理解,为徘徊在门外的和进入文学大门的人设计一段对话。(分组讨论,每组自己确定角色,推荐代表上台发言)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小结。
六、布置作业:
1.背诵“文学是人类感情……灿烂的智慧”。
2.为你熟悉的某一部文学作品中的某一文学形象写一段简介,字数80到100字之间。
为你打开一扇门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训练学生用普通话朗读课文,吐字清楚,读音准确。
2、了解文学的内容和阅读文学作品的意义。
3、体会课文丰富的情感和优美的语言。
教学重点:
1、文学的内容和阅读的意义。
2、优美丰富的语言。
3、拟人手法和对话方式。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当代作家赵丽宏的《为你打开一扇门》。作者要为我们打开一扇什么样的门呢?(文学之门)“你”又是指谁呢?(青少年读者)对,作者是想把青少年读者领进文学领域的入口处,揭开文学神秘的面纱,让我们尽情领略文学的无限风光,从而深深地爱上文学,做文学的忠实读者。
二.检查预习:
1.指名学生默写字词,给加点字注音。
2.解释部分词语的大意。
三.朗读训练: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用普通话,读音准确。
2.就课文第4节开展小组朗读比赛。
方法如下:
各小组成员毛遂自荐,在此基础上各推出一名代表参赛。同学用心倾听,评出优胜者并陈述理由。教师对未获优胜的同学予以鼓励,充分肯定他们大胆展示自我的.精神。
四.研讨课文1—4节:
1.理清思路:刚才我们已经知道,作者要为我们打开一扇文学之门,那么,作者是如何引出文学之门的?
[讨论明确]:
(1、2)两节由门谈起,引入话题,然后由“无数扇”门谈到“一扇”门指出这扇门就是文学之门,在此基础上论述打开这扇门的重要意义。
2.学习1、2两节:
(1)集体朗读
(2)提问,学生讨论回答:“世界上有无数关闭着的门”、“世界上没有打不开的门”各是什么意思?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明确]:
第一句,世界上有种种未知的领域。
第二句,世界上所有的学问都是可以探索并了解的。以“门”为喻,生动形象。
3.学习(3、4)两节:
(1)在无数关闭着的门中,有一扇非常重要的大门,这就是文学之门,为什么说文学之门是“一扇非常重要的大门”?试从文中找出有关语句回答。(学生踊跃发言,从第四节中找出了很多句子来理解文学之门的重要性。)
(2)如何理解“高智商的野蛮人”?举例说明。
讨论明确:虽然智商很高,但缺乏修养,缺乏感情。学生举例,如电脑黑客,向黑熊泼硫酸的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等,他们就是“高智商的野蛮人”。
(3)启发谈话:文学之门实在是一扇非常重要的大门,你以前意识到文学的重要性了吗?你是如何对待文学的?(学生畅所欲言,教师适时引导,点燃其对文学的热爱之情)
(4)齐读第四节。
五.布置作业:
1.背诵“文学是人类感情……灿烂的智慧”。
2.预习课文5—11节。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1.指名背诵“文学是人类感情……灿烂的智慧”。
2.说说阅读5—11节的感受。
二.学习“致文学”部分:
1.指导朗读:要读出字里行间饱含的作者对文学的热爱之情。
2.教师范读第6节,学生感情朗读6—11节(分男女生配读)。
3.理解拟人手法和对话方式的作用。
[讨论明确]:
作者把文学这一抽象的概念人格化,以和文学对话的方式描绘文学的魅力,给人以亲切感,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4.学生同座交流:“致文学”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绘文学的魅力的?
[讨论明确]:
文学可以增长读者的知识
文学可以打动读者的心灵
文学可以启迪读者的想象
文学可以引起读者的共鸣
文学可以提高自身的修养
5.找出这部分你最喜欢的句子并作简要分析。(学生思考片刻,相互交流)
6.“你把生活的帷幕一幕一幕地拉开,让无数不同的角色在人生的舞台上演出激动人心的喜剧和悲剧。”同学们能从读过的文学作品中说出几个不同的角色吗?(要求学生对所说的角色作一些简要分析)
7.集体朗读(6—11)节,进一步感受文学的魅力。
三.教师小结:
文学的魅力无处不在,愿在座的每个同学都能深深地爱上文学,打开这扇神奇的大门,在文学的世界里尽情地遨游。
四.布置作业:
1、结合你平时阅读文学作品的感受,说说你心中的文学是什么。
2、练习:一、二、三
为你打开一扇门教案 篇4
(一)设置情境,自主导入。
同学们,当你升入初中,第一次站在中学的大门前,面对这所陌生的校园时,你会有哪些感觉?你
最渴望的是什么?(学生说出自己面对新校门时的内心感受,诸如:欣喜、快乐、兴奋、迫不及待地想探个究竟、想领略一下门内的风采)是的`,一所陌生的大门带给我们无穷的想像,同学们都想踏进中学的门槛,融入中学的校园。现在,同样有一扇门向大家敞开着,这是作家赵丽宏给大家打开的一扇门,他将引领大家徜徉一片神奇快乐的园地。大家想不想踏进这扇大门?(板书课题并简介作者,可以出示挂图。)
(二)自主探究,整体感知。
面对这个题目,你想到了什么 ?
(学生质疑或教师引导)带着问题,指名朗读课文。(注意强调重点字词)
1、“你”又是指谁呢? (青少年读者)
2、作者打开的是一扇什么样的门? (文学之门)
3、为什么要打开文学之门”?
(因为文学把我们引进了辽阔美好的世界,让我们看到世界上最奇丽的风景,让我们懂得人生的真谛。)
4、怎样才能打开这扇门?
(第2节,必要条件三个:花时间,花功夫,有兴趣。)
(三)自主合作,交流感受。
在作者看来,打开了这扇门会有什么样的收获?你有过类似的收获吗?请结合自身阅读经历来与大家交流。
(学生阅读勾画,小组交流记录,全班交流,相互评价——教师可利用此环节自然地推荐阅读书目。)
(四)自主拓展,深化认识。
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致文学》(课后练习一),从中找出与课文内容相对应的语句,并结合自己的感受谈一谈你对“文学”的感受。
(五)课堂总结。
(六)课后作业。
1完成《补充习题》P1-3 的“随文练习”
2.背诵“文学是人类感情灿烂的智慧”。
为你打开一扇门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通读课文,理解并概括课文内容.
2.精读课文,理解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3.认识阅读文学作品对于人生的意义,培养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
教学重点:
1.通读课文,理解并概括课文内容.
2.精读课文,理解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认识阅读文学作品对于人生的意义,培养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流程:
一、交流展示
1.“预习课文”中几个题目,因为比较简单,可以直接让学生交流展示。
2.交流展示过程中,如果发现错误或不准确之处,可以先让其他同学帮助订正;如果其他同学仍不能订正正确的话(如概括语段内容),老师可以在解题方法上作“精讲点拨”,比如:概括语段,可以先抓住过渡句,再结合语段内容。
二、朗读训练: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用普通话,读音准确。
2.就课文第4节开展小组朗读比赛。方法如下:
各小组成员毛遂自荐,在此基础上各推出一名代表参赛。同学用心倾听,评出优胜者并陈述理由。教师对未获优胜的同学予以鼓励,充分肯定他们大胆展示自我的精神。
三、互动探究:
这个环节是本课时核心教学内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都在这部分中。学生课前自学中遇到的问题也未必都能很好地解决,所以可以要求学生先在小组讨论不会的,或把握不准的,然后再集体交流展示。
1.文题揣摩:文题是文章的眼睛,一个好的文题就像一壶好茶,愈品就愈能感到它的芬芳。本文的标题特别吸引人,好在哪里?如果换一个形象题目,你会拟什么样的题目?(方法指导:逐字品味;想一想小学时是否有类似的文题。)
[讨论明确]:
一是标题醒目,二是采用比喻的写法,生动形象,三是设置了悬念,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四是用“你”表示亲切的对话,给人一种亲切感,产生探究的欲望。(对出任3点即可)
拟题示例:《蔚蓝的王国》、《为你推开一扇窗》《引你走进一座花园》。
2.难词、难句理解:怎样理解“高智商的野蛮人”?(方法指导:结合语境。)
[明确]:
指虽然智商很高,但缺乏修养和情感的.人。
四、精讲点拨:
3.美语品析:“一个时代的优秀文学作品??是这个时代的精神和情感的结晶”这句话好在何处?(方法指导:从修辞角度考虑。)
讨论明确:用比喻,形象地揭示了文学与时代的关系,从而揭示了文学的内涵。
五、布置作业:
1.背诵“文学是人类感情??灿烂的智慧”。
2.要求学生完成巩固案。(大多数是围绕目标出的题目,相信大家一定都会做。)
为你打开一扇门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训练学生用普通话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且吐字清楚,读音准确;
2、引导学生运用自身阅读文学作品的收获去理解和领会有关文学的内涵以和阅读文学作品的意义;
3、使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本文丰富的情感和优美的语言,并且鼓励学生养成积累、运用新语汇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1、了解文学的内涵和阅读文学作品的意义;
2、品味本文优美丰富的语言。
教学方法:
探究与讨论相结合
教学课时:
1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引用自身阅读过的文学作品去理解文学的内涵以和阅读文学作品的意义;
2、品味本文优美丰富的语言。
1、导入:
(师)唐诗宋词是我国古代文苑中的瑰宝,千百年来一直为我们所传颂,南宋诗人叶绍翁所写的《游园不值》就是这文学瑰宝中的一株奇葩。哪位同学愿意为全班同学吟诵这首诗呢?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①(假如有学生吟诵就让学生吟诵,并给予肯定)
(师)那你能为大家解释一下这首诗的大意是什么吗?
②(假如没有学生吟诵,老师自身吟诵)这首诗讲的是,诗人衣着木屐,沿着长满青苔的小路,来到花园门口,轻轻的扣着柴门,但门始终没有打开,所以诗人没能进入花园里去欣赏满园的春色,他有点怅然,正要转身回去,突然望见一枝鲜艳夺目的红杏伸到墙外来,原本失望的他感到些许的抚慰,由衷地感叹到:“高高的院墙是挡不住春色的。”但是我想,诗人在惊喜之后会感到更加的失望,因为与园中的万紫千红、百花争艳相比,诗人看到的只是一枝孤零零的红杏。这仅仅是因为一扇门的阻隔。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门,门的里面充溢了诱惑和神秘,只要我们用心去探究,就会了解到一个个未曾体验过的世界。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为你打开一扇门》这篇课文,我们一起来看看,作者赵丽宏将要为我们打开一扇什么样的门。(课件展示文题和作者)
2、进入新课:
(1)作者简介
(师)同学们知道赵丽宏是男的`还是女的?
(生回答)
(师展示课件:作者简介以和写作背景)
(2)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师)昨天已经安排同学们预习这篇课文了,并且要求大家做好预习笔记,现在我随便拿几本笔记本给大家展示一下。
(对学生预习笔记给予评价)
(师)下面给大家两分钟的时间,把这篇课文再细读一遍,同时考虑以下三个问题。(课件展示三个问题)
作者为我们打开的是一扇什么样的门?为什么要打开这扇门?怎样才干打开这扇门呢?
——(师)在细读课文之前,老师提几点要求。“圈、点、勾、画读书法”大家有没有学过?
(课件展示“认识常用符号”)
(课件展示“圈、点、勾、画示范”)
(师)接下来请大家依照刚才的要求边读、边考虑,并做好圈点勾画的工作。
(师巡视)
(展示好的课本褒扬和鼓励:养成动笔读书的好习惯)
(师)谁来回答呢?
(生回答并给予鼓励)
(针对“为什么要打开这扇门”可做如下引导:无数关闭着的门中,文学之门是一扇非常重要的大门,为什么说文学之门是“一扇非常重要的大门”?也就是为什么要打开这扇门呢?课文中是怎么说的呢?)
(生回答,主要是第四节内容,对相关语句请学生用文学作品实例来协助理解)
3、作业
(1)背诵第四自然段第1-4句
(2)继续预习第一课
4、教学反思
为你打开一扇门教案 篇7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在精读课文的基础上,学习、体会课文优美丰富的语言。
【学习重点、难点】:体会优美丰富的语言。
【布置预习】:
1、朗读课文2遍;
2、抄写文中优美的语句不少于10句;
3、抄写预习提示上的字词3遍。
【教学过程】:
一、导入。由“门”的意思导入。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文学常识,指名回答。
2.指名5个学生上黑板听写词语,其余的在下面听写。
憧憬 裨益 诠释 斑斓 真谛
师生集体订正,组内互评。
三、新授
1、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学习优美的语言。
(1)布置自学任务:
自由朗读课文,了解:
①作者为谁打开一扇门;②作者要打开的是怎样的一扇门;③作者认为怎样才能打开这扇门;④联系全文看,题目的意思是什么;⑤作者的、写作思路是怎样的,进而思考文章的结构。
(2)学法指导: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随文圈点;然后小组讨论。
学生自学,教者巡视。
(3)讨论、启发。
题目中的“为”,引出行为的对象——“你”(青少年),从中寄寓了作者的一片诚意和良好愿望。
②作者要打开的是一扇文学之门。
③从文中第2节可知打开文学之门的条件。
④题目是讲:把你领进文学领域的.入口处。
⑤文章的、写作顺序,即作者先写什么,后写什么。本文是:亲近文学、领悟文学的思路,可分两部分。
以上问题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经过启发,学生作答。
2、学习第一部分(1——4节)
(1)学习第1——2节:
自由朗读本部分,思考、讨论以下问题:
①本段的话题是什么?(门)
②第1节中的1、2句的两个“世界”分别是何意思?(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一切事物的总合:领域)
③文中的“你”指什么人?(青少年读者)
④第4句与第5、6句分别写了哪两种情形?二者形成了什么?(“打开这些门”与“不想开门探寻”;对比,说明打开门的必要性)
⑤第2接中,作者认为怎样才能打开这些门?
学生思考,分组讨论,后指名回答。
(2)学习第3—4接:
学生自由朗读,思考、讨论:
①第3节在文中的作用;(点题)
②文学的特点是什么?文学的内容、阅读的意义是什么?从第4节中找出相关的句子(序号)
③中心句;(第12句)
④怎样理解“高智商的野蛮人”?
方法指导:通过朗读,给句子标上序号,找出有关句子,再小组讨论、交流。
(3)点拨:作者、写作本部分的目的在于让青少年读者明白阅读文学作品的意义所在。
(4)学生齐读第4节。
四、当堂训练:
完成《自主学习》第2页1—4题。
五、布置作业:(语言积累)
熟读第4节,力争背诵,并在组内过关。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感受作者笔下的文字的魅力,从而热爱文学;
2.体会文中优美丰富的语言。
【学习重点、难点】:通过阅读,感悟文学的魅力。
【布置预习】:
熟读6———11节,并抄写其中你最欣赏的一段,准备参加朗读比赛。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指名三个同学进行有感情的朗读(每人一节)。
二、导入本课的学习,揭示学习目标。
三、新授:
1、自学第5节,思考、讨论:本段的、写作内容、作用。
指名回答。
2、学习第6———11节:
(1)学生齐读。
(2)布置自学任务:
①从内容上看,这一部分采用了什么方式写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的?有什么作用?
(对话方式,从文中第5节“我和文学的对话”可见;用了拟人手法;给人以亲切感,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便于读者接受)
②本部分的“你”指什么?(文学)
③这几段从哪几个角度分别写了哪几个内容,照应上文的哪一句话?
(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感情三个角度;写了文学的广阔性、反映社会生活的丰富性、文学内容的时间性、文学作品对读者的影响、文学作品的真诚和忠实、文学作品爱憎分明几个方面写的;照应第4节的中心句)
④作者写这几段的用意何在?
(引起青少年读者对文学的兴趣,鼓励他们去打开文学这扇大门)
(3)学法指导:通过反复的朗读,体会、感悟,先思考再讨论。
3、学生自由朗读,细细品味6—11节,欣赏文中优美丰富的语言。
四、当堂训练:
《自主学习》第2页的“语段研读部分”。先独立完成,后组内互评。
五、布置作业:
1、写下你学了本文后对文学的感受;
2、预习《冰心诗三首》。
附:板书设计
为你打开一扇门
赵丽宏
议论大门 门 引出话题
以理激人
初识大门 文学之门 文学的内容、阅读的意义
打开大门 打开文学之门 对话式描魅力 ————以情感人
为你打开一扇门教案 篇8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把握文学,并萌生对文学的兴趣;
2、品位并积累优美的文学语言;
3、投入“我爱文学”的主题活动,在活动中了解文学,学会合作。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了解把握文学,并萌生对文学的兴趣
三、课时安排:
两课时
四、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把握生字词,理解课文;
2、能正确朗读并书写文中字词;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全体朗读
同学们,在《一千零一夜》里有一个关于们的故事,女主人每打开一扇门,总会在门里看见许多珍禽异兽、其珍异宝,从今天起老师也将为你们打开一扇门,在这扇门里只要你愿意你会发现任何你喜欢的东西,你会看到一个未曾体验过的世界。
(二)学生朗读课文,并对照注释把不认识的字词标注在文中相对位置。(用圈点读书法)
学生自己解决字词教师补充
(三)分组朗读自己体会课文。
初步体会什么是文学?
(四)、请同学朗读1、2段。
请同学弄清“世界上有无数关闭的门”指的有哪些们?题目中的“门”具体指什么门?(学生讨论完成)
文学之门――也就是老师今天要为你们打开的门。
(五)请同学读3-4段;
思考:1、什么是文学?
2、如何理解文学这个概念?
3、文学与我们有什么关系?
4、如何才能打开文学这扇门?
学生讨论完成思考题。自由发言:教师适当点拨。
(六)全体朗读第4段,并背诵。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扩展学生视野,让学生了解文学的丰富多彩。
2、检查学生背诵课文情况。
3、朗读比赛
二、教学重点:
检查学生背诵课文情况;扩展学生视野,让学生了解文学的丰富多彩。
三、教学方法:
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二)文学可以把我们引进辽阔美好的世界,让我们看到世界上最奇丽的风景,让我们懂得人生的'真谛。我们已年了6年的书,也已接触了一些文学作品,那位同学可以给大家讲讲你了解到的文学作品。
(同学自由发展)
(三)六个小组分组朗读《致文学》
评出最优秀的一组,教师适当点评。
要求:
1、声音洪亮。
2、字正腔圆。
3、抑扬顿挫。
(四)作业:
写一篇介绍你最喜欢的书或文学人物的短文,200字以上。
为你打开一扇门教案 篇9
原文
世界上有无数关闭着的门。每一扇门里,都有一个你不了解的世界。求知和阅世的过程,就是打开这些门的过程。打开这些门,走过去,浏览新鲜的景物,探求未知的天地,这是一件激动人心的事情,也是一个乐趣无穷的过程。一个不想打开门探寻的人,只能是一个精神上贫困衰弱的人,只能在门外无聊的徘徊。当别人为大自然和人世间奇妙的景象惊奇迷醉时,他却在沉睡。
世界上没有打不开的门。只要你愿意花时间,花功夫,只要你对门里的世界有探索和了解的愿望,这些门一定会在你面前洞开,为你展现新奇美妙的风景。
在这些关闭着的门中,有一扇非常重要的大门。这扇门上写着两个字:文学。
文学是人类感情的最丰富最生动的表达,是人类历史的最形象的诠释,一个民族的文学,是这个民族的历史。一个时代的优秀文学作品,是这个时代的的缩影,是这个时代的心声,是这个时代千姿百态的社会风俗画和人文风景线,是这个时代的精神和情感的结晶。优秀的文学作品传达着人类的憧憬和理想,凝聚着人类美好的感情和灿烂的智慧,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对了解历史,了解社会,了解自然,了解人生的意义,是一件大有裨益的事情,文学作品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阅读文学作品,是一种文化的积累,一种知识的累积,一种智慧的累积,一种感情的累积。大量地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能增长人的知识,也能丰富人的感情,如果对文学一无所知,而想成为有文化修养的现代文明人,那是不可想象的,有人说,一个从不阅读文学作品的人,纵然他有“硕士”“博士”或者更高的学位,他也只能是一个“高智慧”的野蛮人。这并不是危言耸听。亲近文学,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文明人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的极为重要的途径,这已经成为很多人的共识。
我曾经写过一段文字,题目是“致文学”。这段文字,是我和文学的对话,表达了我对文学的一些想法。让我把这段文字引在这里,愿它能够引起青少年读者对文学的兴趣。
你是广袤的大地,是辽阔的天空;你崇山峻岭,是江海湖泊。你用彩色的文字,描绘出世界上可能存在的一切美妙景象。不管是壮阔雄奇的,还是细微精致的,不管是缤纷热烈的,还是深沉肃穆的,你都能有声有色地展现。你使很多足不出户的人在油墨的清香中游历了五光十色的境界。
你告诉人们,人生的色彩是何等的丰富,人生的旅途又是何等曲折漫长。你把生活的帷幕一幕幕地拉开,让无数不同的角色在人生的舞台上演出激动人心的喜剧和悲剧。你可以呼唤出千百年前的古人,请他们深情地讲述历史,也可以请出你最熟悉的同代人,叙述人人都可能经历的日常生活。你吐露的喜怒哀乐,使人开怀大笑,也使人热泪沾襟。
你是遥远的`过去,是刚刚过去的昨天,也是无穷无尽的未来。你把时间凝聚在薄薄的书页之中,让读者无拘无束地漫游岁月的长河,尽情地观赏两岸变化无穷的风光。你是现实的回声,是梦想的折光,是平凡的客观天地和斑斓的理想世界奇异的交汇。
有时候,你展现漫长的历史,有时候,你只是描绘一个难忘的瞬间。如果你真实、真诚,如果你是真实人生的写照,是跌宕命运画像,那么人们就会在你面前发出情不自禁的感叹。你是神的一双大手,拨动着无数人的心脏。你在人心中激起的回响,是这个世界上最激动的声音。人心中激起的回响,是这个世界上最激动的声音。人心是无边无际的海洋,这个海洋发出的声响,悠远而深沉,任何声音都无法模拟无法遮掩。
你是一个真诚而忠实的朋友。你只是为热爱你的人们默默奉献,把他们引入辽阔美好的世界,让他们看到世界上最奇丽的风景,让他们懂得人生的真谛。只要愿意和你交朋友,你就会毫无保留地把心交给他们。你永远不会背叛热爱你的朋友,除非他们弃你而去。
你是一扇神奇的大门,所有愿意走进这扇大门的人,都不会空手而归。而对那些把你当做追名逐利的敲门砖的人,你会把门关得很紧。
教案
一,教学重点:
1,文学的内容和阅读的意义。
2,拟人的手法和对话方式。
3,优美的语言。
二、教学难点:
文学的内容,阅读的价值
三,课时安排:
3课时
四,预习要求:
1,对下列词语注音
诠释憧憬裨益广袤帷幕跌宕真谛徘徊
2,阅读课文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
第一课时
疏导:
赵丽宏,男,上海作家。
指导:
人称代词:第一人称我
第二人称你
第三人称他(她它)
疏导:拟人,对话的手法好处:形象,生动,给人以亲切感。
指导:过渡段分段的时候一般放在第二部分。
课文中还有那一小节作用和这一节作用相似?
明确:第三小节。
疏导:
求知——获得知识。
阅世——获得生活的经验。
获得知识的好处有哪些?
一,导入新课:
1,找学生将课题写在黑板上。
2,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并思考:
课题中的“你”在文中指的是谁?
集体讨论明确:
青少年读者;文学
二,讨论文章的结构:
课文中哪几段是围绕“读者”写的?那几段围绕“文学”写的?
明确:1-4和读者对话
5-11和文学对话
讨论5节的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
明确:交代“致文学”这段文字的来历
以及写作这段文字的目的。
结构上的作用:承上启下——过渡
齐读第五小节。
三,讨论第一部分:
1,快速阅读第一小节思考文中“门”指的是而什么?
明确:知识
2,作者为什么建议我们打开门并走进去?
明确:
浏览新鲜的景物,……
激动人心……
乐趣无穷的过程
3,这些关着的门能不能打开?怎样才能打开这些门?
明确:概括第二节
4,下面我们就来打开一扇门:门上写着“文学”
四,总结第一课时:
1,明确要记的词语:注意读音
诠释憧憬裨益广袤帷幕跌宕真谛徘徊
2,第一部分作者写作目的。
引出除文学
五,布置课后作业:
阅读第四节,思考其内容。
疏导:
不想进去的人结果会怎样?
精神上贫困衰弱……沉睡
指导:告诉打开的方法——努力,勤奋学习。
六,教学后记。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