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学网 > 百科 > 读后感 > 正文

《封神演义》读后感

2025/10/28读后感

文学网整理的《封神演义》读后感(精选6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封神演义》读后感 篇1

今天我看了一本书《封神演义》。《封神演义》是一部神话故事,故事的内容是以商灭周兴为历史背景,以武王伐纣为时空线索,从女娲降香开书,到姜子牙封三百六十五位正神结束。我最喜欢《哪咤闹海》这个故事。

《哪咤陈塘关出世》这个故事讲的是:李靖有三个儿子,大儿子叫金吒,二儿子叫木吒,三儿子叫哪咤。哪咤的出世很奇怪,他在妈妈的肚子里待了三年零六个月,而且一出生就是在圆圆的肉球里这个肉球还会发光,从肉球里跳出来就会走路还会说话,他的肚子上圈着混天绫,手上拿着乾坤圈。

有一天,天气很热,哪咤去外面玩,他看到有河就高高兴兴地跑到河玩,他拿出混天绫在河里搅动,河水突然变成了红色,河里住着龙王,龙王的水晶宫突然旋转起来,东西倒得东倒西歪,龙王就叫三太子出去看看是怎么回事,三太子出了水面看见有一个人在玩水就生气的问:“你是何人竞在此讨捣乱。”哪咤说:“我叫哪咤,你又是谁。”“我是龙王三太子。”……他们打了起来,三太子打不过哪咤,被哪咤抽了龙鳞死掉了。龙王知道后暴跳如雷,去找李靖叫他把哪咤交出来不然就水没陈塘关,哪咤知道后就跑到河边对龙王说一人做事一人担,跟陈塘关的百姓无关,我一命换一命,说完就拿气剑自剑了。***妈伤心欲绝,太乙真人出现把哪咤的七魂六魄收到莲花里,莲花就变成了哪咤的.化身,然后把火尖枪和风火轮交给了哪咤,把他带走修行了。

我最喜欢这个故事里的哪咤,因为他虽然是一个小孩但也是一个敢作敢当、惩奸除恶的小孩。

《封神演义》读后感 篇2

前几天,妈妈给我买了一本名叫《封神演义》的历史神话小说,书名叫《封神演义》。

一开始我听人说:“这本书是一些神啊鬼啊……打打杀杀的,一点也没意思”所以我也不看,心想:这种神话故事哄哄小孩还可以,我这种现实主义思想者怎么能看这种老掉牙的神话呢?要是被同学们知道了,还不被他们笑掉大牙!

可是我也耐不住妈妈的死缠带托,不得不看一看了,刚开始看,我还觉得没意思,可是接下去那曲折的文章很快就把我吸引住了,里面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让我爱不释手,看了一遍又一遍。

这本书不但有历史典故,最吸引人的是在商周两派的斗争中,还有许多身怀特异功能、能呼风唤雨、填海移山、撒豆成兵的天兵神将、神仙道士参加了斗争。闻太师、申公豹代表了维护商纣的邪恶势力,姜子牙、那吒等代表了西周正义势力。正邪双方运用各种异想天开的法术进行斗争,刀对刀、法宝对法宝,使得小说更加引人入胜。

书中的人物形象各具特色,姜子牙足智多谋,哪吒调皮有趣,纣王残暴无道,黄飞虎忠诚,武艺高强以及妲已(千年狐狸精)奸诈、可恶……等等。但邪不压正,正义最终战胜了邪恶,商纣违反天意,倒行逆施,终于逃不脱灭亡的.结局。

《封神演义》不愧为一本古代优秀的历史神话小说我觉得这本书的作者想象力太丰富了,被纣王挖去眼睛的杨任,被赤精子所救,从眼里长出两只手,手里却还有两只眼睛,这两只眼睛上观天,下观地……看着看着,我彻底被书给迷住了,太好看了,我连妈妈叫我吃饭都没听见。

听了我的感受,你认为怎样?不妨你也买来以读为快。

《封神演义》读后感 篇3

今天放学回家之后,我马上拿起桌上的一本《封神演义》

起来。我读着读着,就入到封神演义中去了。突然,妈妈喊我:“你别看了,作业还要不要做了!”这时,我想了起来老师要我们写一篇中华经典故事的读后感,我觉得《封神演义》是一本非常好的书。

这本《封神演义》主要讲述的事周武王姬发带兵攻打纣王的'事。纣王沉溺于美色,丝毫不管百姓们生活得怎么样,还到处剥夺老百姓们辛辛苦苦得到的钱。周武王姬发对纣王很是不满,所以带兵攻打纣王所在地—朝歌。

在攻打朝歌的时候,他们遇到了三十六路兵马的阻挡。虽然伤亡了许多勇敢的战士,可还是把阻挡给解除了。其中还收服了不少英勇的将士、习道之人。里面姜子牙被人们称为“飞熊”,因为纣王无道,而投奔了周武王,做了一个宰相。截教教主通天教主、阐教教主元始天尊、老子师兄弟共创造了“封神榜”。可是,因为他们各自投奔的人都不一样,所以他们就发生了决裂。后来,还是他们的师父来了,才解决了这个问题。他们的师父吧封神榜交给姜子牙,叫姜子牙把纣王除掉以后来立封封神榜。

最后,周武王冲破了层层关卡,终于打败了纣王,解救了百姓们。

我觉得,不要乱听从别人的话,就像纣王一样,没有好后果。纣王乱杀害忠臣,听信奸臣,才会导致国家灭亡。

《封神演义》读后感 篇4

静静的夜晚,明月作伴,青灯孤影,并不感到孤独。如饥似渴,如痴如醉;清茶一杯,手捧书卷,是一种莫大的快慰,无言的幸福……

合上书,喉间咕噜一转,好似书中的智慧全部被我咽下一般。闭上眼,书中的万般人物尽显于眼前:弃暗投明的黄飞虎;前功尽弃的闻太师;昏庸残暴的商纣王;叱咤风云的小哪吒;求贤如渴的周武王,坐怀不乱的伯邑考……

水能载舟也能覆舟。老百姓就是水,民心就是水,所以,自古以来,就有得民心者的天下的说法。多行不义必自毙,远忠臣,亲小人的商纣王;看似貌美,实则心思歹毒的妲己,他们的结局就是兔子尾巴长不了。

可以说,黄飞虎是第一位弃暗投明的商朝大将。他忠勇兼备;一心为民;弃暗投明;屡建奇功。还有其子黄天化,尽忠报国,血染沙场。

商纣王的昏庸,千载奇闻;妲己的狠毒,千古未有。当年女娲娘娘导演的这一出戏,流传千古。现在的人间是否也在天天上演着各种演义哪?

想当年商纣王也曾是能文能武的国君。也曾是文臣献策,武将施勇,一派繁荣。做人就不能太骄傲,要时刻知道自己是谁,要不是亵渎了女娲娘娘,也不至于断送商汤四百年的江山。要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神仙外还有法术更高的.神仙!

茶似乎已经凉了,我的心却像刚烧开的水,难以平静。每个人每天都在上演着自己的封神榜,我对自己的生活,似乎有了新的思考……

《封神演义》读后感 篇5

中国有许多好看的书,一本是施耐庵的《水浒传》,另一本是吴承恩写的《西游记》,还有一本是罗贯中的《三国演义》,还有一本是曹雪芹的《红楼梦》,最后一本则是许仲琳的《封神演义》。这几本书里我认为《封神演义》最好看。

成汤时期纣王进香,因为看见女娲的美丽从而喜欢上了女娲 从而遭到了女娲派来的轩辕坟三妖的侵害,其狐狸精但已把无数忠臣害死,再加上纣王误导人心归周,周武王姬发和姜子牙带领无数神仙好汉建立了周朝。最后姜子牙把死去的和活着的.将领一一封神。纣王死后,周王登位,他把功臣们一一封了官。《封神演义》大概讲的就是这意思。

《封神演义》也让我懂得许多道理。例如如果你当上了一个国家的君主,你不能听信奸臣的话把某些忠臣给杀了,也不能跟纣王一样建什么鹿台呀?什么虿盆呀?什么酒池呀?什么肉林呀?什么炮烙呀?统统都不要建。(其鹿台是纣王搜割民脂民膏建成的很大很大,其虿盆是在地上挖一个大坑,里面放满了毒蛇、蝎子和蜈蚣。其酒池是在地上挖一个七尺深的大坑,里面灌满了好酒。其肉林就是栽许许多多的树木,在树梢上挂满了烤肉。其炮烙是一种刑具可以把人活活烫死)我想听到这些东西你一定会毛骨悚然吧,使得我第一次看到我大吃一惊。这些道理帮了我很多忙,每回玩皇帝游戏时,我总是让“天下”太平。

《封神演义》读后感 篇6

《封神演义》是一本讲了姜子牙带领周朝的军队还有自己的道友攻打商纣王,最后妖魔除尽,攻破商朝,统一天下,最后再封神的故事。里面有各种神兽、法宝、还有拥有很高的法力的人。对决的时候,人会拿着法宝,骑着神兽,用着法力。这里面的几乎每一个人都有着很高的法力,凶猛的神兽,强大的法宝。只是每个法宝和法力都有一个致命的弱点或者是因为有勇而无谋中了人家的计,被擒或杀。

天下大乱,纣王昏庸。宠爱狐狸精、王贵人、胡喜妹这三个妖精。诛杀忠臣,制造刑具,杀人无数。惹得人神共愤。诸侯里面的姬昌决心反商得到姜子牙的辅佐,后来姬昌死了,他的儿子姬发和姜子牙一起攻打商朝。

商纣王那些镇守各个地方的将领们都会左道之术,还集结了各自的道友,还有一些妖魔也自动投奔商朝。姜子牙根本不是商朝的对手,就找来了元始天尊、老子、二郎神、李靖、木吒、金吒、燃灯仙人、观音菩萨等人。一起征讨商纣王。

其中我觉得闻太师太厉害了。骑着墨麒麟,找来的.道友一个比一厉害。只可惜,英雄末路,谁叫闻太师所忠的是昏庸的商纣王呢?我觉得就算是闻太师最后还是活着,也就是被俘,被关在大牢里,被抓去,去掉官职,投降。如果要是说闻太师一直在商纣王的身边的话,早就被那千年九尾狐狸精被设计陷害死了。

这演义告诉了我们,有了天下,千万不能自高自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