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学网 > 百科 > 读后感 > 正文

《草房子》的好句以及读后感

2025/10/29读后感

文学网整理的《草房子》的好句以及读后感(精选6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草房子》的好句以及读后感 篇1

那晚在整理书橱的时候,我的眼睛再次落在了那本美文小说上,忍不住再次走进了曹文轩叔叔为我们搭建的《草房子》里,与主人公桑桑一起细细品味那一连串撼动人心的故事:不幸的杜小康与厄运相拼时的悲惨;秃鹤对尊严的执着坚守;秦大奶奶在最后一刹那闪耀的人格光彩······

在油麻地天真的孩子中,写纸月的笔墨并不是很多,但她的恬静清纯和善良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校里的纸月写着一手漂亮的毛笔字和美文,是老师眼中的优秀学生,却没有一点傲气;生活中的纸月,当得知桑桑生病后,隔不几天就会走进桑家的院子,或是放下一篓鸡蛋,或是放下一篮新鲜的蔬菜。有一天,恰逢下雨,路滑桥滑。她老早就看到了艰难的行走着的桑家父子时,冒着雨,从操场边上的草垛上拔下了一大抱稻草,将它们厚厚地撒在了容易打滑的桥上。而此时她的头发已被雨水打湿,瘦圆的下巴上,滴着亮晶晶的雨珠;在离开那片土地前,她把母亲生前留给自己的书包送给了桑桑·······

善良的纸月感谢桑乔校长让她在油麻地小学读书,感谢师娘的疼爱,感谢桑桑在学习和生活上对她的帮助,也懂得回报和感恩。细细想来,我们终日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是父母给了我们生命,给了我们物质上的享受,给了我们精神上的愉悦,但往往我们对于家长的要求置之不理,认为无理,甚至无聊。父母为我们付出了那么多,可我们呢?竟不懂得回报和感恩,与纸月相比真是惭愧。

再读这本书后,纸月的人格魅力让我震撼,也让我明白了:人,要学会付出,学会用一颗感恩的心去面对生活。

《草房子》的好句以及读后感 篇2

《草房子》是一本儿童读物,描写的是一个叫桑桑的男孩刻骨铭心、终生难忘的小学生活。小说通过陆鹤、纸月、细马、杜小康四个同学性格特征、家庭背景和学习生活的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了孩子之间毫无瑕疵的纯情,以及同学间互帮互助的感人场景。即使学生之间有着各种各样的伤害,但是孩子的心底还是纯真的。

“陆鹤”是一个秃顶的孩子。随着日子的流逝,六年级的“陆鹤”感觉到了自己的秃顶使学生“戏弄”的对象。自尊心受到了伤害,陆鹤为此做出了反常之举。他用不上学了逃避同学异样的眼光,用生姜擦头希望在七七四十九天后长出头发来,用戴帽子企图遮掩自己的秃头。当这些都使自己陷入更“糟糕的境地”时,他索性在“广播操”比赛这样的重大日子里,把自己头上的帽子甩向了天空,导致全校的广播操失控,而错失了“第一”的荣誉,“就这样,陆鹤用他特有的方式,报复了他人对他的轻慢与侮辱。”即使陆鹤用这样严重的错误来报复别人对他的侮辱,但是,孩子还是纯真的。他希望通过这样的举动来得到大家的认可,得到大家的尊重。可喜的是,他还是有着强烈地集体荣誉感,当他们学校的文艺演出缺少一个秃头的演员时,他毅然站出来,承担起了这个重要的角色,而且把这个角色演得一丝不苟,活灵活现。陆鹤在演出中感悟到了,只有为集体做好事才能得到大家的认可,得到大家的尊重 每一个孩子的心都是纯真的,他们的“忍不住的笑”“厌恶的眼神”也并不含真正的“恶意”,从孩子的世界中体验到了什么是真,什么是纯。

一个是秃顶的“陆鹤”,另一个是美得让人忍不住有保护欲望的“纸月”,纸月正如她的名字,是一个易碎品,纸月的一手好字,纸月的眼泪,纸月的笑声,纸月的温柔,纸月的沉默,纸月的倔强……都给桑桑带来了莫明的感觉,不由间有了自卑的情绪和对抗的情绪。这一切在作者的笔下描写的是如此的真实,又如此的唯美。虽然纸月是个私生女,但是在孩子们的眼中,并不影响纸月的善与美。

孩子的世界是纯真的,从孩子的眼中体验到了什么是美,什么是善。

而细马是一个领养来的孩子,在一个陌生的世界里,感觉到了被别人排挤,无法适应新的生活。在新的生活面前,他选择了逃避。他拒绝和同学交谈,选择了与羊为伍,开始了自己的放羊生活。但是孩子的内心深处还是希望与同伴交流的。当他能听懂当地的方言时,他用笨拙的“骂人和打架”,希望得到别人的“招惹”,以泄他对在教室里读书孩子们的嫉妒。虽然他本能的抵触他的养父母,计划着有一天逃离这个地方。当养父母家的房子被水淹没后,养父病逝后,养母受不了一连串的打击疯了后,细马毅然地挑起了这个家,承担起了照顾养母的责任。

孩子的世界是纯真的,从孩子的行动中体验到了什么是忧伤,什么是勇气。

杜小康的生活更有戏剧性的变化,从原来的全村首富,一夜间变为负债累累,小小的孩子确实承受的太多太多。一个整天穿着干干净净的孩子,过着无忧无虑,有求必应的生活。他的生活受到孩子的羡慕,优异的学习成绩,口袋里有各种各样的零食,能够骑着罕见的自行车穿梭于孩子们游乐场。这样的孩子,肯定是孩子们的“孩子王”,享受着至尊无上的地位,即使做游戏也往往是“将军”“司令”的领袖人物。但是,天有不测风云,优裕的生活竟在一夜间毁了,因为父亲生意的失败,致使这个孩子的优越感全失。孩子不适应是肯定的,但是,还是勇敢的承受了。陪这父亲在荒无人烟的地方放鸭失败后。父亲垮了,但是孩子却勇敢地站了起来,继承父业,在学校门口摆起了小摊。

孩子的世界是纯真的,从孩子的行动中,体验到了什么是责任,什么是力量。

孩子的世界永远是纯真的。

《草房子》的好句以及读后感 篇3

近日,我读了《草房子》这本书,深受感触,心中久久不能平静,这本书写了一个叫桑桑的男孩,刻骨铭心,终生难忘的小学生活。其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最后一章:《药寮》。

这一章中主要写的是:桑桑很喜角爸爸桑乔的那些象征荣誉的本子,便趁机得到了这些本子,桑乔知道了这件事,便暴打了桑桑,却意外发现了桑桑的脖子上长了一个肿块。于是,桑乔便开始带着桑桑四处求医,可是得到的答复却总是让桑乔失望。桑桑身边的人也知道了桑桑的病,却给予了桑桑无尽的关怀。特别是女老师温幼菊,每天都让桑桑去她的屋子里给他煎药,最后,桑乔终于找到了能治桑桑的病的医生,治好了桑桑的病。

读到这里,我非常同情桑桑的遭遇,也为他能得到这么多人的关心而感温暖。

在对桑桑给予帮助的这些人当中,最令我感动的还是桑桑的父亲——桑乔。自从桑桑患了这个病以后,桑乔就带着桑桑四处求医,桑乔几乎把自己累倒了,最后终于治好了桑桑的病。这更让人体会到父爱是多么伟大啊!

桑桑最喜欢的女老师温幼菊也很令我敬佩。温幼菊让桑桑绝望的心情变得有自信。她给了桑桑莫大的帮助,这也是桑桑能早康复的原因。这也让我们体会到生活中帮助你的人无处不在。同时,也深深的体会到,能够得到老师如同父母般的爱,将对人的一生影响是多么重要啊!

这时,我仿佛看到了桑桑在温幼菊的屋子里听着那首无词的歌谣,和在他耳边经常响起的那句:“别怕”。又仿佛看桑桑找到能好桑桑的病医生时,脸上露出那欣喜和安慰的神情。

读完了这篇文章,我体会到了父亲的爱是多么的伟大,老师的爱是多么的崇高,他们会在你犯错时,给你指出缺点,在你取得好成绩骄傲时,他会提醒你并启发你,而在你生病时,他会流露出关心和焦急的心情。他让我体会到生中身边很多人的关心你,他们会鼓励你,在你绝望时让你变得自信起来。

愿生活中的所有人充满阳光。

《草房子》的好句以及读后感 篇4

读完《草房子》,我被这群油麻地的孩子们深深地感动着,他们单纯善良,坚韧不拔,在一次次的变故中成长为勇敢的少年。杜小康,他出生在油麻地最富有的家庭中。他有四季分明的衣服,他有全油麻地唯一的一辆自行车,他是孩子们羡慕的对象,可是由于父亲生意失败,他被迫辍学,和父亲去芦荡里放鸭。可是鸭却吃了别人家的鱼苗,鸭子只好赔给了别人。父亲一蹶不振,杜小康勇敢地挑起了生活的重担。他放下以前的傲慢尊严,在学校门口摆起了小摊。在挫折面前,他不再恐慌逃避,而是坦然地面对,经过暴风雨的洗礼,他成长为了坚强的男子汉。细马,他是被邱二爷邱二妈抱养的孩子,他非常调皮,经常给邱二爷邱老妈惹麻烦,邱二妈非常讨厌他,一直想把他送回去。在邱家遭遇水灾一无所有时,邱二爷把细马送走了,可他却毅然地回来了。

邱二爷生病时,他不顾严寒去刨柳须给邱二爷做药引子。后来邱二爷病逝,邱二妈疯了,他又卖掉所有的羊带邱二妈去城里看病。他和杜小康一样,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扛起了家庭的重担,承担起照顾养母的责任。桑桑,桑校长的儿子,一个善良勇敢的孩子,但是却得了一种奇怪的病。父亲带他四处求医,也不见好转,但桑桑没有抱怨。这时,“桑桑对谁都比任何时候显得更加善良”,“愿意为人做任何事”,“甚至愿意为羊、为牛、为鸽子、为麻雀们做任何事”。为了实现妹妹的愿望,桑桑拖着病弱的身体背着妹妹进城。在温幼菊老师的陪伴下,桑桑不抗拒吃药,不害怕死亡,他的内心变得越来越强大,他拥有了同龄人不曾有的淡定和从容。

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各种各样的挫折与磨难,我们要学习《草房子》中的这群少年,把苦难当作财富,不惧苦难,勇往直前,做最好的自己。

《草房子》的好句以及读后感 篇5

《草房子》这本书是曹文轩的作品之一,讲的是油麻地各种奇闻趣事。

这本书的主人公是桑桑。他的爸爸是桑乔,也就是油麻地学校的校长。桑桑很善良,看到别人有难,都会伸手帮助。有一次,他的同学纸月被一些大孩子欺负了,桑桑看到后,便挺身而出,和那些大孩子打了起来,终究因为寡不敌众,被狠揍了一顿。

在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人物就是杜小康。他学习成绩优异,他家还是油麻地最富裕的人家,所以他每天都无忧无虑。不过,好景不长,他父亲坐的船翻了,他家所有的家产都被大水吞没了。由于没钱交学费,杜小康只好暂停了学业,但是没有暂停他学习的决心,他在帮父亲工作的业余时间,仍然努力自学,这一点是多么可贵啊!

他也非常坚强,在他去外地和父亲放鸭的时候,每天在野外的呆着,还要不停的工作。要是我换作他,早就崩溃了,可他就这么生活了一年。

在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故事是《艾地》,这个故事讲的是秦大奶奶和油麻地之间发生的事。秦大奶奶和她的丈夫,用了一生的奋斗换取了一小块土地,可是好景不长,油麻地小学也看中了这块土地,他们之间的竞争就这么开始了。双方互不退步,情况十分尴尬。后来,由于双方理解了对方,秦大奶奶变成了油麻地小学密不可分的一份子。后来,秦大奶奶为了捞油麻地的一只南瓜而掉入水中,淹死了。

这个故事让我懂得了,理解是一个十分美妙的东西,它能让人们关系变得更加密切,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最初,我觉得秦大奶奶是个十分固执的人,她总是和油麻地政府对着干,大家拿她一点办法也没有。后来,我才理解了秦大奶奶的不容易,用一生的奋斗换取的东西,谁愿意让给别人呢?

《草房子》这本书故事生动活泼,情节非常曲折,是一本不可不读的名著。

《草房子》的好句以及读后感 篇6

“明天一大早,一只大木船,在油麻地还未醒来时,就将载着桑桑和他的家人,远远地离开这里——他将永远地告别与他朝夕相伴的这片金色的草房子……”

我现在读的就是着本书——《草房子》。作品写了主人公桑桑刻骨铭心,终身难忘的六年小学生活。六年中,他亲眼目睹或直接参与了一连串看似寻常但又催人泪下,撼动忍心的故事。这一切,既清楚又朦胧地展现在少年桑桑的世界里。在这所有人物中我最喜欢桑桑。可能是因为他勇敢,还可能是因为他尊重老人,做事敢作敢当的品质。

有一段时间,纸月上早课总是迟到,桑桑很好奇。就到纸月上学的路上去探个究竟,没想到,纸月是被几个原来学校的高年级男生欺负了。于是桑桑便手里拿着砖头,做出一副真要扔出去的样子,吓得男生们不敢动弹,然后乘机和纸月逃走了。就这样,桑桑用自己的勇敢和机智战胜了那几个男生。

还有一次,桑桑无意间去了大家认为最顽固的秦大奶奶家中,秦大奶奶的心一开始就被桑桑的友好问候打动了。最后,秦大奶奶为了救人死了。当地有个习俗,老人的孙子要剪一撮头发下来给老人陪葬,于是桑桑就为秦大奶奶尽到了最后的一点孝心。

然后,他又帮白雀和蒋一伦老师传递了很多信。可后来她们又分开了,桑桑便把所有责任都揽给了自己,说自己如果当初把最重要的信不弄丢而给了蒋老师,后果也不会这么惨了。还有他最后患了鼠疮跟着爸爸到处求医时的坚强精神。

美的力量绝不亚于思想的力量。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具有桑桑那样正直、善良、勇敢、坚强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