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风唤雨的世纪》优秀教案
文学网整理的《呼风唤雨的世纪》优秀教案(精选6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呼风唤雨的世纪》优秀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体会语言表达特点。了解说明文举例子、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2.理解课文,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学生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准备
1.学生收集20世纪的科学成就资料。
2.学生了解自己家庭祖辈们的不同生活。
教学过程
一、齐读课题,确立中心
1.齐读课题。
2.师:你能用一句完整的话说说课题吗?
生齐读: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师:下面的时间,我们就围绕这句话去学习课文。
二、围绕重点研读课文
1.出示自学要求: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第四节,思考:20世纪的百年间,科学技术为人类社会带来了哪些巨大的变化?把相关语句画下来,在旁边写上你的感受。
(一)交流第4自然段:
预设:
(1)生:我是从“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探索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我从这句话可以知道在20世纪人类能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探索百亿光年外的天体。20世纪的科技十分发达。(相机变字体为红色,出示相关图片。)
(2)生:“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我可以读出来,在20世纪的时候,人类有程控电话、因特网、高速火车、远洋船舶,这是个了不起的成就,地球似乎变成了一个村子。让我感受到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重点理解“地球村”。1.为什么地球会变成村呢?2.地球怎么会变成村呢?出示图片,师简介)
(3)我是从:“人类生活的舒适、方便,是过去王公贵族想也不敢想的。”感受到我们现在的生活真是太幸福了。
师小结:“科学在改变着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改变着人类的物质生活”。
(4)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20世纪科技如此令人瞩目,我们怎能不高兴地说……
生齐读:“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5)其实我们的家庭也享受到了很多科技带来的方便,请随便说一说吧?
师:20世纪取得这么伟大的科技成就,我们怎能不说(手指板书)。
生齐读:“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二)交流第3自然段
接下来,我们去看看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是怎样的一种生活状态。
(1)出示课件:“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生活在一个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
指名读。
农耕社会是个怎样的社会?生回答,师相机变红字
说话训练:没有……没有……没有……也没有……
展示课件:农耕社会的图片。
(2)祖先的愿望是什么?
生答后,出示课件:“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美好的愿望。”指读,相机变红字。
师:是啊,他们的生活这样贫乏。多么希望有一双千里眼能看得更远,有一对顺风耳能听得更远,会腾云驾雾能走得更远。
20世纪都帮他们实现了吗?生回答后教师课件箭头显示“千里眼“------望远镜、网络视频;“顺风耳”------电话、耳麦;腾云驾雾------航天飞机。
师:何止这3个幻想,人类上百万年的很多幻想20世纪都一一实现了。你随便代祖先说一个幻想,现在一定能实现。嫦娥奔月------宇宙飞船;去海底------潜水艇等。
师:20世纪上天入地、咫尺天涯都变成了现实。
人类上百万年的幻想,20世纪在短短的100年的时间里都实现了。所以说(手指板书)生齐读: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3)古今对比
板书:一百年>上百万年
师:是啊,20世纪的科技成就,使我们的生活发生巨大变化。更加充实,更加快乐,更加幸福。课文中用了一句诗来赞扬20世纪的成就。
(4)体会变化之大。
出示这句话:“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引导学生体会“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含义。
引导学生举例说出从农耕社会到20世纪科技变化之大,之多,之快。
师:20世纪,科技翻天覆地,令人振兴鼓舞,我们可以激动地说……
生齐读: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三、学习课文第五节
师述:20世纪的科学使我们这个时代可以呼风唤雨,英国的一位数学家哲学家这样说……
1.出示波特兰·罗素的名言:1923年,英国数学家、哲学家伯特兰·罗素说:“归根到底,是科学使得我们这个时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时代。”
2.指读,变时间(20xx年——20xx年)齐读
3.师述:回顾20世纪的'百年历程,科学确实给我们带来了很多,而且还会带来更多……
4.出示课件:指读最后一节
四、回应开头,突出中心
师:同学们,课文学到这儿,你们有没有发现,无论是和过去的对此,还是举出的实例,引用诗句都是在围绕一句话写的。哪一句话?能一起告诉我吗?
生齐读: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师:那现在让你读这句话,你会用什么情感去读呀?
预设:
生自豪地: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生激动地: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生高兴地: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五、同学们,20世纪已经过去,21世纪已经来到。21世纪是科学技术空前辉煌的世纪。法国科学家居里夫人说过这样一句话:“我要把生活变成科学的梦,然后再把梦变成现实。”要想让我们的梦变成现实,我们小学生现在能做些什么呢?
从小学科学,爱科学。
六、我向大家推荐一本书。
这本书是路甬祥先生特意为少年儿童写的《科学改变人类生活的100个瞬间》。请大家去读读。课件展示这本书的简介。
七、小练笔:《孙悟空来到21世纪》
师述:同学们,当今社会科学技术非常发达,连天上的孙悟空也知道了……
孙悟空西天取经后,在天庭时间待长了,觉得很没有意思。又听说凡间已经到了21世纪,便决定去看个究竟。请发挥你的想象力,写一写,悟空会有哪些奇遇呢?
《呼风唤雨的世纪》优秀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能联系生活实际,谈出自己的阅读感受。
2、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3、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以及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教学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在家已经预习了这篇课文对吗?今天,老师要带着大家继续来学习由中国科学院院士路甬祥爷爷写的这篇文章。一起走进这呼风唤雨的世纪,一起去感受生活的精彩。
二、初读课文,学习第一自然段
1、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什么?知道这篇课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吗?(课件出示句子: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2、请个别同学读,引导重读呼风唤雨。全班齐读。
3、看到呼风唤雨这个词,你会想到谁?(神仙)那这篇课文中的呼风唤雨指的是神仙的法力吗?(不是)而是什么?板书:现代科学技术。
三、直奔重点,感受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1、学习第四自然段
⑴师: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们认为所谓高科技的东西有哪些?
生:电视、电脑、电话、电灯……
师:刚才提到这么多高科技的东西,真了不起。文章也向我们介绍了很多20世纪的发现和发明,请你们从课文第四自然段中找找相关的句子,画出来,并读一读。
⑵(课件出示第四自然段第一句)
师:这个句子很长,也很难读。我们自己试着读读看。请个别同学读课文。指导读准:潜入
师:仔细看看,这句话跟我们平时看到的句子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说出句子中的几个动词:登上、潜入、洞察、探索并进行语文知识的传授。)
师:文章中的“等”字说明什么?能不能举出其它科技方面的例子呢?
师:这些新科技使我们的生活有了巨大的变化,就让我们一起通过朗读来赞美20世纪的人类的科技成就吧。
生齐读第四自然段第一句。
(3)观赏科技图片,感受科技的发展。师:现在,我们就一起来见识一下20世纪的发现和发明。
(4)师:这些发明创造让人类生活的舒适和方便,是连过去的王公贵族也不敢想的。猜一猜王公贵族们的生活是怎么样的?(学生各抒己见)那他们平时出门的交通工具是什么?
生:马车、轿子。
师:古代有这些东西已经很不错了。那我们现在的交通工具是什么?
生:汽车、飞机。
(5)师:光交通工具咱们现在就比以前享受多了。如此多的发明创造竞相涌现,的确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如果你是过去享尽荣华富贵的王公贵族穿越时光隧道来到今天的社会,你会怎么说?
(6)师小结:古今对比让我们知道了是科学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我们怎能不说20世纪是一个──
生:呼风唤雨的世纪。
2、学习第三自然段:
⑴师:感受了20世纪让人眼花缭乱的高科技之后,咱们再来看看20世纪以前的生活又是怎么样的呢?大家自由读第三自然段。
(2)师:农耕社会里,人们的生活十分贫乏。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但是,还远远不止这些。(课件出示农耕社会的图片)请同学们结合图片和自己课外的了解说说看,你知道当时的社会还没有什么。
出示句式:那时没有……只能……练习说话
师:如果把你送到农耕社会去过这样的生活你愿意吗?
师:你的'言语中流露着对这样生活的不满,那就带着这些许的不如意读读这几句话吧!(课件出示第三自然段的前四句)
(3)师:面对如此贫乏的生活,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美好的愿望。但是,在最近的一百年当中,他们的那么多幻想竟纷纷变成了现实。他们的哪些愿望变成了现实?
⑷师:是啊,这么多先进的、美好的、神奇的事物都在20世纪这一百年的时间里冒出来了。这变化的速度是如此之快,范围是如此之大,内容是如此之多。如果引用课文中的一句话,一句诗来形容,那就是:
生: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师:你怎么体会这句诗?结合图片,引导学生体会诗句的意思。(冬天里,一夜过后,树上变成了白茫茫的一片。速度是如此之快啊)
师:正如我们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真可谓是——(生: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20世纪,人类发明了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这发明如此之多,真可谓是(生: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⑸师小结:是啊,20世纪人类把很多幻想变成了现实。我们不能不说20世纪是———生:呼风唤雨的世纪!
四、学习第二自然段
1、师:课文学到这里,我们不难明白。师──是谁在呼风唤雨?生──当然是人类
师:靠什么来呼风唤雨呢?生──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引导学生学习设问句)
师:20世纪这一百年的时间里,还有更多值得我们自豪的。
(课件出示:在20世纪一百年的时间里……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学生齐读。
师:一百年的发明创造大于一百万年的发明创造,读到这,你有什么感受?
2、师:可以说这一百年有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啊!文中有两个词语比较特别,(发明,发现)它们有什么区别吗?
生:发现──原本就存在那里,只是没有被人们知道。发明──原本没有这个东西,是人们创造出来的新东西。
师:做一个小测试来检验一下你们有没有把它们区分开。课件出示图片
师:在这段中还有类似的一组词语吗?(改观,改变)你怎么理解的?
3、师小结:一字之差就有不一样的意思,我们在遣词造句的时候一定要像路爷爷一样仔细琢磨。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让我们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我们再次自豪的齐读这一句话。
五、总结升华情感、畅想未来
1、师:看,对人类的骄傲与自豪,对科学的赞美与感激全都写在你们的脸上,让我们再次满怀激情地告诉世人──生齐读: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2、师:那21世纪或者未来的世纪又是怎样的呢?学生自由表达填空。
3、师总结:从你们的眼神中,我想很多人心中已有了一份美好的愿望,要实现这些愿望还得靠我们,靠现代科技,最后让我们一起铭记伯特兰·罗素的话吧(齐读罗素名句)!(课件出示:归根到底,是科学使得我们这个时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时代。——伯特兰·罗素)
板书:29呼风唤雨的世纪
改观改变
现代科学技术——————人类生活
发现发明
《呼风唤雨的世纪》优秀教案 篇3
学习目标:
1、认识生字,正确朗读、理解新词。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读通课文,能联系生活实际,谈出自己的阅读感受。
4、能说出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以及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教学准备:
cai课件;学生搜集20世纪科学技术发展成就的相关资料。
执教人:周伟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题质疑
1、同学们一定都看过《西游记》吧?你最喜欢里面的哪个人物呢?为什么?
师小结:老师知道了,同学们之所以喜欢这些神仙,是因为他们法术高强、能上天入地。尤其是东海龙王,打一个喷嚏,狂风大作,掉几滴眼泪,大雨滂沱,真是要风得风,要雨有雨。相机理解“呼风唤雨”。
2、今天,我们就跟随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先生一起走进这“呼风唤雨的世纪”。
3、齐读课题:看到课题,你心中有什么疑问?
二、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看看:你能解开心中的什么疑问?还有什么不懂的?
要求:读准生字新词,不加字、不丢字,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检查课前自学情况,相机理解含义深刻的`词语。
(1)认读新词:奇迹(jì)依赖(lài)潜(qián)入
洞察适(shì)用幻想哲学家因特网
农耕社会程控电话腾云驾雾出乎意料
(2)理解“农耕社会、程控电话、因特网”
3、生回答前面提出的问题,解决简单问题(呼风唤雨的世纪是哪个世纪?谁呼风唤雨?靠什么呼风唤雨?)
三、研读课文、理解内容
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为什么这样说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去验证一下吧!
1、齐读最后一自然段中的“回顾20世纪的百年历程,科学的确是在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神话,科学正在为人类创造着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美好的生活。”
2、科学创造了怎样的神话?创造了怎样美好的生活?默读课文2-4自然段,用“﹏﹏”划出相关语句。
3、同桌讨论后,全班集体交流:
句子①:“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生活在一个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我们的祖先大概谁也没有料到,在最近的一百年中,他们的那么多幻想纷纷变成了现实。”
理解:a、读一读,说一说:你从“没有……没有……没有……也没有……”体会到什么?
b、“千里眼”“顺风耳”就是指现在的_________________。
c、想一想:古代的人们还有着怎样的幻想?如今,变成了现实没有?
句子②“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人类生活的舒适、方便,是过去王公贵族想也不敢想的。”
理解:a、“等”字可以去掉吗?为什么?
b、除了课文中提到的,你还知道20世纪还拥有哪些科技发展的成果?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怎样的变化?学生展示、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师出示《科学改变人类生活的100个瞬间》,生谈感受:你想说点什么?
c、辨析“发现”和“发明”。说说:哪些是人类的发现?哪些是人类的发明?
d、过去的王公贵族过的是怎样的生活?你感受到了科技带给了我们怎样的舒适和方便?为什么说人类生活的舒适、方便是过去王公贵族想也不敢想的?师相应补充相关资料,加深理解。(①集“三千宠爱于一身”的杨贵妃爱吃新鲜荔枝,唐玄宗命人快马赶运长安,也需七天;现代社会空运,7个时辰都不需要。②匈奴侵犯,边关告急,京城十天半月后才知晓消息;现代社会,一个电话,一份传真,几秒种就知道信息。)
e、对比读,再次感受一下农耕社会的落后和20世纪的科技的进步,体会“作比较”说明方法的好处。
f、出示课件,展示科学技术给人类的生活带来的变化和好处,谈感受:你想说点什么?再次有感情地朗读句子②。
4、现代科学技术变化之快、成就之多,真是让人无法想象。作者用了一句什么诗来形容?
a、理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b、你还能说出几个形容变化快、成就多的词语吗?
四、小结收获、畅谈未来
1、文章学到这儿,你又想说点什么??有感情地朗读“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2、畅谈未来,提出希望:请你大胆推测,21世纪,科学技术还将创造出哪些奇迹?
五、布置作业:用《畅想二十一世纪》为题写一段话或者拿起手中的画笔描绘出你的“奇思妙想”。
板书设计:
呼风唤雨的世纪
科学(创造神话创造奇迹)
幻想——现实
《呼风唤雨的世纪》优秀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呼风唤雨、出人意料、改观、程度、依赖、农耕社会、腾云驾雾、寄托、幻想、洞察、原子核、程控电话、因特网、联系、哲学家、归根到底”等词语。
2、初读课文,整体了解课文大意。
3、紧扣课题,理解课文一、二自然段。
〖第二课时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能联系生活实际,谈出自身的阅读感受。
2、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以和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妙的兴趣。
3、感悟设问句的作用和学习文章对比的说明方法。
【教学重点】
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教学课时】
2课时。
【课前准备】
1、搜集、阅读有关20世纪重大科技发明的文字和图片资料,并与家人研讨它们给人类生活带来了怎样的改观。
2、尽可能访谈调查更多的人,了解今天的生活还有哪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人们还有哪些愿望与梦想。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发散思维
1、当你按动摇控器看电视的时候,学你打开冰箱取冷饮的时候,当你拨通电话和同学交谈的时候,当你登录网站查阅资料的时候……你是否感到科学技术的神奇威力。
2、你还知道哪些科学技术给人们带来方便?
3、根据同学回答,教师小结,出示课题:
呼风唤雨的世纪
二、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1、20世纪是个神奇的世纪,人类在这100年间,发明出了前所未有的人类文明。人们真的能像神仙一样呼风唤雨、神通广大吗?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这个世纪,去看个究竟。
2、播放多媒体课件,同学考虑:
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从哪几个方面来讲的?
3、交流感受:
你觉得20世纪是个怎样的世纪?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自读课文,合作学习
1、打开课本,选择自身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
⑴读读写写:
读准生字字音,认清字形,自身认为难读的多读几遍,难写的多写几遍。
⑵想想说说:
课文主要讲什么?从哪几个方面讲的?
⑶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时做好标志。
2、小组检查交流:
学会了哪些生字新词?读懂了什么内容?有什么好的读书识字方法。
3、全班交流反馈:
⑴指名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⑵检查自学情况:
①你用什么方法读准“赖、耕、潜、舶、哲”。
②写字的时候,注意“赖、耕、幻、核”的笔画。
③抽生字认读,开火车组词。
④指名轮读课文,同学评议。
⑶小组代表提出疑难问题,全班讨论。
四、紧扣课题,学习第1、2自然段
1、集体朗读第1自然段,体会语言简洁的特点:
应读出“坚定、不容质疑”的语气。
2、学习第2自然段:
⑴指名读第1句:
“是谁来呼风唤雨?当然是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化科学技术”。
⑵出示句式:
是谁来呼风唤雨?当然是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化科学技术。
人类靠现代科学技术呼风唤雨。
同学比较,感悟设问句的作用。
⑶齐读第二自然段。
⑷为什么说20世纪人类靠现代科学技术能呼风唤雨?
指导朗读第2、3句,体会感悟。
⑸练习:
选词填空,在语境中理解“发现”和“发明”,“改观”与“改变”的异同:
①爱迪生()了电灯。
②地质学家在这里()了大油田。
③由于下雨,我们()了郊游计划。
④在大家的努力下,学校环境得到了大大的()。
⑹小结:
从字面看,两者很相近,但仔细推敲,却有不同。“发现”是指人们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经过研究探索,看到或找到了一些前人不了解的事物或规律;“发明”则是指发明出的新事物或新方法。“发现”的是原本存在的但我们不了解的事物或规律;“发明”的是原本不存在的`事物,是新的发明。
3、同学结合自身的感受自由口头填空:
20世纪是个()的世纪。
〖板书设计
29、呼风唤雨的世纪
改观改变
发现发明
现代科学技术人类生活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情,复习导入
我们刚刚送走的20世纪是个科技发达、发明奇迹、幻想变成实际、人类生活大大改观的呼风唤雨、非同凡响、神通广大的世纪。在这个世纪前后,人们的生活究竟有多么大的不一样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一起探究。
二、独立阅读,拟小标题
1、课前,同学们搜集了很多资料,进行了调查访谈。这节课,我们就来继续学习课文的第3、4、5自然段。
2、独立自由朗读课文第3、4、5自然段,给每一个自然段拟个小标题。
3、选择自身最喜欢或信息储藏最多的自然段,多读几遍。
三、小组合作,研读课文
1、教师出示三个专题:
⑴昨天的幻想(第3自然段)。
⑵今天的实际(第4自然段)。
⑶明天的憧憬(第5自然段)。
2、出示研读方法:
⑴找出最能反映本专题的词句。
⑵细细品读这些词句,说说各自的感受和想法。
⑶讨论怎样读好这一段落。
⑷独立练读,再小组朗读相互评议。
⑸小组互相交流,补充各自搜集、调查到的资料。
3、小组成员商量研读专题:
你们最想研读哪个段落?
4、按要求合作研读、交流、评议。
四、专题汇报,全班交流
1、汇报交流第3自然段──“昨天的幻想”:
⑴“农耕社会”是个怎样的社会?举例说说人类是怎样“依赖自然”的。
⑵“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是怎样的身手?结合所看电视节目谈认识。
⑶猜测古时候人们还会有哪些美好的愿望和梦想。
⑷结合资料,说说在近一百年中人们有哪些美好的愿望和幻想变成了实际。
⑸你最喜欢哪些词句?有感情地读一读,并谈谈自身的理解和感受。
理解重点句子: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汇报交流4自然段──“今天的实际”:
⑴书中举出了哪些科学技术成绩事例,涉和哪些方面?
⑵你还能举出哪些科技成绩方面的事例?它们给人类生活带来哪些便利?
⑶你最喜欢文中哪些词句?有感情地读一读,并谈谈自身的理解和感受。
理解重点句子:
科学在改变着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改变着人类的物质生活。
3、汇报交流第5自然段──“明天的憧憬”:
⑴英国数学家、哲学家罗素怎么谈科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描写科学意义的句子。
⑵说说“我们这个时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时代”体现在哪里?“科学正在为人类发明着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美好的生活”体现在哪里?
五、回读全文,抒发感受
1、为科学技术发明的奇迹而自豪,根据自身的体会、感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师总结全文:
我们在享受20世纪科技效果同时,也应该立志为21世纪做点什么?老师将伟大的生物学家达尔文的一句话送给大家──“要成为一名科学家,最主要的是:对科学的喜好;考虑问题的无限耐心;观察和搜集事实的勤勉;一种发明力和丰富的常识。”。
六、选做作业
1、小练笔:
把课文读给家长听;请家长谈谈生活中的具体感受;再把家长说的写下来。
2、组织“奇思妙想擂台赛”:
古代的幻想,今天的实际。是幻想让我们有了努力的目标,是努力让我们有了今天的幸福。在新的世纪里,科学技术还会发明怎样的奇迹?还会怎样改变我们的生活?现在你就是未来设计师,尽情地描绘你的梦想吧!
〖板书设计
登上月球电视
潜入深海20世纪程控电话
洞察天体呼风唤雨的世纪因特网民航飞机
探索原子核高速火车远洋船舶
《呼风唤雨的世纪》优秀教案 篇5
一、解题释题导入新课
1、说说生活中有哪些高科技?
2、引入课题:
正如大家所找的这些资料所说明的,我们已经到了一个能运用高科技来呼风唤雨的世纪。
板书课题:
呼风唤雨的世纪
3、解题释题:
什么叫世纪?
(一百年为一个世纪,2005年属于21世纪。)
什么叫呼风唤雨?
(原指神仙道土运用法力唤来风雨,这里是比喻人们能够比较自由地控制自然、支配自然。)
4、过渡引入:
让我们一起学习看看人们怎么利用科学来控制、支配自然吧。
二、指导学习生字新词
1、自读课文:
找出含有生字新词的句子多读几遍。
2、出示生字卡片轮读生字:
⑴纠正不良读音。
⑵强调读音:
后鼻韵──程耕幻控。
翘舌音──程、哲。
第二声潜。
①汇报预习:
哪些字容易写错?鞍右边不是反文。幻不能多一擞。
②字词意思质疑──通过预习,哪些宇词你不理解?
3、引导解疑全班讨论解答,教师相机点拨:
⑴难点词释义:
奇迹、出乎意料、依赖、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寄托、洞察、归根到底、回顾、改善。
⑵易混词区别:
发明──发现:
发现是本来存在的但我们不了解的'事物或规律,发明是指本来不存在的,是新创造。如电脑电视是人类的发明,而恐龙曾生活在地球上是后人的发现。
三、初读课文感悟大意
1、指名分节读课文:
比一比谁读得最正确最流利。
2、说说读后给你留下的印象:
生A:科技发展太迅猛。
生B:人类原先生活的环境太差,没有电灯没有电视
生C:人类能登上月球、能潜入探海、能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的奥秘等是科学创造的奇迹。
四、课堂小结
今天学习了本课生字,理解了难解字词,知道了20世纪是一个科技迅猛发展的世纪。
五、布置作业
1、写生字。
2、熟读课文。
《呼风唤雨的世纪》优秀教案 篇6
【学习目标】
1、认识5个生字,正确理解新词。
2、读通课文,能联系生活实际,谈出自己的阅读感受。
3、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以及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神话故事《西游记》。
二、谈话引入、揭题质疑
1、同学们,刚才我们谈到古时侯的人们往往把自己美好的愿望寄托于神话故事,那么美丽的神话能否变成现实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29课去验证一下吧!
2、读题质疑,理解词语“呼风唤雨”、“世纪”。
二、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
读准生字新词,读通课文。
2、思考: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3、检查自学情况:
⑴认读新词。
⑵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⑶解决简单问题(呼风唤雨的世纪是哪个世纪?谁呼风唤雨?怎样呼风唤雨?)
4、过渡:
你是从哪里找到答案的?导入学习第2自然段。
三、研读课文、理解内容
1、指导学习第2自然段
⑴齐读第2自然段:
说说读懂了什么?
⑵结合理解设问句,区别“发现”和“发明”。
⑶过渡:
科学技术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那么在20世纪前后人们的生活有什么不一样呢?
3、指导学习3、4自然段:
⑴默读3、4自然段:
重点词句圈圈划划,同桌交流。
⑵集体交流:
说说20世纪前人们是怎么生活的?
(理解“依赖自然”、“农耕社会”。)
⑶请同学们结合自己课外的`了解说一说,你知道当时的社会还没有什么?
出示句式:
那时没有……没有……没有……也没有……
如果让你生活在这样的一个社会里,你愿意吗?
过渡:
我们的生活是多么幸福啊!而古时侯的人们只能把这些美好的愿望寄托于神话。
⑷结合课文说一说:
古时侯的人们有哪些美好的愿望?
(理解“千里眼”、“顺风耳”。)
猜一猜:
古时侯的人们还会有哪些美好的愿望和幻想?
想一想:
当时这些愿望为什么不能实现?
过渡:
在最近的一百年当中,他们的那么多幻想纷纷变成了现实。
⑸看课件展示(登上月球、潜入深海……)。
⑹同学们交流自己所收集的有关资料,你知道20世纪的人们还拥有哪些科学成果?它们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怎样的变化呢?
⑺出示一组老师收集的资料,交流:
此刻你最想说什么?
齐读第4自然段。
⑻现代科学技术变化之快、成就之多,真是让人无法想象。作者用了这样一句诗来形容──“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诗的?
4、总结朗读:
同学们,此刻,我们回过头来朗读第1自然段,你认为应该怎样读?
四、小结收获、畅谈未来
1、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过渡:
20世纪,人类创造出了一个个奇迹,21世纪,我们人类还将创造出更辉煌的业绩。
2、畅谈:请你大胆推测,21世纪,科学技术还会创造出哪些奇迹呢?
3、赠言,提出希望。
【板书设计】
呼风唤雨的世纪
人类
↙↖
科技→发现和发明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