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记者讲好故事演讲稿
文学网整理的好记者讲好故事演讲稿(精选7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好记者讲好故事演讲稿 篇1
尊敬的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来自于我身边的故事。
就在19天前,湖南多地遭受到暴雨的袭击,我们常宁也没能躲过这一劫,暴雨造成洪水泛滥,但在滔滔的洪水中,我看见了一种精神:那是热爱、责任、担当,是义无反顾。
19天前,在那场突如其来的洪水中,我看见一个美丽的身影,一个扛着摄像机的美丽身影,在她的身上我真真切切地看见:那就是热爱、责任、担当,那就是义无反顾。
她叫xxx,一个10岁小女孩的母亲,常宁市广播电视台新闻记者,我的同事。那一天,我看见她时,是7月2日早上8点。她就站在遭受内涝的泉峰小区的洪水中,污浊的洪水已经没过了她的膝盖,并且水位还在不断上涨。洪水来势凶勐,还来不及转移的居民只能尽量待在地势较高的楼层等待救援,驾驶冲锋舟的民兵已往返多次,对受困群众进行紧急转移。
在水位即将淹到一楼窗顶的时候,一名受灾群众正用一条宽布带绑在一名小孩身上,众人齐力将小孩从二楼阳台送到下方接应的冲锋舟上。而这一刻,xxx正站在被洪水淹没的窗台上记录这惊险感人的画面。当一股水浪打来时,她险些跌倒,但她的第一反应却是护好手中的摄像机,继续用镜头捕捉现场救援的一幅幅感人画面。
xxx姐身子娇小,四肢瘦弱,每次一个人扛着好几公斤重的摄像机和三脚架外出采访,总显得格外吃力。在7月2日这一天,她的专注、她的坚毅以及散发出的责任感,让人感到她就是一名冲锋的战士!她采写的《城区内涝紧急转移受困群众》第一时间在央视新闻播出,让常宁防汛救灾受到全国人民的关注,作为防汛抗灾报道的功臣,她也受到了市宣传系统及台里的表彰。
就在台里举行表彰活动的那天晚上,我发现娜姐越发瘦弱黝黑,透着一种随时能被风刮倒的虚弱感。当时我想这或许是持续奋战把她给熬坏了,但我万万没想到的是她居然是怀孕了!怀孕两个月!也就是说在7月2日抗洪抢险的危急时刻她就已经有孕在身了!
这是一个好消息,可我们得知的第一反应是惊讶更是后怕!您可能不清楚7月2日那一天的水位有多高:最深处已经能淹没到一个成年男子的头顶,而坐在救援艇上还要捕捉救援画面,可能一不留神就会栽进洪水中;您可能不清楚当时的水质有多脏:那是城市下水道倒灌的污水,是各种生活污水的'溷杂,里面含有各种细菌各种病毒,甚至是动物尸体!而实际上,就在当天,我们台前往一线的记者好几个都沾上毒气,腿上、脸上至今还长满水泡,这样的条件下对身强力壮的男子来说都是一种挑战,更何况是才怀孕两个月的孕妇!后来我问娜姐:那一天你就没感到不舒服吗?她笑着回答:整个神经都拴在了抗洪抢险上,哪还有精力注意别的事情?
其实,进入媒体行业工作之前,我一直认为记者是伸张正义的勇士,是神气的代名词,可是工作后我才发现记者其实就是一个白加黑五加二的职业:起早贪黑、日晒雨淋、风餐露宿,这些词形容记者再精准不过……这也让我偶尔迷失自己,不知道是不是该继续坚持。但是,娜姐一句简单的话却让我幡然醒悟。她说:干哪一行都要心怀热情,特别是我们这行!
是的,一个人必须发自内心的非常热爱你所从事的事业!如果有了热爱,当然会有梦想和愿望;如果有了热爱,肯定会给自己定一个又一个目标;如果有了热爱,绝对有办法把工作做好!更重要的是相信自己,不管面临的困难有多大,永远都不会轻言放弃。所以,在这里,我想说:因为爱,才有义无反顾的执着;因为热爱,才有孜孜不懈的大义情怀。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这几天,这句歌词一直在我的耳边回响。洪水风雨中,那个伫立的身影也一直在我眼前浮现,我彷佛看见在洪水退去的天边正挂着一道绚丽的彩虹,而彩虹下的她是那么高大、那么美丽!
谢谢大家!
好记者讲好故事演讲稿 篇2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8(6)班的陈xx,今天我要讲的.故事是《哪吒闹海》。
故事简介:陈塘关总兵府出了件怪事儿,李靖的夫人怀胎三年六个月,生下了一个肉球!李靖认为是生了个妖怪,他拔出利剑向肉球砍去,肉球被砍开变成一个莲花座,里面跳出了个可爱的小娃娃,只见小娃娃东跑跑西跑跑,把房间逛了个遍,总兵府立刻热闹了起来。
天边忽然飞来了一位仙人,要收小娃娃为徒弟,送了他混天绫乾坤圈两件法宝,并赐名哪吒,还给哪吒服下了一颗金丹,哪吒瞬间就长高长大了。
有一天哪吒来到海边玩,正好看见龙太子在抓童男童女回去给龙王享用,哪吒举起乾坤圈,把龙太子打死了,还抽了他的龙筋,准备把龙筋送给爹爹做腰带。
哪吒还不知自己闯下了大祸。
龙王大怒,带着水兵驾着乌云威胁李靖说:“把哪吒交出来,否则灭你全家,毁你全城”。为了陈塘关的百姓,哪吒拿起宝剑自己削骨还父削肉还母,哪吒自刎了,化解了这场灾难。可哪吒的灵魂不甘心,让龙王这恶人得逞,他找到师傅的洞府,师傅用莲藕做骨,莲花做肉,给自刎的哪吒重塑了一个身体,又送给他火尖枪和风火轮。哪吒手拿火尖枪,脚踏风火轮来到龙宫,活捉了龙王,为自己报仇,也为陈塘关除去了祸害。从此陈塘关的百姓再也不用担心干旱和洪水了,小伙伴们也不再害怕被当做贡品了,哪咤又回到了大家的身边。
我特别喜欢哪吒,我们要向哪吒学习,做一个勇敢坚强,不畏强权,敢做敢当的人,如果大家喜欢哪吒,喜欢我的故事就请把掌声送给我吧,谢谢大家!
好记者讲好故事演讲稿 篇3
尊敬的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
作为记者,整天为增加流量到处搜寻名人、富人、达人来吸引网民,是否因习惯了眼球效益而变得庸俗了呢?在网络这个鱼龙溷杂的舆论场中,有没有一种清新的声音,让人脱离浮躁,追求崇高呢?网络的'正能量在哪里?这些问题,困扰着刚刚采访完郭明义的东北新闻网新闻部副总监李理。
在采访郭明义之前,李理心里在嘀咕,“传统媒体已报道了那么多,在网上写郭明义能有人看吗?会带来流量吗?”李理对网络记者这一职业认知的转变,源于郭明义精神的感动,也是记者自我反思、追求进步的一个缩影。
从鞍钢回来后,“我真正懂得了支撑着他走过30多年的信念,那是来自他对共产党员这个身份的坚守。”李理坚定了自己的方向,他说他一个“小”记者,就是要把“大”人物郭明义的感人故事在网上传递,就是要将正能量在网络播撒。
“那我该怎么办?怎样才能把老郭的精神,告诉给更多的人呢?”李理想到了微博,对,“微博需要老郭,老郭也需要微博”。3月25日,郭明义实名微博开通了。李理手把手地教他拍照片、发图片,一起商量怎么写好微博,“我要让老郭成为网上真正的红色‘大v’。”
好记者讲好故事演讲稿 篇4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来宾:
作为记者,整天为增加流量到处搜寻名人、富人、达人来吸引网民,是否因习惯了眼球效益而变得庸俗了呢?在网络这个鱼龙溷杂的舆论场中,有没有一种清新的声音,让人脱离浮躁,追求崇高呢?网络的正能量在哪里?这些问题,困扰着刚刚采访完郭明义的东北新闻网新闻部副总监李理。
在采访郭明义之前,李理心里在嘀咕,“传统媒体已报道了那么多,在网上写郭明义能有人看吗?会带来流量吗?”李理对网络记者这一职业认知的转变,源于郭明义精神的'感动,也是记者自我反思、追求进步的一个缩影。
从鞍钢回来后,“我真正懂得了支撑着他走过30多年的信念,那是来自他对共产党员这个身份的坚守。”李理坚定了自己的方向,他说他一个“小”记者,就是要把“大”人物郭明义的感人故事在网上传递,就是要将正能量在网络播撒。
“那我该怎么办?怎样才能把老郭的精神,告诉给更多的人呢?”李理想到了微博,对,“微博需要老郭,老郭也需要微博”。3月25日,郭明义实名微博开通了。李理手把手地教他拍照片、发图片,一起商量怎么写好微博,“我要让老郭成为网上真正的红色‘大v’。”
好记者讲好故事演讲稿 篇5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读了《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我被五壮士的壮举震撼了。
课文讲述了1941年秋,日寇集中兵力,向晋察冀根据地大举进犯。七连六班接受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的`任务。敌人被五位壮士引上了狼牙山。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五位壮士把他们引上绝路,英勇歼敌。最后跳下悬崖。
五位壮士有着热爱人民、热爱祖国、英勇无畏、仇恨敌人和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他们是中国人心目中真正的英雄!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还有许多这样的人。如:抗日女英雄——赵一曼。有一次,赵一曼去传送抗联机密。在路上不巧被敌人抓住。敌人把她抓回军队,他们问:“你要去传送什么消息?”赵一曼大义凛然,把嘴闭得紧紧的。敌人见她不说,就用最狠毒的手法折磨她,但她依然没有透露一点儿情报。敌人急了,又对她用刑。赵一曼的身子开始发抖,汗珠一颗一颗从额头上冒出来。靠着顽强的意志和对祖国的热爱,最终一个字也没说出来。
此外还有钢铁战士杨靖宇、宁死不屈的赵尚志、民族英雄吉鸿昌……他们总是把安全留给别人,危险留给自己。他们是那么英勇无畏,他们的革命精神是多么令我敬佩!他们就是我们心中永恒的丰碑!
好记者讲好故事演讲稿(精选19篇)
对记者来说,讲故事是本职,讲好故事是本事。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精选好记者讲好故事演讲稿(通用11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好记者讲好故事演讲稿 篇6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朋友们: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我党的重要使命。2015年,安阳市交通运输局干部付晓宇,肩负着扶贫的重托,来到龙安区龙泉镇东平村任第一书记。
记得那次,我和安阳日报记者姜蕴珍到东平村采访,刚进村就被一阵爽朗的笑声吸引,要不是村民朝着对方喊了一声:“付书记!”,我实在无法将眼前这个人同第一书记联系在一起。你看他,头发杂乱、胡子拉碴、卷着裤脚,满鞋泥巴,正在地头上举着锄头和村民边干活边热烈讨论着。就是这个看起来像地道农民的第一书记,在上任不到两年时间,就让东平这个省级贫困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东平村位于龙安区龙泉镇西南部,耕地面积1923亩,多为丘陵旱地,水资源严重短缺,是省级贫困村。
付晓宇作为市交通运输局干部,处理自己的本职工作可以说是得心应手、经验老道。本想着村里的事无非就是多跑跑腿、多沟通沟通就行,可一到村里才发现,自己当初的想法是多么的幼稚、可笑,因为自己根本就“搞不定”村民。想想一个光杆司令,面对长期以来,村里没有集体经济、家族矛盾突出、党员队伍涣散、村委会有跟没有一个样,这工作到底该怎么干?在东平村委会破旧的砖瓦房里,在昏暗的孤灯下,付晓宇确实反复思量了好长时间。“工作是从发挥好党的基层组织作用开始的!”找准突破口的付晓宇成了村民口中把两条腿都跑细的书记,他走街串巷走访村干部、老党员,推心置腹和他们谈党性,想方设法调动起村里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他带领村里的党员清理了村委会院内堆得小山一样的垃圾、修葺了房屋、粉刷了墙壁,村委会换了新模样。在他的带领和影响下,村里的干部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只要村里有事有纠纷,都会主动负责,及时解决,东平村党支部有了凝聚力。
于是要想让东平村脱贫,解决水、电、路是关键,这是付书记确定的扶贫工作重点。然而,修路需要资金,为了解决这个大难题,他奔波于市交通运输局和财政局之间,争取到了道路建设扶持资金30万元,于去年5月1日开工建设。群众只认干,不认说,更不认吹。建筑工地上,他总是身先士卒、加班加点的干活,以至于常常累得直不起腰来;日常休息时,他总是吃住在村,以至于儿子见到自己时竟会感到局促和紧张。然而就在道路建设的关键时刻,付晓宇的父亲因车祸住进了医院。看着父亲满头的白发,额头深深的皱纹,麻药过后疼痛的表情,他说:“那是父亲最需要照顾的时候,但也是工程最关键的时刻,不能耽误!我很痛苦,我纠结了整整一晚上,我决定不请假,坚持白天在村里工作,晚上赶到医院照顾父亲。父亲看我熬得太辛苦,仅住了5天院就办理了出院手续,并不忘叮嘱我好好工作,不用挂念。”回忆至此,这个在遭受误解,累的嘴唇发紫却仍笑着为村民忙前忙后的'男人,已是热泪盈眶,满是愧疚。可工程不能停,夜以继日的赶工期,短短20天,就让东平村通往省道原仅3米宽的坑坑洼洼的土路竣工通车。“这不仅仅是一条水泥路,更是东平村通往幸福的希望之路!”
两年来,为了打破发展瓶颈。他协调350万元启动电力农网改造工程;协调扶持资金54万元,安装电子监控设施,实施自来水改造工程;建设现代化养殖基地,引进3家企业入驻;建设了3个文化健身广场,搭建了文化舞台;成立老人日间照料中心,解决孤寡老人、空巢老人的日间照料问题……“曾经‘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的泥巴路,如今变成了通往家家户户的水泥公路;曾经吃水靠天、煮饭靠柴火的传统农户,如今都用上了自来水;曾经和远方的亲朋打个电话还要靠公用电话的村民,现在也用上了宽带。”谈起村里的变化,村民都会感叹:“这可多亏了付书记啊,才有了现在村里的新面貌!”一旁的村民张宝和一把拉着姜姐的手激动的说:“付书记真是一步一个脚印干实事啊!他把俺村当成自己的家,俺村就是他的家,就算他以后走了,啥时候来这都是他的家!”。
出色源于本色,付晓宇辛勤耕耘在基层,以他的实际行动让所有华丽的词藻都黯然失色。他身体力行带领村民脱贫致富,使农村面貌焕然一新;他一步一个脚印为群众办实事、谋福利,虽每一步都饱含着辛酸与苦累,却从未止步;他用一心为民和执着担当,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庄严承诺。
好记者讲好故事演讲稿 篇7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朋友们:
太行山,一山高过一山,一山险于一山。林州地处太行山深山区,这里的人们站太行、出太行、如今富太行,但这里的人们从来不曾安卧于太行,他们中的很多人,在老一辈人红旗渠精神的感召下,受常人不能承受之苦,博常人不能承受之力,奔波于太行山脚下,坚守在太行山之巅,谱写出一段段催人奋进的故事。
2013年,我研究生毕业,进入林州台做一名播音员。上班第一天,我穿上高跟鞋,职业裙装,化上精致妆容,迈进电视台。接到的第一个任务,跟着记者一起去采访“三夏”机收,我的任务是现场出境。心里想,这很简单,之前实践课模拟过很多次记者现场出镜。
一到现场傻眼了,林州地处深山区,太行山脚下,我们眼前的庄稼地是一片坡地。走进田间,我的高跟鞋一脚深陷地里,拔不出来,使劲一拨脚跟断裂,烈日下,为能在机手快速收割的第一时间出镜播报,一遍不行再来一遍,几遍下来,已是满头大汗,妆容花脸。再看看同行的前辈老记者,脚下是一双已经泛黄的白色运动鞋,大夏天依然身穿满是口袋的马甲,口袋里全是电池,身抗二十多斤的机器奔波在田间地头,那脸上淌下的汗水,我一辈子也忘不了,这些无声的言语,不用一句话,不用一个字,已经让我很汗颜,惭愧不已。从此以后我的办公室里永远备着一双运动鞋,准备着随时的出发。
大家来看我身后的这几幅图片,如果您没到过这里,仅凭这几张图片,肯定觉得这里是远离城市喧嚣的世外桃源、人间仙境,这里风景秀丽,峰峦叠嶂,山花烂漫,让人心生向往,我第一次采访上去的时候也是这样的感觉。
可这里却是林州、也是安阳海拔最高的一个村落,这里海拔1750米,四面都是一眼望不到底的悬崖。上世纪80年这个小山村一直与世隔绝,去采访前我的父亲告诉我,他年轻时曾下乡去过大垴村,当时还有个老奶奶拉着他的手问“日本鬼子走了没有”,可见这个小山村是多么的与世隔绝,山上的人想下来难,山下的人想上去更是难上加难,没有路,更别说饮水、吃饭、照明等问题。
有这样一个人,他叫许存山。1980年,26岁的他毅然放弃可以留在城市的机会,退伍回到大垴村,接过村党支部书记的`重担,扛起了全村260多口人的致富梦想。
梦想很美丽,现实却像太行山的石头一样坚硬:村委会全部资产摊在他手心上——3个硬币,9分钱,还有18360元的欠账。摆在他面前的还有“六难”:行路难、吃水难、吃穿难、照明难、通信难、娶妻难。
许存山决心一项一项攻克。他召开党支部会,带领全村11名党员在党旗下发出誓言:“握紧拳头不松手,卒子过河不后退!”
他从家里拿出了仅有的300元退伍费,交给了村党支部,作为创业基金。从1980年开始,在他的带领下打响了修路之战。在数百米高的悬崖陡壁上修路,危险随时可能发生。许存山在党旗下率先立下生死状:“如果我遇难了,不向集体提任何要求,由我的妻子接着干!”全体党员也跟着立下了生死状。
12名共产党员就是12根顶梁柱,哪里有困难危险就往哪里上。悬空作业、除险、点炮、这些险活、累活,许存山与党员干部总是抢着干。由于长时间的悬空作业,大伙儿的腰部被绳索勒得血肉模糊,晚上睡觉时衣服和肉黏在一起,无法脱下;悬崖下打炮眼,直不起腰,大家就跪着干,膝盖磨出血,找双布鞋捆在膝盖上接着干。
经过10年苦战,大垴村人终于修好了长15公里的主线公路和长25公里的支线道路。第一次看到汽车开到山顶,劳累与喜悦交加,许存山竟然一头倒在地上晕了过去。
现在公路经过硬化、改造、拓宽,加设安全防护墙,已经彻底改变了群众行路难的状况。
如今,我们再上去采访时,已经能很顺利的直接把车开到大垴村,这条路已经成为林州市公路建设的形象标志,多次被摄影家收入镜头,见诸各级媒体。
两年通电,三年通水,五年通路,十年植树造林,二十年兴科技……许存山的梦想在太行之巅一个一个变成了现实。
由于超常规的工作和无规律的作息,奋斗了38年的许存山,从生龙活虎的青年变成身患疾病的老人,但他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豪情不减当年,谋划村里产业转型,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的劲头越来越足。采访时他这样给我们描绘大垴村的蓝图:“在不远的将来,大垴村会成为人们向往的‘五园’,即春天是花园,夏天是林业园和避暑家园,秋天是果园,冬天是乐园。”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现在的大垴村在许存山的带领下实现了脱贫致富梦,许存山也在2016成为河南省最美村官候选人之一。
在我们身边,有许许多多个许存山,正是他们筑牢了党的基层战斗堡垒,正是他们在群众中竖起了一面面不倒的党旗,正是他们带领一个一个支部践行着共产党人一心为民的情怀!
正是这一个个人,一件件事,一生的坚守,都召唤我在记者的道路上,不再怕高山悬崖磨破鞋子,不再惧严寒酷暑晒黑容颜,不再畏年华易逝,青春易老;我,依然随时准备着出发,依然坚定前行,今后,还要用自己的脚步丈量太行山的雄浑与伟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