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孝道文化演讲稿
文学网整理的弘扬孝道文化演讲稿(精选7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弘扬孝道文化演讲稿 篇1
同学们:
如果我问你:你孝顺长辈吗?我想你会毫不犹豫的回答:当然,我很孝顺!然后你可以举个例子,给父母买这个买那个,做那个。我只能说,随着现代社会的逐渐发展,你对孝道含义的理解也在逐渐退化。
现代社会的孝道观念大概是这样的:我每天努力工作,每次回家看望父母,我都用我的能力作为回报,给父母买更多的礼物,让他们开心,随时让他们小。在我看来,孝是无形的。重要的是你有一颗真诚的心去面对父母,他们的年龄正在逐渐走向生命的尽头。他们能做的越来越少。每天都只有陈寿的孤独。他们真正想要的不是你所说的`奖励。他们想要的只是你能陪着他们,和他们聊天,在一起,仅此而已。但是为什么总是不知道呢?
他们的要求那么简单,你感受到他们热切的期待了吗?你感觉到了吗?只是你从来不在乎。
电视上的公益广告里经常有这样一段话:一个老人整天在家忙碌。每当他的儿子打电话询问他的生活时,老人很快回答:“家庭很好,别担心,努力工作,有时间,你。回家看看吧!”儿子只是厌烦的回答:“我知道,我知道……”这是一段简单的对话,但儿子也感受到了父亲的思念和孤独,但他从不在乎。即使他能记住,他也总是因为工作忙而拖延。这是多么“无情”。这只能是因为他们心里越来越孤独。我觉得:我应该放下工作,多陪陪他们。
回去多看看,别让他们寂寞;回去看看,别让回家的路把你当外人;多陪陪他们,这是他们想要的,不要要求丰厚的回报。
世界上失去了什么并不重要。和父母在一起是最重要的。
弘扬孝道文化演讲稿 篇2
尊敬的领导,亲爱的同事:
大家好!今天,很高兴能够与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我身边关于“孝”的故事。
吃鱼的故事
在我们烟台这座海滨城市里,栖霞市是全市唯一不靠海的县级市,戏称“沿海的内陆”。而我的家就在栖霞市的一个小镇上。因此,之前,新鲜的海鱼并不是家里桌上的家常菜。有一次,家里弄了四条新鲜的海鱼,母亲做了三条,留下一条等着我从学校回去再做。中午父亲从地里回来,母亲将其中两条稍稍小点的鱼,端到桌上后宣称......
我讲的第二件小事
20xx年的那个冬天,无情的病魔击垮了慈爱的奶奶,一个月时间,奶奶的身体暴瘦,很快变成一个枯瘦如柴小老太太。父亲兄弟几个日夜守护着,不断地为她翻身。皮包骨头的奶奶整日卧病在床,连躺着都变成了一种煎熬。后来,兄弟几个一商量,就让奶奶躺一会,躺累了就轮流将奶奶抱起来,在屋里走走。看着父亲抱着奶奶,小心翼翼,满是心疼,一如抱着婴儿时期的我!那时候奶奶的体重很轻,可从父亲的凝重的眼神中,却分明感觉他是在拥抱着整个世界!
这,就是生活中父母所做的一两件小事,小的微乎其微,小的不足为道,但其中的分量又何以言表呢?大多数父母眼里,他们又何曾指望过儿女干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呢?生活不就是由这样一件件小事组成的吗?生命不就是这样一代代延续的吗?孝敬父母,从某个角度讲,那是对历史世界的尊重,是对自己生命的敬畏!不忘历史,敬畏生命,是任何一位重孝道、守良知的人天性使然,不必有什么高深的哲理,不必有什么严谨的论证,而这,就足以让我肃然起敬!
我感谢父亲、母亲用行动所给我讲述的故事,让我成为第一个听他们故事的人,也引导着我去做一个拥有自己故事的人。他们只是普普通通的农民,思想的力量却照耀穿射了我的整片精神天空。我感谢母亲,感谢她言传身教,感谢她身上体现的那种“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大气和情怀!我感谢父亲,感谢他引导我走向这样一条路,诚恳待人,踏实做事,劳而不怨,惠而不费。世界上能选择的道路很多种,父母引导我走这条路,通向的并不一定是成功,并不一定是鲜花和掌声,但是它通向了孝道,通向了良知,通向了人间的“真、善、美”!在这条道路上,我能够获得内心的安宁,夯实脚下一片坚实的土地,能够铸就一颗坚定的内心,还有一往无前的勇气和无所不畏的信念......
弘扬孝道文化演讲稿 篇3
尊敬的xxx:
您好!
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更何况父母,亲友为你付出的不仅仅仅是“一滴水”,而是一片汪洋大海。是否你在父母劳累后递上一杯暖茶,在他们生日时递上一张卡片,在他们失落时奉上一番问候与安慰,他们往往为我们倾注了心血、精力,而我们又何曾记得他们的生日,体会他们的劳累,又是否察觉到那缕缕银丝,那一丝丝皱纹。或许一声祝福对自己算不了什么,但对父母来说,这声祝福却比什么都完美,都难忘,都足以使他们热泪盈眶!
曾参以孝为一切道德的根本与总和,以孝统帅一切伦理道德。认为孝不只是个人行为和治理家庭的准绳,也是治国平天下的基本纲领,是天经地义、永恒普遍的基本原则。与如今科技进步发达的社会相比,似乎古代人们对“孝”的明白更为深刻。为了增强现代学生的孝道观,中国科技大学的以为老师还特意为大家布置了一项特殊的“寒假作业”,那就是让同学们回家为父母洗脚,但是能完成“作业”的同学却很少,大多数人都会觉得很个性,有些不好意思,觉得似乎太形式化了。不错,它的确是一种形式,但它是种能够衡量我们给予父母的爱是不是也像父母给予我们的爱那么多的一种形式。其实我们完全能够为父母洗脚,那并没有什么不好意思;我们能够为他们过生日,即使没有任何礼物;我们能够陪他们好好的吃一顿饭,即使没有大鱼大肉;我们也能够了解父母的鞋码,为他们买双鞋子,即使它不是名牌。这些平凡的事,当我们真正用心去作了以后就能体验到它的不平凡了。
“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尊重老人是全球各社会、各个文化道德中永恒的主题,不论古今、中外,人同此心。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稳定,社会稳定。而孝,正是调节家庭关联的一剂良药。一个孝敬父母、品德高尚的人,必是遵守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效忠国家的人。从孝出发,才能家和万事兴,才谈得上齐家治国平天下。
在座的所有朋友,让我们为父母尽一份孝心吧。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只是一片砖瓦。也许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许只是一顿粗茶淡饭。也许是数以万计的金钱,也许只是一枚含着体温的硬币……无论用什么方式来回报,无论这种方式是丰厚还是微薄,只要是向父母献上一份孝心,这种感情都是无比珍重和完美。
孝,是稍纵即失的眷恋,是无法重视的幸福,是一失足成千苦恨的往事……谁言寸草心,报的三春晖,让我们永远记住孝心的存在,记住孝心是无价的。
弘扬孝道文化演讲稿 篇4
同学们:
十月怀胎的时候,我们出生了,离开了母亲的身体,开始了生命的旅程,开始感知世界。
我们都是吃母乳长大的。也许我们已经忘记了母乳的味道,但是我们不能忘记,我们是吃着母乳,喝着母亲的血长大的。那么,我们应该用感恩的心对待父母吗?难道不应该孝敬父母吗?
父母生了我们,教我们写字,叫我们走路,把我们带大,尽可能满足我们的要求,给我们良好的.教育……除了父母,其他人会为我们做这一切吗?我们应该庆幸自己有父母,这样才能孝敬父母,报答父母。但令人痛心的是,为什么总有一些人不仅对父母忘恩负义,还说父母坏话。我曾经看到过一个妈妈的眼泪。不孝的儿子把她送到养老院,她不知所措。世界上像这个儿子的人很少吗?这样的人值得被称为人吗?父母把生命中最珍贵的东西放在我们的包裹里。为什么不能好好对待他们?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越来越成熟,而我们的父母却越来越老。我们开始不喜欢父母的啰嗦,不愿意和他们在一起,和父母说话越来越少。想想吧。我们摔了多少次门?我们什么时候变得这么陌陌?不仅仅是门,还有父母对我们的爱。
孝敬父母并不需要我们做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就几件小事就能让父母开心。为什么不可以?我们可以打父母的背,帮父母吃饭,帮父母做家务……我们可以做的事情很多,但是这些和父母为我们做的相比又如何呢?父母能记得我们的生日,我们的身高,我们的爱好,我们的体重……那我们呢?我们对父母了解多少?
父母给了我们生命,他们甚至可以用生命保护我们。我们怎么能不尊重他们呢?
我希望在这片阳光灿烂的土地上,我们每个人都能对父母表示感谢,与他们和睦相处,让他们幸福。
弘扬孝道文化演讲稿 篇5
同学们:
人生是一种幸运,人生是一个奇迹。生命在浩瀚的宇宙中显得那么微不足道,却是父母给我们的最宝贵的财富。从孩子出生的生活开始,父母就期待他的精彩人生,为他忙碌,为他努力。是一种心甘情愿的奉献,是一种巨大的自我意识,是千千万万的爱形成的一片善良的海洋。
所有活着的人都知道如何感恩。牛羊有下跪喂奶的风度,小鸟有回奶的风度,鸳鸯有爱的风度,甚至连肉眼看不见的草履虫都懂得母亲教养的.风度。动植物还是这样,何况人类!
记得我上幼儿园的时候,有一天下起了倾盆大雨,一直持续到放学。放学后,父母陆续来接孩子。我看见爸爸从远处拿着伞来接我,但是伞太小了,只能容纳一个人。父亲慈祥地对我说:“宝贝,打我!”当时很心疼。回到家,爸爸浑身是雨,就去卧室换衣服。我趁着这个瞬间,把杯子里的热水倒进爸爸的杯子里。父亲从卧室出来,我赶紧把杯子递给父亲,父亲一口气喝完了所有的水,脸上挂着微笑,像吃山珍海味一样满足。爸爸抱起我,一遍又一遍地吻我。爸爸的爱在伞里,我的爱在装满热水的杯子里!
我七岁的时候得了重感冒。因为爸爸不在家,妈妈带我去医院看病。医生说我必须打一针。我非常害怕。泪水在我眼中打转。我妈一直安慰我,叫我想想开心的事。打完针,我妈抱我回家。注射四天后,我的病治好了。母爱,在那些安慰的话语里,在我所有的辛苦里。我的爱被深深打动了。
“但有多少爱有寸长的草,报三春晖。”我们应该报答爸爸妈妈的爱,就像春风报答青草一样。我们应该像父母爱我们一样爱他们。
美好而完美的人生,是充满感恩的人生。风铃在风中再次响起,仿佛在演奏一首感恩的歌。让我们行动起来,做一个懂得孝顺感恩的好孩子。
弘扬孝道文化演讲稿 篇6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委员: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是弘扬孝道文化。
孝与感恩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本元素,是我们品德形成的基础,是一个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多元文化体系。其中,孝道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在中国传统道德规范中,孝道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
如周代将孝道作为人的基本品德,当时提出的“三德”“三行”,成为社会道德教化的核心内容;春秋时期强化礼教,《左传》中有“六顺”: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孔子继承了商周的伦理思想,创建了独特的以仁为核心的儒家伦理道德体系,孟子发展了孔子的思想,以“人性本善”为理论基础,提出仁、义、礼、智,孝、悌、忠、信。20世纪初,孙中山提出了“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等道德规范。综上可见,孝道已成为了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百代相传的优良传统与核心价值观。
“百善孝为先”。孝道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文化。中国特色文化,理应继承这份道德遗产,发扬这份优良传统,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伦理精神与道德规范。
孝道文化是社会文明的力量。孝,狭义上说就是善事父母;广义上说,就是孔子说的`“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感恩,狭义上说就是感激父母,广义上说,就是感激自然,感激社会,感激所有帮过自己的人。孝与感恩是以孝敬父母为基础的孝道文化中的基本元素。孝是感恩的前提与基础,是人内在的品质,感恩是孝的体现,是人外在的品行。孝与感恩是思想,是态度,是文化,是行为,是素养,是文明。
孝与感恩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自古就有“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经典名句。孝敬父母是子女的伦理规范与道德责任,是做人的修养与觉悟。新的历史条件下,与时俱进地开展感恩教育是对孝道文化最好的继承。
最后,让我们共同努力,传承孝道文化的正能量,真正把我国建成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强国。
谢谢!
弘扬孝道文化演讲稿 篇7
尊敬的xxx:
您好!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但是看看社会的一些现象,想想此刻人们的一些作为:父母含辛茹苦地把他抚养成人,但是当他成家立业之后,却将父母断然抛弃,让他们孤苦怜仃的艰苦度日;父母费尽心血地将他们培养成才,但是,当他们功成名就之后,却认为父母地位卑微耻于与其为伍,而毫不留情的不认双亲;为了照顾自己的家室妻儿对老父老母不闻不问……这些都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是我们经常能够看到,听到,或者我们本身就在做的真实情形,真的令人寒心。
也许,每一位赤诚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许下“孝”的宏愿,坚信来日方长,坚信水到渠成,坚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的一天,能够从容尽孝。
可惜你们忘了,忘了真主的定然,忘了索命天仙的召唤,忘了人生的短暂,忘了世上有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击的脆弱。父母走了,带走对我们的挂念和他们的口唤,留给我们的是永久长远的懊悔,和难以了结的孝愿。
有一些事情,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世上有些东西能够弥补,有些东西永无弥补。“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岁月间隙的承接,“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追悔,“孝”是生命与生命交接处的链条。一旦断裂,永无连接。
《古、兰经》:你的主曾下令说:你们应当只崇拜他,应当孝敬父母。如果他们中的一人或者两人在你的堂上到达老迈。那末,你不好对他俩说:“呸”不好喝斥他俩,你应当对他俩说有礼貌的话,你应当毕恭毕敬地服待他俩,你应当说:“我的主啊,求你怜悯他俩,就象我年幼时他俩养育我那样,”你们的主是最知道你们的情绪的,如果你们是善良的,那末,他对于常常悔过者是至赦的。
报答父母的恩情即便背着父母徒步朝觐往返七次,亦不能尽,因此,穆圣说:“天堂在母亲的脚下。”天下的儿女们,必须要抓紧啊!趁我们父母健在的光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