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学网 > 短文 > 方案精选 > 正文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2025/05/08方案精选

文学网整理的综合实践活动方案(精选8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篇1

一、活动思路

本次活动的探究是为了学生对海洋有进一步了解。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对神秘的大海了解的并不多,对海底的世界更是没有太多了解,因此在导入时,教师要创设好情境,充分地调动起学生研究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始终以一种饱满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实践活动中去。

在活动的选择上,教师要指导学生积极地进行调查和收集,通过查阅资料收集,掌握第一手资料,并进行整理和记录。通过亲身体验和探究,学生对神秘的海底有了较多地了解,教师要指导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爱好,将学生分成五个小组充分展示活动成果,使学生体会到探究活动的意义,享受成功的喜悦。

二、活动目标

1、通过进行综合学习活动,拓展学生对大海的认识层面,加深对大自然的热爱与保护之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社会交际能力。

2、通过活动,加强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3、在研究、交流、展示的过程中培养表达能力、合作意识。

三、活动准备

1、教师事先将学生分成小组,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教师准备各类海底的录像或图片。

3、制作竞赛课件。

四、活动过程

(一)活动准备课(1课时)

1、教师事先准备好各类海底的图片,让学生谈谈自己知道的有关海底矿产方面的知识,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2、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组成各个小组。在组合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知识、能力的差异等方面的因素,适当协调各小组的人员安排,力争使各小组的水平比较平均,有利于活动的开展。

3、制定活动计划,包括活动分工步骤和方法等方面。教师要深入到各小组中,听听学生的看法,以便对学生进行具体指导。

(二)活动指导课(1课时)

1、交流各小组第一阶段的活动情况,教师要针对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做出及时的指导和帮助,培养增强学生的信心,使学生能够把活动较好地继续开展下去。

2、展示部分小组的'活动成果,比如绘画、网络浏览和资料收集等,为其它小组的活动提供参考。

3、教师对上一步的活动提出自己的建议。并鼓励学生更好地进行积累和调查。利用课后的时间,对学生活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作出答复,让教师能真正与学生合作研究。

(三)成果展示课(1课时)

1、各小组将自己收集整理的海底的资料展示出来,将学生分成小组,通过知识竞赛的形式,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2、将各小组的资料综合起来,进行分类整理,最终成为一份较全面的海底资料

五、活动总结

这节《探索海洋》综合实践交流汇报课是本学期最大的一次综合实践活动课。由于平时学生对海洋知识了解的就很少,所以本节课学生在收集整理资料的时候遇到了很多的困难。学生家长很少给孩子买这类的书籍,加上学生居住所在地是乡镇没有图书管可阅览,即便是学生家里有电脑,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网上查找也是很困难的。这样我和王永吉老师利用课下时间帮助学生在网上收集了部分资料给学生。可以说本次活动不但学生对海洋知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就连我们两位老师也是满载而归。活动中学生无论是对海洋里的鱼类还是矿产以及地理概况等都有了一些简单的了解,可以说学生从听说读写等语文综合素养方面,在活动中都能得到锻炼培养。但我还是认为这类活动不适合我们乡镇的学生开展,因为条件所限学生根本无法体验到从收集到整理的过程中,那种对海洋知识探索的趣味性。同时学生那种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也没有得到培养。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篇2

设计思路与目标

世界上各类资源都是十分有限的,但许多人没有意识到节约资源的重要性。在校园中浪费水、电、学习用品、的现象也大量存在。通过这次活动,使学生知道,节约是美德,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我们每个人都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节约习惯。

活动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活动要求:

(1)明确活动主题及活动内容:为校园节能献计

(2)共同制定活动计划。并进行分组,确立组长。

活动过程:

(1)师:节约是美德,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世界上各类资源都是十分有限的,但许多人没有意识到节约资源的重要性。在校园中浪费水、电、学习用品、的现象也大量存在。

(2)说说在我们校园你曾经都看到哪些浪费现象?

(3)揭示主题:为此,这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我们共同讨论“为校园节能献计”。

(4)学生讨论,成立课题小组,各组制作调查表格:

组别

活动内容

组长

第一小组

调查校园内浪费水资源的现象

王小雨

第二小组

调查校园内浪费电的现象

何志城

第三小组

调查校园内浪费学习用品的现象

苏安琪

第四小组

调查校园内浪费粮食的现象

张宏瑞

(5)制定活动计划

时间

活动内容

11/6~11/12

各小组调查浪费现象

11/13~11/26

确立研究对策

11/27~11/12/1

进行节能行动

(6)讨论活动中的注意事项及活动准备。(教师提出活动注意资料积累及安全教育)

第二课时

活动要求:

(1)汇报交流调查到的校园内浪费现象。

(2)根据浪费的现象,寻找原因,共同制定相应对策。

活动过程:

(1)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所发现的.校园内的浪费现象。

(2)各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在全班讨论。

(3)汇总出全班同学的调查结果。

(4)根据浪费现象,寻找浪费的原因。

(5)根据调查发现的浪费原因,研究相应的对策。

(6)做好资料的整理。

第三课时

活动要求:

(1)实施研究出的对策。

(2)再次调查浪费现象是否减少或消灭。

活动过程:

(1)把自己的研究的对策及时落实到行动中去。

(2)再次调查浪费现象是否减少或消灭。

(3)做好资料的整理。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篇3

教具构成:

捏响的小鸭

适用年龄:

10-12个月

教育目的:

理解语言,能按成人要求学习与小鸭礼貌交往,学小鸭叫“呷呷呷”。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小鸭:“宝宝看,今天小鸭来和我们一起做游戏,我们来一起拍手欢迎上鸭吧。”家长替宝宝说:“欢迎,欢迎!”引导宝宝跟着拍手。

2.小鸭也要来给我们唱歌,大家听小鸭是怎么样唱歌的`。说完老师边捏响玩具也念儿歌:“我是小小鸭,呷呷呷呷呷呷。”小鸭唱得真好听,我们来给小鸭鼓鼓掌吧。

3.教师拿着小鸭来到宝宝面前:“宝宝,你想听小鸭唱歌吗?来捏一捏小鸭,它就唱歌了,”教师把一玩具递给宝宝,鼓励宝宝自己捏一捏,教师引导宝宝跟着说:“呷呷呷。”

对做得好的宝宝大家一起鼓掌表扬。

4.教师一一请每个宝宝捏响小鸭学说:“呷呷呷”如有不愿意做的,由家长带着宝宝做。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篇4

一、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去体验和感受生活,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增强创新意识。本学期,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市、局精神为指导,以实践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进课程改革。

二、总体目标:

1、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

2、培养学生自主发现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能力。

3、培养学生的乐于合作的情感和善于合作的技能。

4、养成劳动观念,形成一般劳动技能。

5、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参与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主人翁精神。

6、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社会生活和社会环境,增长从事社会活动所需的知识,增强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

三、具体措施:

(一)、不断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加强理论在实际中的作用。

1、利用开学初时间,集体学习课标,领会新课改理念。

2、集体讨论各年级主题设定的可行性,制定主题研究方案。

3、随时根据活动的开展情况更改活动计划、提出活动过程中问题,集体找出问题的解决方法。

4、经常听课、评课,开展校内教研课活动,共同提高进步。

5、任课教师及时认真地记好教学反思,不断累积教学经验,积极撰写教学论文,共同交流,使全体受益。

(二)、加大组内教研力度,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积极参加校外的教研活动,及时地将最新的教学理念上传下达,做到有继承、有突破、有创新。

(三)、以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开展实践探究活动,初步形成我校研究特色。

1、活动以问题和项目为中心,结合学生特点、学校特点、地域特色,将多学科知识整合,将个人与社会整合。

2、教学过程中面向全体,使每一名的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并能够充分认识自身的价值,在活动中使每一名学生都有收获,体验成功的喜悦,建立健全的评价体系,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3、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搜集、整理、运用信息的.能力;在活动开展中锻炼学生的与人交往的能力、社会实践的能力、抗受挫折的能力;发展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四、过程开展:

1、明确活动主题:根据各年级学生的实际,学期初选定好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

2、制定活动计划、方案:根据活动主题,认真制定好计划,对于每次活动都要制定详实活动方案,明确目的、内容、方法、步骤、注意事项及预期成果等,做到活动前心中有数。

3、组织活动:教师要根据计划和方案,同学生一起亲历实践并给予学生及时恰当指导以解决实际困难,并注意生成性专题以完善活动内涵。

4、总结反思:帮助学生及时活动总结,积累经验弥补不足,提出建议,展示成果,发展能力。

五、实施保障:

1、教师要进行专业理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和业务水平,为课程的成功实施奠定基础。

2、及时制定各级各类实施计划和方案,做到有的放矢。

3、实行弹性课时制,依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

4、评价创新:建立学生评价表,对每位学生参加的每一项活动,做好详细记录,从学习态度、学习能力、自身发展、学习成果等多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激励。

5、强调合作: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本身就是一项综合性极强的课程,因而学科之间的合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他不仅是实现课程目标的关键,更是课程实施成功与否的前提,因而本学期我们对此项工作尤为重视,并将之列之工作的重中之重。

6、舆论宣传:加大宣传力度,积极争取家长及社会的密切配合,提高活动效率。

7、资源保障:开放校图书馆、实验室、微机室等作为活动基地,以保证综合实践活动课实施的科学性。

8、加强管理:落实课程实施责任制,强化过程管理,确保综合实践活动顺利开展,做到每一次活动全程万无一失,不出事故。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篇5

一、课题产生的背景

中秋节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中秋月明情意浓,圆圆的月亮、各式的月饼象征着团圆,在中秋之夜,人们还爱吃些水果等团圆的果品,祈祝家人幸福美满、甜蜜安康。虽然学生都喜欢过中秋节,但是对这个节日了解得并不深刻。开学初,正值中秋节来临,因此,我们确立了“走近中秋”这个活动主题,带领学生在家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调查,从而了解中秋节的由来、习俗、有关的诗歌秋以及月饼的由来,希望通过中秋节的各种活动让孩子们了解民族的传统节日并体验社会生活。

二、活动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的由来以及民间习俗纪念的内涵。了解中华民族的节日文化习俗,能对节日形成一个正确的认识。

2、过程与方法。初步引导学生学会有目的的搜集材料,整理材料,分析材料通过查阅书籍,报刊以及网络等资料了解并解决问题,能使用多种方式获取资料,合理整理资料,对资料进行归类。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通过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通过与同学的合作交流,养成良好的口语交际能立于主动学习的能动性。通过动手做月饼提高劳动技能与操作能力,体验成功的乐趣。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激发团结互助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感。了解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悠久历史和宝贵的财富。

三、活动安排

第一阶段:(第2周)确定主题

提供分组任务,学生讨论、自由选择小组(具体内容见附表1)第二阶段:(第3周)明确分工

按照分组选出组长、记录员,讨论筛选活动方式,明确活动时间及个人分工。(具体内容见附表2)

第三阶段:(第4周)走出课堂

按照小组分工在校园、社会进行实践活动,填写活动调查表(具体内容见附表3)第四阶段:(第5周)成果展示

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实践活动成果,出一期专题板报第五阶段:(第6周)总结评价

对参与本次综合活动进行活动总结,开展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及家长评价。(具体内容见附表4)

四、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第2周)确定主题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谈话导入:同学们,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你知道她有哪些佳节吗?(指名学生回答)

2、欣赏课件(中秋节的相关图片):过3个星期就是中秋节了,农历八月十五的中秋节,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从今天起,老师将和大家一起走进中国的佳节来研究有关中秋节的文化。

(二)启发提问,确定主题

1、启发提问:看了刚才的图片,大家有什么话想说?关于中秋节,你想知道些什么?(学生发言)

2、总结发言,确定主题:走进佳节话中秋。含四项内容:A、中秋节的由来;B、中秋节的习俗;C、中秋诗词欣赏;D、中秋的月饼相关知识。

(三)活动指导,教给方法

1、我们可以通过上网下载、调查统计、参观访问、到图书馆查找资料、摘抄和拍照片等,开展中秋节的课题探究。科学分工,小组合作,是有效探究的一个好办法。

2、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制定一个《走近中秋》的综合实践活动方案吧!

A组:小小故事台B组:月饼大调查C组:花灯的世界D组:艺术的魅力

2、在小组中再自由组合成3--5人的活动小组,A1组——漂亮组(苏婷、陈思晴、林卓言)A2组——动力组(张宇恒、尹嘉蕙、黄伟、利勇烽)A3组——可乐组(何家乐、何俊霖、胡惟斯)

B1组——美少女组(苏芊沄、潘苑仪、陈境敏、谭婉琪)B2组——可爱月饼小分队(阮熳君、蔡小芸、彭雯婧)B3组——甜甜月饼队(王溢、林昌韶、谢泽泓、罗宇轩)B4组——月饼队(苏泓霖、许桂林、陈文坤、覃建明)B5组——可爱组(布伟健、李梓豪、张堡鈞、郑兆达)

C1组——棉花糖组(冼德昕、李丽昕、林越、李籽璇、陈俐霖)C2组——花灯世界组(董明添、丁星华)

D1组——甜蜜组(何伟斌、潘晓彤、李康桥)D2组——变形组(黄浩然、陈文洋)

第二阶段:(第3周)明确分工

(一)按照分组选出组长、记录员。

(二)明确活动目标,讨论筛选活动方式,安排活动地点。

1、收集资料:了解中秋节的由来、中秋节的习俗

(内容——故事、文字、图片、视频等)(方式——问大人、查书籍、上网等)

2、展示资料:筛选资料,小组共同或分工制作

(方式——纸板报、连环图画、照片展、ppt幻灯片、讲故事等)

1、收集资料:

月饼为什么大多是圆的?还有什么形状?了解月饼的制作过程。调查市面上的月饼的种类。

调查、采访、统计人们最喜欢的月饼口味。了解最大、最小的月饼和普通月饼的尺寸。比较不同材料制作的月饼包装盒。

调查吃不完的月饼和空的月饼盒的处理方法。推销月饼的广告词。

(内容——文字、图片、视频、收集月饼盒等)

(方式——问大人、查书籍、上网、采访调查统计、参观等)

2、展示资料:筛选资料,小组共同或分工制作

(方式——纸板报、实物展、照片展、ppt幻灯片等)

1、收集资料:为什么中秋节挂彩灯?

调查彩灯的种类,比较各种彩灯的优劣。调查、采访、统计人们最喜欢的彩灯类型。了解彩灯的制作过程。

(内容——文字、图片、视频、收集彩灯等)

(方式——问大人、查书籍、上网、采访调查统计、参观等)

2、展示资料:筛选资料,小组共同或分工制作

(方式——纸板报、实物展、照片展、ppt幻灯片等)

收集资料:与中秋节有关的古代诗词、对联,了解其意思。与中秋节有关的儿歌、文章。与中秋节有关绘画、贺卡、音乐作品。与中秋节有关的祝福语。

(内容——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方式——问大人、查书籍、上网等)

2、展示资料:筛选资料,小组共同或分工制作

(方式——纸板报、绘画展、照片展、ppt幻灯片等)

(三)安排小组分工,填写《第二阶段计划表》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篇6

活动目标:

1、亲近自然,喜欢小动物。

2、初步了解青蛙的生活习性。

3、知道小青蛙是有益的,要爱护青蛙。

活动准备:

青蛙图片一幅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游戏:小蝌蚪变青蛙

2、师与幼儿一起做模仿动作:听《小蝌蚪找妈妈》音乐,轻声哼唱。

3“小蝌蚪要长大啦,先长出两条后腿,再长出两条前腿,跳一跳,细尾巴没有了,变成了谁”?

二、基本部分

1、利用墙饰青蛙图片,引导幼儿观察了解青蛙的特征:“头上一对大眼睛,宽嘴巴,长着四条腿,穿着绿衣裳,露着白肚皮”!

2、论“青蛙吃什么”?“会飞的小昆虫”所以青蛙是庄稼的`保护者,是有益的。

3、“你吃过青蛙肉吗“?青蛙肉好吃,可是青蛙少。你吃掉了它们就没有人来捉害虫了。而且现在农药使用过多青蛙肉有毒。

二、结束部分

1、游戏:“小青蛙捉害虫”

2、幼儿学青蛙跳。“一跳、两跳、跳得高,抓住一只大坏蛋,你抓住了什么”?

3、幼儿自由回答“苍蝇,蚊子……”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篇7

一、活动目的与意义

为了丰富学生假期生活,促进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激发学生关心社会发展,关注社会问题,通过去尝试解决自己研究的社会问题,成为学生暑期生活的有益补充。因此,团委决定开展2013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二、活动主题

主动发展共同成长

三、社会实践的组织形式

全校各班级以个人独立活动为基本模式,自行聘请有一定专长的成年人(可以是家长)为指导老师。研究过程中,要和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结合,还可以是对成长具有一定积极意义的内容。具体过程参考如下:

1、选题或创题;

2、聘请指导教师;

3、制定活动方案;

4、设计研究的具体操作(设计访谈表格、问卷;制定参观、观察、活动计划;准备其他一些活动工具等如:相机);

5、实践活动(观察、访谈、问卷等);

6、收集、整理、分析活动资料;

7、撰写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四、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的主要内容

1、参加实践生产活动,如去家长的单位适当参与、体验部分工作,可能的话去郊区参加、体验农业生产活动。

2、参观学习活动,如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影剧院以及高校名校或等具有丰富教育资源的场所参观学习,充分利用首都丰富的教育资源,有可能的情况在在家长的陪同下去外地参观、旅游。

3、访谈活动,对一定的人群进行访谈,如你感兴趣的职业或你感兴趣的研究主题的相关人员,要事先列好提纲,确定访谈题目,避免随意。

4、社区服务活动,如社区保洁活动、社区护绿活动、社区综合宣传活动、社区敬老爱老活动、社区帮困助残活动、社区读书辅导活动、交通服务活动、环保志愿者活动、社区公益劳动等。

5、社会调研活动。(参考主题如下,也可自创主题,但应符合实际,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和研究价值)1)、关于我最喜欢的职业调查研究;2)、孩子与父母交流的现状、成因及其思考;3)、关于某地的交通安全问题研究;4)、关于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可行性调查;

5)、居民紧急情况自护、自救能力的调查和研究;6)、假期学生学习状况及其思考。7)、“寻访某地历史,感受某城文明”实践调查;

五、社会实践活动具体安排

1、7月15日~7月19日各班同学自主选题或创题,聘请1~2名指导教师(可以是家长),初步制定社会实践活动计划。

2、7月22日~8月9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3、8月12日~8月16日总结社会实践活动,完成报告。

2013年8月30日各班向团委提交下列社会实践总结材料:(严禁抄袭,体现原创)

(1)社会实践活动调查报告(每人一份、纸质稿上交、按照格式,加上封面至少4张);

(3)活动照片(洗出来2-3张,粘贴在最后一页,注明照片的地点,内容)。

4、2013年9月初社会实践活动总结、表彰

(1)以班级为单位在班会时间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总结,学生可在假期准备好ppt。

(2)评选社会实践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社会实践优秀报告及优秀指导教师。

(3)组织社会实践活动成果在全校范围内展示与交流,优秀报告将在一层大厅显示屏以及学校校园网上交流。

六、注意事项和要求

1、在组织活动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周密安排,设计周到,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外出时必须给家人说明地点、返回时间、参与学生、活动目的等,并保持和家长的密切联系。

2、参与社会实践的个人,必须注意自身形象,认真参加活动,为学校和个人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3、合理利用各种资源,网络已成为最大的资源库,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要充分利用网络上的技术和资源,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同时要避免抄袭,体现原创、真实。

附:社会实践报告的.格式,以参观学习为例:

首先第一页为明确社会实践的计划:通过列表说明不同的参观的主题以及时间、地点的安排和需要做的准备。

第二页:列表说明第一个参观主题的时间、地点以及内容和感受等。

第三页:第二个参观主题的时间、内容和感受等。

第四、五页依次类推,倒数第二页为活动的照片以及说明。

最后一页:列表总结,说明通过活动的收获与感受是什么,今后还想继续学习的方面是什么?下学年的计划是什么等。

调查报告统一使用A4纸,表格可打印,内容手写,表格也可自己画。

具体格式如图示:(由于地方有限,范例表格的比例偏小,每一页应为一张A4纸)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篇8

一、活动名称:

《春游去》

二、活动目标:

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体验集体春游的乐趣。

培养幼儿细致地观察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带领幼儿外出旅游,引导幼儿观察并了解春季的景色,鼓励幼儿大胆描述春天的主要特征。

三、活动准备:

幼儿已有春天的相关知识与体验。

公布春游计划,邀请家长志愿者参加活动。

幼儿园、家长和幼儿一起做好春游的准备工作。

四、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

教师指导幼儿分组制订春游计划,讨论春游中要注意的问题。

基本部分:

各小组交流,教师与幼儿一起评出最佳的春游路线图。

按照幼儿制订的.路线图,组织春游。

让幼儿自由观察大自然的变化,看看小草,闻闻花香,找找树芽,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记录春天的变化

春游后,指导幼儿尝试用较流畅的语言,讲述自己的发现,描述春天的特征

教师与幼儿一起,用春游采集的野花、小草等装扮活动室,让春天走进班级。

结束部分:教师总结,讲评幼儿表现。

五、活动延伸:

日常生活中,让幼儿继续观察春天的景色与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