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爱国主义演讲稿
文学网整理的教师爱国主义演讲稿(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教师爱国主义演讲稿 篇1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晚上好,我演讲的题目是“除了奉献,我们别无选择”。
走上讲台的那一天起,前辈们说,选择做一名教师,你就选择了清贫。
是的,教师的职业无疑是清贫的。特别是在开放自由,物欲横流,躁动不安的现代社会里,教师的职业更显清贫与狭隘。看吧,窗外变幻着扑朔迷离的现代风景。经商、大款、股票、汽车、日益膨胀的高消费……就像是一只只诱惑的手,狠狠地撕扯老师们易动的心。于是有人跳槽了,一头扎进商海,去追寻迟到的那份幸福;有人借商潮来临之际,利用学生暗自拉起利益的关系网;剩下的人倦怠了,他们被岁月无情地磨去了激情与信念。身在课堂,心却在游荡,有的认为,金钱薄待了我,我又为何不能薄待学生,薄待自己的事业。于是校园不再平静,讲台不再圣洁。?
但!无论是物质贫乏的过往,还是物欲横流的现时……仍然有数不尽的老师们无怨无悔,像春蚕、像蜡炬,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来捍卫这个职业的圣洁。譬如,我生活的地方,我工作的队伍,来自松滋一所偏远乡镇学校的教师群体。他们,默默地坚守着贫瘠的土地,期待着幸福的心灵!
宛市中学,这所曾经几度创造教育辉煌的老校。很多的老师,一届届的学生,为她奉献,为她添彩,又以她为荣。当她面对挑战,遭遇挫折的时候,还是他们扛起质量的大旗,挑起学校的大梁义无反顾而艰难负重地前行。
“正本清源,立足课堂,精讲强练,再创辉煌!”听,这是校长的声音,掷起有声;这是发自肺腑的声音,引人共鸣。
谁能想像,不堪回首,涴市中学三年的阵痛啊。学生厌学,教师厌教;三年汗水,一年流干;欠债太多,得不偿失;思想沉旧,无所适从;重教轻练,练不落实。领导的询问的话语我们无言以对;群众不解的表情我们痛彻心底!
“学校发展了,教师才能发展;学校有形象,教师才能有地位!”我只记得,每一次的大会,校长都要像这样和老师们谈话。
当改革的大幕开启时,就是老师们最忙碌最辛苦的时候,而这场前所未有的改革,催生了一支忍辱负重艰难前行的队伍。
老者不服老。本已退居二线,年已五十的老领导,在中考前50天的时候又重新拿起课本走上初三的讲台,接受管理的重担,拿起查寝巡夜的手电筒,还在初三的会议上向老师们承诺“向我看齐”。一位老班主任,在发现班上还有4名学生未按时到校的情况,冒着磅砣大雨,穿梭于镇上的网吧,将他们一个个找回。又有几次深夜里去网吧找回沉迷网吧的学生,我们无法记录,唯有用心灵感怀与感恩。就是他们,在面对问题生一次次苦口婆心的教诲后,或许还要承受家长不解的白眼与责难的语言。就是他们,也要和年轻的老师们一起,参与到学校的改革行动中去,从事同样繁重的备批,但一步也不落后。
青年就是青年。有一位最年轻的教师,在最基层的学校里成长。他把白天交给了学生,他还要向夜晚索取。就是一只粉笔,一只钢笔,加上键盘,他的名字每周都会出现于全国中学语文报刊。他带着语文老师们,教作文教出了一个几十万字的系列,这个系列受到著名特级教师与语文教学专家的肯定。他带着文学社的社员们,笔耕不辍,每年发表百篇的习作,社团也成了学校的品牌。一人先行,他人跟上。语文组的青年教师们,开始了辛苦的钻研,“趁着年轻多做事”,这是他们的青春宣言。语文组老师共同设计的“中考复习教学案”以独特与实用的特点被语文报刊全文出版。我也是语文组的一员,我为这样一支群体而自豪。
集体的力量最动人。宛市中学的'精讲强练,最辛苦的莫过于批与考;最充满智慧的莫过于备与讲,而走在最前面的,更是一支骨干力量,学科组长。学校倡导推行的电子备课,备课组长理所当然地成了主要承担者,他们不仅需要放弃许多的休息,更重要的是付出较之他人比之从前更多的智慧。调阅老师们的电子备课夹,翻拣学生手头的一套套学案,辛苦吗?去问胡昆吧,去问王义州吧,去问杜华吧,去问庹宏超,田俊华,荣春梅,杨圣元吧,去问这一科科的学科组长吧。二楼的小会议室,走了一组,又来了一科,变换的是音响,不变的一个主题——“精致的课堂”。去办公室坐一坐,办公桌上那一堆堆来来去去的作业与试卷,醒目的一抹抹鲜红,是教师最美的色彩。去教室里看一看,老师们怕的是自己讲多了,讲淡了,讲乱了;怕的是学生练少了,练虚了,练漏了。正本清源,这才是新时期的课堂,真正的课堂,追求效益的课堂啊!
时间不容许我赘述学校的这一场改革,只要想一想,就是观念的转变,一个群体的观念转变,就要付出多少的艰辛?从被迫应付到积极参与,这又是怎样的一个过程?从形式到内涵,从量变到质变,它的背后浸透着宛中人怎样的的心血?我只记起校长和每一个学科组长逐一制定计划;我只记起每周的作业与考试都要接受学校的调阅;我只记起新学期的第一天,就是一次备批改革的培训会;我不会忘记每一堂课的结束时要带走当堂的作业;我更不会忘记当我想偷懒要懈怠时就有一个人善意的提醒……
这一幕幕一个个细节见证着一所学校的发展,相信会创造奇迹。作为宛中人,我切身感受着一场教学改革的辛苦历程;这个历程,除了让我认识教师职业的辛苦清贫,更让我认识到,教师,可以让自己的事业不清贫,那就是奉献,唯有奉献,让我们赢得尊重。我想倦怠的同行说,老师们,无论是这个职业选择了你,还是你选择了这个职业,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老师”。同船过渡,尚需修行五百年。这个我们赖以生存又潜力无限的职业,让我们自己先为她致敬!我也坚信,生命的意义远不止于功利。滴水藏海,短暂中孕育永恒,平凡的职业有不甘平庸的我们。我更期待,秉承奉献的职业精神,宛市中学的教师群体一定能用汗水与智慧浇灌出灿烂的鲜花。
今天,借助这个演讲平台,我为宛中,我为自己和我的同行们深深地祝福。想起他们,我的心里格外温润;想起他们,我的心中再次溢满幸福的涟漪。
谢谢大家!
教师爱国主义演讲稿(通用10篇)
祖国是哺育我们的母亲,是所有是生命的摇篮,我们应该因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骄傲。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教师爱国主义演讲稿,欢迎大家阅读。
教师爱国主义演讲稿 篇2
尊敬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和脊骨,是中华民族传统精神与时代精神的融会。我认为当代的民族精神是一种开放包容的精神,随着社会的发展,它现在已经成为一种包含自强的精神、仁爱的精神、勤奋的精神、探索的精神、创新的精神、爱国的精神、气节精神、斗争精神、改革精神和开放精神十个主要方面。进一步建设和弘扬民族精神,是推进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复兴大业的需要。
我们铭记着中华母亲的功德,当然,我们也不要忘记她所承受的千灾百难。回想起去年发生的汶川大地震。我们在那一时刻虽然要很多同胞的生命都停留了,但是从很多事例上都可以看出爱国。当我们从媒体中知道汶川发生了8级大地震,我们马上伸出援助之手,那怕只是那一块钱;当我们知道要一些受难者还在废墟中,许多志愿者还赶到地震的前一线。这不仅能表现出爱没有距离,还能表现出我们每个中国人的心理都懂得爱国。
曾经,我在博物馆里看到一个场景:当一位六十岁的老爷爷看到博物馆里的老相片时,他一边看,一边哭。也许他为现在过着那幸福的生活而感到欣慰;也许他那颗爱国的心在触动这他;也许他为中国的腾飞而感到幸福。爱国,其实每个人都会做。只要我们走到大街上看到一个包装袋,就把它拾起来,放在垃圾箱里。这样就能实现出爱国。
爱国,不是用嘴巴说去来,而是用实际行动来证明:每个人都要爱国,爱国,就是要热爱祖国。让我们作为一个爱国人,去祝福祖国祝福伟大的祖国朝着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阔步向前。
教师爱国主义演讲稿 篇3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同志们、朋友们:
大家好!
我叫…,由xxxx镇党委选送,是xxxx镇xxx小学的老师。三年来,我一直在那里、在自己的岗位上辛勤地耕耘着,体验着生活,感受着周围的变化,乐此不疲。是的,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这样。今天,你不妨到我县城乡到处走一走,看一看,从时空上比一比,然后你再说一说。你不能说她是静止的。因为你看到山绿了、水清了,你看到路宽了、民富了;因为你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变化,真实而又弥足珍贵。这变迁是党的政策润泽的,是全县人民的劳动创造的,我说,它更是我们身边那些个普普通通的党员干部在县委政府的领导下争取的!感谢县委组织部、黑家堡镇党委给我提供这个机会,那就让我们来听听优秀共产党员、黑家堡镇杨家湾村党支部书记罗清军的故事吧。
一个拥有126户,515口人的杨家湾村,全村工农业年产值达240余万元,农民年人均收入近两千元,这在延长县这样一个国家重点贫困县来讲,的的确确是创了一个奇迹。而带领全村农民逐步走上致富路、创造奇迹的,就是罗清军。说起罗清军,大家也许不熟悉,但你不会不熟悉黑家堡产的“延长西瓜”吧?当我们在xxxx年的夏天早早地享用皮薄瓤甜的“新秀”瓜来消暑的时刻,你又怎么能联想到罗清军在发展棚栽西瓜之初遭受的冷遇、经历的`艰辛?
xxxx年秋天,罗清军在村里动员搞棚栽产业,除极少数人以外,没人买他的帐。对于此,我们不难想象:一个大棚要投资近一万元,这毕竟不是个小数目,再者,几年能收回成本,能不能收回成本在农民心里还都是个谜。村民们说:“不保本儿的生意我们不做,你能你自己干,别拉我们下水!”罗清军碰了钉子,但他没有放弃。他从亲戚朋友入手,给他们分析市场、预算收入,反复算这一本“明细帐”,愣是说“动心”了17户农民。而这,才仅仅是个开头。建大棚需要钢架、竹竿、卷帘等材料。为了降低成本,罗清军和大伙商量集体订购。随之而来的又是问题,看惯了“当官的”以集体利益为名中饱私囊的做法,村民们不放心哪。罗清军理解他们。他带了几个让投资户们“放心”的代表,自己垫路费、伙食费,往返于延安跑材料。为了一根竹竿的价钱便宜三毛,他去了延安两趟,在一家材料店跑了四回。最后,一块八一根的竹竿他一块半买了。材料店老板纳闷了:“给你回扣你不要,现在像这样给集体办事的人还真不多见!”两个多月后,50来个大棚建成了,罗清军却累倒了。但每个大棚因此降低成本一千多元,累计为村民节约了五万余元,罗清军心里由衷地高兴啊。当成熟了的西瓜香飘百里在延安市场上走俏、给农民带来每棚万余元收入的时候,还让我用什么样的语言来评价这位基层的共产党的干部呢?
让我们再按时间向前推,上朔到xxxx年。村上当时修建学校,二层教学楼和十孔窑洞主体建成后,承包商以赔了钱为由,在窑背未处理、操场未平整的情况下违约撤走了工队。此时距学校开学只有四十多天了。罗清军急了。他几次三番和承包商交涉,都没有结果,雇民工村上又拿不出钱。为了不耽误开学,罗清军决定自己干。四十多天里,他没日没夜,垫窑背、平操场、烧土炕……为了赶时间,他带上干粮到学校,白天干活,晚上还得照看建筑材料,有时候一天才吃一顿饭。妻子心疼他,就给他送饭,帮着他干。学校顺利开学了,看到老师们搬进了新窑睡上了暖炕,孩子们在平整的操场上玩耍,罗清军抹了一把黑瘦的脸,这样,他心里才踏实啊!
然而,自古忠孝难以两全。在罗清军的心里,有件事给他留下了终生的遗憾,让他怎么也不能原谅自己。那是1998年,村里修上山路,罗清军忙得团团转,有时几天都回不了家,家里的几亩地都丢给了妻子一个人。一天晚上,他拖着疲惫的身子从工地上回来,走到门口见家里没人。原来,父亲当天早上突然瘫到在地里不省人事,妻子因在地里干活直到傍晚才找到父亲把他送进医院。罗清军得知后,风急火燎地跑到医院。检查结果出来了,父亲被确诊为脑血栓,但却因送来时间晚而瘫痪了。罗清军捶打着脑袋跪到在父亲的病床前,泪水从他消瘦的脸上流淌下来……各位领导、同志们,请允许我再问一句:这样的党员干部,我们对他还有什么苛求呢?
罗清军的背驼了,我们不能说它是与生俱来的;罗清军的脸上爬满了一道道深深的皱纹,我们又怎能说它是一个四十多岁的人应有的?村里的人富了,个个家里亮丽堂皇,而罗清军,他还住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修建的破窑里……
说到这里,让我们再次翘首弥望这块土地:青的山,绿的水,还有宽阔起来的马路,富裕起来的农民——都变了。但是,有一种东西它始终没有变,那就是党性没有变,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没有变!罗清军论证了变与不变的哲理,他就是我们党员干部中的一面旗!是群众心中的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
谢谢大家。
教师爱国主义演讲稿 篇4
尊敬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这天我为大家演讲的题目是《爱国主义》。
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一个地大物博、山川秀丽、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的国家,她像一条巨龙,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我们为自我有这样的祖国而自豪,我们为自我有这样的祖国而骄傲,我们没有理由不爱自我的国家。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不必说无数先烈为了祖国的解放,民族的独立,抛头颅,洒热血;也不必说多少先辈为了祖国的繁荣,民族的富强,牺牲个人利益,放下了国外优厚的待遇;单是雅典奥运会上,就有许多我们爱国的榜样。刘翔的勇往直前,李婷、孙甜甜的力挫群雄,女排的力挽狂澜……。我们是祖国的未来,祖国的期望,我们是新世纪的接班人,我们更有职责热爱自我的祖国,使自我的伟大祖国欣欣向荣、日益昌盛。
马克吐温也这样说过:“只有国家才是那个值得保护,值得关心,值得让你尽忠的东西”。我们的祖国是一棵树苗,我们得用心去呵护,只有人人为它锄草,人人为它浇水,人人为它捉虫,它才会长成参天大树。
也许有人会说,你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谈什么爱国呢?
那我要告诉你,同志,你错了,爱国不分男女,爱国不分长幼,我们人人有职责。我们要从小确立远大的志向,从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热爱自我的班级,热爱自我的老师,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各种本领,长大了才能为建设完美的国家添砖加瓦。这是我们能够做到的,这是我们务必做到的。
同学们,让我们高呼:“祖国,你是我们心中的太阳,我们永远爱你!”同学们,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奋斗,筑起一道爱国的长城,让我们的祖国的明天更加完美,灿烂,辉煌!
谢谢大家!
教师爱国主义演讲稿 篇5
尊敬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给大家演讲的题目是:从身边小事做起,书写爱国主义情怀。
一提到爱国主义,往往会联想到“轰轰烈烈”、“惊天动地”。古今中外,有多少英雄豪杰,有多少仁人志士,有多少科学伟人,有多少文学巨匠为它而拼搏,为它而奋斗不息!南宋抗金名将岳飞,他牢记母训“精忠报国”,带领岳家军,以“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豪情壮志,驰骋疆场,击退敌人的一次次进攻。
南宋末年,文天祥奋起卫国,终因寡不敌众而被俘。他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迈诗句,表达了他的强烈爱国之情和誓死不屈的决心。再让我们看一看周围,无数清洁工人用自己的汗水清洗着环境卫生;无数的白衣天使用自己的爱心呵护着每一位病人;无数甘为人梯的教师用生命哺育着祖国的未来。
我曾在一篇文章上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在一条人来人往的大街上,有一团纸屑就沃在了那垃圾桶旁边,过往的人群们纷纷从它身上跨过,……就这样,它在那里呆了好久好久,直到有一个乡下的少年来到了这条街,看到了着团纸,第一眼就把它捡了起来……那只是一个简单而又朴实的一个动作,却饱含了深刻无比的爱国之情,难道我们这些所谓的现代人就不如一个乡下少年吗?
这么多人为我们树立了爱国主义的榜样。现在,我国正处于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怎样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呢?我们作为在校学生又应该怎样践行爱国主义精神呢?我认为,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生活、学习中的点点滴滴做起。做大事是爱国,做小事同样也是爱国,因为我们现在只能做小事,事情虽小,但只要有意义那就是爱国的一种体现。故人云:“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只有一件件小事做好,将来才能做好大事。“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我们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正确认识祖国的历史和现实,增强爱国的情感和振兴祖国的责任感,树立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高举爱国主义旗帜,锐意进取,自强不息,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今天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明天为创造祖国辉煌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