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活动方案
文学网整理的春天活动方案(精选7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春天活动方案 篇1
一、活动背景:
又是一年春天,阳光明媚,风和日丽。借春天万物复苏之际,让不常往来的同学们聚集在一起,彼此多一点沟通,多一点接触,与此同时也能够缓解一下紧张的学习压力。源于这么多好处,勤工助学中心特策划组织此次春游活动。
二、活动时间:
20xx年4月16日上午7:00到午时5:00
三、活动地点:
天津市桃花堤公园及周边地区
四、活动流程:
1、为避免团体坐车的不便,能够自己组队出行,9点半在白庙客运站集合。
到达稍作休整后,开始团体游览桃花堤。
乘车路线:
(1)天大—体育中心北或肿瘤医院,转乘879到白庙客运站(津宇客运站),再步行5分钟就到目的.地了。
(2)天大—海光寺,海光寺(南京路)乘906到白庙客运站(津宇客运站),再步行5分钟就到目的地了。
(以上路线仅供参考)
2、中午在附近烧烤店或餐馆就餐。
3、就餐结束后进行一些简单的小游戏(依据当时情景大家想一些游戏),也可去河北工业大学参观。
4、午时四点集合,坐车回到学校
五、活动前准备:
1、外联部负责在4月11日之前,探好春游路线和吃饭地点,并做好出游当天资金花费的合计、分摊工作。
2、活动期间组织部负责在4月13号前登记活动人员,活动信息的通知,并作出合理的人员出行安排。
3、实践部负责活动过程中的游戏部分,使大家玩好。
4、宣传部负责整个活动相片的采集及气氛的活跃。
春天活动方案 篇2
活动目标:
1.欣赏歌曲《春天来了》,尝试学唱歌曲。
2.感受歌曲欢快的旋律。
活动准备:
歌曲录音
活动过程:
1.欣赏歌曲《春天来了》。
(1)教师包房歌曲,让幼儿听倾听。
(2)通过看图片再次欣赏。
2.讨论。
(1)歌曲里唱了些什么呢?小鸟们聚在一起干什么呢?(讨论着春天的来临、愉快的歌唱)小鸟们的心情怎样?(感受歌曲描述的.欢乐的景象)小鸟们还送给我们祝福呢,他们都说了些什么呢?春天来了,你们开心吗?
(2)教师带领幼儿有节奏的朗诵歌词。
3.初步学唱歌曲。
(1)幼儿再次倾听录音,幼儿简单讨论听歌曲的感受。
(2)跟着歌曲拍手,熟悉旋律。
(3)幼儿跟着录音唱、跟着伴奏唱。
春天活动方案 篇3
一、幼儿经验与价值分析:
1、幼儿经验: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了,中班的幼儿对此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经验。他们知道春天里花开了,小草长出来了,小鸟飞来了,天气暖和了……孩子们被这些变化激发起强烈的好奇心,也渴望通过观察在大自然中寻找答案。
“亲近大自然,有观察、探索周围事物与现象变化与发展的兴趣,初步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学龄前儿童所要获得的基本经验之一。“春天来了”这一主题以幼儿的已有经验为基础,进一步引发幼儿对春天季节的认知,激发幼儿对大自然及周边环境变化的关注兴趣,并鼓励幼儿运用多元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2、主题价值分析:
春天来了,当迎春花把春天的讯息告诉大地时,春姑娘就悄悄地唤醒了冬眠的小动物,喊来了背着剪刀的小燕子,敲开了花妈妈的家门……啊!春天多美好!幼儿园的小朋友们也一起出来找春天啦!
在这个主题里,我们走出教室,走出幼儿园去感受春风的抚佛,去领略阳光的暖意,去寻找春的`足迹。菜地上,花丛里,小树旁,我们在植物里寻找春天;小蝌蚪、小蝴蝶,西瓜虫,我们和动物万春天的游戏!春天多么美、春天多么好,我们和动物玩春天的游戏!春天多么美、春天多么好,我们把找到的春天带进幼儿园,带回教室,用我们的双手去装扮春天。让春的气息充满在我们身边的每一个空间。
二、相关经验:
认知方面:
1、观察春季的各种变化,了解春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
2、了解春天植物的生长变化,知道四季的基本变化。
情感态度方面:
1、关心爱护植物,学习用简单的观察方法,有目的地感知周围的植物,了解其简单特征。
2、对春季各种变化的原因感兴趣,愿意尝试探索。
3、喜欢参加各种实践活动,进一步萌发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表现表达:
1、能用绘画、手工制作、陶泥等方式表现自己眼中的春天。
2、尝试用语言、歌曲和动作等不同形式表达自己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3、乐意自己动手用各种春天的事物装扮环境。
三、主题进程:
集体活动:
l 春游去
1、响亮的大鼓
2、春天的画卷
3、我们找到的春天
4、春雨的色彩
l 小鸟飞来了
1、有趣的蛋
2、小小的希望
3、春天的朋友在哪里
4、春天的朋友
l 在园地里
1、美丽的花瓣
2、美丽的小花园
3、树叶小耳朵
l 蝴蝶、蜜蜂和蝌蚪
1、捉蝴蝶
2、三只蝴蝶
四、环境和可用资源:
1、师幼共同装扮春天的花园,收集“寻找春天”的资料,帮助幼儿进一步感受春天的美好。
2、创设“小花店”等场景,幼儿制作小鸟、蝴蝶、小花等,一起布置到场景中。
3、饲养一些春天的小动物,如小蝌蚪、蚕宝宝,并让幼儿观察记录他们的变化。
五、家长、社区工作:
1、幼儿和家长一起用废旧的塑料瓶等材料自制的花朵。
2、提醒家长可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带幼儿参加“春天踏青”活动,在活动中,请家长引导幼儿观察春天植物的变化,鼓励幼儿提出问题。
春天活动方案 篇4
一、活动主题:
放飞梦想,爱育全家总动员
二、活动地点:
护驾山。全部自驾哟!
三、活动时间:
请家长带好孩子于4月24日上午09:30前在护驾山处集合,车辆等交通工具自行停放整齐。(请大家遵守时间按时赶到,为我们的宝贝做个良好的榜样)。
四、活动对象:
邹城爱育幼童中心幼儿及家长
五、活动要求:
1、风筝。我们邹城爱育幼童将会为宝贝提供风筝一个(也可以自备)。
2、油画棒。我们第一个环节就是亲子一起画风筝。
3、衣物。家长当天尽量让孩子穿上宽松、舒适便于运动的服装以及平底的运动鞋以确保游戏活动的'安全性。家长也要穿平底的运动鞋,因活动中需要家长配合。
4、干毛巾或纸巾。由于孩子在活动中比较活跃,经常会大量出汗。汗湿如果没有及时擦干,捂在衣物里靠孩子的体温捂干或被风吹干,很容易引发感冒。因此,家长可带一条干毛巾,及时地帮孩子擦干身上的汗水
5、充足的水。由于孩子在活动中比较活跃,经常会大量出汗,所以要及时补充水源。
6、午餐。请家长准备好幼儿以及自己需要的午餐。各位爸爸妈妈可以多带一些,让宝贝学会与人分享,并体验分享获得的乐趣。(不会使你的东西减少,反而多获得了一种口味)
7、地垫。午餐时可以坐在地上的垫子
8、安全。请保护和保管好自身安全和财务安全。
六、活动过程:
1、画风筝
2、活动游戏(如:拔河、揪尾巴等)
3、午餐休息自由活动。
春天活动方案 篇5
一、活动项目:
春游踏青
二、活动时间:
20xx年xx月xx日
三、活动对象:
全体员工
四、活动地点:
xxx
五、活动目的:
以此让大家远离紧张的工作压力,呼吸清新的空气,欣赏大自然的`美景,陶冶情操,还可以锻炼身体,放松心情。同时在活动的过程中让大家学会团队中的生活,增强大家的友谊和团队精神,有益于培养大家在团队中的协作精神,增强集体的`凝聚力。
六、活动内容以及时间安排:
1、8:30集合,集合地点:
2、9:00从公司出发
3、9:30到达聚缘山庄
4、10:00自由活动(钓鱼、爬山、观景等)
5、12:00在聚缘山庄吃午餐
6、14:00一起在农家乐的歌厅唱歌、跳舞等。
7、17:00吃晚餐
8、18:30从农家乐出发返回公司
七、活动要求:
1、在去春游踏青之前,每个人必须依照时间安排准时集合,违反者后果自负。
2、在自由活动期间,自由活动,保管好自己的随身物品以及自己的人生安全,也不得独自一人离开活动地点。
3、在进餐的时候,举止文明,要有素质,不可以酗酒,要做到适可而止。
4、在游玩期间,要注意周边的环境,不可以随地乱扔乱吐,爱护花草树木。
5、在外期间,要懂得谦虚礼让,不惹是生非,要尊重他人。
6、在规定的时间内集合好,不然错过时间后果自负。
7、在返回的途中,不得擅自离开,有事需请假,经批准后方可离开,不然后果自负。
八、路线:
xxx
九、农家乐联系方式:
电话:xxx
联系人:xxx
春天活动方案 篇6
活动要求:
1.结合语文课的内容,仔细观察,找出春天的特征,体会到春天是美好的。
2.要求运用春天的知识和观察结果,训练有层次、有顺序说话的能力。
准备工作:
1.选择好地点,确定观察时间和观察范围。
2.观察前,让学生自己讨论,应该从哪几方面去找春天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观察要求。
活动形式:
野外活动。
活动过程:
1.启发谈话,激发观察兴趣。启发语:美丽的春天来了,温暖的.阳光照耀着大地,在这美丽的春天,教师将带小朋友去公园,看看春天的美景,春天的变化,好不好呀?
2.组织教学,简要提出要求。分四人小组活动,各小组确定一名组长,服从指挥,明确观察范围:天气、树、花、草、小虫、鸟儿、湖水、人们的衣着等方面的变化。
3.分小组活动。组长带领组员分散去树丛、小河边等地方认真观察,寻找"春天来了"的种种迹象。教师巡回作适当提示。
4.全班集合交注。
(1)教师提出交流的要求,有顺序地回忆,有层次地说:天气怎样?一些树、花、草有什么变化?有没有小虫、鸟儿?湖水的颜色怎么样?人们的衣着有何变化?
(2)分小组讨论,互相交流自己所观察到的特征。
(3)按小组汇报,比一比哪一组找得最多,说得最清楚,(让学生一步步)说清楚、说完整,针对学生认识上的偏差和说话中的错误,及时指点。
(4)有层次、有顺序地说一段话。"春天来了"。
5.朗诵《春天来了》(结合课文)。
6.歌曲演唱《春天在哪里》(结合唱游课)。
7.活动小结。活动结束后,布置每人画一张想像画"美丽的春天",写上几句话,基础好的同学可写一篇简短的观察日记。
春天活动方案 篇7
一、设计理念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等特点。它既包括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人自然社会、水的综合利用等指定领域,也包括班队活动、科技周、读书节、艺术节等非指定领域。它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主体意识、实践意识、合作意识,以及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操作能力、表达能力、协作能力。因而在开发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过程中,我们注意了结合学校特色、学生特点、教育资源、教师特长等方面,创造性地整合、开发、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达到学科间内容间整合优化的效应。我们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在《九年一贯制学校课程整合与校本化实施研究 》主课题引领下,提出了“以整合的思想及方法来重新规划学校的综合实践课程,提高全体教师的课程意识和实践能力,提升学校办学特色”的设想。
二、主题的提出:
华南实验学校是一所寄宿制的学校,学生在校的闲暇时间比较充裕,这就给我们集中开展各类活动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春天来了,语文老师带领学生“写春天”,音乐老师带领学生“唱春天”,美术老师则带领学生“画春天”,我从他们身上受到启发,决定带领学生开展以“我和春天有个约会”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希望通过这个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让学生走进大自然,感受春天的迷人和万物的`蓬勃生命力。
三、资源的利用:
1、 离学校不远处的丹阳花王公司是我们的校外综合实践基地之一,学生公寓后面有一块5亩见方的“红领巾种植园”,这是我们的校内综合实践基地。
2、 学校的一大批生活老师勤劳朴实,有着丰富的种植经验,他们很乐意指导孩子们进 行劳动实践。
3、学校图书馆藏书量丰富,设儿童文学馆、国学馆、外国文学馆等各一个,便于学生阅读查找各类资料。
四、课程目标设计
1、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走进自然、研究自然的系列活动,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大自然的生机活力,激发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热情,了解保护植物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促进他们生态意识、生态责任感的提高,更好地建立热爱生活、奋发向上的高尚情操。
2、 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了解校内外和居住地的植物种类、形态结构及其生长规律,初步认识植物的丰富与精彩。
3、过程与方法:
① 通过开展调查活动,培养学生的团体合作意识,让学生感受到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乐趣;
② 通过制作植物标本、繁殖植物,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实践的能力,培养学生归纳、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活动准备:
1、分组落实:教师把按活动要求进行分组,学生根据兴趣爱好选择活动小组;
2、制订计划:各组长负责,小组讨论共同制订活动计划、调查提纲、活动记录表等;
3、物质准备:自制花盆等器具、放大镜、记录本、尺子、照相机等;
4、思想教育:在实践过程中注意安全,调查访问及与家长、生活老师等的交流过程中注意文明礼貌,讲究方式方法,获取真实的第一手资料,获得真切的实践体验。
六、探究方法:
1、资料分析法:以个人独立研究为主,要求每个同学从图书馆、网络上查阅有关身边的植物的相关资料(图片),了解在身边的植物种类、生长特点等;
2、实地考察、实验观测法:在个人观察、动手移栽培植植物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研究;还可以利用节假日到校内外和居住地实地拓展观察,做好有关植物观察记录。
3、访问调查法:了解同学和家长对于植物的认识和保护植物的建议,了解植物的培植及保护措施。
七、内容要点:
(一)、基本活动:初步认识植物
通过图书馆、网络查询、搜集植物的相关资料,通过观察进一步了解植物的形态、结构及其生长规律。
(二)、延伸活动:尝试繁殖植物和艺术再现植物
1、在园艺师、科学老师的指导下尝试不同品种的野草、花卉栽培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2、利用各种材料进行工艺创作,艺术再现植物,以植物为材料的贺卡、纪念卡、书签、叶脉画及小工艺品的制作。特别要指导学生充分利用废旧材料制作花盆等,确立“变废为宝”的艺术观。
(三)、探究活动:我们的绿色行动
通过了解植物的种类和生长规律,通过多样的活动加深“爱植物,保护植物”的生态意识。采用调查分析和采访有关技术部门、负责部门,对校园及身边的植物保护提出自己的“金点子”。
八、实践过程:
整个活动分为四个步骤:走近春天、抚摸春天、走进春天、享受春天。
(一)走近春天。
1、参观花王公司。
通过参观,从花王公司及其园艺师、工作人员的介绍中,了解各种花木的名称、生长习性等相关知识。
2、调查校园花木。
布置同学们对校园里的花木进行调查、识别,做好相关记录。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遇到的问题,我们通过两种途径来解决:
(1)聘请花王公司工作人员做现场讲解;
(2)鼓励学生去图书馆或上网查找资料。
3、制作校园植物名片。
指导学生每人精心制作校园植物名片2-3张,并选择其中优秀的名片封塑后给植物们挂上名片。
4、学生及时写下感悟。
(二)、抚摸春天。
为了增强孩子们关爱生命的意识,使它们深刻感受到生命孕育过程中的艰辛,我们紧接着开展种子发芽观察活动。
1、自制种子发芽观察盒。
鼓励学生在美术课上自己动手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制作种子发芽观察盒。
2、种子发芽观察。
指导学生在自制的观察盒里种上豌豆和黄豆种子,定期适量浇水、施肥,观察它们的发芽过程。
3、举办“种子发芽观察展”。
等到大家的种子都发芽成功了,我们举办“种子发芽观察展”。
4、学生及时写下感悟。
(三)、走进春天。
1、自制花盆。
2、移栽野花野草。
布置学生利用双休日放假时间,在家长的带领下去野外找一找、认一认各种野花野草,并选择1-2种移栽进花盆里带到学校。
(为了避免太多重复,鼓励他们选择那些比较特别、少见的进行移栽。)
3、调查认识花草。
⑴ 开展班级“移栽作品交流会”, 同学们争相介绍自己的“作品”;
⑵ 提出了问题;
⑶ 上网或到阅览室查找有关野花野草的知识。
4、举办“移栽作品”展。
在学校图书楼下面布置展览,让老师和同学前来参观。
5、学生感悟展示。
(四)、享受春天。
1、开展种植园种植活动。
⑴ 在经验丰富的生活老师指导下,以小组为单位选种了青菜、黄瓜、蚕豆、苋菜、四季豆、玉米等多个品种,利用劳动课、综合实践活动课以及课余时间翻地、下种、栽苗、浇水、锄草、下肥;
⑵ 成立了种植园跟踪观察记录研究小组,研究观察、记录情况。
2、开展丰富多彩的收获活动。
在蔬菜等成熟后,组织同学开展了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加强实践体验。
(如用自己种的绿色青菜下面条、包饺子,为老师送上一根鲜嫩的黄瓜,把蔬菜卖给食堂,用挣来的钱支援贫困学生……)
3、学生记录感悟,教师撰写论文等。
九、活动反思研究。
就“如何进一步优化综合实践活动的系统建构,充分发挥它的课程张力?”等问题作专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