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人物》读后感
文学网整理的《英雄人物》读后感(精选9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英雄人物》读后感 篇1
《英雄人物》读后感 篇2
暑假里,我读了《英雄人物故事》这本书,从书中我知道了许多革命先烈们的英雄事迹,让我深受感动。
书中,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一幕幕感人的场景,再现了一个个鲜活的英雄形象。阅读时,我体会到了什么是伟大,什么是崇高,什么样的人是真正的英雄!了解到了,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先烈们付出了怎样的代价。
例如: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李大钊,面对革命,他满腔热情;面对敌人,他铁骨铮铮;面对死亡,他无所畏惧,最后为了革命英勇就义。人民战士董存瑞面对敌人嚣张的气焰,把个人的生死抛在脑后,舍身炸碉堡。因为这一举动才换来了我军的胜利。还有志愿军战士邱少云,当熊熊烈火毫不留情的烧过来时,他为了不让战友被敌人发现,一动不动直到咽下最后一口气。空军战士杜凤瑞看见我长机遭受威胁,便奋不顾身杀进敌重围,将战友救出来,以无比惊人的毅力,英勇顽强的追击强敌,在一举击落两架敌机后,被敌机偷袭,壮烈牺牲。还有在那硝烟弥漫,战火纷飞的朝鲜战场上,英勇的志愿军战士黄继光用自己年轻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疯狂扫射的机抢眼,为冲锋部队开辟了胜利的道路。
看着这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我的双眼湿润了。想想我们现在的生活,不都是先烈们用献血换来的'吗?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少人已经忘记了那段历史,很多少年儿童不知道这段历史。我在这里呼吁人们,享受美好生活的同时,千万别忘记这些英雄人物,因为是他们让我们有了这美好的生活啊!我也要对我的同学们说:“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好好学习,长大以后才有能力将祖国建设的更加繁荣昌盛”。
《英雄人物》读后感 篇3
这一个周末里,我读了故事书《英雄人物》,书中写了董存瑞、王二小、岳飞、狼牙山五壮士、雷锋、小萝卜头宋振中等这些英雄,描绘了这些人物乐于助人、勇敢顽强、面对敌人临死不屈的精神,而这些人物里我最喜欢王二小了!
1929年,王二小出生在一个很贫困的农民家庭里。有一次,他的妈妈被鬼子十分残忍的杀害了,11岁的王二小便成了孤儿,有人给他饭吃,有人给他衣服,可王二小不想连累他们,便到一个地主家当放牛郎,黑心的地主只要不满意,抬手就打,张口就骂。王二小一年到头果汁猪狗不如的日子。后来,王二小参加了儿童团站岗放哨。有一次鬼子来抢粮,鬼子对王二小吼道:“快带我们去卧虎沟!”王二小假装说:“好。”于是王二小把鬼子带到了一个四周都是坑坑洼洼、找不到离开的路的地方,王二小见鬼子筋疲力尽,心中暗喜,打算把鬼子带进李团长布置的.埋伏圈内,当鬼子走进埋伏圈时,寂静的山谷响起了一片口号声、喊杀声,敌人被打得落花流水,才知道中了埋伏,那中队长举起刺刀刺进了王二小的胸膛,13岁的王二小牺牲了。读了这个故事我的泪水滑落了,我的心被深深的震撼了,为了保卫祖国,他身上中了无数刀,他像风雨中的巨人倒下了,他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首英雄的壮歌。
我想我们应该好好学习,将来用自己的力量回报祖国、父母、老师!
《英雄人物》读后感 篇4
在这些英雄人物中,最让我感动的是雷锋。他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的家里,他的父母早早去世了,不满七岁就成了孤儿。长大后,他成了鞍山钢铁厂的一名工人,后来又成了一名解放军战士。雷锋乐于助人,经常“出差走千里,好事做一路”。
雷锋非常爱护公共财物,冒着生命危险抢救国家财产。他省吃俭用,穿着补了又补的衣服,但却把全部积蓄捐给了灾区人民。看完雷锋的故事,我觉得我们应该好好学习雷锋乐于助人、爱护公共财物的精神。在班级里,有一些同学对别人漠不关心,有的甚至欺负同学。我们应该向雷锋同志学习,做一个乐于助人的好孩子。
邱少云的故事也让我十分感动。在抗美援朝战场上,邱少云在执行潜伏任务时,敌人的燃烧弹在身边爆炸,身上燃起了烈火。他只要滚到身后的水沟,身上的火就会马上熄灭,但这样就会把目标暴露给敌人,那将破坏整个战斗计划,直接威胁到几百名战友的生命安全。因此,邱少云没有这样做,最后被烈火活活烧死。我觉得邱少云十分勇敢,为了不让战友受到伤害,不顾自己的生死,一直掩护着战友。我们要向他学习,在日常生活中,不要只以自己为中心,也要考虑别人,爱护集体荣誉。
看完这本书,我觉得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我的习惯不是很好,常常和同学闹矛盾,老师也经常教导我,可我就是改不了,。还有,我对班上的`公共财物也不是特别爱护,甚至还弄坏过班上的物品,因此受到了老师的批评。看了这本书后,我更加明白了自己的缺点,以后一定要好好改正。让我们大家都向这二十一位英雄学习,改正自己的缺点,做一位人见人爱的乖孩子!
读了《英雄人物》这本书后,感触很深。我觉得我的爱国之心与他(她)们那些爱国人士相提并论,简直就是让蚂蚁和大象比,小巫见大巫。
最使我感动与敬佩的,是江姐。她那种宁死不屈的精神使得我敬畏。那篇文章主要写了江姐被叛徒背叛,从而落入敌人手中。特务头子和特务们用尽了各种阴险毒辣的手段,可江姐宁死守住秘密,最后被折磨死了,年仅29岁。
江姐,我五体投地地佩服您!如果换作我,我一定吓晕过去或是乖乖招供。而您却有想钢铁般的意志,刀砍不断,水洒不进,不说就是不说。我读着书,就心惊胆跳,可您面对敌人。不但气度从容,并且还体现出了中国人民共产党大无畏的精神。我特别敬佩您对敌人说的一句话:“你们尽管折磨我吧,你们即使弄断了我的手指,就算砍了我的头,你也消灭不了我的一直!”我相信您。
在书上,我看到了敌人们对您使用了灌辣椒水,吊飞机,老虎凳,还有用竹签钉手指的手段。我看着就觉得可怕,更何况用起来呢!可是对您用这些,不但不会让您招供,反而还让您变得更加坚定罢了。江姐,您那坚贞不屈,热爱祖国的赤诚之心,将感动一代又一代人。我为您的精神与勇气骄傲,为您自豪!
《英雄人物》这本书,不仅仅是江姐,还有许许多多的爱国人士,都令我尊敬,也都值得我学习!
在图书馆搜索着我想要的“猎物”,无意之中发现了《英雄人物》这本书。于是,便坐了下来,翻开一个又一个感人肺腑的故事。
这本书介绍了许多为革命事业而光荣牺牲的抗日英雄,其中,深受我喜爱的是舍己为人的雷锋。他向来是人们的英雄模范、革命的前辈。他留给人们的印象始终是乐于助人和真诚善良的。
为革命事业,他奉献出了他的一切和宝贵的生命。雷锋不满七岁是就成了孤儿,本家的六叔收养了他,为了帮助六叔奶奶,雷锋常常上山砍柴。可不巧的是,被徐家的地主婆看见了,在那时,柴山全被有钱人家霸占,不准穷人砍。于是,地主婆抢了雷锋的柴刀,并对他破口大骂,接着举起刀在雷锋背上连砍三刀,这在雷锋的童年留下了难为的伤痕。雷锋小的时候心田里就播下了革命的种子,誓要长大保卫和建设中国。在部队,他表现出色,任劳任怨,深得同志们的好评;在部队外,他助人为乐,得到群众的赞美。他就像一颗螺丝钉,革命少了他不行,
我们要学习雷锋,弘扬雷锋精神,努力做第二个“雷锋”。
《英雄人物》读后感 篇5
今天,我读完了《英雄人物的故事》这本书,其中使我印象最深刻的故事是少年英雄王二小的故事。
在王二小很小的时候,身为八路军的父亲在执行任务时不小心暴露了身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不久,王二小的母亲也被日本鬼子杀害了,十一岁的王二小便成了孤儿。为了给自己的父母报仇,他参加了儿童团,站岗,放哨,帮大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有一天,正在放牛的王二小看见了一群日本鬼子,便把他们都引到了李团长事先布置好的埋伏圈里去了。李团长看见王二小牵着敌人的鼻子朝着埋伏圈这里走来,便做好了关门打狗的'准备,刹那间,子弹飞射,王二小高兴地大喊:“同志们冲啊,杀啊!”这时,敌人们才明白过来是怎么回事,那个中队长用战刀结束了王二小的生命。秋风吹遍了每一个村庄,它把动人的王二小的故事传扬。
每一个人都会含着泪,唱着王二小放牛郎。王二小人小鬼大,凭着自己的智慧把鬼子们耍得团团转,他用自己的生命谱写出了一首抗日的歌曲。我坚信,人们一定会把这首歌流传到永远,永远!
《英雄人物》读后感 篇6
前几天,妈妈为我买了一本《英雄人物故事》,我可爱看了。今天上午,我打开书,津津有味地阅读《集体主义精神开模邱少云》,很快被这个故事吸引了。
这个故事发生在抗美援朝时期。在夺取391高地的战斗中,邱少云他们连潜伏在离敌人只有60米的草丛中。当敌人的燃烧弹把邱少云烧着时,他要扑灭身上的`火并不难,但这样就会暴露目标。邱少云为了战友们的安全,为了战斗的胜利,强忍着疼痛,将手深深插入泥土里。烈火在邱少云身上少了整整30分钟,他始终没有动一下、喊一声,直到牺牲。在邱少云精神鼓舞下,战斗很快取得了胜利。
读完这个故事,我感动的热泪盈眶,性情久久不能平静。邱少云真是个为整体,为胜利而自我牺牲的伟大英雄。虽然邱少云牺牲了,但他永远活在中朝人民的心中。邱少云的集体主义精神更值得我们学习。我想,在我们班级中,每个人都要有集体主义精神。比如上课时,每个人都用该自觉遵守纪律,专心听讲。如果谁违反了记录,就会影响大家上课。这学期,我就犯过这样的错误。有一次数学课上,我一直在做小动作,张老师便停下课来批评我。现在想起来真惭愧。从今以后,我一定以邱少云为榜样,在集体中严格要求自己,绝不违反纪律,做一个人爱集体的好学生。
《英雄人物》读后感 篇7
最近,我读了一本名叫《英雄人物故事》的书。我喜欢里面的每一个故事,特别让我印象深刻的有:宁死不屈的李大钊;无畏无惧的董存瑞;视死如归的刘胡兰,等等等···他们的英雄事迹让我很感动,我非常佩服他们!
这本书记载了当时这些英雄在残酷的战争年代,为了国家和人民壮烈地牺牲了。他们是那样的勇敢和坚强,宁愿自己牺牲也不想让更多的中国人死在敌人的手里。可见他们多么爱自己的国家和人民啊!因此我们的少年儿童一定要珍惜现在的生活,没有他们我们不会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要让他们的`故事一代一代地传下去,让更多的人知道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
所以我们要好好学习,争取长大后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英雄人物》读后感 篇8
翻看《项羽本纪》,不知怎么,心中有一种感动,仿若穿越时空的界限,将项羽的影投在了我的心中,依稀看见那个时代的残血夕阳……
项羽有太多的遗憾,或者说本该成为英雄的人却无法成为真正的英雄。但他在乱世中绽放了未有的光华,他的传奇让人觉得刘邦、韩信等只是这乱世的配角。
在钜鹿,面对秦军,是他率领江东的子弟以少胜多,震慑诸侯,我仿佛看到了血染征衣的项羽挥戈于千军万马,楚军的呐喊响彻云霄,看书从未有过这样真实的感觉,不知是司马迁传神的笔抑或是那喊声本存在于虚空之中。钜鹿是他的一个起点,那时起,他注定是楚人的骄傲,”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誓言在项羽的振臂间得到应验。
面对危难,置之死地而后生,不退缩终将成功,是项羽为人们所立的榜样。
四年的楚汉相争在垓下之围时本预言着传奇的陨灭,但项羽却在这终点又舞出了眩目的光华,只是这个终点注定成为楚人的遗憾。霸王别姬不免英雄气短,儿女情长,四面楚歌,重重之围,项羽在诸侯的眼皮下率众突围,也只有项羽才有这份胆气。二十八骑的东城决战,尽显英雄霸气,这是只有他才有的自负,只是一句”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却没有了”力拔山兮气盖世“所有的霸气,若非如此,那一天的夕阳也必将是血染的。
乌江自刎,项羽抛开属于他的一切——天下、美人、骏马。战神一般的人便如此躺在乌江岸边,他的血流进乌江,让这江水有了灵魂,江水的咆哮,掀起的白涛,冲去了夕阳下的最后的残戈……
舍生取义是项羽离开乱世的方式,自负毁了一切是项羽留下的警示。
乌江流水,历史在那里留下最耀目的一笔,也留下项羽的遗憾,项羽让我有了许多的感受,不知是感动多于惋惜亦或是惋惜多于感动,总认为他不该如此消亡,他不该龙袍加身,九州方圆自在民心。他的身旁有热血的江东子弟,有虞姬,有乌骓,他本可骑马追风。他的自负让人羡慕,但风中的低语却诉说着自负所带来的危难,项羽的死是历史的遗憾,他未能有完美的结局,毕竟这不是故事,无法有善变的结局。项羽的血流入家乡的水,这水的一旁是他曾经守护的地方,而他也将在这萦绕千年,不禁为他叹息,不禁责问历史为何选择了刘邦,但我只是站在历史长河的边缘,无论这里多么汹涌,多么绚烂,我都是一个过客,无法涉足去改变命运的轮迹,乱世的光华似乎就在瞬间,乌江流水已滔滔而去,只是未曾惊醒了沉睡的霸王。
安息至永生,是经历了时间所遗留的,项羽似乎在千年之前便已沉睡,但他的灵魂在时间中得到永恒,他化为江东子弟心中亘古的传说。
一切已过,英雄也有江水这归处,也许这是一种荣耀。长江边李清照是否为项羽叹息,”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是否亦是多少人的感言?只因那乱世不灭的光华。放寒假时,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项任务,就是买一本有关于爱国主义的书来读,并写出读后感。放假的`第四天,爸爸带我买了一本名叫:《英雄人物故事》的书。
这本书是我精心挑选的,我非常喜欢,一回到家就开始认真读起来。书中精心选编了46位古今中华英雄人物的故事,有精忠报国的英雄岳飞,抗倭名将戚继光,虎门硝烟的林则徐,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刘胡兰,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特级战斗英雄黄继光,少年英雄赖宁……他们的故事可歌可泣,感人至深,一次次指引着我,激励着我,鼓舞着我,吸引着我。
尤其是”雷锋精神永放光芒“的文章,我反反复复读了好几遍。内容主要讲的是:1940年4月12日,雷锋出生在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县一个贫苦农民的家里,不满7岁就成了孤儿。1949年8月,雷锋的家乡解放了。雷锋这个孤儿得到了乡政府的特别关照,乡长经常给雷锋讲革命故事,所以雷锋很想当兵。不久,雷锋当上了儿童团团长。1950年,雷锋上了学,当上了第一批少先队员,由于雷锋的学习优秀,又积极参加各种活动,经常得到老师的好评,因此乡长又让雷锋当乡政府的通讯员。因为他工作出色,又很快当上了公务员。一次工作,一颗螺丝钉让他有很深的感悟:将来也要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出现在革命最需要的地方。雷锋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1960年1月8日,雷锋终于如愿以偿当上了兵。雷锋不仅对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而且把为人民服务的行动贯彻在自己的生命中。他还经常帮助战友,小韩的棉衣烧了个洞,他悄悄补好。小周的妈妈病了,他替小周的名义汇去钱……雷锋一生都在为人民做好事,他的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读完这本书,我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向英雄们学习,将来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才,报效祖国。更要向雷锋叔叔学习,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让我们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从小树立爱国主义思想,让民族精神代代相传。
《英雄人物》读后感 篇9
奶奶给我买了一本《英雄人物故事》,我每天睡觉前都要看一看,其中江姐的故事是我最喜欢的一篇。江姐的一生是短暂的,但她坚贞不屈的革命意志和豪迈的英雄气概深深地打动了我的心。故事叙述的是只有十岁的江姐为了生活被迫去做工,由于她身材天生矮小,够不到高大的机器,只能坐在特制的高凳上,稍有疏忽就要遭到工头皮鞭的抽打。江姐十九岁那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因叛徒出卖,江姐被捕。在审讯室里,敌人恶如豺狼,他们用尽了各种酷刑,也不能动摇江姐的革命意志。敌人用特制的四楞筷子放在江姐的手指间,双手紧握筷子的两头来回猛夹,边夹边恶狠狠的说:“你说不说,不说就把你吊起来!”这时江姐高喊:“筷子是竹子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读到这里我眼含热泪,不由得热血涌上胸膛,多么坚强的江姐啊!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就是你和成千上万的革命先辈创造的,江姐,我向你致敬!读了江姐的故事,我眼前又再次出现电影《江姐》中那一幕幕感人的镜头,只见江姐站在山顶的岩石上,大义凛然,天上的彩虹染红了山川,映红了大地,仿佛无数面红旗迎风招展,无数英雄前仆后继,直捣蒋家王朝!我耳边又响起了激昂的国歌和开国大典时惊天动地的礼炮声……我的思绪又回到了现实中来。我深深地体会到,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么的来之不易啊!我知道,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没有像江姐这样的`英雄先烈们的浴血奋战,哪会有今天的美好生活!当我们走进试验小学这美丽的校园时;当我们坐在这宽敞明亮的教室里无忧无虑的读书时;当我们回到家里与家人团聚,在一起享受这现代化的生活时,我们可不要忘记,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无数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回头再读一遍江姐留给儿子的遗言,这不正是无数先烈对我们的期望吗?江姐啊江姐,我要高举你的旗帜,踏着你的足迹,学好本领,建设好伟大的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