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乌塔》有感
文学网整理的读《乌塔》有感(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读《乌塔》有感 篇1
现在我们还是小孩,还没有独立的生活能力,还需要爸爸妈妈照顾的小学生。时刻依赖爸爸妈妈给钱,并且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当我读了《乌塔》这篇文章后,才知道并不是这样的。
乌塔才十四岁,她一个人就能独立游遍了欧洲。因为在家做了三年的充分准备,她已经去了许多国家。作者十分惊讶,因为作者认为,这个年龄的孩子应该有爸爸妈妈陪同才可以出去玩。而乌塔却说:"爸爸妈妈很爱我,有时我们一起出去,但有时单独出去,爱孩子也可以让她独立出门,这也是一种锻炼呀"!经过对话作者知道了,原来乌塔想更好的了解世界,从书本上、电视上还不能全面地了解,需要走出去了解世界。作者认为乌塔会怕危险,但她告诉作者,她已经在家里设计好了路线、日程,每到一个地方,就查找警察局的.电话号码,可以在有危险的时候请求帮助,给家人报平安,自己打工赚旅游费,乌塔还说要赚钱中国来玩呢。我读后暗暗敬佩她的能力。
读到这里,我想起了自己,我自己上学放学这么一点路都提心吊胆,有时候帮妈妈买早餐回来都觉得像是做了一件十分棒的事。而小小年纪的乌塔已经去了那么多的地方,感觉很平常。而我,每天早饭都是妈妈烧好,有时候让我洗碗扫地都会觉得累。平时零花钱都是妈妈给的,不花一点儿劳动力。可是,乌塔却自己打工挣钱,自己安排游玩。而我出去游玩,不是妈妈设计就是跟旅游团转来转去,下一个地点不用想,跟着别人走。乌塔自己能安行程,她的生存能力真的是很强。
我想,我虽然还是孩子,但生活中也能太依赖爸爸妈妈,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洗衣服,洗碗,扫地,买菜,做饭等。做一个像乌塔一样自信,勇敢,独立,生存能力强的孩子。
读《乌塔》有感 篇2
学习了《乌塔》这篇课文后,我被乌塔的自信独立深深地震撼了。
乌塔讲述了她一个人独自游欧洲的经历,她用了泡面的时间来准备这次旅行,让作者十分震惊,也让我感受到了乌塔的自信独立和对生活的热爱。独自出国旅游就像作者说的,“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我决不会相信。”我长这么大还从没有一个人出去旅游过,甚至没有一个人坐过公交车,爸爸妈妈总是把我保护得太好了,让我不能适应独立的生活。乌塔对生活的认识都是她自己体验过的,而我大多是从电视上或书上学的,只有亲身经历了才会印象深刻,被生活的美好深深地打动。
回想自己的生活,每当我需要什么东西时,只需要开口说一声就可以轻而易举地从爸爸妈妈那里拿到钱,甚至爸爸妈妈会买好递到我的手上。“赚钱很辛苦”这句话从来都是别人告诉我的'。大部分中国孩子和我一样,从没有靠自己的劳动挣过钱,但乌塔却用自己的双手挣到旅费。她在餐馆或超级市场发广告,不仅换得金钱,还获得了宝贵的经历和锻炼的机会。
跟乌塔比起来,我们就像是温室里柔弱的花朵,经不起生活的考验,而她是可以在生活的风雨中挺立的小草。爸爸妈妈,让放手变成一种爱,让孩子们亲身去感受生活吧。
读《乌塔》有感 篇3
今天,我们学习了《乌塔》一课,这篇短文主要讲述了一个14岁的德国小姑娘乌塔,利用假期的时间独自一人在欧洲旅游,而且旅游所需要的钱都是在周末做力所能及的事自己挣来的。读完后,我感动万分,一个几乎同龄的孩子,竟比我强这么多。
当我读到“乌塔为这次欧洲旅行一共用了三年的时间精心准备”时,我惊呆了,没想到乌塔做事这么有恒心、有毅力。这让我想到了自己, 有一次,我看见台上跳拉丁舞的姐姐们跳得很好看,就让爸爸给我报了名。可是,看着容易学起来很难,我便想放弃,可是老师和父母一再劝告我;“做什么事都不能半途而废,应该有恒心、有毅力。”终于功夫不付有心人,今年暑假在郑州举行的'比赛中,我获得了一等奖。
当我读到“为了挣旅费,每个周末去帮餐馆或超级市场分发广告单,假期还到别人家里陪小孩玩”时,我感受到了乌塔自力更生的精神。想想自己以前每花一分钱,都是问爸爸妈妈要,一点也不感觉脸红。可是学了这篇课文,我今后打算自己挣钱,除了生活费问爸爸妈
妈要之外,其余的都要在放学的时候,看到易拉罐就捡起来,把家里的废纸、废品和易拉罐都收集起来,利用星期天的时间,把废品卖给收废品的叔叔。
我从“她还是坚持:“光从电视和书本中认识世界总是不完美??”看出乌塔是多么的注重实践,可我呢?整天在家里看书,看了一本又一本的,仿佛我的世界里只有看书,虽然看了这么多的书,可到头来却没能用学习来的东西去生活中好好实践一番,都快变成书呆子了。
学习了这一课,我们不应该做“温室里花朵”,我们应该出去闯一闯。这就应了一句谚语-----花盆里长不出苍松,鸟笼里飞不出雄鹰。
读《乌塔》有感 篇4
课文《乌塔》介绍了作者在罗马遇到的一位大胆姑娘——乌塔。14岁的她独自挣旅费,独自做计划,独自游欧洲。
14岁的小女孩独自游欧洲?要不是课文所见,我还真当是一个笑话!要知道在中国大城市,爸爸妈妈绝不会,让宝贝离开自己的视线一步。哪怕是独自下楼买包糖,父母也要千叮咛万嘱咐。
我每次骑车去小区二期玩,老妈总要打上好几个电话。哎!我每次摔倒,绝大部分都是打电话造成的。以前我下楼买糖,老妈居然在我身上捆了个对讲机,好随时联系。
其实,中国的父母大可不必这样。过度溺爱,只能导致孩子的.生活、生存能力大幅下降,最终被严酷的社会无情地淘汰出局。最近,在微信QQ里炒得沸沸扬扬的儿童安全事故中,提到了: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过度溺爱自己的孩子呢?他们从来没有摸爬滚打,防范意识逐渐消失,造成了一连串悲剧的发生。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与人,还是讲道理,一直上谈兵,有何差异?说实在的,真不如让他自己试试,才能意识到暗藏的危险。
是时候放手了,各位爸爸妈妈们,是虎鲨,就要搏击涛涛大浪!是雄鹰,就要翱翔在白云之上!松开手,让孩子成为那条虎鲨,成为那只雄鹰!
读《乌塔》有感 篇5
最近,我学习了《乌塔》这篇课文。文章主要讲述了一个14岁的德国小姑娘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这件事。
我觉得乌塔是个胆大、心细,会合理安排时间,能独立生活的女孩。她用了三年时间来准备这次旅行,阅读观看了很多与这些国家有关的资料。在家里就设计好了旅行路线,准备好了地图。每到一处就会先查警察局的电话号码,以便请求帮助。她在旅途中不忘给家里寄明信片,以表示自己平安无事。
中国的孩子呢?我们这些小皇帝、小公主从小就被大人娇生惯养着,除学习之外,其他事情都不管。要吃的有吃的,要用的`有用的,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渐渐失去了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哪像课文中的乌塔一样坚强自立。大人们根本没有理解花盆里长不出苍松,鸟笼里飞不出雄鹰、宝剑锋从磨砺出题,梅花香自苦寒来这两句话的真正含义?父母把我们像宝贝一样带在身边,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当然,这跟我们自己的态度也有关系。
妈妈曾不止一次跟我说过:回家早点完成作业,剩余时间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而我,经常把妈妈的话当做耳边风。做了一道题,拿颗糖吃;做了一会儿,又要休息一下,看看闲书。磨磨蹭蹭,做做停停,连洗脸刷牙的时间都快没了,更别提做自己想做的事了。但读了《乌塔》这篇课文,我深受启发,不管做什么事,都要有目标,有计划,合理安排,主动完成。
是雄鹰就要翱翔蓝天,是海燕就要博击风浪!不经历风雨,很难成才。我们要学会独立,放开爸爸、妈妈的手,大胆地载着自己的梦想去飞翔,去追寻我们自己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