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学网 > 百科 > 读后感 > 正文

那些打动我内心的东西——读《男生贾里》有感

2025/08/29读后感

文学网整理的那些打动我内心的东西——读《男生贾里》有感(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那些打动我内心的东西——读《男生贾里》有感 篇1

虽然这本书很久以前就看过了,但现在再看一遍,依旧是百读不厌。小说的主人公贾里是一个爱出风头,聪明机智,爱行侠仗义的孩子。他经常弄出一些让朋友意想不到的事情,总想吸引大家的注意力,让大家对他刮目相看。有时候却会弄巧成拙……

贾里和他的妹妹贾梅同年同月同日生,却有着不同的观点,所以他们时常闹矛盾。

一次学校美食比赛,贾梅做出了一道色香味俱全的菜:“五光十色”——一种用蔬菜、萝卜、土豆……混在一起炒出来的美食。贾里看了很嫉妒,于是悄悄把自己的菜和贾梅的菜调包。

但是到了比赛时他才发现贾梅的菜因为早早的就盖住,热气没有散掉,所以乱成了一团,颜色不好看了,味道也变质了。贾里为他的小聪明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鲁智胜是贾里的好友,他的鬼点子层出不穷:他们想去听演唱会,无奈又没钱,所以鲁智胜和贾里在演唱会开始前的一次演出躲进厕所里,想等到演唱会开始再出来。不过还是被剧院的刘经理发现了。贾里和鲁智胜只好装作扫厕所的,乖乖的去扫厕所。他们又一次为了自己的小聪明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书里还有很多好玩的故事:贾里帮鲁智胜戒烟,烟虽然借了,却误伤了鲁智胜。他们一起与抢劫犯搏斗……

如果你看完了这本书,再去看《女生贾梅》,你会有更多的发现。贾里和贾梅有着同样的故事,也有着属于自己的精彩。

那些打动我内心的东西——读《男生贾里》有感 篇2

我是在一个无所事事的午后拿起《男生贾里》这本书的,本是想消遣,便随意的翻开书页,我没有什么看书的心绪,只是单纯的扫过表面的字,极尽浅显,但却具有生命的灵动力。我慢慢被吸引,继而沦陷在那个富有鲜活生命力的世界里。

一个青春少年的世界,每一章的开篇都是贾里的一小段日记。“有种偷窥的满足感”,心里竟有这么一种奇怪的念想。第一人称的写法,将我带进贾里的生活。我像一个无形的影子跟随他,用他的眼睛观察那个世界,无声的洞察他的思想,与他一同经历那些异彩纷呈的事件与情节,很奇妙!我斜倚在沙发上,阳光斑斑点点照在书页上,两个小时。我跟随着贾里走过了他的一年——初一,那段光华初绽的时光。我无法在故事中找到我的影子,我从未经历过其中的任何一件事,正因如此,他的生活对我来说如此新鲜,他的经历是我那时的梦想,如今的我得以在书中体验,有些缺憾,但依旧满足。他的生活,是艺术,每一件生活中的小事,在秦文君的笔下,在贾里的眼中都变得如斯美好,当时只道是寻常,虚长贾里两年的我,竟从未在意过那些细节,小小的,不起眼,点点滴滴的积累竟成了那一页页幸福的诗篇。那么,这本书为什么能够如此真切地触动我心底里最柔软的那一部分的呢?首先,是因为真诚。个人认为,一本书是否能够打动读者,关键在于它是否足够真诚。诚然,《男生贾里》是一本很真诚的书。本书作者秦文君怀着一颗真诚的心创作,所完成的作品自然是字里行间都充盈着作者真诚的态度与心声。

“贾里”这一形象也作为一个媒介,很好地传递出这一点。书中有一个情节留给我极深的印象:以贾里为首的“老鹰服务队”去给独居老人佘阿婆送爱心,却导致老人腰部受伤,老人因腰伤被女儿接去养伤后,贾里写了一张小字条“真的好想念你”,贴在空无一人的佘阿婆家的门上。“真的好想念你”,短短六字,却是包含着贾里对佘阿婆真诚的抱歉之意、思念之情。以贾里为缩影的广大少年们重情重义的品质于此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作者真诚的叙述以及贾里所展现的真诚的情感,都是打动我的关键所在。其次,是因为本书所传递出的真善美的精神。《男生贾里》之所以能够如此深入人心、获得如此多的荣誉,是因为它向读者所表达出的是一些积极向上、蓬勃昂扬的真、善、美的精神、思想和文化。平心而论,《男生贾里》的语音风格实在称不上华丽,它有的是朴实而清新的平和之气。但它依然有着打动人心的力量,而这力量的本质就是真善美的力量。儿童文学的受众面极广,尤其是其中还有很大比例的阅读人群是身心还处于可塑造的发育阶段的少年儿童。他们能否成长为一个心理健康、心智健全的人,取决于他们是否得到了良好的、正确的引导。《男生贾里》就是一位很好的引导者。书中关于父子间的亲情、同学间的友情、师生间的彼此尊重等都能够给予读者一个良好的榜样,使得他们能够领悟真善美的真谛,净化自己的心灵。所有文学的精髓在于心灵的纯真、善良和美好,那些华丽的辞藻、惊艳的佳句,都只是它的外衣。而决定他内涵的,还是它所向读者传递出的精神、思想和文化。

最后,是因为共鸣感。我相信,绝对不止我一人会在读的时候会不由自主地将书中人物和日常生活中身边的老师、同学、朋友们对号入座,会觉得书中的故事仿佛就发生在自己身边,这便是我所说的共鸣感。读一本书,相当于与此书的作者进行一次交心。没有人会愿意和一个与自己话不投机的人交心,因此也没有人会愿意和一个与自己话不投机的人交心。那么,是什么激发了读者的“共鸣感”呢?答案是作品贴近生活的真切感。《男生贾里》就是一本足够真切,足够有共鸣感的好书。记得其中有一个故事,说的是贾里的语文老师查老师因事出差了几个月,贾里班上的同学都因查老师的离去而无精打采。当得知查老师回来的消息时,大家都无比兴奋,并给回来的查老师一个大惊喜。贾里一行人心情的转变给了我很大的触动,我的心情也不禁与他们一起跌宕起伏。这便是作者聪明的地方,把作品中的情节染上真切的情谊,共鸣感无需刻意去营造,自然油然而生。合上书页,家里好像突然变得冷清而空旷,耳边贾里的声音戛然而止,心情在那一刻沉静。有些受不了这样的落差,我重新翻开书,又是崭新的初一。

我不禁感叹起秦文君的文笔,写的如此真切。那字里行间满满的都是爱啊!对贾里的爱,对生活的爱。看着手中的书,如清风吹进心间,飘起满满清扬的飞絮。我扬起唇角对着封面,见封面上的贾里也正对我无邪的笑。夜间灯火星星点点,在《男生贾里》,一本薄薄的小说里,我感受到了一种平凡的幸福。读一本小说也可以如斯美丽。

那些打动我内心的东西——读《男生贾里》有感 篇3

在《男生贾里》中,它所叙述的是一个充满青春活力的初一学生的故事。每一章基本上就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故事,每一个故事的开头都可以看到一段"贾里日记”,用贾里日记的语言可是故事,自然而然地加强故事的可信性和可读性。同时这些故事又是相互连贯,共同构成全文的整体。故事中刻化的人物贾里有十分明显的特色:班级里一出现什么怪模怪样的事,大家就会不约而同地说:"是不是贾里干的?”

其实,贾里的心眼并不坏,他是个能干有调皮的男孩,颇有点幽默气质;他不是大人眼中的优秀生,当然也不是个落后生;他聪明热情机智好幻想爱开玩笑;他每天都在做伟人梦,渴望能一举成为一个英雄,却想不到东碰西撞,弄巧成拙,常常成了个好心办坏事的鲁莽顽童,甚至使自己陷入令人难堪的境地`````````````

但这一切并没有使他退却,他依然热情过人,渴望获得成功。

当然,贾里也干过叫他人刮目相看的事情,着实让他的好朋友鲁智胜"羡慕”了一番。

这个看似平常的初一男生,有用不完的干劲和旺盛的精力。他的出现,使得平淡的生活变得有滋有味起来,而骚动的心灵也因之显得有声有色。

那些打动我内心的东西——读《男生贾里》有感 篇4

我最喜欢的书是秦文君女士的《男生贾里》,通过贾里的故事我学到了“只要人人都付出一点爱,我们的国家必将成为一片爱的海洋”这个道理,这也是我的中国梦。所以,我想设立“爱心节”,因为只有爱才能促使我们不求回报地帮助有困难的人。

爱心节我一定要早早地起来,到公园去宣传“爱的奉献”。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忽然,我看见一位小男孩骑着车撞到了一位老爷爷。老爷爷被撞倒了,小男孩站在一旁,不知道该怎么办。我看见了,连忙跑过去,对那个小男孩说:“你不能这个样子,你快去和老爷爷道歉。”小男孩听了,惭愧地低下头,走到老爷爷的面前,对老爷爷说:“对不起,老爷爷,我不该撞倒您。”老爷爷说:“没有关系,知错就改就是好孩子。”我帮助了这个小男孩,我觉得很幸福。然后,我又去大街上帮助有困难的人。还去电影院观看了有关爱心奉献的电影。看电影时,我还帮助小弟弟寻找座位呢!

过爱心节,帮助有困难的人,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那些打动我内心的东西——读《男生贾里》有感 篇5

贾里对我来说是个不陌生的名字。他是《男生贾里》中的主人公,一个不同凡响、热情狭义的少年,他身边的一个个故事都体现出我们这一代丰富多彩的少年生活,有滋有味的成长历程。其中“三剑客”带给我太多太多是启示。

故事主要讲了鲁智胜、贾里为了班级的光荣,假扮老师,让高才生陈应达参加了“英语竞赛”,贾里被揭穿后,陈应达与贾里的友谊便搁浅了。没多久,鲁志胜学会了吸烟,吸上了瘾,贾里动了“坏脑筋”,在烟里引入了一个抽去引火线的爆竹,使鲁志胜“吓”掉了烟瘾,这个原来的“三剑客”勉强变成了“双剑客”。

我羡慕男生们拥有胆量、勇气、义气。我们女生好起来来点小恩小惠。一旦要维持友谊必须背着良心说好话,偏向她,否则会因一个字而闹翻。我真希望自己能像男生贾里那样大度,那么讲义气,笑着一句:“你真不够朋友”解决所有对朋友的不解。

其实,为了朋友,动一点“坏脑筋”还是可以的。为了让朋友走入正轨,可以用女生的方法来“教训”她,不必为了“友谊”而耽误她……可是,这所有的“坏脑筋”都被女生的温文尔雅淹没了。

在我看来,一个会做人、会交际、会办事、会学习的女孩子才是优秀的女孩子!男生贾里我向你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