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学网 > 百科 > 读后感 > 正文

《悯农》读后感

2025/08/31读后感

文学网整理的《悯农》读后感(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悯农》读后感 篇1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不记得什么时候,就会背这首古诗,懵懵懂懂的似乎理解它的意思,但并没有对它有多么深刻的体会,直到经过那件事之后。

一天,我在家里看电视,一则新闻吸引了我。袁隆平,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花了12年的时间成功的研究出了产量惊人的杂交水稻,解决了整个人类的粮食问题。我起先也不懂的什么叫粮食问题,但是我看到一个瘦弱的非洲黑人小男孩蜷缩成一团,满身的骨头凸起,看起来十分的恐怖。他的'身边有一只饥饿的的秃鹰,正在等他的死亡。毫无疑问,这么瘦弱的孩子,就是因为没有饭吃,没有食物,所以注定要变成秃鹰的食物。当我明白那张图片想要反映出的真正含义的时候,我难过的流下眼泪。

《悯农》这首诗就是告诉我们食物来之不易,要珍惜粮食。在那个食物匮乏的年代,珍惜了,就会让饿肚子的人吃饱,不至于饿死。虽然现在有了杂交水稻,但是我们依然要学着珍惜粮食,因为世界上还有人吃不饱饭。万一年成不好,没有收获,平时人们又不珍惜,很容易又有灾难。

所以,不管什么时候,我们都不要浪费粮食。因为珍惜,所以更加幸福!

《悯农》读后感 篇2

《悯农》第一首的开头两句中,“一粒粟”经过农夫的辛勤劳动后化为“万颗子”,正因为农民的辛勤劳动,才使得有如此的丰收景象。然而“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普天之下,即使没有荒废不种的地,劳苦的农民依然要饿死。

这首诗前两句赞扬了农民的辛勤劳动,后两句则突然写农夫即使这么辛勤地劳动,也还是要饿死。前后形成如此大的反差,表达了对农夫的同情,也讽刺了当时不合理的`社会财富分配制度。

《悯农》第二首的第一句,“锄禾日当午”,简洁地交代了农民劳动的时间、事情和天气。正午时分天气很热,而农民依然在锄地,写出了农民辛勤劳作的形象。最后两句诗则抒发了诗人的感慨:有谁知道碗里的饭每粒都是劳动人民辛苦劳动得来的吗?提醒我们要珍惜每一粒粮食,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这两首诗通俗易懂,叙议结合,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关心,也呼吁我们要珍惜粮食。

《悯农》读后感 篇3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唐代诗人李绅的《悯农》是我们一年级学的古诗。当时,老师只要求我们能够熟练背诵这首古诗,但我没能全部理解这首古诗的含义。

今年暑假,爸爸妈妈带我到安徽农村的外婆家。外婆是一个农民,自己种了几块地。我很好奇,来到农村的第二天早上,我就拉着妈妈去看外婆怎么收稻谷。当看到瘦弱的外婆在火辣辣的太阳下挥起镰刀割稻,那额头豆大的汗珠不断的往下淌,衣服全部都汗湿的时候,我很心疼外婆,也体会到了干农活的幸苦,这时再次想起了《悯农》这首古诗词,并背诵了好几遍。我也更深刻的`理解了这首古诗词的含义:这一粒粒的粮食都是农民伯伯辛苦的汗水换来的呀!

在生活中,有很多小朋友不爱吃饭,或者挑三拣四,但是这些小朋友不知道:没有农民伯伯那双勤劳的手,你们哪来饱肚子的粮食,哪来那么多好吃的东西?

再次读了这首古诗,我想说:作为当代的小学生,要尊重农民伯伯的劳动果实,不能浪费粮食。让我们大家都从节约每一粒粮食开始,从自己身边小事做起,用实际行动来发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尊重他人的优良传统。

《悯农》读后感 篇4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首诗的意思大家差不多都知道,就是夏日中午时,猛烈的阳关炙烤大地,农民却头顶烈日,挥汗给禾苗松土、除草。

在这我劝告人,千万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劳动成果,因为这都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是农民伯伯用汗水换来的,我们不要去浪费,也不要去糟蹋。虽然有的人他是这样说,但却不曾这样做,却一天天的`在浪费。有一次,我看过这样的一个广告,每天每家浪费的食物已够灾区吃一年了!可知我们浪费的食物是多还是少!有些人只会浪费,觉得浪费那么一粒两粒的米饭不足为事,就只那么一粒两粒的米饭再灾区那可都是宝,为什么到了一些人的手里却是草了呢?我觉得应该让那些浪费食物的人去耕地,让他种出成果来,然后再让他去看看人们浪费他辛辛苦苦用汗水所换来的劳动成果,被人浪费自己的劳动成果你会伤心吗?

将心比心,如果被农民伯伯看见这一幕,他们该多伤心呀!自己辛辛苦苦种菜却换回了浪费和糟蹋。这样浪费农民伯伯的劳动成果是一种极大的可耻。节省,才是美德。“节约是建造美好明天的唯一工具。”这句话大家都知道是什么意思。让我们一起节约吧!不要让浪费的行为出现在我们之间。

《悯农》读后感 篇5

我从小到大学过许多唐诗,宋词。有一些激情豪迈,有一些儿女情长……但是,我刚开始学的第一首诗是“悯农”这首诗令我教育深刻。

每当我朗诵到:“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时候。眼前就浮现出:火辣辣的太阳在赤烤这大地,而农民伯伯仍然在田地里辛勤地劳动,这反映了不只是某些人的遭遇,而是整个农民艰苦的生活和悲惨的命运。

而跟我们对比,个个在家做小公主,小皇帝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还有一些孩子却不懂得珍惜,爱惜;不懂得食物是经过农民的辛勤劳动的双手才能耕耘出来的。

我朗诵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句话讲了有谁知道盘中的饭食是怎样来的吗?这每一粒粮食都包含着农民的辛苦。读到这里我就觉得羞愧不已。想起往事,我每次吃饭时,都把饭弄得到处都是,根本不懂得去珍惜。

但是,学了这首诗,我得到了一个启发:粮食来之不易,我们应该要珍惜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