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学网 > 百科 > 读后感 > 正文

呼兰河传读后感400字

2025/09/02读后感

文学网整理的呼兰河传读后感400字(精选6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呼兰河传读后感400字 篇1

我最近在读一本书,书的名字叫《呼兰河传》,它是一个20世纪80年代的一个叫萧红的女作家写的,我觉得她的文笔非常大气。萧红以灰色的笔调描述了书中,萧红用轻盈的笔调写下了她的童年,其中,萧红很多次提到了她的祖父与她嬉戏玩耍的场面,因为在家中,只有祖父最关心她,而其他人却非常歧视她。书中有一处情节最是我难忘,萧红趁祖父不注意,往他的帽子上插满了玫瑰花,祖父却没有察觉,还说:“这季节的玫瑰真香啊!”萧红在旁边哈哈大笑。

读到这里,我感觉萧红的童年是过得非常无悠无律同时也感到自己身在童年感到高兴,是呀,童年是上帝送给我们最好的礼物,所以我们要好好珍惜自己的童年。我又为萧红感到惋惜,因为她31岁就死了,如果她不这么早死的话,也许还能给我们留下更多更好的作品。

啊,真想永久停留在童年。可是时光总是要走的。那就用一颗善良、热情、奋进的心来好好珍惜、感受这如花的大好时光吧。

呼兰河传读后感400字 篇2

小说中的大部份人物毫无人性,叙述惨烈、残酷。遮避在我们生活周围的事情太多,我们往往看不到太多的真相,萧红让我们没有遮避地直接进入生活,不掩饰也不修饰在她看来自然的、有生命的东西——它们构成文学的审美对象。

萧红在一篇文章中曾写道:“这是凶残的世界,失去了人性的世界,用暴力毁灭了它吧!毁灭了这些失去了人性的东西!”(《同命运的小鱼》)。这失去了的人性,我们在萧红的作品中俯拾皆是。

人性的冷漠。王寡妇的独子掉河淹死了,她自此疯了,但疯了还忘不了自己的悲哀,隔三差五的哭一场,但哭完仍得回家吃饭、睡觉、卖豆芽菜。人们虽对她有恻隐之心,不过为时甚短罢了,不久就把这事忘记了,偶尔还有人偷她的菜,但她还是平平静静的活着;造纸房里,私生子被活饿死,因为是初生的孩子,算不了什么,也就不说他了;狗在咬一个讨饭的,主人问“咬什么?”仆人答:“咬一个讨饭的”说完了也就完了,可见这讨饭的活着是一钱不值了。

作者笔下呼兰河的人性是麻木的人性“人活着是为饭穿衣。人死了就完了。”人性的冷漠,在作品中成为一种正常的存在状态。人生的麻木活着是无望的,生老病死只是人们逆来顺受的事情,人们只好把希望寄托在为“鬼神所做的事上”如:跳大神、放河灯、娘娘庙大会等。

呼兰河传读后感400字 篇3

最近我读了一本书——《呼兰河传》。它是我国著名作家萧红写的一本书。

有人说《呼兰河传》不像是一本小说,而我却觉的《呼兰河传》是对我引响最大的一本书。

《呼兰河传》写的基本都是萧红童年的故事。那时的人们都很迷信,对萧红的只有歧视,而她的祖父对她的爱却是无穷无尽。书中,萧红用轻盈的笔调写下了她的童年,其中,萧红很多次提到了她的祖父与她嬉戏玩耍的场面,读了让人不忍发笑。

读到这里,我感觉萧红的童年是过得非常无悠无律同时也感到自己身在童年感到高兴,是呀,童年是上帝送给我们小朋友最好的礼物,所以我们要好好珍惜自己的童年。萧红的童年基本上都在那充满迷信的小城——“呼兰河”里渡过的。

在呼兰河这小城里,充满了迷信的影子什么海龙王啊,什么叫魂啊的,跳大神啊。迷信还是迷信,跳了大神,给人去病。看了生日再去嫁,若是生日不好但家里很有钱的男孩是可以嫁得的。生日不好的女孩子即使是家财万贯也取不得。看,旧时代的人就这样男孩子总比女孩子地位高,家里没钱人家根本不把你当人看。

《呼兰河传》里的故事,是三天三夜也说不完的,苦闷和寂寞也一样,而这一心情投射在《呼兰河传》的暗影中,见之于全书的情调,也见之于思想部分,这是令人惋惜的。

呼兰河传读后感400字 篇4

呼兰河,那是一个既偏远又热闹的寒带小城,冬天,严寒可以冻裂许多许多……只是因为冷。百无聊懒的生活使人们愚昧无知、麻木不仁,总是希望生活中出现一些小插曲,让自己像看戏一样作一位旁观者,以打发那些无聊与寂寞的时光。所以,交通要道上坐落的那个“大泥坑”,无人问津、无人整治、无人填埋,纵然不断地有骡马、小孩、猪禽掉入,纵然要过着提防不幸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提心吊胆的日子。但是,能旁观、能喝彩,能议论,人们就很满足了。

除此之外,一些约定俗成的活动也是人们摆脱空虚的绝佳选择。跳大神的、唱秧歌的、放河灯的、看野台子戏的、看庙会的……真是热闹非凡!但很显然,举办这些活动除了能让人们聚一聚、露露脸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驱鬼求神、祈愿幸福生活。而生活真的就会因此而好起来吗?

“我”和“祖父”是在第三章才出现的,但其实也不算是小说的主人公吧,但却是小城里很多故事的见证人与旁观者。小说中,“我”所能感受到的温暖,绝大部分是来自祖父对“我”的关心与呵护。祖父的慈祥与温和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了“我”的童年及成长。这或许是多年后的作者最值得怀想与思念的地方了。祖孙俩相依相伴,有着无穷的快乐……

呼兰河传读后感400字 篇5

《呼兰河传》是萧红的著作,但更像是自传。她是近代女作家,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

我最喜欢“我家的大花园”这章。书中作者对人物的描写十分详细,特别在写“我”时,把“我”与祖父在园子中栽花、拔草、种菜和铲地等事写得详略得当,描写细致。祖父干什么,我就干什么。这一句话不但能感觉到“我”是祖父的“跟屁虫”,也能流露出“我”很喜欢祖父。

“我”跟着祖父做农活都是以玩为主。比如种菜时,祖父是用力把土踩实,而我是随意踩着玩;铲地时,祖父是一点一点的铲,“我”却是这一下那一下的铲。祖父也知道孩子的天性是玩,他不但没有打断“我”,反而继续让“我”玩,说明他很理解孩子。

“我”只要在园子里就不会孤独,因为这里充满生机,不会被约束,十分自由。累了就靠着一个土堆上休息,想吃什么就拿什么吃,农作物想开花就开花,想结果就结果,更能反衬出在这园子里的自由。

我也真想有个这样的大花园啊。我也像文中的“我”一样,在园子里无拘无束的玩耍,同时我也想有一个了解孩子,很有慈爱感的祖父。

呼兰河传读后感400字 篇6

每当我一拿起《呼兰河传》,就再也放不下了。它像磁石一样吸引着我,让我融入“呼兰河”的世界。

书中讲了“我”从小出生在呼兰河。因为父母和祖母对我的十分冷淡,所以我从小就喜欢跟祖父在一起,直至祖父去世。

当我读到“以上我写的并没有什么优美的故事,只因他们充满我我幼年的`记忆,忘却不了,难以忘却,就记在这里了。”不由得使“我”想起我的童年的魂牵梦绕,在童年美好的记忆中还包含着几丝对祖父的去世的伤心,还有一些牵挂。

当我读到“至于那还没有被拉去的,就风霜雨雪任旧在人间被吹打着。”我十分同情他们,那时候科技不好,取暖工具没有。有很多人冻死在路边。而我们的衣服多得一个衣柜都装不下了,还要每个季节都买好几套新衣服。

法国的安德烈·莫罗阿曾经说过:怎样是幸福的童年?是父母之间毫无间隙,在温柔地爱你的孩子时,同时维持着坚固的纪律,且在儿童之间保持着绝对一视同仁的平等态度。而作者的童年是多么的不幸,只有祖父相陪。我们身边有着那么多爱我们的人,我们还身在福中不知福,抱怨对生活的不满,作者萧红这么艰辛的童年又何曾抱怨过呢?我曾经抱怨父母的唠叨,可不知这父母的唠叨含有多少的爱一,小时候不听父母劝告,贪图一时的快乐,只顾自己玩乐,不珍惜这美好的学习时光。这真是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