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学网 > 短文 > 教学教案 > 正文

《草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2025/09/02教学教案

文学网整理的《草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草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⑴学会本课14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有关词语。

⑵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句子中含着的意思。

⑶读懂课文,理清文章结构,品味、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

2、情感与体验:

读懂课文,在草原自然美与人性美的熏陶感染下,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的教育。培养学生爱美的兴趣。

3、过程与方法:

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中再现课文所描述的生动情景。

【教学重、难点】

1、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中再现课文所描述的生动情景。

2、体会句子的意思,积累课文优美的语言。

3、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下笔赞美草原的美丽。

【教学准备】

草原的风光图片和重点句的投影片。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有关词语。

2、学习第一段,领略草原美景,品味、积累优美的词语。

〖教学过程〗

一、激导入

同学们,“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你们知道这首诗描写了哪里的景色吗?

板书:

草原

二、看图说感受

1、你们看,这就是美丽的大草原。

出示草原的风光图片──老师简单解说。

2、草原给你怎样的感觉?

大、绿……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你们想知道我国的语言大师老舍先生笔下的草原是怎样的吗?

2、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读读课文,看看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要求:

边读边画出生字词,注意把生字读准。

四、检查自学情况

1、那个同学有信心读准生字词?

(出示生字词)

2、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板书

景美人美

五、学习第一段,领略草原之美

1、老舍先生初到内蒙古大草原,看到美丽的景色,还与内蒙古人民欢聚一堂,由衷写下了“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诗句。

(出示句子投影)

2、课文哪一部分写了草原的美景呢?谁想读读这一段?要求:

边听读边画出描写草原的美的句子。

3、自由读:

“那里的天比边处的天……轻轻留入云际。”

4、在这段话里,作者抓住了哪些景物的特点来写?按什么顺序写?

板书:

空气(清鲜)

天空(明朗)

小丘平地(一碧千里)

羊群(白色的大花)

5、小结:

不愧是语言大师!老舍先生不但能按一定的顺序写出了自己初到草原所看到的景物特点,还用优美的文笔写出了草原的美。你认为哪些句子写的特别美?美在哪?

6、小组交流、汇报(相机出示句子投影──品读句子):

“在天底下……并不茫茫。”

理解“一碧千里”、“茫茫”。

“四面都有小丘……小丘也是绿的。”

理解这个比喻句,这是“静态”描写。

“羊群一会儿……白色的大花。”

理解这个比喻句,这是动态描写。

“那些小丘的线条……轻轻流入云际。”

理解“翠色裕流”,“渲染”与“勾勒”的.区别。

7、小结:

作者笔下光辉,一会儿把草原写成一幅画,一会儿把草原的“动”写出来,动静结合,真是如诗如画,美不胜收。让我们再读读这段话,加深体会草原之美。

8、师生合作读:

师领读:“在天底下”……并不茫茫。”

生跟读:“四面都有……流入云际。”

9、过渡:

草原这么美,难怪作者“想高歌一曲”,“又想低吟一首小诗”呢!知道为什么吗?

(抒发自己的情感:愉快、赞美……)

10、导读:

谁愿意通过自己的朗读,把作者的感情发挥出来呢?

出示句子投影:

“那里的天……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这种境界……低吟一首绮丽的小诗。”

11、过渡:

草原这么美,真让人陶醉其中,看!“在这种境界里……回味草原的无限乐趣。”这句话真的写骏马和大牛在回味吗?

(理解这个拟人句)

12、小结:

这种境界正是人们所说的景由心生,情境交融。草原这么美,多令人往啊!让我们一同回味草原的美景吧!

13、配乐朗读第一段,加深体会草原之美。

六、欣赏歌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草原这么美,何止是语言大师老舍先生要赞美草原,连著名歌声蒋大为也要用自己优美的歌声去抒发自己对草原的赞美之情呢!想听吗?

播放乐曲。

七、拓展

1、听到这么美的歌声,老师也写了一首赞美草原的诗呢!

出示投影──自创诗:

草原

草原,我梦中的草原。

蓝蓝的天空朵朵白云,清风轻拂绿色的梦谣;

阳光唤醒绚丽的花朵;

雁儿归,蝶儿舞

千里碧波如画卷。

草原,我向往的草原。

蒙古包里孕育勤劳善良的人们,小伙子策马扬鞭显英姿;

姑娘们放声高歌满天涯;

牛儿塣,羊儿肥

牧民描绘幸福景。

2、你们也想赞美草原吗?用你们精彩的文笔赞美草原吧呢?

八、作业

抄生字,读课文感受草原的美。

《草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篇2

活动目标:

在了解蒙古族人民生活的基础上尝试创编蒙古族舞蹈动作。

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活动准备:

音乐,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你们到蒙古大草原上去玩一玩,我们一起去看看蒙古大草原上都有些什么,那里的人们都在干什么。”

(教师一边播放PPT课件,一边讲解,提问幼儿,引导幼儿初步了解蒙古大草原的美丽风光和人民的生活,知道蒙古大草原上都有些什么,那里的人们都在干什么。)

二、听旋律,编动作

教师播放一段蒙古族音乐,让幼儿边听边回想蒙古大草原声的人们在干些什么,然后试着用动作来表现。

反复感知旋律后,让幼儿大胆尝试创编蒙古族动作,包括扬鞭骑马,骑马射箭,抚摸牛背,挤牛奶,献哈达等动作。

三、表演舞蹈

将创编的动作串联、组合起来,让幼儿随音乐一起舞蹈。

(可采用集体,分组,分男女等表演方式)

活动反思: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对艺术领域的目标分析中提到这样一条:“乐于与同伴一起娱乐、表演、创作。”我就是根据这个目标以及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能力特点设计的本次活动。孩子在活动中通过自己的想象,创编出扬鞭骑马、射箭、给奶牛按摩、挤牛奶、献哈达等动作,并能随音乐与同伴快乐的跳舞,再活动中体验到了快乐。

2.但是我发现,也有个别幼儿参与不积极的'现象,我认为是与幼儿的性格和兴趣有关,通常参与不积极地幼儿往往是性格比较内向、安静的孩子,他们比较喜欢看图书、画画这一类活动,对于音乐活动他们的兴趣和积极性就会明显降低,所以这就需要老师平时多做引导,多鼓励幼儿尝试不同的活动,让其在获得肯定之后产生兴趣,使其性格越来越活泼。

《草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篇3

【教材分析】

这篇文章是走进西部这个专题研究中的第一篇文章,是大作家老舍第一次来到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感受,辽阔美丽的草原景色、热情好客的内蒙古人民,都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者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来完成整篇文章,首先描绘了一幅一碧千里而不茫茫,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的.奇丽的草原美景,接着描写了人们盛大热情的欢迎场面,最后是草原联欢、把酒话别的情形直至以“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收束全文。全文脉络清晰,行文流畅而且语言优美,既不失纯朴简练的语言风格,有呈现生动感人的气息。

【设计理念】

有创造性地运作“整体──部分──整体”的阅读教学基本思路,引导学生有创意地阅读。以“读说式”的课堂交流,培养学生“引经据典”地解读课文、阐述见解的能力。注重学生的课堂语文实践,多方面训练学生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认识4个生字,会写“渲、勒”两个生字。

2、能力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

3、情感目标:

感受草原的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认识民族团结的重大意义。

【教学重、难点】

1、感受蒙古的美好风光和风土人情,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2、“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含义,激发学生的热爱西部之情和珍爱蒙汉的民族感情。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创设情境

导言,板书课题:

草原

生读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大声朗读课文,能读几遍就读几遍。

2、多种形式检查字词。

⑴ 带拼音开火开读。

⑵ 去拼音指名领读。

3、指导写字:

⑴ 教师范写,强调书写要注意的笔画。

⑵ 学生仿写。

三、精读细品,品味草原之美

1、小组合作学习,相互交流:

自由读文,把自己读懂的在小组内交流。

2、汇报品悟:

⑴ 汇报。

⑵ 朗读指导:

① 出示草原美景图,教师配乐范读。

② 指名配乐读。

四、拓展延伸

看一组草原被破坏的图,与草原的美景对比谈谈感受。

五、全课总结

六、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草 原

风光美

人情美

草原风情画

《草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篇4

目标设计:

积累品味优美句,体会其含义,理解课文:草原人美、景美。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的教育。

重点难点:

体会句子的含义

教学方法:

师生互动生生交流自主探究体验触情

教具:

录音机VCD

学具:

留言卡

课前准备:

自制心形卡熟读课文收集草原资料

课堂流程:

一、诱趣引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想和大家比试一下预习作业(展示草原资料)你们的诗你们的佳句、老师的VCD都展现辽阔壮美,我相信也很想亲自到草原去看看吧!今天就跟随老舍先生一起走进那令人向往而又神秘的土地吧!

二课上求知:

(一)师生互动学习第一段(草原美景)

1、指名读段

2、出示学习提示:找出能体现草原美的词、句,谈谈你的理解;理清层次。

3、老师走进学生中倾听和诱导提炼理解精华,学生汇报,

4、自由读文体会景物的美

[本段重点诱导:“一碧千里”“无边无际”这几个词你能看出什么?看出草原的辽阔,绿的美;平地绿、小丘绿对比的不鲜明,形成一体,美的`那么柔;面对这种境界你的感受怎样?作者用骏马、大牛来衬托(情景交融法);修辞是一大亮点]

(二)生生交流学习第二段(迎客)

1、自由读文小组合作学习并汇报

2、教师相机点拨:结合“洒脱”“怎么走都可以”体会作者的心情变化;结合“彩虹”“欢呼”体会主人的好客;结合汽车“飞”“走”不同的描写,动静结合把作者的激动心情灵活的展现出来。

(三)自主学习第三、四段(相见款待)

1、默读自学质疑汇报

2、解疑点拨:如何体会蒙汗两族人民的深情厚意

蒙古不但景美人更美,我们目睹了草原人民接人待物的风俗习惯,又感受了民族团结之情,就让我们一起唱起来吧!放录音《骑着马儿巡逻去》

(四)齐读第五段理解“蒙汗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进一步点明了让作者流连忘返、不忍离去的原因是草原的自然美和人情之美

你们看此情此景你想怎么表达你的心情呢?用歌、用诗、用画......

三触景体验

1、把你的话写在你的心形卡上贴在黑板,进行爱国教育

2、尝试片段做导游

《草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⑴学会本课14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有关词语。

⑵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句子中含着的意思。

⑶读懂课文,理清文章结构,品味、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

2、情感与体验:

读懂课文,在草原自然美与人性美的熏陶感染下,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的教育。培养学生爱美的兴趣。

3、过程与方法:

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中再现课文所描述的生动情景。

【教学重、难点】

1、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中再现课文所描述的生动情景。

2、体会句子的意思,积累课文优美的语言。

3、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下笔赞美草原的美丽。

【教学准备】

草原的风光图片和重点句的投影片。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有关词语。

2、学习第一段,领略草原美景,品味、积累优美的词语。

〖教学过程〗

一、激导入

同学们,“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你们知道这首诗描写了哪里的景色吗?

板书:

草原

二、看图说感受

1、你们看,这就是美丽的大草原。

出示草原的风光图片──老师简单解说。

2、草原给你怎样的感觉?

大、绿……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你们想知道我国的语言大师老舍先生笔下的草原是怎样的吗?

2、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读读课文,看看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要求:

边读边画出生字词,注意把生字读准。

四、检查自学情况

1、那个同学有信心读准生字词?

(出示生字词)

2、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板书

景美人美

五、学习第一段,领略草原之美

1、老舍先生初到内蒙古大草原,看到美丽的景色,还与内蒙古人民欢聚一堂,由衷写下了“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诗句。

(出示句子投影)

2、课文哪一部分写了草原的美景呢?谁想读读这一段?要求:

边听读边画出描写草原的美的句子。

3、自由读:

“那里的天比边处的天……轻轻留入云际。”

4、在这段话里,作者抓住了哪些景物的特点来写?按什么顺序写?

板书:

空气(清鲜)

天空(明朗)

小丘平地(一碧千里)

羊群(白色的大花)

5、小结:

不愧是语言大师!老舍先生不但能按一定的顺序写出了自己初到草原所看到的景物特点,还用优美的文笔写出了草原的美。你认为哪些句子写的特别美?美在哪?

6、小组交流、汇报(相机出示句子投影──品读句子):

“在天底下……并不茫茫。”

理解“一碧千里”、“茫茫”。

“四面都有小丘……小丘也是绿的。”

理解这个比喻句,这是“静态”描写。

“羊群一会儿……白色的大花。”

理解这个比喻句,这是动态描写。

“那些小丘的线条……轻轻流入云际。”

理解“翠色裕流”,“渲染”与“勾勒”的区别。

7、小结:

作者笔下光辉,一会儿把草原写成一幅画,一会儿把草原的“动”写出来,动静结合,真是如诗如画,美不胜收。让我们再读读这段话,加深体会草原之美。

8、师生合作读:

师领读:“在天底下”……并不茫茫。”

生跟读:“四面都有……流入云际。”

9、过渡:

草原这么美,难怪作者“想高歌一曲”,“又想低吟一首小诗”呢!知道为什么吗?

(抒发自己的情感:愉快、赞美……)

10、导读:

谁愿意通过自己的朗读,把作者的感情发挥出来呢?

出示句子投影:

“那里的`天……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这种境界……低吟一首绮丽的小诗。”

11、过渡:

草原这么美,真让人陶醉其中,看!“在这种境界里……回味草原的无限乐趣。”这句话真的写骏马和大牛在回味吗?

(理解这个拟人句)

12、小结:

这种境界正是人们所说的景由心生,情境交融。草原这么美,多令人往啊!让我们一同回味草原的美景吧!

13、配乐朗读第一段,加深体会草原之美。

六、欣赏歌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草原这么美,何止是语言大师老舍先生要赞美草原,连著名歌声蒋大为也要用自己优美的歌声去抒发自己对草原的赞美之情呢!想听吗?

播放乐曲。

七、拓展

1、听到这么美的歌声,老师也写了一首赞美草原的诗呢!

出示投影──自创诗:

草原

草原,我梦中的草原。

蓝蓝的天空朵朵白云,

清风轻拂绿色的梦谣;

阳光唤醒绚丽的花朵;

雁儿归,蝶儿舞

千里碧波如画卷。

草原,我向往的草原。

蒙古包里孕育勤劳善良的人们,

小伙子策马扬鞭显英姿;

姑娘们放声高歌满天涯;

牛儿塣,羊儿肥

牧民描绘幸福景。

2、你们也想赞美草原吗?用你们精彩的文笔赞美草原吧呢?

八、作业

抄生字,读课文感受草原的美。

《草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精选10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草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