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世奇人读后感
文学网整理的俗世奇人读后感(精选6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俗世奇人读后感 篇1
在这大千世界中,奇人怪事层出不穷。在寒假里看了冯翼才写的《俗世奇人》后,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这句话的含义。
这本书讲的是天津卫这个水陆码头中,性格迥然相异的一些奇人。这里居民五方杂处,奇人怪事多得可谓是天上的繁星,数不胜数。
就拿书中《绝盗》一文来说吧,真是令人绝倒。在人头极杂,邪事横生的老城区、租界一带,来了一对新婚的.小夫妻,在这里租了房子。几天后,在他们上班的当儿,来了一个老头带着二个小伙子,自称是新郎的”爹爹“和”弟弟“,骂骂咧咧的砸开了大门,搬走了一切能搬走的东西,搬不了的就砸了。那”爹“就站旁边大骂大儿子不孝,禽兽不如,不顾爹娘的死活,偷偷跑这儿享福来了。旁观的人都信以为真,不仅没人出来阻止,还都在心里对那个新郎鄙视了一番。小两口回来后懵了,问邻居都不肯告诉他们缘故,后来还是一位老大爷跟他们说了,不过新郎听后更懵了,说他爹娘双亡,只有一个嫁到关外的姐姐。这个案子查了好几年,都没找到新郎的”爹“。
看吧,天津卫盗案千奇百怪,这桩却熟第一,强盗居然当了人家的”爹“,被盗的竟莫名其妙地做了强盗的”儿子“,不但损失了财物,还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跟别人说却招来嘲笑。多损,多毒,多邪!真让人拍案叫绝!
书中写了许多各式各样的俗世奇人,有重义气的李金鳌,有重规矩的苏金散大夫(苏七块),还有认牙不认人的牙医华大夫、、、、、、真是万千世界,芸芸众生,奇人怪事,层出不穷。欲要细解,牢记心中,慢慢品味,《俗世奇人》!
俗世奇人读后感 篇2
最近,我看了老师推荐的《俗世奇人》。这本书十分的好看,我一连看了两次。
这本书之所以那么好看是因为讲述了 18 位有 “ 绝技 ” 的奇人。有力大无比的张大力,赶时髦的背头杨,记牙不记人的华大夫,把人捏得栩栩如生的泥人张……在那么多的文章中,我最难忘的'是苏七块。苏七块一文中讲述了天津医生苏金散。他医术十分高明,只不过想看病得先付七块银元才给看。一天,来了一位三轮车夫,他手骨折了,往门上一靠,右手托着左胳膊,疼得够呛。而苏七块视而不见,华大夫赶紧给三轮车夫七块银元。当钱落在柜台时,苏七块就把车夫的手放在柜台上,捏几下骨头,车夫做好心理准备承受疼痛的时候,苏七块却对车夫说:已经接好了。当下涂上石膏夹上夹板,给了活血的配方。
读了这本书,我有很多很多的想法:
一、 写作要把道理和凸显手法合二为一,让人读起来明白、清爽。
二、写作时文章中可以用多一些幽默的手法。
三、人一定要有特长。电视上也经常会报道说:东北农民会说一口地道的俄罗斯语,都成了翻译员。下岗工人研究出了很多适用于生活的发明,甚至是机器人。我们不一定要样样精通,但一定要有专长。
四、文中的苏七块其实并不是一个爱钱的人,只是因为他性格倔强,有自己的个性跟原则。
俗世奇人读后感 篇3
漫长的寒假期间,总少不了几本好书的陪伴与鼓励。在这期间,我读了一本名叫《俗世奇人》的好书,这本书主要讲的是:在平凡的世界里,一些奇人有哪些不可思议的绝活,处处都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不停地叫绝。
首先讲的是苏七块,他的本名叫苏金散,无论贫富亲疏,必得先拿七块银元码在台子上,他才肯瞧病,否则决不搭理。第二个故事讲的是刷子李,他刷浆时必穿一身黑,干完活身上绝没有一个白点。别不信!他还给自己立了个规矩:只要身上有白点,白刷不要钱。第三个讲的是酒婆,这酒馆只卖一种酒,使山芋干造的`,价钱贱,酒味大。这种酒名叫“炮打灯”,喝了这酒,一到路上,就会醉意全消,立马象个正常人一样。第四个故事讲的是死鸟,贺道台相貌普通,他的能耐有两样,一是伺候头儿,二是伺候鸟。精彩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
正如书名,在这凡俗的世界里,奇人异事真不少。这些人物中,最让我记忆犹新的是泥人张。他的大名叫张明山。有一天,他坐在天庆馆里喝酒,外边进来三个人。中间一位穿着大气,上档次。大家都叫他张五爷,背后叫他“海张五”。海张五非常地嚣张,说道:“在袖子里捏?在裤裆里捏吧!”泥人张听了这话,飞快的捏了个海张五,往桌上“叭”地一戳,转身就去结账。
他们并不是一出生就是个奇人,而是不断地努力,思索和坚持,才取得了伟大的成就!所以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也一定要坚持不懈!
俗世奇人读后感 篇4
今天,我仿佛走进了天津卫码头,看着一个个生动的人物在讲述自己的故事。这本书,就是《俗世奇人》。
《俗世奇人》里描写了天津卫码头的各种人物,如:泥人张、刷子李、燕子李三、好嘴杨巴……他们各人都有一手绝活。正如书中所说:“码头上的人,不强活不成,一强就生出各样空前绝后的人物。”
说到绝活,我最佩服的就是泥人张了。他在天庆馆里饮酒时,遭海张五取笑。读到这儿,我认为泥人张一定会忍气吞声。在天津卫码头,最有钱的就是海张五,令官儿也怵三分。要是泥人张一反抗,搞不好,自己把自己招牌砸了,怎么办呢?可泥人张的做法,真令我拍案叫绝!他先捏了个海张五,却遭海张五嘲笑,说他手艺“贱卖都没人要”,可谁知小摊上卖起了海张五的泥人,还写着“贱卖海张五”!最后,还是海张五买走了泥人张所有的“贱卖都没人要的”手艺,最终还是没斗过艺高胆大的泥人张。
还有一个人,他令我记忆十分深刻。他就是飞贼燕子李三。他武功极高,能飞檐走壁,每偷一家都会画一只燕子做标记。不过这飞贼在人们嘴里并不坏。反正他不偷穷人的。他虽偷富,但他济贫,他给穷人送过银子,是一个有爱心的`人。
正如书中所说,“如果没这些人物,就不知道嘛叫作天津卫。”是的,他们都是天津卫码头作者儿时的记忆,也是天津卫码头的“俗世奇人”。他们并不是一出生就是个奇人,而是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和坚持,才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在学习的道路上,我们也要学习他们坚持不懈的精神!
俗世奇人读后感 篇5
长长的寒假期间,总少不了一本好书的陪伴,我的寒假期间就看了一本叫做《俗世奇人的一本书》。这本书主要讲的`是在平凡的世界里,一些奇人有哪些不可思议的绝活,处处都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不停的叫绝。
这本书第一个讲的人叫苏七块,他是一名医生,他有个铁规矩,就是无论大病小病,治疗费只收七块。而且治病是药到病除。第二个讲的人叫刷子李,他刷墙的本领可了不得,这不,他穿着一身黑衣黑裤,用沾了白浆的刷子往上一刷,竟一滴白浆也没掉,不一会,整面墙就被刷得白的透亮。第三个人叫酒婆,她每天晚上都来酒馆喝一杯叫“炮打灯”的酒。每次喝完酒,就赛在画上画天书了,可一到过马路时,就十分清醒。第四个人叫……
这本书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张大力的故事:有一次一个卖石材的店子做了一把坚如磐石的锁,上面刻着一行字:凡举起锁者赏银万两。话虽如此,可这把石锁极为沉重,甚至没有人摇动过它,你说这锁有多重?可有一次,张大力来到了这里,只见他手握锁把,腰一挺劲,石锁就被他轻松的举了起来,之后他去要银子时,老板说:“张大师,您难道没看到锁底的那一行字吗?张大力一看,果然有一行字:唯张大力举起来不算。张大力看到这话,知道别人在表扬他,放下石锁,开心的走了。我觉得这个故事说明了不要靠别的途径去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
也许一本好书真能成就一个美好的暑假,但是读书要做到先读,后感。你呢?
俗世奇人读后感 篇6
《俗世奇人》这本书写了清末民初天津卫的奇人们、发生的奇事。这些是我们生活中所见不到的,作者冯骥才就将它活灵活现地展现在我们眼前。在众多奇人中,我最喜欢的还要数刷子李了。因为我觉得刷子李的'刷墙技术真是太高超了。
你看这一句“别不信,他还给自己立下一个规矩,只要身上有白点,白刷不要钱。”刷子李对自己也太苛刻了,您说,这刷墙的人无论是蘸浆还是粉刷,总会掉一两滴在身上,而且又没人规定刷子李必须保持衣服干净,他还给自己立下这样的规矩。实在难以理解。
曹小三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如同伴着鼓点,和着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上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曹小三惊得目瞪口呆,连我都觉得不可思议,这哪是一个粉刷匠在粉刷呀!
可事情好象并不如此,“当刷子李刷完最后一面墙坐下来,曹小三给他点烟时,竟然看见刷子李裤子上出现一个白点,如黄豆大小。”难道刷子李的那手绝活是假的?他并不是那么神?枉我那么佩服他!可我总觉得事情还没完。我继续往下看,看着看着,我不禁笑出声来,真是让我松了口气,原来那白点是一个破了的小洞,刷子李刚才点烟时烧的一个小洞,里面的白衬裤映衬出来,看起来就像一个小白点。曹小三傻了,我无语了……
俗世奇人里面没有一个人不奇,也没有一个故事不精彩我推荐大家看这本书,实在是太精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