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学网 > 短文 > 教学教案 > 正文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教案

2025/09/04教学教案

文学网整理的《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教案(精选8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教案 篇1

设计理念

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是促进儿童的语言发展,而语言的发展惟有通过语言实践活动。本次教学活动就是通过创设一定情境,以读代讲,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语言进行表达,从而实现课文语言向学生自身语言的内化。本课的教学就是在丰富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逐步提高学生的语言质量。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童话。通过讲述小骆驼因为小红马嘲笑而感到委屈,后来跟妈妈到沙漠旅行,明白了驼峰、脚掌、眼毛在沙漠里的特殊用处的故事。告诉学生判断事物的美丑,不能只看外表,要看实质,看其有没有用处。全文共有5个自然段。课文层次清楚,语言简洁,富有情趣,寓动物常识于生动形象的童话故事中,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认知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渗透正确的审美观教育。

2、读懂课文内容,能有条理地讲述这个故事。

3、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4、默读课文第3、4自然段,能简要口述骆驼的驼峰、脚掌、眼毛在沙漠里的特殊用处。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红马、小骆驼、和骆驼妈妈头饰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见过骆驼吗?谁能说一说你见到的骆驼是什么样子的?(指名说)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骆驼的课文。根据自己的理解读课题。

3、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呢?(引导学生质疑:我是谁?我为什么应该感到自豪?是什么让我自豪?)

二、指导学生预习

(1)自由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读通句子,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读读下面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想想它们的意思,注意带点的字。

疙瘩

自豪

骆驼

委屈

足够

沙漠

小溪

陷进

养料

风沙

茫茫

贮存

俯下身子

铺天盖地

三、检查自学

1、这些生词朋友你都认识了吗?(指名读预习题(2)的词语,注意3个带点字都读轻声,教师领读这3个词语。)

2、开火车读课文,帮助纠正字音和读得不通顺的地方,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

3、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四、精读课文语言感悟

(一)精读第一、二小节

1、(出示课文插图1)问小红马觉得小骆驼哪些地方长得挺难看的?

板书:驼峰肉疙瘩脚掌又大又厚眼睛双层眼毛

2、你见过喷着响鼻的马吗?小红马的话应该怎样来读?指导学生读小红马说的话,读出嘲笑的.语气。

3、如果你是小骆驼,别人这么嘲笑你,你会感觉怎么样呢?引导学生体会小骆驼很委屈的心情。

板书:委屈

小骆驼心里很委屈,它会怎样跟妈妈说呢?(指名表演小骆驼对妈妈说出自己受到的委屈。)

看到自己的孩子受到了委屈,骆驼妈妈可心疼了!你能来扮演骆驼妈妈表达出你对小骆驼的疼爱吗?(请学生带上头饰,同位扮演小骆驼和骆驼妈妈来读课文第二小节,指导学生读出骆驼妈妈疼爱的语气。)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想像小骆驼的心情和所说的话,可帮助学生快速地进入课文的情境,仿佛自己是那只受了委屈的小骆驼。入境才能入情,入情才能更深地领悟课文内容。〕

(二)了解沙漠

过渡: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感到委屈,骆驼妈妈决定要带小骆驼去沙漠里走一趟。

1、同学们对沙漠了解多少,能说给大家听听吗(指名交流)

2、{出示沙漠图片},让我们来看看,沙漠到底是什么样的?自由说

3、在课文的3、4自然段中,也有好多描写沙漠的句子和词语,你能快速地把它们找出来呢?(学生找出后交流)

4、[出示沙漠词语]

茫茫的大沙漠

无边无际的沙漠

松散的沙子风沙铺天盖地

5、你能来读好这些词语吗。(大、无边无际、风沙铺天盖地)说说读了这些词语想到了什么?(沙漠广大无边,气候干燥,绿色植物很少,风沙很大,而且水几乎没有,还有沙丘、沙谷,如果人在沙漠里行走,随时有生命危险。)

6、教师适量引导谈话:同学们,沙漠里的气候和环境太可怕了,小骆驼和它的妈妈会不会遇到危险呢?下面就让我们陪伴着小骆驼和它的妈妈也到大沙漠里去看看吧!

(设计意图:通过各种途径加深学生对沙漠的了解,是为下文体会小骆驼的自豪心情作好铺垫。)

(三)精读3、4小节,读中感悟

1、小组内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后讨论:小骆驼和妈妈是靠什么走过大沙漠的?

2、学生交流,随机出示相关句子:

驼峰:

(1){出示}望着无边无际的沙漠,小骆驼担心地问妈妈:再走下去,我们饿了怎么办呢?妈妈说:我们背上的那两个肉疙瘩叫驼峰,里面贮存着养料,足够我们路上用的了。板书:贮存养料

(2)同桌分角色读,男女生读(读出小骆驼的担心、和妈妈的自豪)

脚掌:

(1){出示}妈妈又指着脚下松散的沙子,对小骆驼说:多亏我们的脚掌长得又大又厚,如果我们的脚也像小红马那样,陷进沙子里怎么拔得出来呢?

(2)板书:陷不进沙子

(3)如果把小问号去掉,换个说法,你会说吗?

(4)比较一下这两种说法哪一种更好呢?

(5)谁能把这种语气读出来。

(6)指名读评评他读得怎么样读都来读读。

眼毛:

(1)放录音呼呼的风声,感受风沙铺天盖地。师问:这么大的风沙,能前进吗?

(2){出示}说话间,一阵风铺天盖地刮过来。妈妈让小骆驼俯下身子,闭上鼻孔和眼睛。一会儿,风沙过去了,小骆驼的鼻孔和眼睛里没进一点沙子。

(2)想象当时的样子,读好这句话。

(3)板书:挡住风沙

〔设计意图:通过放录音可以渲染气氛,把学生也带进环境恶劣的大沙漠,同时也能够更深地体会到小骆驼的自豪之情,既创设了情境,又点燃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4、师小结:原来看似难看的驼峰、脚掌、眼毛都有这么大的作用啊!如果你是小红马,你还会嘲笑小骆驼吗?在茫茫的大沙漠里,骆驼给了人们很大的帮助,可是我们人越过沙漠必不可少的好朋友呀,人们给它起了一个非常好听的名字称为沙漠之舟。

5、让我们齐读3、4小节,再次体会骆驼驼峰、脚掌、眼毛的作用。

(四)精读最后一节

,深化理解

1、过渡:妈妈的亲切教导,自己的亲身体验,使小骆驼明白了什么呢?

2、自由朗读第5自然段。

3、指名读课文,引导评判学生是否带了自豪的感情读这一部分课文。指导学生读好这一段。

(1)思考:小骆驼想到了什么才说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呀?

(2)讨论。

(3)教师范读,学生练读。齐读、

4、如果你是小骆驼,能跟别人说说你是怎样穿过环境恶劣的大沙漠吗?学生戴好头饰,同位表演。然后指名台前表演。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用意是让学生以自述的方式,具体说出小骆驼的驼峰、脚掌、和眼毛的作用,以说促读,训练思维和说话能力。)

五、续编故事生活感悟

{出示书上插图}

后来有一天,小骆驼又去溪边照镜子,恰巧又遇上了小红马,小红马说:瞧,你长得这么难看,还来照什么镜子呀?快去美容院里美美容再来照吧!想象一下,这回小骆驼会怎么说呢?

1、同桌讨论讨论。

2、抽同学表演。

〔设计意图: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续编故事,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学生通过表演,张扬个性,提高了表达能力及创新能力。〕

六、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小骆驼虽然难看,但它身上的这些看似难看的外表在沙漠中的用处很大,学了这篇课文,你们有什么新的收获或体会呢?

(判断事物的美丑,不能只看外表,要看实质,看看有没有什么用处)

2、我们身边,你还发现有哪些外表看似难看,却很有用的事物?

〔设计意图: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悟出其中的道理,避免了生硬的说教,培养了学生正确的审美观〕

附板书:

15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

驼峰肉疙瘩贮存养料

脚掌又大又厚陷不进沙子

眼睛双层眼毛挡住风沙

(委屈)(自豪)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

2、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情况

1、“我”指谁?(出示骆驼图片)

你们见过骆驼吗?谁能给大家介绍介绍?(生介绍)

2、检查生字预习情况

自豪

养料

足够

多亏

贮存

陷进

铺天盖地

又大又厚

镜子

疼爱

走一趟

脚掌

疙瘩

骆驼

委屈

松散

(生领读,开火车读)

二、初读课文

1、同桌间互相读课文

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

2、检查读书情况

出示几句难读的句子:

小骆驼在小溪边照“镜子”,小红马看见了,就喷着响鼻对小骆驼说:“你的.脚掌又大又厚,眼皮上长着两层眼毛,背上还有两个肉疙瘩,多难看哪!”

妈妈说:“我们背上的那两个肉疙瘩叫驼峰,里面贮存着养料,足够我们路上用的了。”

沙漠旅行结束了,小骆驼默默地想:我们的驼峰、脚掌、和眼毛在沙漠里有那么大的用处,我们应该感到自豪才对呀!

(学生个别读,齐读)

3、流利地读课文

要求:读通句子,不唱读,不复读

(找朋友互相帮助读)

4、比赛读

5、联系上下文解释文中生字新词(生自由说)

6、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生说)

三、学习生字

左右结构:镜料够陷铺

上下结构:委

上中下结构:豪

半包围结构:疼趟

独体字:亏

生描红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

2、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情况

1、“我”指谁?(出示骆驼图片)

你们见过骆驼吗?谁能给大家介绍介绍?(生介绍)

2、检查生字预习情况

自豪

养料

足够

多亏

贮存

陷进

铺天盖地

又大又厚

镜子

疼爱

走一趟

脚掌

疙瘩

骆驼

委屈

松散

(生领读,开火车读)

二、初读课文

1、同桌间互相读课文

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

2、检查读书情况

出示几句难读的句子:

小骆驼在小溪边照“镜子”,小红马看见了,就喷着响鼻对小骆驼说:“你的脚掌又大又厚,眼皮上长着两层眼毛,背上还有两个肉疙瘩,多难看哪!”

妈妈说:“我们背上的那两个肉疙瘩叫驼峰,里面贮存着养料,足够我们路上用的了。”

沙漠旅行结束了,小骆驼默默地想:我们的'驼峰、脚掌、和眼毛在沙漠里有那么大的用处,我们应该感到自豪才对呀!

(学生个别读,齐读)

3、流利地读课文

要求:读通句子,不唱读,不复读

(找朋友互相帮助读)

4、比赛读

5、联系上下文解释文中生字新词(生自由说)

6、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生说)

三、学习生字

左右结构:镜料够陷铺

上下结构:委

上中下结构:豪

半包围结构:疼趟

独体字:亏

生描红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诵读,感悟三、四自然段,懂得骆驼的驼峰,脚掌眼毛在沙漠里的独特作用。练习背诵三、四自然段。

3、学写三个生字,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

4、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

诵读、感悟三、四自然段,懂得骆驼的驼峰,脚掌眼毛在沙漠里的独特作用。练习背诵三、四自然段。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激疑导学

1、揭示课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9课——(生读课题)

2、引背。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小红马嘲笑小骆驼的脚掌(又大又厚),眼皮上(长着两层眼毛),背上(还有两个肉疙瘩),那叫(驼峰),多难看呀!,听了小红马的话,小骆驼觉得(挺委屈)。

相机板书: 驼峰

委屈 脚掌

眼毛

3、激疑导学。同学们,学完了1、2自然段,现在请大家再联系课题看看,你们有什么疑问吗?(师指“委屈”“自豪”引导)

电脑出示学生可能发现的问题:

小骆驼先是很委屈,后来怎么又觉得应该自豪才对呢?

……

过渡:同学们真了不起,提出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大家有信心自己解决这些问题吗?

二、自学解疑理解内容

1、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读3、4两小节,边读边想,看看你能读懂什么?

(1) 生自由读书、思考。(师相机巡视辅导)

(2) 学生在小小组内交流各自读懂的'内容(师参与交流)

(3) 指名学生说读懂了什么,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4) 学法指导:同学们读书真认真,不但读了,而且动脑筋想了,我们读书就要这样。

2、其他人也读懂了吗?(生答)那老师要来考考你们了。(电脑出示练习题,检查读懂情况)同学们先轻声读一读,再想一想,然后试着填一填。

口头填空:

课文三、四两个自然段写_________。通过沙漠旅行,小骆驼明白了驼峰_______________;又大又厚的脚掌__________;眼皮上长着两层眼毛___________。

3、解疑:让学生自己解答刚上课时提出的部分问题。

过渡:同学们,你们通过自己的学习,就能读懂课文,解决问题,不简单呀!不过,我们学语文光读课文还不够,还要反复的——诵读品味!

三、精读感悟赏读积累

1、请同学们用适合自己的读书方式再读3、4两小节,看看书上是用哪些语句具体描写骆驼的驼峰、脚掌、眼毛的作用大的?把它划出来,~~~~?再把划出的句子放声读一读,做到边读边想。

2、逐句精读。(电脑随机出示)

第一句:妈妈说:“我们背上的那两个肉疙瘩叫驼峰,那里贮存着养料,足够我们路上用的了。”

(1) 读这句话时,你想到了什么?

(2) (引导生体会驼峰的作用大)哦!驼峰的作用真不小,里面贮存的养料足够它们在沙漠里用上好几天的呢!请同学们再读读这句话,边读边体会驼峰的作用大。

(3) 通过这一句,同学们就已经体会到了驼峰的作用大,如果你们再联系前面两句话读一读、想一想,你的感受会更深的。

(电脑出示“他们走啊……足够我们路上用的了。”)

a:现在你们又体会到了什么?

b:指名读,齐读。

第二句:妈妈又指着脚下松散的沙子,对小骆驼说:“多亏我们的脚掌长得又大又厚,如果我们的脚也像小红马那样,陷进沙子里怎么拔得出来呢?”

(1) 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2) 要突出脚掌的作用大,读这句话时应强调哪些词?同学们先自己读一读,想一想。

(3) 指名读、点评。

(4) 你们听出来他强调了哪些词吗?(生答、电脑加点)

(5) 齐读。

第三句:说话间,一阵风沙铺头盖地刮过来……没进一点沙子。

(1) 你觉得这段话应该怎么读?自己想一想,读一读。

(2) 指名说怎么读,并说说理由,再请生读。

(3) 齐读。

3、同学们,骆驼要在沙漠中生存,这些难看的东西少得了吗?请同学们拿起书一起朗读三、四小节,再来体会骆驼的脚掌,驼峰,眼毛在沙漠中的独特作用。

4、同学们,文章中的精彩片段在读熟,读透,反复诵读品味之后,最好还要把它记在心中。现在有哪个同学能借助板书和插图(出示图)把三、四小节的内容复述出来。大家先试一试,准备充分了再举手。

指名学生背诵。

5、沙漠旅行使小骆驼明白了自己的驼峰、脚掌、眼毛虽然难看,但是(作用很大)因此他不再(委屈),而是(自豪)(师板书:自豪)我们一起用自豪的语气读读小骆驼的心里话。

四、解疑留疑导思

1、刚开始上课,就有同学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出示问题:小骆驼先是很委屈,后来怎么又觉得应该自豪才对呢?)指名学生回答。

2、小骆驼的经历告诉我们,要判断一种事物美不美,可不能光注重外表,而要看它的实际作用。

3、同学们,我们假设一下,沙漠旅行结束后的一天,小骆驼又碰到了小红马,接下去会发生什么呢?同学们课后想一想,互相交流交流。

五、指导写字(电脑出示)

溪 鼻 陷

1、指名认读三个字。

2、谁愿意做小老师,讲讲要写好这三个字应注意什么?(指名说)

3、生描红、写字。

附板书设计:

19、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

驼峰

委屈 脚掌 自豪

眼毛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条理地讲述这个故事。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3、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懂得骆驼的驼峰、脚掌、眼毛在沙漠里的特殊用处,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

重点难点:

通过文章的学习确立正确的审美观

教学准备:挂图、小黑板、投影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谈话导入

2、板书课题,齐读

二、自学课文

1、出示自学要求: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同句子,想一想课文讲里一件什么事情?

(2)读读下面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想想它们的意思,注意带点字的读音。

疙瘩 自豪 骆驼 委屈 足够 沙漠 小溪 陷进 养料

风沙 茫茫 贮存 俯下身子 铺天盖地

2、学生自学,教师注意辅导后进生的学习。

三、检查自学

1、指名读课文,集体纠正字音和读得不通顺的地方,引导学生把课文读通顺。

2、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说一说课文哪一部分是讲小 骆驼跟着妈妈到沙漠旅行的(3、4自然段)

4、指名读词语,注意3个加点字应该读轻声。

5、说一说部分词语的意思。

6、小结自学情况。

四、学习生字

1、自由识记生字,注意字形。

2、交流记忆方法。

3、用钢笔描红。

4、反馈,表扬写得好的.同学,进行表扬。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生齐读课题。

二、听说训练:

1、骆驼的脚掌又大又厚,眼皮上长着两层眼毛,背上还有两个肉疙瘩。

2、驼峰、脚掌和眼毛在沙漠里有那么大的用处,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

(1)师述 (2)指名说 (3)出示句子齐读。

三、讲读课文:

(一)、第1、2小节:

1、是什么事让小骆驼感到自己应该感到自豪才对呢?课文的一、二小节交代了事情的起因。齐读一、二小节。

2、课件展示:出现小骆驼来到小溪边,小红马也来到小溪边,小红马看到小骆驼就开口了-

(1)指名读

(2)评读,读出喷着响鼻。

(3)再指名读。

板书:脚掌(又大又厚) 眼毛(两层) 肉疙瘩 难看

(4)齐读小红马说的话。

3、小骆驼听了觉得很--生齐。 附板书:委屈

就把小红马的话告诉了妈妈,它会怎样说呢?指名说

妈妈是怎样回答的?指名读、评读(疼爱)、再指名读、齐读

4、读好

(1)指名说读(一个演小骆驼,一个演骆驼妈妈)

(2)分角色读1、2小节:小骆驼、骆驼妈妈、旁白

过渡: 第二天,小骆驼跟着妈妈走进了茫茫的大沙漠。

(二)、第3--4小节:

(出示沙漠图) 指名读3、4小节

板书:( )沙漠 请你说说:你看到了、听到了怎样的沙漠?

对呀,小骆驼望着这无边无际的沙漠开始担忧起来,小骆驼担心什么?经过这次沙漠之旅它又明白了什么?

1、自读3、4小节。

2、交流小骆驼担心什么?指名读(读出担心的语气)

3、同桌同学再读3、4小节,讨论并完成思考题:

(1)小骆驼在茫茫的大沙漠中行走不怕饿,这是因为( )。

(2)小骆驼不怕自己的脚会陷进松散的沙子里,这是因为( )。

(3)小骆驼也不怕铺天盖地刮过的风沙,这是因为( )。

4、交流:

(1)出示句子、骆驼图,

指示驼峰,板书驼峰。

师生识图,板书:贮存养料 齐读句子。

(2)出示句子:怎样理解妈妈说的这句话?

(3)介绍骆驼鼻孔和眼睛的知识。

齐读第4小节。

5、读好3、4小节:

(1)分角色朗读。

(2)评读。

(3)再分角色读。

小结:骆驼的脚掌又大又厚,眼皮上长着两层眼毛,背上还有肉疙瘩般的驼峰,看起来不美观,可他们的用处大着哩!又大又厚的脚掌不会陷进沙子里拔不出来,两层眼毛可以防沙,驼峰可以贮存养料,适于沙漠生活。所以,最后小骆驼相通了,他觉得自己应该--生齐。

(三)、第5小节:

1、齐读第5小节。

2、小骆驼的情绪有什么变化?(板书:自豪)

读好自豪。

师总结:课文讲述了小骆驼听小红马说自己很难看觉得很委屈,后来跟着妈妈到沙漠里走了一趟,明白了驼峰、脚掌和眼毛的作用,那么: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判断一种事物美不美,不能光看外表,还要看内在。)

四、续讲故事:

小骆驼的沙漠之旅结束了,有一天,它又来到小溪边照镜子,欣赏它那又大又厚的脚掌、两层长长的眼毛和高高耸起的驼峰。恰巧小红马也来了,它们第二次的相逢,小骆驼会怎样对小红马说呢?

1、同桌讨论。

2、指名交流。

板书设计: 14、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

脚掌 又大又厚 陷不进沙子

睫毛 双层 挡住风沙

驼峰 肉疙瘩 贮存养料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教案 篇6

设计理念

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是促进儿童的语言发展,而语言的发展惟有通过语言实践活动。本次教学活动就是通过创设一定情境,以读代讲,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语言进行表达,从而实现课文语言向学生自身语言的内化。本课的教学就是在丰富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逐步提高学生的语言质量。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童话。通过讲述小骆驼因为小红马嘲笑而感到委屈,后来跟妈妈到沙漠旅行,明白了驼峰、脚掌、眼毛在沙漠里的特殊用处的故事。告诉学生判断事物的美丑,不能只看外表,要看实质,看其有没有用处。全文共有5个自然段。课文层次清楚,语言简洁,富有情趣,寓动物常识于生动形象的童话故事中,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认知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渗透正确的审美观教育。

2、读懂课文内容,能有条理地讲述这个故事。

3、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4、默读课文第3、4自然段,能简要口述骆驼的驼峰、脚掌、眼毛在沙漠里的特殊用处。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红马、小骆驼、和骆驼妈妈头饰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见过骆驼吗?谁能说一说你见到的骆驼是什么样子的?(指名说)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骆驼的课文。根据自己的理解读课题。

3、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呢?(引导学生质疑:我是谁?我为什么应该感到自豪?是什么让我自豪?)

二、指导学生预习

(1)自由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读通句子,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读读下面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想想它们的意思,注意带点的字。

疙瘩

自豪

骆驼

委屈

足够

沙漠

小溪

陷进

养料

风沙

茫茫

贮存

俯下身子

铺天盖地

三、检查自学

1、这些生词朋友你都认识了吗?(指名读预习题(2)的词语,注意3个带点字都读轻声,教师领读这3个词语。)

2、开火车读课文,帮助纠正字音和读得不通顺的地方,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

3、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四、精读课文语言感悟

(一)精读第一、二小节

1、(出示课文插图1)问小红马觉得小骆驼哪些地方长得挺难看的?

板书:驼峰肉疙瘩脚掌又大又厚眼睛双层眼毛

2、你见过喷着响鼻的马吗?小红马的话应该怎样来读?指导学生读小红马说的话,读出嘲笑的语气。

3、如果你是小骆驼,别人这么嘲笑你,你会感觉怎么样呢?引导学生体会小骆驼很委屈的心情。

板书:委屈

小骆驼心里很委屈,它会怎样跟妈妈说呢?(指名表演小骆驼对妈妈说出自己受到的委屈。)

看到自己的孩子受到了委屈,骆驼妈妈可心疼了!你能来扮演骆驼妈妈表达出你对小骆驼的疼爱吗?(请学生带上头饰,同位扮演小骆驼和骆驼妈妈来读课文第二小节,指导学生读出骆驼妈妈疼爱的语气。)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想像小骆驼的心情和所说的话,可帮助学生快速地进入课文的情境,仿佛自己是那只受了委屈的小骆驼。入境才能入情,入情才能更深地领悟课文内容。〕

(二)了解沙漠

过渡: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感到委屈,骆驼妈妈决定要带小骆驼去沙漠里走一趟。

1、同学们对沙漠了解多少,能说给大家听听吗(指名交流)

2、{出示沙漠图片},让我们来看看,沙漠到底是什么样的?自由说

3、在课文的3、4自然段中,也有好多描写沙漠的句子和词语,你能快速地把它们找出来呢?(学生找出后交流)

4、[出示沙漠词语]

茫茫的大沙漠

无边无际的沙漠

松散的沙子风沙铺天盖地

5、你能来读好这些词语吗。(大、无边无际、风沙铺天盖地)说说读了这些词语想到了什么?(沙漠广大无边,气候干燥,绿色植物很少,风沙很大,而且水几乎没有,还有沙丘、沙谷,如果人在沙漠里行走,随时有生命危险。)

6、教师适量引导谈话:同学们,沙漠里的气候和环境太可怕了,小骆驼和它的妈妈会不会遇到危险呢?下面就让我们陪伴着小骆驼和它的妈妈也到大沙漠里去看看吧!

(设计意图:通过各种途径加深学生对沙漠的了解,是为下文体会小骆驼的自豪心情作好铺垫。)

(三)精读3、4小节,读中感悟

1、小组内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后讨论:小骆驼和妈妈是靠什么走过大沙漠的?

2、学生交流,随机出示相关句子:

驼峰:

(1){出示}望着无边无际的沙漠,小骆驼担心地问妈妈:再走下去,我们饿了怎么办呢?妈妈说:我们背上的.那两个肉疙瘩叫驼峰,里面贮存着养料,足够我们路上用的了。板书:贮存养料

(2)同桌分角色读,男女生读(读出小骆驼的担心、和妈妈的自豪)

脚掌:

(1){出示}妈妈又指着脚下松散的沙子,对小骆驼说:多亏我们的脚掌长得又大又厚,如果我们的脚也像小红马那样,陷进沙子里怎么拔得出来呢?

(2)板书:陷不进沙子

(3)如果把小问号去掉,换个说法,你会说吗?

(4)比较一下这两种说法哪一种更好呢?

(5)谁能把这种语气读出来。

(6)指名读评评他读得怎么样读都来读读。

眼毛:

(1)放录音呼呼的风声,感受风沙铺天盖地。师问:这么大的风沙,能前进吗?

(2){出示}说话间,一阵风铺天盖地刮过来。妈妈让小骆驼俯下身子,闭上鼻孔和眼睛。一会儿,风沙过去了,小骆驼的鼻孔和眼睛里没进一点沙子。

(2)想象当时的样子,读好这句话。

(3)板书:挡住风沙

〔设计意图:通过放录音可以渲染气氛,把学生也带进环境恶劣的大沙漠,同时也能够更深地体会到小骆驼的自豪之情,既创设了情境,又点燃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4、师小结:原来看似难看的驼峰、脚掌、眼毛都有这么大的作用啊!如果你是小红马,你还会嘲笑小骆驼吗?在茫茫的大沙漠里,骆驼给了人们很大的帮助,可是我们人越过沙漠必不可少的好朋友呀,人们给它起了一个非常好听的名字称为沙漠之舟。

5、让我们齐读3、4小节,再次体会骆驼驼峰、脚掌、眼毛的作用。

(四)精读最后一节

,深化理解

1、过渡:妈妈的亲切教导,自己的亲身体验,使小骆驼明白了什么呢?

2、自由朗读第5自然段。

3、指名读课文,引导评判学生是否带了自豪的感情读这一部分课文。指导学生读好这一段。

(1)思考:小骆驼想到了什么才说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呀?

(2)讨论。

(3)教师范读,学生练读。齐读、

4、如果你是小骆驼,能跟别人说说你是怎样穿过环境恶劣的大沙漠吗?学生戴好头饰,同位表演。然后指名台前表演。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用意是让学生以自述的方式,具体说出小骆驼的驼峰、脚掌、和眼毛的作用,以说促读,训练思维和说话能力。)

五、续编故事生活感悟

{出示书上插图}

后来有一天,小骆驼又去溪边照镜子,恰巧又遇上了小红马,小红马说:瞧,你长得这么难看,还来照什么镜子呀?快去美容院里美美容再来照吧!想象一下,这回小骆驼会怎么说呢?

1、同桌讨论讨论。

2、抽同学表演。

〔设计意图: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续编故事,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学生通过表演,张扬个性,提高了表达能力及创新能力。〕

六、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小骆驼虽然难看,但它身上的这些看似难看的外表在沙漠中的用处很大,学了这篇课文,你们有什么新的收获或体会呢?

(判断事物的美丑,不能只看外表,要看实质,看看有没有什么用处)

2、我们身边,你还发现有哪些外表看似难看,却很有用的事物?

〔设计意图: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悟出其中的道理,避免了生硬的说教,培养了学生正确的审美观〕

附板书:

15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

驼峰肉疙瘩贮存养料

脚掌又大又厚陷不进沙子

眼睛双层眼毛挡住风沙

(委屈)(自豪)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 学习课文第3——5自然段,懂得骆驼的驼峰、脚掌、睫毛在沙漠的特殊用处,能口述驼峰、脚掌、睫毛在沙漠里的特殊用处。

2、 读懂课文内容,懂得判断事物的美丑不能只看外表,要看实质,看其有没有用处的`审美观。

教具准备

挂图、练习题等教学手段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1、 齐读课题。“我”指谁?

2、 小红马觉得小骆驼哪些地方难看?(板书)

3、 过度,正因为小红马说它难看,所以小骆驼觉得挺委屈的。(板书:委屈)于是,骆驼妈妈决定带小骆驼到沙漠中去旅行一次。

二、 感受沙漠。

1、 说到沙漠你对沙漠了解多少呢?

2、 出示挂图,一起看看沙漠。

3、 在课文三、四自然段中找出描写沙漠的句子和词语。

4、 交流沙漠词语,并读好这些词语。

5、 我们说了沙漠,看了沙漠,读了描写沙漠的词语,此时,沙漠给你一个什么印象?

过度:沙漠的环境很恶劣,可小骆驼和它的妈妈还是愉快地在沙漠里旅行,真令人惊讶,那到底是什么帮助它俩愉快旅行呢?请在文中找出有关句子来说明。

三、 精读三、四小节,读中感悟。

(一) 默读三、四小节,边读边画出描写脚掌、驼峰、睫毛的句子。

1、 脚掌

“多亏我们的脚掌长得又大又厚,如果我们的脚也像小红马那样,陷进沙子里怎么拔得出来呢?”

a 谁会把问号去掉,换个意思不变的说法?

b 出示陈述句。(板书:陷不进沙子。)

c 指导朗读该句。(抽读、评读、齐读)

2、 驼峰

a 驼峰有什么用处?(板书:贮存养料)

b 男女分角色读。(读出小骆驼担心、妈妈的自豪)

3、 睫毛

a 齐读句子,想象画面。

b 睫毛有什么用处?(板书:挡住风沙)

小结:

学会了这段,你们知道什么东西帮助小骆驼和***妈愉快旅行吗?谁能说说?

(二) 齐读第五自然段

1、 旅行结束后,小骆驼心情有什么变化?(板书:自豪)

2、 师小结:原来小红马说小骆驼长得难看的地方都是有用处的东西。那么,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3、 我们身边有没有外表难看,可很有用的东西呢?

四、 续讲故事。

小骆驼的沙漠旅行结束了,有一天,它又来到小溪边照镜子,欣赏它那又大又厚的脚掌,两层睫毛和两个肉疙瘩。恰巧小红马来了,此时,小骆驼会怎样对小马说呢?

(同桌讨论,指名交流)

五、 生生评价

1、 自评。

2、 评价别人。

板书设计:

14、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

难看有用 有用

脚掌(又大又厚) 陷不进沙子

睫毛(两层) 挡住风沙

驼峰(肉疙瘩) 贮存养料

委屈—————————自豪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 学会9个生字,弄懂“委屈”、“自豪”的意思。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懂得骆驼的驼峰、脚掌、睫毛在沙漠里的特殊用处,树立正确地审美观。

教学重点:懂得骆驼的驼峰、脚掌、睫毛在沙漠里的特殊用处,树立正确地审美观。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齐读课题: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

假如有人问你:谁应该感到自豪才对?哪一个字应读重音?(一起读课题)

假如有人问你:我应该感到怎样才对?(课题该怎么读?)假如有人怀疑:你应该感到自豪对不对?(课题又改怎么读?)如果不用“自豪”这个词,课题可以怎么说?

假如要用上“自豪”的反义词,课题又该怎么说呢?

小结:同学们,我们祖国的语言是多么丰富呀!你看,一个句子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读法和说法都不一样。看来真的应该好好学习语文!

二、检查自学情况

出示第一组:生词你会读吗?

指名读——评价——纠正“陷进”

第二组:难读的(读轻声)

第三组:短语(你可能会读,但不一定读好!)读好了,一个短语其实就是一幅图画!——齐读

你发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沙漠大、沙子软、飞沙走石,天昏地暗的的恶劣环境!)唯独谁能在这样的环境生活得悠然自得呢?——骆驼

接下来我们就走进课文学习发生在小骆驼身上的故事。

三、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用三言两语说下来。)

2、再读课文,小骆驼的情感前后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你能否快速从课文中找到相关的词语来回答。

委屈自豪

师:小骆驼为什么感到委屈?那后来又是为什么感到自豪呢?

四、细读课文,弄清两个“为什么”?

1请读第一自然段,画出让小骆驼感到委屈的句子,谁来读一读。评价读提示重音“又大又厚”、“两层”、“两个肉疙瘩’ 标点符号!谁能读出这种嘲笑的语气?(谁想来)

练说:因为小红马嘲笑小骆驼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小骆驼感到委屈。

师:小骆驼真的好难受呀!就回家委屈地把小红马的话告诉了妈妈。假如你就是小骆驼,你会和妈妈怎么说呀?(你来)

师:听了小骆驼的话,妈妈一下子看出了孩子的心事,你看出来吗?(搞不清自己为什么长得这么难看?)

师:妈妈没有作答,而是决定让小骆驼带着心事到沙漠走一趟。那这一次沙漠旅行小骆驼又会有怎样的收获呢?

2.自读三四自然段,注意将沙漠之旅骆驼母子对话的句子画下来。好好读一读,从对话中,小骆驼有什么收获?

自己读,思考梳理

小组交流

班上交流完成填空

师:同学们,沙漠旅行结束了,小骆驼虽然没有说出来,但在心里默默地想,自己的.驼峰、脚掌、睫毛有那么大的用处呢!你能替小骆驼自豪地说出来吗?

出示句式练说:

因为我的——,可以——;——可以——;——可以——,所以我应该感到自豪呀!

让我们再一次自信地读课题——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

师:其实,不光小骆驼有自己引以自豪的地方,我们每个人都有,说说看:——我感到自豪。(让学生充分的说)

课文学完了,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知识、情感、能力、习作等)

五、拓展练说(作业)

沙漠旅行结束了,小骆驼又遇到了笑话他的小红马,他会怎么说,怎么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