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学网 > 短文 > 教学教案 > 正文

24节气之寒露教案

2025/09/05教学教案

文学网整理的24节气之寒露教案(精选6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24节气之寒露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01 知道寒露节气

02 感受中国传统文化

活动准备

水壶一个、干菊花若干、儿童水杯若干

活动过程

01 观察干燥的菊花

师:小朋友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引导幼儿观察菊花的颜色和形状)

师:干燥的菊花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呢?

师:把鲜菊花入锅蒸制二十分钟,然后取出再放在阳光下晒干,一般情况下三四天就能晒好。

02 泡菊花

师:我们把干燥菊花放入壶中,再冲入开水,稍等一会,菊花茶就泡好了。

师:冲入开水时是有烫伤的危险的,我们小朋友一定要请爸爸妈妈帮忙,才能去做这一步哦。

03 品菊茶

师:菊花茶泡好了。寒露,属于秋季的第五个节气,表示秋季的正式开始,民间有寒露要喝菊花茶的习俗。

师:菊花茶有滋阴润燥,清热解毒,明目去火的功效。

师:小朋友们一起尝一尝菊花茶吧。

24节气之寒露教案 篇2

寒露节气到了,夏天盛放的花朵已经开始纷纷凋零,而各种各样的菊花马上就要相继开放;秋天越来越深,秋的味道越来越浓,天气也越来越寒凉

《寒露》这首儿歌虽然简短,但是在遣词用句上体现出了深秋的丰富色彩与鲜明的气候特征,在欣赏与朗读的过程中,家长朋友们可以引导宝宝根据词义与身边的真实景象结合起来体会儿歌意境,使儿歌更为有趣和生动。

活动:

【律动《寒露》】

活动领域:

语言领域

活动目标:

1.通过儿歌,体会儿歌描写的寒露节气特点。

2.幼儿能有节奏、有感情的.朗诵儿歌。

3.能根据儿歌表达的意境,用肢体进行表达。

家长指导建议

1.家长带幼儿结合儿歌内容,与幼儿一起了解儿歌所表达的寒露节气意思。

2.与幼儿一起有节奏的朗诵儿歌。

寒露

秋日深深雀鸟藏

夏花落落待菊黄

昼暖不觉昨夜冷

雾滞珠凝露寒光

24节气之寒露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01知道寒露节气

02感受中国传统文化

活动准备

水壶一个、干菊花若干、儿童水杯若干

活动过程

01、观察干燥的菊花

师:小朋友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引导幼儿观察菊花的'颜色和形状)

师:干燥的菊花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呢?

师:把鲜菊花入锅蒸制二十分钟,然后取出再放在阳光下晒干,一般情况下三四天就能晒好。

02、泡菊花

师:我们把干燥菊花放入壶中,再冲入开水,稍等一会,菊花茶就泡好了。

师:冲入开水时是有烫伤的危险的,我们小朋友一定要请爸爸妈妈帮忙,才能去做这一步哦。

03、品菊茶

师:菊花茶泡好了。寒露,属于秋季的第五个节气,表示秋季的正式开始,民间有寒露要喝菊花茶的习俗。

师:菊花茶有滋阴润燥,清热解毒,明目去火的功效。

师:小朋友们一起尝一尝菊花茶吧。

24节气之寒露教案 篇4

学习目标

1.了解寒露节气的特点和气候特征;

2.了解寒露节气的养生知识;

3.会背一些有关寒露的谚语和古诗词。

学习重点:

寒露节气的基本知识和养生之道。

学习难点:

有关寒露的古诗词和谚语

学习过程

1、师:寒露为二十四节气之一,从每年的.阳历十月8日或9日当太阳到达黄经195度时开始。此时天气渐冷、露气凝结。本节课我们将了解到寒露节气的基本知识。

2、学生自学《寒露》。

3、小组讨论:

(1)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上半年逢六二一,下半年逢八二三。

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相差一二天。

(2)寒露节气的时间。

每年的十月八日或九日。

(3)寒露的气候特点。

昼暖夜凉,露水增多,秋高气爽,比较干燥。

(4)有哪些古诗词讲的是寒露?

月夜梧桐叶上见寒露

唐·戴察

萧疏桐叶上,月白露初团。

滴沥清光满,荧煌素彩寒。

风摇愁玉坠,枝动惜珠干。

气冷疑秋晚,声微觉夜阑。

凝空流欲遍,润物净宜看。

莫厌窥临倦,将晞聚更难。

(5)你知道寒露的谚语吗?比一比,谁知道的多。

吃了寒露饭,单衣汉少见。

寒露时节人人忙,种麦、摘花、打豆场。

寒露到,割晚稻;霜降到,割糯稻。

寒露畜不闲,昼夜加班赶,抓紧种小麦,再晚大减产。

寒露节到天气凉,相同鱼种要并塘。

(6)寒露期间的衣食住行

衣:我们要随着天气转凉逐渐增添衣服,但添衣不要太多太快。秋天早晚要多穿些衣服,秋季腹泻多发季节应特别注意腹部保暖。

食:秋季神经兴奋,食欲骤增,要防止过量饮食,少吃辣味和生冷食物多吃酸性和热饮和热软食物。应多吃水果,常喝开水绿豆汤、豆浆、牛奶等满足肌体的需要提高抗燥病力。

住:秋季宜早睡早起,保证睡眠充足。注意劳逸结合,防止房劳伤肾。居室及其周围可种植一些绿叶花卉让环境充满生机又可净化空气促进身体健康。

行:秋天虽没有春天那样春光明媚,生机勃勃,但秋高气爽遍地金黄另有一番动人景象。到公园湖滨郊野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可增强体质。秋游也一种好的活动形式既可调节精神又可强身健体。

4、学生展示,教师点拨。

5、教师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了解了寒露的有关知识。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公历10月8日或9日左右,寒露节气含有天气渐冷、露气凝结的意思,是秋季的倒数第二个节气。寒露时节,气候干燥,养生保健尤为重要。所以,同学们要好好锻炼身体,注意饮食,适当添衣,防止生病。

24节气之寒露教案 篇5

寒露,是24节气中的第17个节气,是秋季的第五个节气,表示秋季时节的正式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寒露是气候从凉爽到寒冷

活动:

【天气冷了怎么办】

活动领域:

健康领域

活动目标:

1.积极参与寒露“天冷了怎么办”的健康活动,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产生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2.学习寒露节气御寒和防秋燥的方法,知道天冷时要适当添加衣服、多运动。

3.了解寒露“天渐凉,人添衣。”的气候特点,知道寒露是气候从凉爽到寒冷的过渡。

【家长指导建议】:

1.亲子收集并讨论关于寒露节气御寒和防秋燥的更多方法,关注家人的身体健康,给家人关心和呵护。

2.记录秋凉。随着寒露时节的`到来,我们明显感受到了浓浓的凉意,家长朋友可以带着孩子一起绘制气温折线图,让孩子了解季节温度的变化规律以及相对应的自然变化。

24节气之寒露教案 篇6

目标

(一)帮助儿童了解寒露节气的地理知识;

(二)了解寒露节气的物候特点;

(三)认识寒露节气的代表民俗活动;

(四)学习寒露农事歌。

内容

(一)地理知识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之中第十七个节气,秋季的第五个节气。每年的10月7—9日太阳到达黄经195°时,寒露就到来了。寒露与白露节气时相比气温下降了很多,地面上的露水也更冷了,很可能成为冻露,因而称为寒露。寒露是一个反映气候变化特征的节气,寒露节气后,白天渐短,黑夜渐长,日照减少,热气慢慢退去,寒气渐生,昼夜的温差较大,晨晚略感丝丝寒意。随着天气变冷,昼夜温差大,地面上的露水也快要凝结成冰。如果这个时候选择出门,可以仔细观察看看地面上露水的变化哦!

寒露节气北方与南方的气候特点差异较大。南方秋意渐浓,气爽风凉,少雨干燥,而北方的.东北、西北地区已进入或即将进入冬季,千里霜铺、万里雪飘,与南方秋色迥然不同。

(二)寒露物候

中国古人将寒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入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

鸿雁大概是24节气中出现最多的物候了,中国古人对大雁寄托了许多情思。“鸿雁来宾”,意思是说鸿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队列大举南迁。寒露时节,恰恰是最后一批大雁大举南迁,大雁南来为宾,古人细心留意,随时准备尽宾客之礼。

“雀入大水为蛤”,深秋天寒,雀鸟都不见了,古人看到海边突然出现很多蛤蜊,并且贝壳的条纹及颜色与雀鸟很相似,所以便以为是雀鸟变成的。

“菊始黄华”是说在此时菊花已普遍开放。草木皆在阳气渐盛的时候发芽抽枝、结蕾开花,独独只有菊花,在阴气渐重的时候开放。因为这样的特性,菊花被赋予了很多独特的内涵,比如,它是梅兰竹菊四君子之一,菊花历经风霜,成为一种高尚人格的象征。

(三)寒露传统

寒露节气北方已呈深秋景象,万物随寒气增长,逐渐萧落,这是热与冷交替的季节,这样的日子尤其适合人们出门活动。在这个节气里,有着许多有趣的民俗活动。

1、上香山,赏红叶:寒露时节,很多地方有赏枫叶的习俗,“霜叶红于二月花”说的就是这个季节。不过,适合寒露观红叶的是北方地区,尤其是黄河以北。对于不能身临其境的上海小朋友们,家长可以为孩子搜索一些视频或图片观看。

2、吃花糕:寒露时节,天气渐冷,树木花草凋零在即,古人谓此为辞青。九九登高,吃花糕,因“高”与“糕”谐音,故应节糕点谓之重阳花糕,寓意步步高升。(花糕制作教学可作为延伸活动)

3、饮菊花酒:菊花为寒露时节最具代表性的花卉,处处可见到它的踪迹。此外,由于接近重阳节,某些地区有饮“菊花酒”的习俗,所以重阳节又称“菊花节”。(画菊花可作为延伸活动)

4、吃芝麻:寒露到,天气由凉爽转向寒冷。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养生理论,这时人们应养阴防燥、润肺益胃。于是,民间就有了“寒露吃芝麻”的习俗。

5、秋钓:在寒露节气期间,温度下降快,日照无法充足地照射到水深的地方,因此鱼儿都会在温度较高的浅水区活动,这一节气适合在浅水区钓鱼。小朋友们不妨和爸爸妈妈一起出门,来一场“秋钓”比赛,看看谁钓到鱼又大又多!

(四)寒露农事歌

寒露时节,在天气影响下,北方应播种完小麦,不宜再迟,以免减产。南方应适时播油菜、种蚕豆等。那下面,老师就要教大家一首寒露农事歌,通过这首农事歌我们可以知道在寒露这个节气后会发生哪些农事活动,接下来就跟着老师一起念一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