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学网 > 百科 > 读后感 > 正文

《狼图腾》读后感

2025/09/07读后感

文学网整理的《狼图腾》读后感(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狼图腾》读后感 篇1

最初吸引我的,是这本书的介绍:这是世界上迄今为止惟一一部描绘、研究蒙古草原狼的“旷世奇书”。在阅读《狼图腾》这部书之前,我对狼这种动物知之甚少,只知道这是一种危险的动物,对它的习性几乎一无所知,更别提“狼的精神”了。《狼图腾》给我展开了一幅从没想过的世界,它展示的“狼的精神”超出了我的想象。

这本书由几十个连贯的故事链接而成,书中的故事都关于狼的侦察、布阵、伏击、奇袭的高超战术;狼对气象、地形的巧妙利用;狼的视死如归和不屈不挠;狼族中的友爱亲情;狼与草原万物的关系等等。每个故事情节紧张激烈而又新奇神秘,令人欲罢不能,那些精灵一般的蒙古草原狼仿佛随时都会从书中呼啸而出。书中最牵动我心的是一篇描述小狼艰难的成长过程的故事,故事中一只倔强可爱的`小狼在失去自由后被主人公饲养,习惯人类社会后不能返回族群的悲剧。

阅读过这本书,我对狼这种动物有了更深的理解。马背上的民族从古至今信奉狼图腾,因为他们祖祖辈辈的生活离不开“狼的精神。在中原生活的人们,习惯了圈地种菜、盖房子,进而慢慢形成一个村、一个镇、一个城市。这种观念伴随的中原人一代一代的成长,但是中原人的观念如果原封不动,照搬到草原上,不仅仅影响了人类的生活,更对动物的生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很多动物相对于人类来说,是弱小的;但是很多动物的智慧,值得人类研究和学习。这本书给我很大的震撼,也最大程度的展示了在一个大环境中生物链是如何一环一环相扣;人类和动物是如何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相互学习。

《狼图腾》读后感 篇2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狼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就不高,从描写狼的成语、诗句中就可以看出,如“狼子野心、狼心狗肺、狼狈为奸、狼吞虎咽、狼嚎鬼叫”等等,可以说,中国成语词典上记载了许多相关批评狼的成语,而赞美的却少得可怜。在外国童话里,狼的形象再一次被贬低,狼竟成了邪恶的象征,妄图吃了“小红帽”。即使你从没看见过,仅凭这些,就让我们已经不寒而栗了。

但是,当我最近看了一本叫《狼图腾》的书后,我对狼的形象给予了重新的认识。起码在这本书里,狼已不在是残忍的、粗暴的……而人类却扮演了狼的角色。在皎洁的月光下,在内蒙广袤的大草原上,曾生活着狼,它们在这儿自由地奔驰、与人类斗智斗勇。然而,一群见识短的人竟然闯进这个属于狼的世界,进行了一次残酷的`杀戮,多么惨无人道!多么淋漓尽致!

这就是《狼图腾》中讲述的故事。在这本书中,主人公陈阵与几名知青,去了呼伦贝尔大草原,看到了草原人民与狼的搏斗,看到了狼的兴衰起伏,由开始的害怕狼,到最后与游牧民族同化,近乎到了崇拜狼的地步。这几十个紧张离奇的与狼相关的故事,将我吸引到了一个狼的世界,似乎真的与这些狼共同生存在一起。

在这本书里,我看到的狼是智慧的、顽强的。它们生命不息,战斗不止,以团队的名义,与人类进行抗争。狼的视死如归和不屈不挠,狼群中的友爱与亲请无不震撼着我的心灵。狼在捕食时表现的确极为残忍,但狼只在饥饿时才捕食,只有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才去攻击牲畜和人,狼天性怕光、怕火、怕人,却惟独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死。这种精神不正是强悍进取的精神吗?我也深深地被这种 “令人不得不崇拜的、不可抗拒的魅力和强悍智慧的精神征服力量”所折服。

《狼图腾》读后感 篇3

今天下午,我又一次捧起这本书——《小狼小狼》。这本书是一部不可思议的,入眼及化的奇书,她让我读一遍就终生受用。书中的蒙古小狼带我漫游了辽阔的内蒙古大草原,在我的性格成长过程中注入了自由独立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本书写了两个北京知青:陈阵和杨克为了探索狼世界的奥秘,因此掏了一窝狼崽,自己留了一只最壮的,其它的都去见腾格里(天)了。本书写了狼的各种习性、特点,讲了狼的自由独立、强悍卓越、超强的智慧和才能、不屈不挠的高贵灵魂、坚不可摧的团队精神、狼的友情和亲情、狼和草原万物的关系……无不给人心灵强烈的震撼和感动。

文中的小狼,为了维护自己那神圣不可侵犯的自由和尊严,不惜付出一切:磨烂四爪、咬坏狼牙、重伤咽喉……小狼宁愿忍受钻心的.疼痛、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失,也要去拼搏,永不服输!这应该也是蒙古游牧民族的骨气吧。我相信,蒙古游牧民族之所以崇拜狼图腾,就是因为狼的骨气。

小狼,一只为自由而奋斗的动物,是蒙古人最尊重的动物,狼身上的许多高尚的品德,是我们汉人需要学习的,我们恨狼,不接触狼,让狼的很多优点被我们抛弃,而蒙古人天天与狼“共舞”在与狼奋斗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学会了狼的优点,这一定是游牧民族比华夏民族更胜一筹的原因!如果我们华夏民族真的有龙图腾也有狼图腾,那我们会更加坚强,更加独立,更加有勇气!

《狼图腾》读后感 篇4

《狼图腾》讲述了一个北京学生陈阵来到内蒙古,跟着毕利格老人打狼。陈阵发现蒙古狼十分聪明,它们懂得团结就是力量,它们成群结队的行动。蒙古人认为狼是腾格里派下来保护草原的,不能多打狼,狼没了,蒙古人的灵魂也就上不了天了!陈阵想养一只狼崽,近距观察它,彻底摸透蒙古狼。经过努力,陈阵按照毕利格老人的诀窍挖出了小狼崽。后来,小狼长大了,狼性十足,他不得不给小狼加了条铁链,并用石块围成狼圈。几个月过去了,内蒙古来了许多汉人,专门打狼卖狼皮,狼的数量逐渐减少。小狼的父亲白狼王带着几只伤狼、残狼在山间焦急呼号,准备收拢狼群残兵再一次拼死一战。久违的狼嗥声忽然唤起了小狼全部希望、冲动、反抗和求战感。小狼顿时变得焦躁狂暴,似乎急的要把自己变成一枚炮弹发射出去,结果被铁链累得大口喷血。陈阵不想让它像病狗一样窝囊死,于是用铁棒把小狼打死,让他像野狼一样战死。那一刻,陈阵觉得自己的灵魂也被击出体外。

读完这本书,狼的自由独立、狼超长的智慧和才能、狼不屈不挠高贵的灵魂、狼坚不可摧的.团队意识、狼的亲情、友情和狼宁死不屈的性格深深地印刻在我的脑海中。我相信,小狼走后,它的脖子上再也没有了铁链,脚下再也没了狭小的牢地,它一定像真正的草原蒙古狼一样,自由自在,奔向腾格里,去找寻它的父母。

《狼图腾》读后感 篇5

前几个星期,我迷上了一本书,《狼图腾》。这本书的大概内容是:陈阵来到了大草原的生活,他特别想讨个狼窝,养一只小狼。书里面有很多精彩的情节,有大青马勇敢镇定地独闯狼阵,有九岁小孩与狼徒手搏斗,有蒙古猎人坐山观狼群设伏黄羊,有石圈里的飞狼之谜,有狼群与军马惨烈的生死决斗,有白毛风和蚊虫的天灾人祸,有人与狼的殊死较量,有作者千辛万苦喂大的小狼,以及小狼非凡的命运和悲壮的一生……。

历史上的成吉思汗,是如何以少胜多。草原上的人么都大字不识一个,但是他们勇敢坚强。不像咱们汉人,非常胆小。

我读个狼图腾才知道,故事中,大灰狼和小红帽的故事都深深的欺骗了我们的.眼睛。蒙古为什么把狼当成他们的图腾?蒙古人死后不像咱们汉人,入土为安,他们死后,把尸体拉到小推车上,往山顶走,在路途上让尸体自己被颠下来。然后过3,4天后再派人来看,如果尸体没有了,蒙古人就认为人已经升上了腾格里,就放心了。狼的性格非常独特,狼不会为了嗟来之食而不顾尊严的向主人摇头晃尾。因为狼知道,决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狼的尾巴永远是向下垂着的,就像一个死拖把一样。

草原狼的消失,大草原的消失,以及真正意义上的蒙古人的逐渐减少或者到最后的消失,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不是可以认为,人类在任意妄为的时候,毁灭了其他生灵,同时,也正在毁灭着我们自己呢?

蒙古草原只是一个特例,如狼群的消失是草原即将面临灭顶之灾一样,其他破坏着生态的人们,灾难也在步步逼近,终有一天,他会到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