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学网 > 短文 > 教学教案 > 正文

换一换教案

2025/09/08教学教案

文学网整理的换一换教案(精选8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换一换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能愉快的参与集体阅读,体验绘本阅读带来的乐趣。

2.在理解绘本故事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模仿不同角色动物的叫声,体验绘本两拍子节奏的特质。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能分析故事情节,培养想象力。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过程

1.出示最后一张PPT“小鸡学猫叫”,展示结果,引出疑问。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谁来了啊?

幼:小鸡。

师:那小鸡是怎么叫的啊?我们一起来学一下。

师、幼:叽叽叽叽

师:哎,学的真像。那我们来听听这个小鸡是怎么叫的,它是不是和你们叫的一样,好不好?

幼:好

师:(放出PPT小鸡“喵喵”的叫声)呀!为什么它是这样叫的呢?这是怎么一回事啊?我请小朋友告诉我。

幼:...... (各种答案)

师:哦,原来小鸡想出了一个好玩的游戏,叫做《换一换》,他们换的.事什么呢?(老师学猫叫并做动作,给幼儿提示)恩,对了,他们换的是声音。

2.分段阅读,了解绘本内容,引导幼儿了解小鸡和哪些动物交换了叫声。

师:(出示PPT讲清第一幅画面,突出“我要出去玩了,叽叽”的叫声)咦?小鸡碰到谁了?

幼:小老鼠

师:小老鼠怎么叫的?我们请一个小朋友来学一学。

幼:吱吱

师:好,那咱们一起来学一下

幼:吱吱,吱吱

师:小鸡和小老鼠交换了叫声,那小老鼠怎么叫了啊?

师、幼:叽叽叽叽

师:那小鸡变成了怎么样的叫声了啊?

幼:吱吱吱吱

师:(后面的三种动物猪、青蛙、狗方法一样)好,最后小鸡遇到了小猫咪,可是小猫很凶的看着小鸡,现在啊,请小朋友来学一学小猫凶猛的样子和表情,它是怎么样的?小猫又会怎么说呢?

幼:(做动作学样子)......七嘴八舌说

师:哦,原来小猫大叫了一声:“喵,我要把你吃掉”。就在这最危险的时刻,小鸡会怎么样做呢?(追问:它会想什么办法来帮助它呢?你们希望小鸡被小猫吃掉吗?如果你是小鸡你会怎么做呢?)

幼: ......

师:哦,那我们看看绘本中的小鸡到底有没有被小猫吃掉啊?

幼:没有

师:那请小朋友仔细看看,现在小猫还凶不凶了啊?它是什么样子的啊?

幼:不凶了,头也低下来了,爪子也收回去了

师:那小朋友仔细想想,小鸡做了什么让小猫变成这样了啊?(老师引导幼儿学习之前的声音,使其想到是被声音吓到)

幼: ......

师:哦,原来是小鸡学小狗叫,把小猫给吓到了,是不是啊?

幼:是

师:哦,小鸡把小猫小跑了以后也和小猫换了叫声,小鸡“喵喵”的叫着走了。

3.通过游戏体现绘本节奏。

游戏规则:

(1)选出六名幼儿进行个别演示,每人扮演一个小动物,头戴代表各种小动物的头饰,手拿代表该动物叫声的声音卡片。

(2)幼儿按绘本小动物出现的顺序一字排开,小鸡先后按顺序与这几个小动物交换代表叫声的字卡并交换位置,直到最后一个小动物。

(3)个别演示结束后,可再进行集体游戏。

师:好了,故事的最后小鸡“喵喵”的叫着走掉了,游戏中小鸡也是这样“喵喵”的叫着走掉了,那小鸡到底走到哪里去了,接下来它会碰到谁呢?

幼:......(幼儿发散回答)

师:回家以后,鸡爸爸和鸡妈妈听到小鸡“喵喵”的叫声会怎么样呢?老师啊,把这本绘本放在教室的图书角里,请小朋友在平时自己把答案找出来吧!

活动反思

借助绘本让幼儿能更有兴趣的参加下面的游戏环节,同时初步的了解游戏的规则。重点部分是在游戏中,因为只有通过游戏才能更好的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也才能更好的为幼儿服务。在游戏中,应老师从简单到难依次递进,逐渐帮助幼儿掌握游戏的规则。首先是简单的模仿绘本故事中换叫声的游戏。这个游戏全体幼儿都能很正确的完成,同时也感受到了游戏的乐趣。

换一换教案 篇2

设计理念

识字教学的重点是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生字的常用方法,培养他们自主识字的能力。本课教学设计,注重教会学生运用换偏旁的方法识字,培养自主识字能力。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课后的字。

2、学会观察、区分形近字的异同,掌握换偏旁识字的方法。

3、能用词语口头说话,积累词语,丰富语言。

4在写字过程中,了解汉字的间架结构,掌握字的笔画笔顺,进一步体会和表现汉字的形体美。

教学重难点

1、认写生字。

2、掌握换偏旁识字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生字卡片和相关图片。

学生:可以拆分部件的熟字卡片和偏旁卡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联系旧知,导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一起动手给汉字娃娃找了许多朋友,下面我们一起来叫叫它们的名字吧!

2、孩子们,我们认识新朋友除了加一加的方法外,还可以采用换一换的方法。我们换掉汉字原有的偏旁,给汉字娃娃另加上一个偏旁也可以组成一个新的汉字娃娃。

二、学习生字

1、孩子们,拿出你们手中的汉字卡片和偏旁卡片,试着换一换汉字的偏旁。看看换了偏旁的字你还认识吗?把自己认识的字放在一旁。

2、孩子们自由换偏旁。

3、孩子们,我们组成的新字都能在课文中找到读音,翻开书,自己到课文中去认识自己刚才组合的'新字吧!

4、孩子借助拼音认读新字。

5、采用多种方式让孩子认识新字。(如:齐读、开火车读等。)

6、孩子们,认识了新朋友,我们就应该牢牢记住它们的特征,避免自己再碰上它们的时候把它们的名字叫错了。我们一起来说说新朋友的特征吧!

7、检查学习生字的情况。出示不带拼音的生字卡片,指名读生字。

8、让读得好、记得牢的孩子介绍自己识记生字的方法。

9、在孩子们能准确读出生字的基础上进行扩词语训练。

三、生字巩固练习

1、出示所学的生字卡片,指名读。

2、介绍新朋友。请孩子们拿出自己手中的汉字卡片和偏旁卡片,将自己认识的新朋友介绍给大家。说说新朋友的特点,讲讲自己记忆新朋友的方法。

3、出示课后第二题练一练。

4、进行口头扩词语练习。

四、进行词语训练

1、指名读词语。

2、让孩子根据图片,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和已有的知识说说词语的意思。教师可以做适当的更正和补充。

3、进行口头造句练习。

五、拓展训练

游戏:“我当小老师”

请孩子将自己自由换偏旁时发现的自己认识而其他同学可能不认识的字写在黑板上,把这个新朋友介绍给全班的同学认识,让同学们交更多的新朋友。

教师可以询问孩子是怎么认识这些生字的,并根据孩子的回答做出适当的肯定,鼓励孩子们在生活中识字。

六、指导写字

1、出示“描描写写”中的生字。

2、分析字的构成部件。

3、教师在田字格里书写范字。

4、引导学生观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5、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回检查。

6、交换检查作业,对孩子们的书写进行恰当的点评。

换一换教案 篇3

换一换教案12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换一换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换一换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学会要求写的生字,要求写得正确工整。

2.学会观察区分形近字的异同,掌握换偏旁识字的方法

3.能用生字口头组词积累词语

4.在写字过程中,了解汉字的间架结构,掌握笔顺,进一步体会和表现汉字的形体美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基本字和偏旁卡片、生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和汉字娃娃做游戏,用一个字加上不同的偏旁组成新的字,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识字,再学习之前我们先来变一个魔术,有兴趣吗?

课件展示:从他——池——地

2.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种新的构字方法,板书课题:“换一换”

二、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读音

1.下面就请小朋友打开书68页自渎课文,把不认识的或红色音节的字多读几遍

2.检查生字词读音,抽生读、师随时纠正读音,齐读

3.说说这些新字是怎样由一个熟字变成的?(一个熟字换掉偏旁就成了不同的新字)

4.师出示形近字课件:汉字娃娃和有趣就像变魔术一样,由一个字换掉他原有的偏旁就产生了新字,这是一种识字的`好方法。每一组的几个字就像兄弟姐妹,字形形似,但形不同,音不同,意义也不同。想想你用什么方法来记这些字?(引导学生根据偏旁的不同含义来记字形,字意)

5. 再读词语,你读懂了哪些词语?有没有不懂得地方,找出你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呆会儿老师讲解的时候要仔细听。抽生答

理解“决心”“口诀”

6.刚才我们理解了词义,下面请小朋友自选其中的两个词语说一句话,师相机纠正。

7.拓展,课后第一题让学生认读这些字的读音,说说你知道它们可以换成哪些新字吗?

自己试一试。抽生答

8.你打算用什么方法来记这些字?(引导学生从加的偏旁来说,顺便说说字意)

9.师小结:由一个基本汉字换上不同的偏旁,便构成了形不同,意不同的汉字。汉字娃娃所包含的奥密可多了,就等你们去发现。

三、学习生字

1.学习新笔画“三撇”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忆字型和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重点指导“逃”师范写,讲解书写要领。

4.生描红,师评价

5.作业;抄写生字4字2音2词

课后小结:

换一换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学会要求写的生字,要求写得正确工整。

2.学会观察区分形近字的异同,掌握换偏旁识字的方法

3.能用生字口头组词积累词语

4.在写字过程中,了解汉字的间架结构,掌握笔顺,进一步体会和表现汉字的形体美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基本字和偏旁卡片、生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和汉字娃娃做游戏,用一个字加上不同的偏旁组成新的字,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识字,再学习之前我们先来变一个魔术,有兴趣吗?

课件展示:从他——池——地

2.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种新的构字方法,板书课题:“换一换”

二、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读音

1.下面就请小朋友打开书68页自渎课文,把不认识的或红色音节的'字多读几遍

2.检查生字词读音,抽生读、师随时纠正读音,齐读

3.说说这些新字是怎样由一个熟字变成的?(一个熟字换掉偏旁就成了不同的新字)

4.师出示形近字课件:汉字娃娃和有趣就像变魔术一样,由一个字换掉他原有的偏旁就产生了新字,这是一种识字的好方法。每一组的几个字就像兄弟姐妹,字形形似,但形不同,音不同,意义也不同。想想你用什么方法来记这些字?(引导学生根据偏旁的不同含义来记字形,字意)

5. 再读词语,你读懂了哪些词语?有没有不懂得地方,找出你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呆会儿老师讲解的时候要仔细听。抽生答

理解“决心”“口诀”

6.刚才我们理解了词义,下面请小朋友自选其中的两个词语说一句话,师相机纠正。

7.拓展,课后第一题让学生认读这些字的读音,说说你知道它们可以换成哪些新字吗?

自己试一试。抽生答

8.你打算用什么方法来记这些字?(引导学生从加的偏旁来说,顺便说说字意)

9.师小结:由一个基本汉字换上不同的偏旁,便构成了形不同,意不同的汉字。汉字娃娃所包含的奥密可多了,就等你们去发现。

三、学习生字

1.学习新笔画“三撇”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忆字型和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重点指导“逃”师范写,讲解书写要领。

4.生描红,师评价

5.作业;抄写生字4字2音2词

课后小结:

换一换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会认真倾听。

2、初步学会交流与分享。

活动准备:

动物图片、绘本。《食品、垃圾桶》?

活动过程:

教师自我介绍与幼儿体验交往乐趣,认识动物朋友!

教师:

1、“我们见过面吗?没见过面就是新朋友。”与幼儿互动击掌,数一数多了几位新朋友,体验交往的乐趣。

2、出示图片,讲绘本故事《换一换》

教师:“老师今天带来了几位新朋友,它们和你们一样,很会说

话的,它们都有自己的叫声”出示图片,引导幼儿模仿动物的叫声。(指导幼儿说完整话)

教师讲述故事《换一换》

3、游戏活动:“换叫声”(锻炼幼儿倾听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反应能力)教师讲述游戏规则,提醒幼儿要看得清楚,听得清楚才能成功,叫着自己的叫声,也要听着别人的叫声。

4、游戏活动:“换名字”(能有意识倾听与自己相关的信息)。

①换名字(我朋友在一起,耳朵听不到朋友,眼睛看不

到朋友,做不成事的,要听一听别人的话)。

②换喜欢吃的食物、玩具。(记住朋友喜欢的,和朋友

分享我们喜欢的,体验分享的快乐,加深同伴间的'友谊)

总结:听得清,才做得对,听得清别人的话,才能正确的回应,我们要多听听别人的话,听听老师的话,听听爸爸妈妈的话。

5、讲述故事的结尾。把问题(小鸡叫声)留给孩子。

换一换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会认真倾听。

2、初步学会交流与分享。

活动准备:

动物图片、绘本。《食品、垃圾桶》?

活动过程:

教师自我介绍与幼儿体验交往乐趣,认识动物朋友!

教师:

1、“我们见过面吗?没见过面就是新朋友。”与幼儿互动击掌,数一数多了几位新朋友,体验交往的乐趣。

2、出示图片,讲绘本故事《换一换》

教师:“老师今天带来了几位新朋友,它们和你们一样,很会说

话的,它们都有自己的叫声”出示图片,引导幼儿模仿动物的叫声。(指导幼儿说完整话)

教师讲述故事《换一换》

3、游戏活动:“换叫声”(锻炼幼儿倾听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反应能力)教师讲述游戏规则,提醒幼儿要看得清楚,听得清楚才能成功,叫着自己的叫声,也要听着别人的叫声。

4、游戏活动:“换名字”(能有意识倾听与自己相关的信息)。

①换名字(我朋友在一起,耳朵听不到朋友,眼睛看不

到朋友,做不成事的,要听一听别人的话)。

②换喜欢吃的食物、玩具。(记住朋友喜欢的,和朋友

分享我们喜欢的,体验分享的快乐,加深同伴间的.友谊)

总结:听得清,才做得对,听得清别人的话,才能正确的回应,我们要多听听别人的话,听听老师的话,听听爸爸妈妈的话。

5、讲述故事的结尾。把问题(小鸡叫声)留给孩子。

换一换教案 篇8

设计理念

识字教学的重点是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生字的常用方法,培养他们自主识字的能力。本课教学设计,注重教会学生运用换偏旁的方法识字,培养自主识字能力。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课后的字。

2、学会观察、区分形近字的异同,掌握换偏旁识字的方法。

3、能用词语口头说话,积累词语,丰富语言。

4在写字过程中,了解汉字的间架结构,掌握字的笔画笔顺,进一步体会和表现汉字的形体美。

教学重难点

1、认写生字。

2、掌握换偏旁识字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生字卡片和相关图片。

学生:可以拆分部件的熟字卡片和偏旁卡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联系旧知,导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一起动手给汉字娃娃找了许多朋友,下面我们一起来叫叫它们的名字吧!

2、孩子们,我们认识新朋友除了加一加的方法外,还可以采用换一换的方法。我们换掉汉字原有的偏旁,给汉字娃娃另加上一个偏旁也可以组成一个新的汉字娃娃。

二、学习生字

1、孩子们,拿出你们手中的汉字卡片和偏旁卡片,试着换一换汉字的'偏旁。看看换了偏旁的字你还认识吗?把自己认识的字放在一旁。

2、孩子们自由换偏旁。

3、孩子们,我们组成的新字都能在课文中找到读音,翻开书,自己到课文中去认识自己刚才组合的新字吧!

4、孩子借助拼音认读新字。

5、采用多种方式让孩子认识新字。(如:齐读、开火车读等。)

6、孩子们,认识了新朋友,我们就应该牢牢记住它们的特征,避免自己再碰上它们的时候把它们的名字叫错了。我们一起来说说新朋友的特征吧!

7、检查学习生字的情况。出示不带拼音的生字卡片,指名读生字。

8、让读得好、记得牢的孩子介绍自己识记生字的方法。

9、在孩子们能准确读出生字的基础上进行扩词语训练。

三、生字巩固练习

1、出示所学的生字卡片,指名读。

2、介绍新朋友。请孩子们拿出自己手中的汉字卡片和偏旁卡片,将自己认识的新朋友介绍给大家。说说新朋友的特点,讲讲自己记忆新朋友的方法。

3、出示课后第二题练一练。

4、进行口头扩词语练习。

四、进行词语训练

1、指名读词语。

2、让孩子根据图片,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和已有的知识说说词语的意思。教师可以做适当的更正和补充。

3、进行口头造句练习。

五、拓展训练

游戏:“我当小老师”

请孩子将自己自由换偏旁时发现的自己认识而其他同学可能不认识的字写在黑板上,把这个新朋友介绍给全班的同学认识,让同学们交更多的新朋友。

教师可以询问孩子是怎么认识这些生字的,并根据孩子的回答做出适当的肯定,鼓励孩子们在生活中识字。

六、指导写字

1、出示“描描写写”中的生字。

2、分析字的构成部件。

3、教师在田字格里书写范字。

4、引导学生观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5、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回检查。

6、交换检查作业,对孩子们的书写进行恰当的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