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学网 > 短文 > 教学教案 > 正文

一年级语文上册《天地人》教学设计

2025/09/09教学教案

文学网整理的一年级语文上册《天地人》教学设计(精选7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一年级语文上册《天地人》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

2、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会使用生字组词、说句。

3、学习识字的方法,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6个生字。

难点:掌握学习生字的方法。

【教学准备】

1、生字词卡片。

2、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们,今天你们正式成为一年级的小学生了。小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而语文是你们所接触的一门重点科目。我们通过学习语文,可以认识很多的字,学会与爸爸、妈妈还有其他人交流。今天,我们先学习识字的第1课《天地人》。(教师板书)

二、看图说话。

1、看图说话。

师:认真观察图画,说一说你都看到了什么。

生自由表达。

2、用一个句式把你们刚才所讲的串成一句话。

句式:我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着图说话)

老师归纳:蓝天下是广阔的大地,大地远处是长满树木的小山,近处是茂盛的茶园,有一个人在采茶。

3、同学们表现真棒,看得仔细,说得全面。

4、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就在图画里面。

三、学习生字。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样礼物(苹果图,上面挂满了红红的苹果),听,小苹果在说话呢,它在说什么呢?(教师走近苹果树)哦,它在说呀,这节课谁表现出色,谁就可以上台摘取一个苹果作为奖励,小朋友们有没有信心?(学生信心十足,跃跃欲试)

1、听,小苹果又说话了:请小朋友做好准备,现在开始认字,读准字音,

遇到不会读的字可以问一下你身边的小朋友。

天地人你我他

学生自己试读生字,然后全班交流。

逐个生字指生读(随机指导生字读音)——老师读——开小火车读——齐读。

让表现最棒的小朋友上台摘取小苹果,师可趁机拿着小苹果在耳朵边听听,然后说:“我听见小苹果说你是个聪明、大胆的孩子。”

2、小朋友们表现真不错,现在小苹果要请小朋友争做识字小能手。

①生字,问:这些字,该怎么记住呢?

②请学生分小组记忆生字。

③师引导学生识字:刚才我们认识的生字里,你们仔细看,有哪些长得特别像?

生汇报:天和人、你和他、地和他。

④师问:“天”和“人”怎么区分呢?

学生汇报:“天”减两笔就是“人”;“人”加两笔就是“天”。

⑤师总结:这就是识字方法中的加一加、减一减。小朋友们真了不起。

⑥师:你能分别用这两个字组词吗?

生汇报:天下、天上、飞天、天空、天才、天气……

人民、主人、老人、人类、超人、人才……

⑦师:你能从这些词语中选一个说一句话吗?

比如:天空中飘着朵朵白云。

生自由说句子,师及时评价并纠正。

⑧师问:“你”和“他”这些字的左边都是“亻”,都表示与人有关。“地”和“他”右边相同,可以用换一换的办法记住它们。

“你”和“他”同“我”是三个好朋友,它们在一起该怎么运用呢?

游戏:请三位小朋友上台,让一位小朋友介绍他们的名字,能够用上“你、我、他”。根据下列句式来说:

句式:我叫。

他叫。

⑨师:其实,除了同学们刚才所讲的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给生字找朋友的.识字方法外,我们还可以用小朋友喜欢的方式识字,那就是猜字谜和编儿歌。

师:白鹅不是鸟。(打一字)谜底:我

儿歌:头顶天,脚踏地,人在天地间。你我他,好朋友,永远不分家。

(给表现最出色的小朋友奖励小苹果)

小结:猜字谜,编儿歌,既好玩,又能帮助我们识字。

四、巩固生字。

同学们学得这么认真,老师奖励你们玩个游戏,名字叫做“快快快,找找找”。拿出你们的生字卡片,我说哪个字你们就举起哪个字。

地——你——我——天——人——他。

五、布置作业。

这节课我们在书本上认识了6个字,用不同方法认识了它们。回家后把这些字说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1天地人

天地人你我他

【教学反思】

示例:为了让学生在第一节识字课中就能喜欢识字、写字,我采用看图、编儿歌、做游戏等方式,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游戏中识字。同时,我让激励性评价贯穿始终,使用协调、鼓励、请教的口吻,调动学生自主识字的积极性;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将识字和生活结合起来,帮助学生突破识字的难点。

一年级语文上册《天地人》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天、地、人”3个生字。

2、结合具体情境,感受识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体会学习识字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认识“天、地、人”3个生字。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调动情感。

1、课件出示图片,请学生欣赏。

2、引问:你观察到图中有些什么?

3、揭题,指导读课题。

二、借助图画,学习生字。

1、引导学生看图画,学习生字“天、地、人”。

2、教师引导学生图文结合识记生字。

3、检查反馈,组织学生汇报。

(1)指名认读生字,检查掌握情况。

(2)出示生字卡片,组织学生开展识字比赛。

(3)指名领读全部生字,比一比,谁学得最快。

(4)开火车读生字,检查全体同学掌握情况。

4、教师引领学生在游戏中识字,巩固生字。

三、巩固识字,强化认识。

1、识字大转盘。(课件出示转盘:上面标有“天、地、人”的生字,让学生上来转转盘,转到哪个字,就用哪个字扩词并说一句话)

2、组织学生游戏:听字取卡。

一年级语文上册《天地人》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

2.认识本课22个生字和5个词语,会写其中的4个汉字。

教学重难点

1.认识22个生字,会写其中的4个汉字。

2.观察学习汉字的间架结构。

教学具准备

词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传说世界一开始是混沌一片,像个大鸡蛋,有个叫盘古的大神,睡醒后把天和地给分开,并支撑直到不会再合拢。于是就有了我们现在的天和地。(板书:天地)。天地之间还有谁啊?(板书:人)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题。

二、新课

1、小朋友们,天上有什么呀?出示:太阳。指名读 ,齐读。

2、红红的.太阳可是会分出七种颜色哦!出示:太阳光,七色分。指名读、齐读。

3、你知道吗?示:红、黄、蓝、绿、紫、青。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2、太阳光美不美?出示:世界美,说不尽。

3、这么美丽的世界里,不只有太阳,天上还有什么啊?出示:月、星。指名读,齐读。

4、抬头看完了天,我们低头来看地上。示:地上。

5、看,这是什么?出示:江河海。江河里的水继续向前流,最后汇入大海。指名读,齐读。

6、小朋友们,我们坐上小船,来看看沿路的风景吧!快看两边的山上有什么啊?出示:土、石,指名读,齐读。

7、游览了一天,怎么样,我们的世界大不大?是的,我们的世界真大,说都说不完。出示:世界大,说不完。

三“读一读”

刚才认识了很多词语朋友,老师把他们请来了,谁来读读看,学生自读,同桌互读,指名读,多种形式读好。这些生字宝宝很热情,他们想跟小朋友一个个打招呼,逐个出示,指名读,小老师读,男女生读,齐读,小朋友拿出生字卡片,同桌认读。开火车读。

老师读词语,“天上,地上,江河,泥土,世界”

四、写一写

要想和生字宝宝交朋友,我们还要来写一写。出示生字,读一读。

逐个学习“天、月、土、石”。书空,观察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描一个,写两个生字。

一年级语文上册《天地人》教学设计 篇4

教材解析:

本课是识字单元的开篇,以国画为背景,编排了“天地人”“你我他”六个字,并以三字一行的形式排列成两组,体现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第一组三个字向我们呈现了画面中三个主要的事物“天地人”。“天”覆盖万物,“地”负载万物,天地之间以“人”为贵。

第二组生字“你我他”是生活中常用的三个人称代词,承接第一组的“天地人”,进一步阐述“天地人”中的“人”,就是由“你、我、他”三部分组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我”和身边的每一个“你”、每一个“他”之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

1.通过听读、观察图画、联系生活等方法,认识“天、地”等6个生字。

2.初步学习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运用多种方法认识生字。

教学难点:

读准“人、你、我”的读音。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观察图片,导入新课

1.出示傅抱石的国画作品,引导学生看图观察。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天、地、人)

2.板书课题,要求学生留心观看。(板书:天地人)

从今天开始,我们就要开始正式学习汉字了。这些方方正正的方块字,就是汉字。汉字的岁数可大呢!已经有几千岁了。

这个课题由三个汉字组成,同学们会读哪一个字?

3.指名汇报会认读的`字,正音,范读带读。

二、朗读课文,内容归类

1.学生打开书本,教师及时纠正读书姿势。

2.教师带读。先读课题,再读课文。全班学生跟读,齐读。

3.引导学生观察。提问:课文将这6个汉字分为哪两组?

(第一组:天地人;第二组:你我他)

三、形义结合,学习“天地人”

1.结合甲骨文,学习汉字“人”。

教师画出甲骨文“人”字,并请学生上台用身体摆出甲骨文“人”字。

提问:这是什么字?

教师范读,学生跟读,教师正音。

2.学习汉字“天”。

在人的头顶上无边无际的就是“天”。

带领学生看窗外的天气,出太阳是晴天,下雨是雨天,帮助学生理解字义。

教师范读,学生跟读,教师正音。

3.学习汉字“地”。

人的头顶是天,提问:人的脚底是什么?

铺满土的是土地,铺满沙的是沙地,长满草的是草地。

教师范读,学生跟读。引导学生自己组词读。

四、谈话交流,学习“你我他”

1.营造氛围,感知“你我他”。

教师一手举生字“你”,提问“你叫什么名字”,并把生字卡片“你”递交给学生。

一手举生字“我”,说“我是你们的语文老师”。

出示生字“他”,指学生问“他叫什么名字”,并把生字卡片“他”递给这名学生。

在交流递送生字卡片的过程中正音识记生字。

2.仔细观察,认识“你我他”。

引导学生观察汉字,找一找“你、他”有什么共同点。

教师移动单人旁,帮助学生理解字义。

3.游戏互动,理解“你我他”

(1)教师请三位学生上台,引导学生选生字卡片并交流。

一名学生说:“我是xx,很高兴我们成为好朋友。”

“你喜欢踢足球吗?”“他是你的同学吗?”然后小组练习,轮流说话。

(2)教师出示“画画”“拍皮球”“跳绳”三张词卡,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组成三个组。

教师带领学生边说边做动作:“我们都喜欢画画。”“你们喜欢什么?”“他们在干什么?”在问答中理解“我们、你们、他们”。口头给字组词。

一年级语文上册《天地人》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会认“天、地、人、你、我、他”6个字。

2.理解字的意思,会扩词。

重点难点

1.正确认读生字。

2.了解“天、地、人”“你、我、他”的意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今天老师带来几个生字宝宝,你们愿意和它们交朋友吗?

二、看一看

1.生字宝宝在哪里呢?它们可调皮呢,竟然藏在画中。(课件出示情境图)

2.小朋友请看图,图上有什么?

指名一一说出,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生字:天、地、人。

3.这儿还有一幅画呢。(课件出示一个人)这个生字宝宝是“人”。

教师范读,学生跟读,指名读,正音再齐读。

4.这里也藏着许多生字宝宝,让我们把它们找出来。

学生看图猜字:你、我、他。

三、认一认

1.我们一起来叫叫这些生字宝宝的名字。

2.学生自己练习读。

3.指名读,纠正读音,学生组词。

4.读读字,看看图,想一想:你记住了哪些字?怎么记住的?

5.讲解:你、我、他共同生活在天地间,我们要互相帮助,互相关心。

四、玩一玩

1.生字宝宝要和我们做游戏啦,首先我们来抢答。老师出示一张卡片,能读的'小朋友站起来大声读。(如果有错,及时纠正。)

2.齐读:天、地、人、你、我、他

请两位小朋友上台,老师拿出卡片,一名学生大声读,另一名学生用手势指向对应物。

3.我们来玩开火车比赛,看哪列火车开得又快又好。每个小朋友看着卡片大声读字,再说一个词。

五、总结延伸

让学生回家把所学的字读给爸爸妈妈听。

一年级语文上册《天地人》教学设计 篇6

教材分析:

天地人是本册新版教材的第一课,也是“新“字的直接体现,他替换了原先一开始的拼音教学。”《部编教材一年级上册教材介绍》中对《天地人》室这样表述的:第一课是创意安排,天地人,宇宙、自然与人的关系,你我他,除了我还有你和他,构成了世界。这些涵盖了我们的现实世界,要给孩子们一种非常和谐的氛围。识字量不大,难度也不大,这对于初入学的过渡期的语文内容来说,应该是对语文学习很大的缓冲空间。最重要的要让孩子觉得有意思。

一、教学目标

1.运用已有学习基础和在生活中识字的方法,认识你、我、他”3个生字;

2.在儿歌、游戏等各种形式的复现中进一步巩固所学生字,理解字义,对生活中识字产生初步兴趣;

3.在学习、游戏过程中,学会与小伙伴一起合作学习、友好相处。

二、教学重难点

1.认识“你、我、他”3个生字;

2.对识字感兴趣,乐于在生活中认识更多的字宝宝。

三、教学过程

(一)欣赏童谣,认识“你、我、他”。

1.播放童谣视频。(你是妈妈、他时爸爸,我是乖巧的小娃娃。妈妈对我说:“孩子孩子,你是妈妈的好娃娃。”爸爸对我说:“娃娃,娃娃,妈妈对你说的啥?”我对爸爸说:“爸爸,爸爸,妈妈说我是她的好娃娃。”你和我,我和他,你我他是一家,什么都不怕。)

2.将视频定格在最后一句的画面,带领学生拍手有节奏的读童谣。

3.学生尝试朗读这些句子。回忆刚才我们看过的童谣,“你”指的是谁?“我”是谁?“他”是谁?

4.互动活动。老师请两名同学上讲台,同学先作自我介绍,老师用手势分别指自己,其中一个同学和另外一个同学,引导学生用“你是______,我是______,他是_____,我们都是某某学校某某班级的学生的句式说话。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用你我他说话,在句式的引导下说完一句话,同时也创设一年级刚入学的小朋友自我介绍的机会。

5.然后,用同样的句式在小组内交流表达。

(二)学习“你我他”

1.教师板书“你我他”,学生认读。

2.相机指导“你”字,引导学生认识单人旁,左右结构。从“你”的学习迁移到也表示人的“他”字,与“地”偏旁进行对比,根据意思识记汉字,最后学习“我”字。

设计意图:让学生认识偏旁,学习迁移学习的方法,从而巩固认识汉字的方法。

3.巩固你我他的训练:通过开火车轮读,同桌读,小组读等方法检验学生的`生字认读掌握情况。

(三).课中操:大家看幻灯片起立唱一唱《你的名字叫什么》,在歌唱中巩固生字“你我”。

小结:我是老师,你是我的学生,他也是我的学生。我们共同生活在天和地之间,一起做热爱生活的人。

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普通识字课,以识字为重点,以激发兴趣为目的,使学生的识字成为一种快乐的体验。我做到了一下几点:

一、注重交给识字方法,养成自主识字的习惯。

二、在游戏中让孩子们巩固识字。课堂上采用创设情境,采用各种复现的方法,在玩乐中不知不觉与生字交朋友。

一年级语文上册《天地人》教学设计 篇7

教学目标:

1.通过联系生活、观察图片、动作演示、儿歌等方法,认识“天、地、人、”3个生字,理解字义,初步产生识字的兴趣。

2、通过儿歌、游戏等方式将课堂常规落实在教学环节中,逐渐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3.从字体演变中了解“天、地、人”字体的本义,诵读《诗经》“三才之道”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4、在学习中体会学习的快乐,学会与同学共同学习。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各种学习形式认识“天、地、人”三个字,

2、在识字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渗透始业教育。

小朋友们,恭喜你们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小学生!(掌声)那成为了一名小学生,你们觉得我们应该怎么做呢?(请学生自由发言,相机出示对应的儿歌)

关于课前准备的儿歌关于课堂纪律的儿歌下课文明游戏的儿歌关于放学离校的儿歌

上课铃,叮当响,头摆正,肩放平。下课了,换书本,排好队伍离学校,

我们快步进课堂,胸前挺,身坐直,先入厕,再休息,安全第一要记牢,

不挤不碰不吵闹,双手平平摆的正,文明游戏不喊叫,无益活动不参加,

书本文具摆放好,双脚向前不乱晃,教学楼内不奔跑,家庭作业按时做,

静待老师把课上。上课发言先举手,爱护环境不乱扔,在家做个乖宝宝。

回答问题声音亮,互助友爱不争吵。

别人发言认真听,

课堂守纪我最棒。

1、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儿歌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明确小学生活的常规及要求,并充满童趣的配上音乐让学生边做动作边背诵儿歌,让枯燥的学习纪律要求在琅琅儿歌声中落实。

二、导入新课,渗透中国文化之美。

1、教师出示傅抱石的国画《一望大江开》,配上中国古典音乐,问学生:“在这幅画中,你看到了什么?”

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继续提问:你看到怎样的天?(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相机出示生字“天”,学生跟读。相同的方法出示“地”和“人”字。

3、天在上,地在下,我们人就生活在这广阔的天地之间。今天,我们要学习识字一《天地人》,齐读课题,教师引导学生齐读时注意字与字之间的停顿,不唱读。

三、图文结合、形义结合,学习“天”“地”“人”。

1、学习汉字“天”

(1)出示甲骨文中的“天”字,让学生猜一猜,这是什么字?

(2)根据甲骨文“天”字的造字原理,教师讲解“天”字的意思。

(3)开火车朗读“天”字,教师及时正音。

(4)给“天”字找一找朋友,课件出示学生找到的“天”字的朋友(词组),教师带领读,学生齐读。

(5)教师出示不同的天空的图片,让学生说一说()的.天。如:(蓝蓝)的天、(广阔)的天、(无边无际)的天、(红彤彤)的天、(白白)的天、(晴朗)的天、(灰蒙蒙)的天等等。

2、学习汉字”地”

(1)出示“草地、菜地、雪地、沙地”的图片,让学生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相机出示生字“地”,教师带读,抽读,组词读,教师通过图片和不同的语境帮助学生理解”地”的意思。如“铺满草的是草地”“种上菜的是菜地”“铺满沙的是沙地”等等。

(2)观察田字格中的”地”,说一说像”地”字这样左边一部分右边一部分真样的的字就是左右结构的字。课件出示其他左右结构的字帮助学生理解。

(3)引导学生关注“地”字的偏旁提土旁。课件动画演示“土”字变为偏旁时最后的横变成提。让学生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些提土旁的字,教师副板书。

(4)一起出示“天”和“地”字,问学生,你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说出“天”和“地”是一对相反的词。渗透反义词的概念并男女分角色读“天”和“地”。

3、课中操:请你跟我这样做,我就跟你这样做。

4、学习汉字“人”

(1)孩子们,“人”就生活在这这广阔的天地之间,与天、地和谐共处,共同生长!出示“人”字,教师带读正音,强调“人”字的卷舌音,学生个别读,反复正音。

(2)出示图片“人”字从甲骨文到楷书的演变过程,引导学生说一说,古代的“人”字像什么?(教师可以做一做侧面弯腰的动作,便于学生理解),像“人”字一样,古代的人们描摹事物的形象造出来的字就叫做象形字。后来,人们为了方便书写,就把人字简化成现在的“人”字,齐读“人”字。(象形字的概念只需渗透理解就可以。)

(3)你可以为“人”字找到哪些好朋友?(组词)谁能用人字说一句话?

四、课外拓展延伸,整体感知天”“地”“人”。

在古代,天”“地”“人”被称为“三才”,只有天”“地”“人”三才合一,世界才开始。于是就有了这样的句子:“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带领学生一起诵读,并试着背诵。

2、人生活在天地之间,被称为万物之主,于是又有了这样的句子:“天地之道备于人,万物之本为于人”(注重诵读,不强调意思的理解)

五、作业设计

1、背诵学习常规儿歌两首(三颗星)全部背诵(五颗星)

2、找一找,生活中的哪些地方出现了天”“地”“人”三个字。

教学反思:

本堂课我在执教的过程中觉得比较满意的是:

1、学习常规以儿歌的形式,让学生表演读,既活跃的课堂气氛,又能在不说教的情况下落实,学生易于接受。

2、在识字教学时没有仅仅局限于课文,而是将天”“地”“人”三个字与广深的中国文化相联系,不论是文字的演变,还是课的最后的“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天地之道备于人,万物之本为于人”的引入,都拓宽了整堂课的视野。

不足的是整堂课内容较多,学生的跟读还不到位,不能很好的照顾到中下的学生。让学生说的环节设计的过难,学生说的不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