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学网 > 百科 > 读后感 > 正文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

2025/09/09读后感

文学网整理的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精选6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 篇1

“最好是相对的,最好其实就是更好,虽然最好永远达不到,但一个比一个更好便汇成了一个人一生的最好。”这就是李镇西老师心中最好的定义,在李镇西老师看来所谓的做“最好”的老师其实指做“更好”的老师,的确,“没有最好,没有更好。”

和李镇西这些成功的教育家相比,他们的学识,他们的人格,他们的能力,我想我永远只有仰慕,但是看了李镇西老师对“最好”的理解,让我感受到我们每个老师都可以做“最好”的老师,只要我们用今天自己和昨天自己相比是不是在不断进步,不断超越自己,就像李镇西老师所说的“我今天备课是不是比昨天更认真?我今天上课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找学生谈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诚恳?我今天处理突发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机智……”只要我们每天这样自己和自己比,坚持不懈,就可以不断的像最好的老师靠拢。

今年是我工作的第12个年头,我也坚持当了10年的班主任,“当老师累,当班主任更累。”除了自己的教学工作以外,每天还会有让人头痛的事情,让人头痛的学生,任何大事小事通通告诉班主任,班主任除了教书,还要充当“警察”“保姆”等角色,虽然很苦,但慢慢品味起来其实很甜,学生毕竟是未成年的孩子,他怎能不犯错呢,他怎能像你期望的那样乖巧呢,可是,真当学生们犯错时,我也曾很气愤,抑制不住自己的'怒火,学生们甚至把我气哭,那一刻心里总想着他们快点毕业,赶紧把他们送走,甚至有时不想再当这个班主任了。

李镇西老师有一句话让我感触很深,“你越是和学生打成一片,你就越有感情收获;而你越有感情收获,你就越想和学生打成一片,这是班主任工作中的‘感情良性循环’。”回想自己的班主任工作,对于自己的学生,其实更多的还是爱,记得我的第一届学生临走的那一刹那,以前的埋怨一下子荡然无存,我满脑子的竟是舍不得,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无法接受他们已经毕业了,这样的感情是相互的,学生们临近毕业最留念的也是他们平时有些“惧怕”甚至有点“怨恨”的班主任。每逢节假日,我都会收到来自第一届大部分学生的新年祝福短信,那一刻,我体会到“我拥有了几十颗童心,这是何等优厚的精神财富啊!”

班主任工作肯定是“苦”的,但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有无限的乐趣,而这样的乐趣让我们拥有了优厚的精神财富和事业的满足感。我们不能期望每个孩子都很听话,每个孩子成绩都很优异,否则还需要我们老师干嘛。每个孩子都会有缺点的,每个孩子有都会有能力上的缺陷,作为老师,作为班主任,我们的任务是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培养他们的能力,用爱去感动他们。

既然选择了当班主任,那么悲悲戚戚是当,高高兴兴也是当,我愿意选择后者。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 篇2

最近我有幸拜读了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感触颇丰。他的那份质朴,那份对学生深深的爱深深的感染了我。

书中最喜欢李镇西老师的几句话:“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最可爱;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奋;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因此,你若是工人,就要当技术最出色的工人;你若是营业员,就要当服务质量最佳的营业员;你若是医生,就要当医术最高明的医生;你若是教师,就要当最负责的教师;甚至你哪怕只是一名‘个体户’。也要当最受顾客称道的劳动者!你也许不能成为名家,不能名垂青史,但你可以成为同行业中千千万万普通人里最好的`一个!我所谓的‘做最好的自己’,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做最好的自己’,便意味着要尽可能在自己的职业中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今天和昨天比,我今天上课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处理突发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机智?……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遗憾,但每天都这样自己和自己比,坚持不懈,我便不断地向最好的教师的境界靠近。”

作为一名新教师我总觉得自己的教学经验不足而导致自卑,总觉得不如别人,有时候甚至对未来有些迷茫,但读了李老师的书后我不再自卑,我可以自信的对自己说我和昨天的我比,我在进步,我在超越,今后我会做得更好!

爱是永恒的教育,(读书笔记 )李老师极力地强调这一点。没有爱,便没有教育。我们要用爱去感化学生,用爱去启迪学生。最阴暗的角落也需要阳光的照耀,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孩子都抬起头来。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懂得换位思考,孩子如果做了错事,要及时地去帮助他们,不是冷漠或恶语相对,这样他们才会明辨是非,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学会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个学生,不吝啬自己的表扬,让他们在充满阳光的坏境中茁长成长。作为教师,我们要注意观察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肯定他们,赏识他们,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优秀的,关注他们的亮点和号的一面,只要相信我们的学生是优秀的,相信他们会做得更好。

平平凡凡的过着每一天觉得很幸福,分分秒秒都那么的开心.作为普通教师的我们,只要我们每天都在进步,每天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到更好,久而久之,许多更好组合在一起就会变成最好的。成大事不在于力量多少,而在于能坚持多久,让我们向李老师学习,一起努力来感受教育的美丽吧!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 篇3

近段时间读了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看到其中一章“把更多的关爱给后进生”,不由使我想起了前几年发生在我班上的一件事:

放学的铃声刚刚响过,我正准备回家,班长急冲冲地跑进办公室,说:“李龙趁前面两个女同学专心做作业时,把人家的辫子绑在了一起,还在上面插了片树叶!”

我顿时火冒三丈,气冲冲直奔教室而去,这个李龙,从进了我们班开始,就没让人省过心,迟到、旷课、不做作业、上课不专心听讲、打架……让我头痛不已。

李龙坐在座位上,一脸的倔强和不以为然。我耐心地等同学们走完,想着他的种种劣迹,我酝酿着情绪,准备着给他来一场雷霆之怒。我正思考着要如何爆发,突然,有个同学气喘吁吁地跑来告诉我,他的妈妈今天来接他,想见一见老师,了解一下他平时在校的情况。于是,我赶紧去接待学生家长。

那位家长对学生非常关心,细细地问了各方面的情况,我一一详细地做了介绍。等到结束谈话,已暮色沉沉。我自己也准备回家。就在锁门的时候,我想起了李龙,我想他大概早跑了吧。不过我还是走向教室。

出乎意料的是,在昏暗的教室里,李龙那瘦小的身子还站在那儿。我的`心头一动,怒气也随之而散了。我想,教育也不是万能的,也有失败的时候,算了,让他走吧。

就在他走出教室,融入暮色的时候,我发现他有一丝恐惧的神色,我想他大概怕黑吧。于是,我紧走几步赶上他,和气地说:“李龙,天黑了,我送你回家,好吗?”他猛然抬起头来,满脸惊喜,但随即又低下了头,支支吾吾地说:“不……不用了,我爸妈都没在家。”我笑着说:“我只是想送你回家而已。”他没有说话,只是跟在我身后,一步步向他家走去。按照他的指点,到离他家不远的地方停下脚步,他一边大声说着:“谢谢老师!”一边飞快地跑了。

很快我有了新发现:李龙再也没有迟到过;作业也能认真完成;上课也能专心听讲;也没再和其他同学打架……我想他有些反常,坚持不了多久。但我还是及时表扬了他。从此李龙像变了个人似的,学习不断进步。

一次作文课上,我出的题目是《谢谢》,交上来的作业,题材多样,感情真挚,都很不错。但是,李龙的作文只有这样几句话:“谢谢您老师!那天晚上您把我送回家,这是第一次有老师专门送我回家,而不是为了向我爸妈揭发我在学校所犯的错误。我会努力学习的!”

当我看到这句话时,心底久久不能平静,这是意外的收获。同时,我也明白了,只要我们付出一点点,对孩子们多一点关爱,一切就会变得美好起来。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 篇4

读完李镇西的《做最好的老师》后,我感慨颇深。这本书是李老师用自我的心血写成的,里面包含了他漫长25年的教学生涯中的点点滴滴,虽然其中有些令他耿耿于怀的痛苦经历,但更多的则是他与学生之间那种纯粹的友谊之情。我认为,李镇西老师是一位十分幸福的人,而他的幸福则来源于他对学生无私的爱。他说:“生活在学生中,就是幸福,就是‘最好’!”看来,要做最好的老师,最最重要也是最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老师对学生的爱。

有这样一则寓言:一把坚实的大锁挂在大门上,一根铁棒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是无法将它撬开。钥匙来了,瘦小的身子钻进锁孔,只轻轻一转,大锁就“啪”的一声打开了。铁棒奇怪地问:“为什么我费了那么大力气也打不开,而你轻而易举地就把它打开了呢?”钥匙说:“因为我了解它的心。”是啊,“爱”就是打开心灵的钥匙,爱得有多深,工作就有多细,效果就有多好。李老师对“优生”的培养和对“后进生”的思想改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异常是他让“优生”更优和引导“后进生”发现自我身上的善良之处、高尚之处,以帮忙他们树立“我是有缺点的一个好人”的道德自信的做法,让我深深折服。正是这种无私的爱,才会无悔的付出。我们也是教育者,当我们应对着我们眼中的差生,我们是怎样对待的。对他们,我们轻则嗤之以鼻,重则讽刺挖苦。

还记得书中列举的`那个经常迟到的女孩的事例。李老师当时的做法也许是我们大多数人的做法,李老师当时对后进生的态度也许是我们大多数人此刻依然存在的态度。想想我们对待自我的孩子,能够说是无微不至,不管孩子怎样,我们都会发自内心的去关心他,爱他。而我们的后进生,他们的父母也会像我们疼爱自我的孩子一样疼爱着这些孩子——我们眼中的这些后进生。当我们对这些后进生大发脾气甚至把他们说的一文不值的时候,请想一想孩子的父母,请想一想我们自我的孩子也许有一天也会被别人说的一无是处的时候,我们内心的感受。鲁迅先生有句话说的好:“教育是植根于爱的。”爱是教育的源泉,老师有了爱,才会用伯乐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自我的教育对象充满信心和爱心,才会有追求卓越的精神和创新的精神。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的过程是学习的过程,成长的过程,读书就是在读人生。这次读李老师的书,仿佛进行了一次精神洗礼。我也愿“做最好的老师”!从此刻开始,努力做好每一件小事,争取今日比昨日做得更好,明天比今日做得更好!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 篇5

李镇西的大名,如雷贯耳。他的著作《爱心与教育》很早就听说过,假期中有幸拜读此著作,让我明白了爱是教育的主题,爱是教育的源泉。其中反映李镇西老师心声的《做最好的老师》一文,更使我对师爱有了更深更透彻的理解。

我以前只知道教育需要爱,却不知道如何才能更好地表达这份爱。一直以来,我认为严才是真正的爱,因为有句俗话说得好:严是爱,松是害。所以,在我的课堂中,我决不允许学生有丝毫的怠慢,哪怕回一下头,摸一摸下巴……我都认为这是违反课堂纪律的,必须予以严惩。当然,这严惩指的是批评教育。在这样的高压政策下,学生们出奇的乖,学习成绩也是有目共睹的。为此,我一度沾沾自喜,为自己的高明而喝彩。其实,在我的内心深处一直渴望能和孩子们一起玩、一起乐,但师道尊严令我望而却步。看了李镇西老师的童心是师爱的源泉,才唤醒了我心中尚未完全泯灭的童心。我才真正认识到那是因为我缺少一份童心。

一直以来,我一贯以成人的标准来衡量学生,以成人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希望他们变成我想象中的学生——小大人,个个成为懂事、听话、尊敬老师、孝敬父母、多学习少玩的完美类型。孩子们成了我制造的模具中的工具。孩子们需要的是什么?我了解吗?不,我并不知道。而李老师呢?他能够在教育学生时向学生学习,他能够大声疾呼并真诚的实践着请尊重学生的选举权,他努力追求着成为学生最知心的.朋友回答学生最关心的问题,他勇于在学生面前承认自己的错误,他也谆谆教诲着年轻班主任要乐于请教勇于思考广于阅读善于积累 .李老师说得好: 教育是心灵的艺术。如果我们承认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过程便决不是一种技巧的施展,而应该充满人情味;教育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充满着对人的理解、尊重和感染,应该体现出民主与平等的现代意识。虽然就学科知识、专业能力、认识水平来说,教师远在学生之上,但就人格而言,师生之间是天然平等的;教师和学生不但是在人格上、感情上平等的朋友,而且也是在求知道路上共同探索、前进的、平等的志同道合者。……读着李老师的文字,感悟着他的心灵,回忆着自己的教学行为,我陷入了沉思:亲其师,信其道,古人尚却明白的道理,可我……实在汗颜。学生成了学习的机器,学习的乐趣又从何说起,学生的个性该如何发展?学生是有差异的,有的文静、有的好动;有的乖巧、有的调皮……好玩是他们的天性,只有在玩中学、乐中学,才能真正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我们为什么不让孩子学海无涯乐作舟呢?为什么一直让他们徜徉在苦海之中呢?我们有什么理由剥夺他们的天性呢?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 篇6

在众说纷纭的世界里,究竟怎样做,如何做,才是最好的老师?于是我拜读了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这本书。

《做最好的老师》一书是李老师近30年教育教学思想和智慧的精华集萃,全方位阐释了李老师的教育观、学生观、班级管理、学生思想工作等多方面的教学理念和实践。李老师将自己的教育思想、教育机智、教育技巧、教育情感全都融为一体,语言朴实而自然,读他的书似乎是在与一位智者畅谈,又似乎是在与自己的内心交流,真实而心动,让人不得不赞叹、折服!

做最好的老师可以说是每一位教师的追求,那什么样的老师才是最好的呢?用李老师的话说就是“最好其实就是更好,虽然这个最好永远都达不到,但一个比一个的更好便汇成了一个人一生的最好!做最好的自己,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的'超越自己——我今天的备课是不是比昨天更认真?我今天上课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处理突发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机智!……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遗憾,但每天都这样自己和自己比,坚持不懈,我便不断地向最好的教师的境界靠近。”

读到这里我感受颇深,我不由地想到了自己。我可以自信的对自己说我和昨天的我比,我在进步,我在超越,今后我要做得更好!

爱是永恒的教育,(读书笔记)在李老师的这本书中他也极力在强调这一点。最阴暗的角落也需要阳光的照耀,素质教育的要义第一是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抬起头来。在我们的工作中最令人烦忧的就是那些“后进生”,对于这类孩子李老师都是以他“科研”的眼光去看待,把教育上遇到的每一个难题,都当作科研题来对待。用爱和真诚来抚慰这些孩子,使他们的心态平静,教育学生也就从容了。而这里的爱,绝不是迁就学生,放弃严格要求和严肃的纪律。教育中真正的爱像李老师所说的,是意味着对学生的成长一直未来一生的负责,因此这种爱必然包含着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乃至必要的合理惩罚。总之,尊重、平等、真诚、责任、这些爱在李老师身上体现得是淋漓尽致。这正是一位优秀教育者的魅力。

总之读这本书,像给自己心灵一次洗涤。书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份真情都让我深受感动。究竟怎样做最好的教师?

“‘做最好的教师!’是一种平和的心态,也是一种激情的行动;是对某种欲望的放弃,也是对某种理想的追求;是平凡的细节,也是辉煌的人生;是‘竹杖芒鞋轻胜马’的闲适从容,也是‘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荡气回肠。”这段朴实的话,蕴涵着极其深刻的哲理:做最好的老师,应该成为每个教师的生活方式、工作常态和人生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