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纸的秘密教案
文学网整理的大班科学纸的秘密教案(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大班科学纸的秘密教案 篇1
一、活动目标:
1、了解纸在生活中的用途,教育幼儿要爱护纸。
2、通过玩纸游戏培养幼儿的发散性思维,手脑协调及提高幼儿的环保意识。
3、让幼儿初步了解纸是我们中国人发明制造的。
4、能客观地表达自己的探究过程和结果。
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纸飞机一架,成品纸风车、剪纸花、纸偶、纸船、图片、各种纸制品(书、纸箱、画纸、薯条袋,纸巾、纸板等)
三、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一架纸飞机,引起幼儿的.注意力。
问:小朋友,知道老师手上的飞机是用什么做的吗?(纸)除了纸飞机,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是用纸做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出示各种纸制品,让幼儿一起讨论。
3、出示各种纸张,让幼儿通过看、摸、折、撕了解各种纸的特征。
①看:观察纸的颜色和光度。
②摸:感知纸的光滑和粗糙。
③折、吹:发觉纸的厚薄与软硬
④撕:比较哪种纸容易撕
四、制作活动:
制作纸球、纸尾巴、撕纸、折纸
五、活动延伸:
在户外活动时让孩子继续体验自己制作成就《玩纸球》《揪尾巴》,通过游戏培养幼儿发散性思维,手脑协调能力发展。
大班科学纸的秘密教案(精选10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科学纸的秘密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班科学纸的秘密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了解造纸的过程,激发对周围事物探索的兴趣。
2、懂得珍惜纸、爱护纸,学会纸张的循环利用。
3、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造纸的过程。
活动准备
纸巾一张、幼儿用书《大树和纸的秘密》和《爱惜树木爱惜纸》,请幼儿收集各种各样的纸。
活动过程
一、魔术导入。
魔术表演《碎纸复原》:教师准备两张纸巾,一张事先叠好放在左手手心,不让幼儿发现,另一张在幼儿的面前撕碎,然后揉成一团,然后两个手合起来,让幼儿来吹气或者是喊口令,教师把事先叠好的那张纸展示出来。
——师:老师今天变魔术用的纸是普通的纸巾,你还认识别的什么纸吗?
二、信息共享。
1、认识不同类型的纸。
——展示幼儿收集的纸,请幼儿观察它们的不同。(让幼儿通过观察、触摸等手段进行感知,发现有的纸厚,有的纸薄;有的纸光滑,有的纸粗糙;有的纸硬,有的纸软;有的颜色和光亮度也不一样等多种特征)
——请幼儿说一说不同的的纸的用途。(如书写、包装、装饰、印刷、做纸盒、做信封、折纸等)
2、教师小结,提问引出活动主题。
——纸和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你们知道纸是怎么来的吗?
三、了解纸的制造和发明。
1、请幼儿自由说一说纸是怎么来的。
2、教师出示电子大书,请幼儿完整欣赏造纸过程。
3、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幼儿了解造纸的过程。
——师:把树砍下来之后,伐木工人需要做什么?(把树皮剥下来,锯成木块)
——师:送到造纸厂之后,为什么要泡在热水中?(把切碎的木块变软)
——师:怎样把树皮变白?(加入漂白剂)
——师:变白后的树皮变成什么了?(用搅拌机搅拌成木浆)
——师:木浆放在什么上面就会变成纸了?(木浆倒在操帘上,再把湿纸压平、挤压、烘干、整平,再裁成一张张的纸)
4、教师小结:我们平时用的纸多数是用树做成的,经过造纸厂工人一道道辛苦的工序,最后才把大树变成了一张张各种用途的纸,是不是很神奇呢?你知道这个神奇的发明是谁想出来的吗?
5、教师简单介绍中国人的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详见附页:造纸术)
——师:造纸术是中国人的四大发明之一,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
四、环保分享交流。
1、了解节约用纸的重要性。
——师:随着科技的进步,纸的'种类越来越多,用途也越来越广泛,每天消耗的纸越来越多,会出现什么问题呢?
——教师结合幼儿已有的大树知识,引导幼儿想一想滥伐树木对环境的破坏影响。
2、讨论节约用纸的方法。
——教师引导幼儿讲述更多的节约用纸的方法。(例如:正反面用纸,用废旧纸代替新纸折纸,把报纸、纸筒、纸盒收集起来重复利用等等)
3、利用书本了解更多节约用纸的方法。
——出示电子大书《爱惜树木爱惜纸》,和幼儿一起看一看怎么节约用纸。
——书中的主人公是怎样节约用纸的?
活动应变
第四个环节,为了形象了解树木与纸张的关系,可以上网收集节约用纸的公益广告让幼儿观看。
活动延伸
开展利用废旧纸、纸筒、纸杯、纸盒进行环保制作的比赛或开展用废旧纸进行再造纸游戏。
区角活动
1、美工区:收集废旧纸、纸筒、纸杯、纸盒进行自由制作。
2、科学区:①用废旧纸制作再造纸。②用各种纸的纸条夹在雪糕棍上,一起放入水里,看什么纸的吸水性最强。
环境创设
教师和幼儿一起用废旧的纸做手工,挂在教室内。(如用废旧报纸、纸盒、纸筒做枪、坦克、动物等)
家园同步
请家长在网上搜索相关资料,给幼儿简单讲解中国四大发明:造纸术、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
随机教育
生活中随时提醒幼儿节约用纸,养成节约的好习惯。
大班科学纸的秘密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纸,虽然是幼儿平时常见的一种物品,但幼儿并不对各种纸的特性及用途进行探索,在认识纸的过程中,非常有必要给幼儿创设一个能充分探索、尝试、感知的活动,以引起幼儿探索纸的秘密的兴趣。
教学目标:
1、激发幼儿探索纸的秘密的兴趣,体验发现的快乐。
2、让幼儿感知不同纸张在水里的变化,能用语言与同伴交流探索的过程与结果。
3、让幼儿尝试通过探究、讨论客观的'记录事实。
4、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5、能积极地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激发进一步探索事物变化的愿望。
教学准备:
1、师生共同收集砂纸、卡纸、牛皮纸、面巾纸、电光纸、手工纸、报纸、瓦楞纸等。
2、水盆5只,抹布5块。
3、记录纸幼儿人手一份。
教学过程:
1、引导幼儿观察纸的外形有哪些不同之处,让幼儿初步感知纸的不同类型,并让幼儿根据生活经验猜测且指出不同纸张的不同用途。
引导词:你们桌子上的纸看起来有哪些地方不一样?摸一摸有什么地方不一样?猜一下,它们都能做什么用?
2、请幼儿先猜测纸遇到水会怎样,然后用桌子上的操作材料一一实验,说出不同的纸遇到水后的不同反映。
猜猜——各种纸遇到水以后会变成怎样。
找找——哪些纸可能会烂,哪些纸可能不烂,将手中的纸分一分。
试试——一张张将纸放入水里,验证刚才猜想的结果。
议议——纸怕不怕水。
引导词:如果纸到水里去了会怎样?所有的纸到了水里以后都一样吗?
3、请幼儿讨论为什么有的纸怕水有的纸不怕水,教幼儿要爱惜纸张。
比比——哪些纸(不)烂,哪些纸烂的慢(快),哪些纸不怕水。
讲讲——将探索过程中的发现讲给大家听一听。
小结:我们用的纸有的很怕水,一沾水纸就坏了,我们在用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尤其是我们的书本。
4、引导幼儿讨论不同纸的不同用途。
想想——不同的纸有什么不一样的用处。
5、以小组为单位,请幼儿记录自己观察的结果。
记记——将自己的发现用记录纸记录下来。
6、与幼儿一起处理泡坏的纸,收拾桌面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幼儿对事物的认识具有形象性、具体性的特点,喜欢直接参与尝试,对操作体验型的活动尤为感兴趣。本次科学活动正符合了孩子们好动手、喜探究的心理特点。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幼儿动手操作、主动活动的兴趣和创造意识。材料的提供上既注意材料的平常性,又充分注意了材料的层次性、开放性,幼儿可以尝试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方法,主动探索,体验成功的快乐。
大班科学纸的秘密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纸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用到各种各样的纸,幼儿的日常生活中也积累了一些和纸相关的经验。从报纸、图书到纸巾、纸盒、各种包装纸,纸不仅是幼儿生活中的伙伴,也是幼儿游戏创作的必备材料,在幼儿的世界里扮演者不可缺少的角色。因此,我设计了科学活动——纸的秘密。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实验认识纸的种类和特征。
2、对纸的制造过程产生兴趣。
3、体验用纸制作的乐趣。
4、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各种纸;(皱纹纸、卡纸、电光纸、包装纸等)
多媒体课件:
值得制造过程。
活动过程:
一、通过观察,交流关于纸的`发现
1、出示纸折飞机,问:“小朋友看,这是什么?”(纸)
2、纸张展览会开始了,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引导幼儿通过看、摸等感官进行探索)。
3、组织幼儿集中讨论:你和哪些纸交了朋友?你还见过哪些纸?还知道哪些纸?它们有哪些一样的地方和不一样的地方?
幼儿讨论回答,师生小结:纸有多种多样的,它们颜色不同、厚薄不同、软硬不同。
二、通过实验,认识纸的特性
1、教师为幼儿提供材料。
2、幼儿分组实验并思考,你发现了纸可以怎么样?
3、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方式进行探索,轻声交流实验结果。
教师小结:纸具有易燃、易撕、易皱、可折、卷、体轻等特点。
三、观察纸制品,了解纸的用途
1、出示图书、扇子、包装盒等纸制品,告诉幼儿纸可以做成许许多多物品。
2、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纸,启发幼儿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是用纸做的,教育幼儿爱惜纸张和书本。
四、引导幼儿进行自由的分组活动
1、时尚风景:利用废旧报纸制作各种服饰。
2、指偶游戏:让幼儿根据信封的形状,制作出相关的纸偶。
3、小小玩具城:利用纸盒纸杯等让幼儿制作飞机、机器人、汽车、昆虫等。
4、海底世界;提供各色的纸张及水彩笔,让幼儿自由画帆船、鱼等。并把它粘贴到背景图上。
五、作品展览会
1、提供音乐,让幼儿进行服装展示。
2、纸偶角色表演。
3、小小玩具城的展示。
4、对作品进行解说。
六、鼓励幼儿当小发明家,想象还会制造出什么样的纸。
教学反思:
幼儿对事物的认识具有形象性、具体性的特点,喜欢直接参与尝试,对操作体验型的活动尤为感兴趣。本次科学活动正符合了孩子们好动手、喜探究的心理特点。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幼儿动手操作、主动活动的兴趣和创造意识。材料的提供上既注意材料的平常性,又充分注意了材料的层次性、开放性,幼儿可以尝试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方法,主动探索,体验成功的快乐。
大班科学纸的秘密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尝试让纸站起来,并探索让纸站得稳的多种方法。
2.探索通过改变纸的形状,增加纸的支撑力。
3.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重难点:
1.通过操作尝试让纸站起来,并探索让纸站得稳的多种方法。
2.探索通过改变纸的形状,增加纸的支撑力。
活动准备:白纸若干张、书若干本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出示书和纸师:书和纸是一对好朋友,可是他们今天吵架了,小朋友想不想知道他们为什么吵架?瞧!书神气地说道:"当我站起来的时候,能稳稳地站住!"(老师操作:书本稳稳地站着)可是,纸听了很不服气地说:"哼,你能站,我也能稳稳地站着!"
2.猜想:你们觉得纸能站起来吗?(请幼儿交流自己的猜测)
二、幼儿第一次实验
1.到底纸能不能稳稳地站起来,老师今天为小朋友准备了纸,我们一起试一试,好吗?
2.幼儿操作,老师巡回了解幼儿操作情况。
3.请幼儿向同伴介绍自己的方法。
4.小结:小朋友的手真巧,通过折、卷等方法,使纸站了起来,纸这会儿开心极了。
三、幼儿第二次实验。
师:可是,书这会儿又说了:"我不仅能站住,而且还能把你纸稳稳地托起来呢!"(老师演示:书托起一张薄薄的'纸)
1.猜测:纸也能托起书吗?
2.到底能不能,我们试一试。(幼儿再次实验)
3.幼儿尝试操作,教师观察指导。
4.教师进行小结。
四、提升难度(幼儿第三次实验)
你们听,书又说了:"你才托起一本书,我可是能托起好多纸呢!"(老师演示:书托起好多纸)
1.纸也能托起很多书吗?(幼儿猜测)
2.教师交代操作要求:可以任意改变这张纸的形状,让它变小、变矮能托起更多的书。
3.幼儿操作尝试,教师观察指导,并给予幼儿一些提示和帮助。
五、教师总结:
纸的支撑力跟它接触的地方和纸的高度都有关,上下接触的面大,它的支撑力就大,相反,接触的面小,力就小。
六、活动延伸:
1.工人叔叔阿姨根据纸的这些特性,用纸做出了很多物品,你知道的有哪些?
2.我们回家以后和爸爸妈妈再找找身边还有什么物品是跟纸的特性有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