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的鱼钩》读后感
文学网整理的《金色的鱼钩》读后感(精选6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金色的鱼钩》读后感 篇1
大家都知道长征的故事,而我读过一篇《金色的鱼钩》,更是令人感动。
翻开书页,我仿佛看到在一片大草原上,一支军队正浩浩荡荡地走来。这时,有三位红军战士得了肠胃病,指导员让一位炊事班长照顾他们。这位炊事班长为了让三个病号走出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将仅有的食物都让给了生病的战士,而自己却不幸牺牲了。
看完之后,我禁不住流下了两行热泪。我被老班长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所感动。老班长呀,当指导员交给你这个任务时,你毫不犹豫地接受了;当三个病号没食物时,你整夜合不拢眼;当你钓到鱼时,全部让给了病号,而自己却只肯吃鱼骨头和草根;当病号被饥饿和疾病折磨时,你鼓励他们不要放弃;当病号发现你的秘密时,你嘱咐他要保密……老班长,你付出了这么多,自己却光荣牺牲了!难道你的身体是铁打的.?难道你这样做是完成任务?不!不是这样的!是革命精神支撑着你,使你不顾自己,保护后代。
我静静地沉思着:老班长,文章中说你死了,可你的精神还活着。像你这样的人太多了。清洁工人宁可一人脏,也要换来万家净;老师们宁可自己累,也要让学生早日成才……可我又为我们这些丰衣足食的现代儿童感到惭愧,从来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而且还觉得不满足。要是让我们去过像老班长当时的那种苦日子,那还能活下去吗?
我收起思绪的翅膀,从心底喊:鱼钩里藏着爱,但愿我们所有人都有一颗金灿灿的爱心。
《金色的鱼钩》读后感 篇2
读完《金色的鱼钩》这篇课文,我的双眼湿润了。文章中那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情节不断浮现在我的眼前。
这篇文章写的是红军长征过草地时所发生的一件事。主要讲了老炊事班长为了照顾作者与另外两位小同志,自己却牺牲了的故事。
当我读到“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便皱着眉头哽咽下去,我觉得好像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的时候,我的喉咙哽咽了。
多么值得尊敬的老班长啊!为了革命的需要,宁愿自己吃尽苦头,也要保住这几位小同志。那硬邦邦的鱼刺,他是怎么咽下去的呀?他靠的是那惊人的毅力和至高无上的革命精神。为了青年一代,为了解放全中国,这位老战士把自己的生命,献给了革命事业。而我呢?!在现在如此幸福的生活中,还不珍惜幸福时光,回想起来,可真惭愧啊!
平时,天天吃饭,我都要在桌子上,地上“种”上一些饭粒,尤其是一吃完米饭,饭桌上,地下,白花花的一片米粒。哎,现在我才知道什么是“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有的时候,我要是觉得不好吃的饭菜,我就背着家长半碗半碗的`倒掉;晚上饿了,便又向父母要钱买小吃。我现在才后悔,当初为什么没有想到还在街角讨饭的小朋友......
读了这篇文章,我知道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粮食来之不易,是我们老前辈们用血汗给我们换来的幸福生活,老班长所吃的能和我比吗?他们为了人类的解放事业,历尽了艰辛!现在,我多么希望能用我碗里白花花的大米饭换过老班长手中的鱼刺啊!
《金色的鱼钩》读后感 篇3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金色的鱼钩》这篇课文吗?我是深深地被这篇课文所感动了。故事讲的是红军长征时,一位老班长为了让三个患肠胃病的红军走过草地,自己不吃不喝,省下食物给战士们。实在没有吃的了,他就去钓鱼让战士们吃,自己却只吃鱼骨头。当小梁现他的秘密时,他嘱咐小梁一定要保密;当病号们被饥饿和疾病折磨时,老班长鼓励他们不要丧失革命意志。最后老班长因为营养不良牺牲在草地上。
老班长----这位普通的`红军战士,面对绝境就是用一个长满红绣的鱼钩,维持了三个战士的生命。鱼钩的故事表现出老班长那种舍生忘死、无私无畏崇高的思想品德。
老班长,课文中说你牺牲了,我却认为你还活着。你的精神----也就是长征精神,那种乐于吃苦,不畏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而且,这种长征精神正在一代代地传承着。
您看,当有人遇到天灾时,人们会立刻伸出援助之手;大街上一个小孩迷了路,会有人会送他回家;清洁工人宁可一人脏,也要换来万家净的高尚品质,送水工每天不辞辛苦地东奔西走……这些平凡的人,他们都在为国家尽力。他们不正像老班长为了战士们而不顾生命地忙碌吗?他们手里拿着的用具不正像老班长的鱼钩吗?到处都有你,老班长。到处都有你的精神,到处都有像你一样的行动。你看,我们红领巾也行动起来了!我们帮助孤寡老人,主动为灾区捐钱,向人们宣传法律知识……老班长,请你放心,我们不会辜负老一辈的希望!我们会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鱼钩里藏着深深的爱,但愿我们所有的人都有一颗金灿灿的爱心!
《金色的鱼钩》读后感 篇4
在我读五年级下册的时候,学了一篇课文叫<金色的鱼钩 >,学完后让我深受教育。
文中的老班长接受了党交给的任务,照顾三个病号过草地时老班长设法让三个病号吃到鱼汤,而自己却不吃……走到边缘时,老班长牺牲了。为了纪念老班长,小梁保存了 金色的鱼钩。
当我读到:“ 这天夜里,我们就吃到了新鲜的鱼汤。尽管没加作料,可我们觉得没有比这鱼汤更鲜美的了,端起碗来吃了个精光。”读到这体会到,红军过草地时艰难,有的时候还吃不到好的东西。而我是生在福中不知福,有好吃的鱼。还加了作料。我有时还嫌这嫌那的`,从来没想过爸爸妈妈的辛苦。
当我读到:“ 第二天,老班长端来的鱼汤特别少,每个搪瓷碗里只有小半条猫鱼,上面漂[piāo]着一丁点儿野菜。他笑着说:”吃吧,就是少了点儿。唉(ài)!一条好大的鱼已经上了钩,又跑啦!“读到这时我体会到。老班长没有捉到什么鱼。但他已经尽全力,不管有多少,只要让三位病号吃就行了。记得有一次。爸爸妈妈上班去了,可我吃了一点儿,觉得不好吃。可我想”如果不吃完妈妈会说我的。可这这么难吃,我吃不下呀!“于是我就把妈妈准备的早餐倒掉了。现在我对这件事感到十分内疚。红军在过草地的时候这么艰难,儿我还在这浪费粮食,真是可耻。
这篇课文,让我得到了一个深刻的启示,我发誓:我以后再也不浪费粮食了。
《金色的鱼钩》读后感 篇5
如果有人问我当你看到有人受到了伤害时,或者有人遇到困难时,你会去救他么?答案是会,因为做人都有一颗舍己为人的心,但是我不觉得会,每当我碰见这种事的时候,我会默默地走开。看见别人做这种事的时候,我会在心里想:为什么要救他呢?又不会对你有用,或者你会得到老师家长的表扬,真是个笨蛋。的确,许多人会有这种想法,以前我也是,认为帮别人应该是有酬劳的。但是,自从我读过一篇文章后,这种想法就消失了。
今天,我读了《金色的`鱼钩》这篇文章,一开始我还想:为什么这上面的鱼钩是金色的呢?
这篇作文主要讲了:1935秋天,红军长征进入草地,三个同志病得很重,指导员派老班长来照顾他们,为他们做鱼汤,自己却不喝,还一直用饱满的情绪鼓励他们,最后三个小同志成功走出了草地,自己却饿死了。
读完这篇文章,我十分地惭愧,老班长舍去自己的生命救了三个小同志,在我以前看来是一个笑话,而现在,却成了一个感人的事件,老班长忠于革命,关心同志,舍己为人的英雄身影成为了我脑海中挥之不去的记忆!老班长拥有的金子般的心灵永垂不朽。这正好解开了我的问题的纽扣。在老班长用来钓鱼的鱼钩上,闪烁着老班长金色的思想光辉,长满红锈的鱼钩成为了金色的鱼钩!
我和老班长比起来,简直就是一个反面教材。有一次,我到公园玩,看见一个小孩正抓着一个钢丝哭,很明显就是下不来了,我摇摇头,漫不经心的走开了,想:知道怎么上去就肯定知道怎么下来。这时,一个大哥哥把他抱了下来,我看到了,脸红了起来,飞快地跑开了。现在想起,都有些惭愧。
只要人人都拥有一颗舍己为人的心,我们这个世界一定会更美好,让我们为了这个目标而努力吧!
《金色的鱼钩》读后感 篇6
想必大家都学过许许多多感人的文章,在我学过最感人的文章里,我认为《金色的鱼钩》最感人。
《金色的鱼钩》讲述的是在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中,过草地的事。一位老炊事班长,为了照顾几个生病的`小战士,帮助他们走出草地,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也要找到食物带他们出去。 或许你看了故事梗概觉得很正常,但是你知道吗?草地不是那种一碧千里,有许多牛羊的美丽草地,这里的草地像气球一样一块块的鼓起来,踩到实的恭喜你,如果踩到的只是一张草皮,下面是深不可测的沼泽,如果旁边没人帮助你,你就只能活生生的当一个“人肉路标”,草地里的水大多有毒,走在前面的战士还可以挖一些野菜吃,后面的战士连能吃的草根都找不到,只能壮烈牺牲。 老班长找到一个水塘,就要用针做成的鱼钩,钓一钓,有没有鱼吃。我看到后来,眼泪在肚子了翻动,老班长找到鱼自己不吃,给两个生病的小战士吃,而他自己只吃草根和鱼骨头。然而,在奄奄一息之时,也要把食物给两个小战士吃。 后来,老班长牺牲了。
只留下一个满是红锈的鱼钩,在我看来鱼钩虽然长满了红锈,但是它记录着老班长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反映着老班长舍己为人、坚守岗位的崇高精神,所以这个鱼钩是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正是这种崇高精神感动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