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学网 > 短文 > 教学教案 > 正文

中班生活活动教案

2025/09/17教学教案

文学网整理的中班生活活动教案(精选7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中班生活活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了解防盗的设施与方法。

2.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激发求知欲、创造力。

3.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与能力。

4.体验想象创造各种图像的快乐。

5.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活动准备:

1.幼儿收集的各种防盗设施、方法的图片资料。

2.介绍“电视监控”“报警系统”、“电子门”“保险柜”的录象。

3.画有“住宅小区、银行、博物馆、超市、幼儿园”的图片。

4.红色水笔人手1支。

5.实物投影仪1台。

幼儿收集资料的过程同时也是经验准备的过程,教师在交代任务时,把自己纳入其中一分子,以合作者的身份介入,突出了孩子的主体性。但教师在准备时,着眼点在考虑孩子收集有难度的材料,同时尽量准备可以用不同的手段来展示的,如多媒体课件、录象等较为生动的形式。

活动过程:

1.利用生活经验引出课题

讨论:你们家有没有被偷掉过东西,是怎么一会事?

(从孩子熟悉的生活内容入手,孩子参与踊跃,描述绘声绘色,兴趣充分激发)

2.了解各种防盗方法。

(1)幼儿介绍自己了解的防盗方法。

(通过实物投影仪,幼儿把准备的图片资料在电视屏幕上展示,并介绍给大家)

(2)幼儿布置展板,教师鼓励幼儿观看并相互介绍。

[活动前与家长的沟通非常有效,在家长的支持下,孩子准备的材料非常丰富:有各种各样的门、防盗窗、猫眼、围墙以及外墙上嵌着碎玻璃的照片;有从网上下载的从古至今形状各异的锁(包括指纹锁、密码锁、插卡锁)的图片资料;农村双重门的模型;密码箱、锁、家庭报警器等实物;在银行工作的家长还拍摄了101运钞车、全副武装的防暴运钞员的照片;公安家长提供了警车、警员的照片;外企家长打印了电子门、保安室的资料……]

(这个环节,有意关注幼儿个别差异,尤其是在活动前重点帮助了个别能力差的幼儿准备材料,使他们此时感受同伴欣赏与鼓励,激发学习的欲望。努力体现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实施发展的全面性与差异性原则,探索集体教学与个别化教学的问题。)

(3)鼓励幼儿把知道的更多的防盗方法介绍给大家。

(在整个交流中教师注意归类提升。如幼儿讲到“卷帘”时,请大家介绍还知道哪些防盗门。)

(在交流中注重拓展。孩子讲到电子探头时,抓住话题讨论展开,孩子从住宅小区——银行、商店等公共场所——公共汽车等多方面思考,教师及时播放幼儿熟悉的新村内电视监控系统的录象。并将拍摄的红外线报警系统、电子门、保险柜在孩子讲到相关内容时播放,用生动的画面帮助幼儿进一步了解并拓展视野)

(在交流中注重体验。当孩子介绍家庭报警器,请他临时安装在活动室的门上当场演示;讲到密码锁时,请幼儿猜密码,感受密码的奇妙功效。)

(在交流中及时生成新的课题。幼儿在讨论电子警察时,有幼儿说到公路上的装置,“这个电子系统的到底有什么功能呢?”“公路上还有哪些装置?”教师把这个问题还是抛个孩子,让他们去探究,并作为一个新的课题。)

3.通过讨论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1)“有了这么多的防盗方法是不是一定安全了,为什么?”

(2)“原来,小偷是会想尽坏主意偷东西,所以我们在平时生活中还要注意些什么?”

(3)“如果我们真得发现小偷该怎么办?

(陈鹤琴先生认为:“儿童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健康教育”。而健康教育的`出发点与归属点是提高幼儿的生活质量和保护自己的能力。这一环节的讨论,旨帮助孩子养成随手关门、上锁、开门先看猫眼等健康生活方式,知道有情况先打110,提高安全意识。)

4.游戏:设计防盗方案。

(1)鼓励几个小朋友结成一组,在新建的住宅小区、银行、博物馆、超市、幼儿园的图纸上画上不同的防盗方法。

(小组的共同探究,增加了更多的相互交流与协作的机会,在观点的相互碰撞中丰富新的知识,从同伴那里得到更多的信息、经验,促进幼儿不断思考完善自己的观点。同时为了完成任务,幼儿必需作出合理的分工,获得有益的经验。)

(2)巡回指导时鼓励幼儿设计发明新颖的防盗方法。

(在开放的有准备的环境中,幼儿的创造力得以充分的展示,图纸上的设计丰富多样,有警犬等动物守门,更有高科技的触报系统,有的幼儿还运用科幻动画片的情节并加以独特改良描绘出来)

5.活动延伸:幼儿介绍自己的设计创造。

中班生活活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数字与生活的关系,感受数字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加深对数字的认识。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幼儿认识数字1——10,已会表演巧虎数字操。

2、物质材料准备:在教室里投放含有数字的图片和物品。如:钱币、时钟、温度计、遥控器、挂历、鞋等。

3、1——10数字卡片。

活动过程:

一、师幼表演《巧虎数字歌》导入活动。

猜猜玩玩,让幼儿感受数字的外形美。

师:这个数是外形像铅笔的数,它是谁?

师:外形像帆船的数是哪个数?

……

二、认数字。

1、教师出示数字1—10,引导幼儿快速辨认。

师:刚才我们感受了这么多数字,现在数字宝宝都躲在我的深身后,要请你们很快的把它认出来。

2、引导幼儿结合生活经验,再现生活中的数字。

师:你们在生活中的什么地方也看到过这些数字。

三、观察带数字的物品,寻找生活中的数字。

师:今天,我们和爸爸妈妈一起收集了许多带数字的物体,我们一起去看看,生活中的哪些地方也有数字?

师总结: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字。钱币上、体温计上、挂历上、闹钟上、鞋上、电话上都有数字。

四、与幼儿探讨、梳理不同地方数字的代表的意义。

1、教师出示报纸上剪下的天气预报图片,引导幼儿讨论,上面的数字代表什么。

师:今天,我带来了一张报纸上的头图片,这里的25—38这是什么意思?代表的是今天的什么?

师;最低温度是多少?最高温度是多少?

2、引导幼儿观察、探讨实物钟上的数字

师:钟上的`数字在哪里?代表什么?

3、引导幼儿观察、探讨体温计上的数字

师:这是什么?什么时候用到它?它上面的数字表示什么?宝宝的体温是39度,说明他怎么啦?

3、引导幼儿观察、探讨超市饮料上的数字代表的意思。

师:超市里摆放营养快线的架子上写着数字4,是什么意思?

4、引导幼儿观察、探讨鞋上的数字所代表的意思。

鞋子上的数字在哪里?代表什么?

师:我们生活中的许多地方都有数字,不同地方的数字代表了不同的意思,如果没有数字,我们的生活将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四、教师分发“车票”,引导幼儿坐车。

师:我给每位小朋友都准备了一张车票,请你看看你拿到的数字是多少,然后再看看椅子背后的数字,请找出和你手上数字一样的椅子,找好了,就可以出发!

师幼开火车,结束活动。

中班生活活动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丰富对蛋的认识经验,感受蛋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2、体验蛋的不同表现情趣,乐意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红袋鼠袋子,看看里面有什么宝贝?

请小朋友摸一摸会有什么宝贝?(把摸出来的蛋放在塑料杯里)(幼儿说的.都是鸡蛋)

二、基础部分:

1、做游戏,把这些蛋从大到小排一下。

2、这些蛋都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颜色名字形状。

3、知道了形状,知道了名字,一起看看它们的妈妈出示PPT(有蛋和与之对应的妈妈)

4、(1)有没有比鹅蛋更大的蛋,鸵鸟蛋哪见过出示鸵鸟蛋(让幼儿摸摸,敲敲,看看)

(2)有没有比鹌鹑蛋更小的蛋,蜂鸟蛋,英国博物馆像黄豆那么小。

5、蛋打开有什么东西(蛋清和蛋黄)

6、哪些吃的里面有蛋?

出示PPT

三、结束部分:

回去找找看有哪些东西有蛋,还可以做艺术品(出示PPT)

评课:

这节课目标都达到了,幼儿的兴致也很高。老师以实物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让幼儿从视觉、触觉等多方面了解蛋的种类。介绍了一些少见的蛋来拓广幼儿的知识面。老师的语言生动,富有亲和力,教态很好。

中班生活活动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对数字产生兴趣。

2、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

1、与数字相关的生活物品的照片

2、各种与数字相关的物品实物。

活动过程:

一、观察生活中运用数字的实物照片,初步感知数字的用途

师: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照片,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是什么?你还发现了什么?

2、它们的上面都有什么?

3、照片上都有些什么数字,这些数字有什么用呢?(教师重新播放照片)

二、回忆生活中的有关数字,进一步感知数字的用途

师:我们的`生活中还有什么地方也有数字?(家里、商场、马路等)

……

师:你们真能干,想出那么多。(出示钱币、门牌号、报箱、站牌等的照片)你们知道这些东西上的数字有什么用吗?

三、寻找自己身边的数字,切身感受数字与自己生活的关系

师:1、我们身上有数字吗?

2、老师的鞋子上有数字,你们鞋子上有数字吗?是多少呢?

3、老师的鞋子号码是38。我们来比比谁的鞋子大。为什么呢?

师:原来鞋子的号码越大说明鞋子也越大。

师:我们的衣服上有数字吗?

教师出示两件不同号码的衣服,请幼儿比较后知道:数字就越大,衣服越大。

师:我们中班活动室里有数字吗?它们有什么用呢?

师:老师这儿还有一些生活中常用的物品,请小朋友上来每人拿一件,找一找上面有数字吗?它们又有什么用呢?(与同伴交流)

四、教师小结

今天小朋友找了许多生活中的数字,它们都有不同的用途,请小朋友以后再去找一找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数字?它们的用途是什么?

中班生活活动教案 篇5

活动设计背景

1《纲要》指出:要培养幼儿主管,乐观,合作的态度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养成对他人,社会亲近,合作的态度。

2合作,是人们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而进行的协调活动。它不仅是幼儿有效探索,学习不可缺少的条件,也是现代人才尤为需要的基本素质。现在的幼儿都是独生子女,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较弱,需要教师对其进行这方面的教育。

活动目标

1. 幼儿愿意与人合作,懂得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懂得合作的重要性。

2. 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到与人合作获得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合作的概念。

理解合作,知道团结起来力量大。

活动准备

1. 动画短片《拔萝卜》

2. 一盆沙子,结好的毛线绳若干。

活动过程

一 幼儿欣赏动画片《拔萝卜》,知道合作的好处,了解合作的概念,引出课题。

动画片里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没有大家的帮忙萝卜能拔出来吗?大家共同完成一件事叫做“合作”。这个大萝卜就是大家合作拔出来的。

二 通过实践让幼儿理解合作,知道团结起来力量大。

1. 在老师讲桌前面有盆沙子会绊倒人,请出一名幼儿把它端到室外,端不动,怎么办?(幼儿说找其他小朋友帮忙)。

2. 教师请出两名幼儿一起抬,抬不动,因为人太少。

3. 教师又指出两个幼儿,四个幼儿一起来用力抬,抬动了。

4. 教师提出问题:一个小朋友能抬动沙子吗?为什么?两个小朋友呢?为什么?最后四个小朋友抬动了吗?为什么?引导幼儿说出一个人的'力量小,大家团结起来才能力量更强大。合作的力量比一个人的力量大很多。

三 在游戏中感受到合作的快乐。

教师出示毛线绳:大家玩过翻绳游戏吗?怎么玩的?对,是需要两个人合作来玩的。下面我们一起来做翻绳游戏。幼儿自由组合进行游戏。

四 组织幼儿谈话。

1. 刚吃的翻绳游戏好玩吗?一个人能不能玩?

2. 你和小朋友合作玩过游戏吗?什么游戏?怎么玩的?感觉怎么样?

3. 教师总结:大家在一起合作可以做到许多自己做不到的事情,而且合作的时候是很快乐的。

五 活动延伸

幼儿在活动区分组合作搭建积木,尽情体验合作的快乐。

中班生活活动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能积极关注身边的事物,发现生活中的数字,初步了解它们的不同作用,从中体验活动的乐趣。

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点:

发现生活中的数字,尝试运用数字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活动准备:

数字卡片、图画纸、水彩笔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师:"今天,小朋友都带来了有数字的物品,我们去参观一下,都有些什么物品?这些物品上的`数字有什么用?参观后告诉老师和小朋友。"让幼儿带着问题去观察、去思考,自然地感受数字和它们的作用。

二、基本部分

1、提问:

(1)在观察时你发现了什么?这些物品上的数字有什么用?

(2)小朋友还在哪些地方看到过数字,它们有什么用?

2、仔细观察,了解数字的更多作用。

(1)通过说明方式,幼儿交流、讨论。

(2)提问:观察中,哪些地方有数字?这些数字是什么意思呢?

3、利用游戏,升华主题。

游戏《数字排队》:让幼儿自由选择数字,自由进行组合,并充分讲述。

三、结束部分:

想象作画,尝试用数字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活动反思:

在本课中,我主要以培养幼儿学习数学兴趣为主要目的来进行教学,让幼儿能知道数学和我们的生活是密不可分的,让幼儿们在活动中去感受数字和我们生活中的关系,来引导幼儿去发现数字中的奥秘,能巧妙的运用数字完成任务。

能通过在教学中的活动,让幼儿知道我们的生活和数字是分不开,数字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会起到很大的作用。同时我举行多种活动能让幼儿为主体,幼儿们能积极的参与活动,能学习生活中的经验与知识。让幼儿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同时也能很好的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培养了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中班生活活动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了解防盗的设施与方法,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与能力。

2.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激发求知欲、创造力。

3.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5.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本目标从认知、能力、情感等多角度确立,内容涉及社会、健康、科学、美术等多个领域,力求“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

活动准备:

1.幼儿收集的各种防盗设施、方法的图片资料。

2.介绍“电视监控”“报警系统”、“电子门”“保险柜”的录象。

3.画有“住宅小区、银行、博物馆、超市、幼儿园”的图片。

4.红色水笔人手1支。

5.实物投影仪1台。

幼儿收集资料的过程同时也是经验准备的过程,教师在交代任务时,把自己纳入其中一分子,以合作者的身份介入,突出了孩子的主体性。但教师在准备时,着眼点在考虑孩子收集有难度的材料,同时尽量准备可以用不同的手段来展示的,如多媒体课件、录象等较为生动的形式。

活动过程:

1.利用生活经验引出课题

讨论:你们家有没有被偷掉过东西,是怎么一会事?

(从孩子熟悉的生活内容入手,孩子参与踊跃,描述绘声绘色,兴趣充分激发)

2.了解各种防盗方法。

(1) 幼儿介绍自己了解的防盗方法。

(通过实物投影仪,幼儿把准备的图片资料在电视屏幕上展示,并介绍给大家)

(2) 幼儿布置展板,教师鼓励幼儿观看并相互介绍。

[活动前与家长的沟通非常有效,在家长的支持下,孩子准备的材料非常丰富:有各种各样的门、防盗窗、猫眼、围墙以及外墙上嵌着碎玻璃的照片;有从网上下载的从古至今形状各异的锁(包括指纹锁、密码锁、插卡锁)的图片资料;农村双重门的模型;密码箱、锁、家庭报警器等实物;在银行工作的家长还拍摄了101运钞车、全副武装的防暴运钞员的照片;公安家长提供了警车、警员的照片;外企家长打印了电子门、保安室的资料……]

(这个环节,有意关注幼儿个别差异,尤其是在活动前重点帮助了个别能力差的幼儿准备材料,使他们此时感受同伴欣赏与鼓励,激发学习的欲望。努力体现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实施发展的全面性与差异性原则,探索集体教学与个别化教学的问题。)

(3) 鼓励幼儿把知道的更多的防盗方法介绍给大家。

(在整个交流中教师注意归类提升。如幼儿讲到“卷帘”时,请大家介绍还知道哪些防盗门。)

(在交流中注重拓展。孩子讲到电子探头时,抓住话题讨论展开,孩子从住宅小区——银行、商店等公共场所——公共汽车等多方面思考,教师及时播放幼儿熟悉的新村内电视监控系统的录象。并将拍摄的红外线报警系统、电子门、保险柜在孩子讲到相关内容时播放,用生动的画面帮助幼儿进一步了解并拓展视野)

(在交流中注重体验。当孩子介绍家庭报警器,请他临时安装在活动室的门上当场演示;讲到密码锁时,请幼儿猜密码,感受密码的奇妙功效。)

(在交流中及时生成新的课题。幼儿在讨论电子警察时,有幼儿说到公路上的装置,“这个电子系统的到底有什么功能呢?”“公路上还有哪些装置?”教师把这个问题还是抛个孩子,让他们去探究,并作为一个新的课题。)

3.通过讨论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1)“有了这么多的防盗方法是不是一定安全了,为什么?”

(2)“原来,小偷是会想尽坏主意偷东西,所以我们在平时生活中还要注意些什么?”

(3)“如果我们真得发现小偷该怎么办?

(陈鹤琴先生认为:“儿童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健康教育”。而健康教育的出发点与归属点是提高幼儿的生活质量和保护自己的能力。这一环节的讨论,旨帮助孩子养成随手关门、上锁、开门先看猫眼等健康生活方式,知道有情况先打110,提高安全意识。)

4.游戏:设计防盗方案。

(1) 鼓励几个小朋友结成一组,在新建的住宅小区、银行、博物馆、超市、幼儿园的图纸上画上不同的'防盗方法。

(小组的共同探究,增加了更多的相互交流与协作的机会,在观点的相互碰撞中丰富新的知识,从同伴那里得到更多的信息、经验,促进幼儿不断思考完善自己的观点。同时为了完成任务,幼儿必需作出合理的分工,获得有益的经验。)

(2)巡回指导时鼓励幼儿设计发明新颖的防盗方法。

(在开放的有准备的环境中,幼儿的创造力得以充分的展示,图纸上的设计丰富多样,有警犬等动物守门,更有高科技的触报系统,有的幼儿还运用科幻动画片的情节并加以独特改良描绘出来)

活动反思:

1、活动前教师与家长的沟通非常有效,教师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在家长的支持下,孩子准备的材料非常丰富。

2、教师有意关注幼儿个别差异,尤其是在活动前重点帮助个别能力差的幼儿准备材料,使他们在活动中能感受到同伴的欣赏与鼓励,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3、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幼儿了解并熟悉一些高科技防盗手段,使课程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通过幼儿设计创造防盗发明,让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