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学网 > 百科 > 读后感 > 正文

读《屈原》有感

2025/09/18读后感

文学网整理的读《屈原》有感(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读《屈原》有感 篇1

读了《屈原投江》我思考了一个问题,如果,再给屈原一次生命他会怎样做呢?

同样的时间,同样的地点,同样的人物,同样的事情。

“楚怀王你不要再这样了,接受秦国张仪的贿赂,难道很好吗?我倒感觉这是一种侮辱,你如果没有银子花了,咱们可以继续挣。”屈原趾高气扬的对着楚怀王说。

可是,这个楚怀王不听劝,一样把屈原革了职放逐到湘南去。

“哎!楚怀王把我的好意当成了驴肝肺,我到底欠他什么人情了。”

几天过去了。

“屈原宰相,屈原宰相,您要去哪?”楚国里的一位公公说。当时,屈原一下子转过头去,“你是叫我吗?”“是的。这几天楚怀王想了很多,今天,他想明白了你说的'话,而且,把你给把您升为了宰相。您真是好福气呀!”“这是真的吗?”屈原大吃一惊的问。“当人是真的,看,这还有圣旨呢!”看到这圣旨屈原的手颤动起来。“您这是怎么了呀?”公公有礼貌的问。顿时,屈原一蹦“三尺”高,立即,兴冲冲的跑回自己的宰相府里了。从此,屈原和楚怀王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就像亲兄弟一样幸福生活着。

这一切,都只是我的幻想,一切都只是梦。但是,屈原的形象在我心中仍然是那么令人崇拜。

读《屈原》有感 篇2

屈原是世界四大名人之一,我们作为屈原的后代,应该对他有所了解。今年寒假,我认真地读了由秭归文联编写的《屈原》这本书。读后,屈原那高大的形象在我心中更是高大、神圣了。

屈原喜爱读书。他小时候几乎读完了乐坪里所有能找到的书。就连民间流传的山歌他也从不放过。看看屈原小时候又看看自己,我真觉得惭愧呀!我已经是四年级的学生了,还从没完完整整地读过一本书。就连平常看书,也还要爸爸妈妈催促,有时甚至还觉得爸妈催我读书就像要了我的命一样。从今以后,我一定要改掉不爱看书的'坏毛病,努力学习屈原刻苦读书的精神。

更令我敬佩的是屈原行廉志洁的品德。屈原晚年时期,被政治所迫不得不投江自尽以了报国之志。怀石投江之前,屈原与一位老渔夫说了这样一句话:“我宁肯跳进江中葬身鱼腹也不愿和那些人妖颠倒的无耻小人同流合污!”这一句话足以教育我们要为人身正,不与“小人”同流污。在这一点上,我做得还是不错的。不管在学校还是在班上,凡遇见不正之风或是违纪现象,我都能制止。为此,我还多次被学校大队部表彰为“优秀学生干部”,去年六。一我还被团县委表彰呢!不过,我决不会骄傲,以后我要更大胆地工作,当好老师的小助手。

我最敬佩的是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只可惜屈原他生在了奸人当道的时代,报国无门,只得投江自杀。而我们却生活在幸福、安康的和平年代,现在祖国正需要屈原这样的爱国人才。因此,我们一定要从现在起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增长才干,努力施展自己的报国之志,让屈原早日瞑目。

“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将用屈原这句话作为我的座有铭,努力学习,大胆工作,力当第二个“屈原”。

读《屈原》有感 篇3

太史公大作《屈原列传》,实为写己,仔细想来,竟有几分异端。

屈原是否为太史公杜撰之人,或为太史公杜撰其事。太史公说错几句话,惹皇帝不高兴,把生育权给剥夺了,而屈公也大相径庭,被别人说几句,怀王不高兴,一疏再疏。事实上,刘彻不喜欢司马迁,怀王也不喜欢屈原,而他们却以为上司不讨厌他。这就好比老师与学生,老师不敢当面整某学生的难堪,但若那人犯事,老师便会不失时机给他颜色,穿穿小鞋,而学生却好比摇尾巴的狗,主人碍于情面摸摸它,它就自认主人喜欢它。倘若刘彻真喜爱太史公,他会令他绝育吗?倘若怀王真器重屈原,会弄份几个月见不到一面的工作给他吗?你见过狗主人会因自己向狗不小心对自己大叫几声,就把它阉了吗?人情社会,别讲什么所谓王子犯法,与庶子同罪的废话。

我想,当时,太史公可能因为觉得自己不能把自己写进自己写的史书中,看见同命之人,尽可能写得完美些,就当是在写自己吧!万万没想到,后来,太史公因绝育,被首推为忍辱负重的“超”男人,屈原因自杀,成为爱国主义教育首选,现在,伟大的中国人又把关于屈原的节日“奉送”给韩国人,不知多年后,屈原投的江会不会是汉江,此为后话。

情景回溯到屈原投江前,曾有渔甫劝他识时务,与时俱进,能随波就逐流吧!这不是嘲笑屈原吗?子兰、靳尚当权,屈原恨他们,相互作用,他们也讨厌屈原,屈原就是去给他们提鞋,还嫌他个头高呢!屈原只好说,世道黑暗,我要做高洁之人,我还是去喂鱼吧!这叫保洁呀?什么思想,就好比我现在要做个高洁的人,倘若忽然跳出个淫网站,我难道要在说大堆假大空后,便纵身撞向屏幕吗?

渔甫其实就是个典型的'中国平民观众,别人的事,只要不牵涉自己的利益,就无所谓,纵使那人釆取何种非人的方式。屈原想投江,玩献身,他听完,竟不会拉住他或叫人拉?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宝贵的,即便那人一时想不开,打着千万个自杀的幌子,你先拉住他,他总有想开之时,何必由着他呢?很多东西失去就意味着完结。

不过,屈原死了也好,我们每年都有包子、粽子吃,纵使我们不知这是在纪念谁。

读《屈原》有感 篇4

端午节到了,电视里正播放着龙舟比赛的场面。龙舟上,一条条汉子全神贯注,岸边,观众们欢呼雀跃。听着“隆隆”的鼓声和人们的笑语声,我似乎看到二千多年前,你一人独自徘徊在汨罗江边,义无反顾地跳入滔滔不绝的刺骨江水中,我便穿越到从前,与崇拜的你一起生活。

你就是屈原。

屈原,你一生大起大落,刚刚成为国家重臣,眼看六国联合,秦国将灭,本以为自己的努力能换来楚国的繁荣昌盛,但事实让你明白,从山顶到谷底,也不过是一夜的事,奸臣对虐的眼神,昏君不明是非的疏远,寒透了你的心。你不曾屈服,一次又一次地奋起,一次又一次的反抗,但都无济于事,你的爱国心变成了奸臣手里的叛国把柄,你的救国策变成了昏君眼里的投敌计划。你不愿信,也不敢信,但愿这一切只是南柯一梦,醒时却又发现一切如初了。但这只是你的希望,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根本不值得一提。

你焦虑,你愤怒,你绝望,“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道出了你所有的怨,但那又如何?被权钱蒙蔽了双眼的皇帝和大臣们,已听不到你的呐喊,看不到你的泪水,摸不到你的忠心。其实你可以放任这个国家走向灭亡,楚国江山与你何干!天下苍生又与你何干!投靠到更强、更有实力的国家,荣华富贵,醉生梦死,不也挺好!但你办不到,你的良心过不去,你终于感到了自己的弱小,你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国家,一步步走向灭亡,却无力挽回。

你远离都城,浑浑噩噩地过了几年,期待着的好转并没有出现,接二连三传来兵败的消息,你只得苦笑,苦笑,再苦笑……不断的打击已经使你麻木,原本的希望也已粉碎,你来到汨罗江边,望着江面映出的那个狼狈不堪的自己,再回首望了望身边这片自己付出了全部心血,却沦入敌手的这片土地,眼中充满了绝望,抱石跳江。江水很快恢复了平静,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它刚吞噬了一个人的生命。只有那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似乎还回荡在天际。

千年之后,我踏上汨罗江畔,想留住你那绰约的身影,屈原。恍恍然,伸手去触及,却只得烟消云散,滚滚的江水冲不走你的身影。

屈原,与你活在一起,挺好!

读《屈原》有感 篇5

历史的长河滚滚前进,冲刷着无数的灵魂,该留下的,永垂青史;不该留下的,永生不现……

听?是谁在低低吟唱?只见屈子披头散发,眼神充满了无助与无奈。他,这是怎么了?

原来,楚怀王听信小人之言,疏远了屈子,“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后又遭顷襄王流放,这一代代国君可真是糊涂啊!“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故忧愁忧思而作《离骚》”。屈原出生高贵,生辰吉祥而美好,先人赐予了尊贵非凡的名字,表现了屈原高度的自尊自爱。注重自我修养以及辅佐君王的责任感,时刻不忘振兴楚国,直至生命的终章!文中多次出现的芷草、秋兰等香草更是反映出他高洁的情怀,不同的情趣。他完善自我的目的在于引导君王,趁年轻奋发有为,避免老大徒伤悲。

他终究还是错了……昏聩的君王,可恶奸诈的小人混淆黑白,颠倒是非。屈原被流放在外,仍心系楚国,仍不忘振兴楚国。直到楚国灭亡的消息传来,他的心,也就跟着死了。

他不愿苟活于世,他不愿自己被肮脏世俗所玷污,于是,他选择了死。

他的死,不是懦弱,不是妥协,更不是逃避。他要以死明志,宁愿葬身鱼腹,也不同流合污苟且偷生。他的`死,是自洁,是自爱,是自保,是值得尊敬的,更是伟大的!

屈原的死,不仅是他个人的悲剧,更是时代的悲剧,也是时代的缩影。怀王三次被秦所骗,一“任”一“疏”,反复无常,践踏人才。上有昏君,下有佞臣,楚国政治的腐败黑暗可想而知。《离骚》正是屈原对黑暗现实的反抗和控诉!面对种种邪恶,屈原矢志如一,出淤泥而不染,保持高洁的品德。

“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于是他抱着石头,纵身一跃,跳入汨罗江自杀了。这位伟大的历史巨人终于倒下了。他累了,就让他好好休息吧……

后人为了纪念这位爱国诗人,担心江中的鱼虾会吃屈原的身体,便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时,包粽子扔入江中。于是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便由此而来。

为了追求光和热,追求真理,人宁愿舍去自己的生命。生命是可爱的,但寒冷、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

屈原虽与世长辞,但他却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