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学网 > 短文 > 教学教案 > 正文

一个数除以小数五年级数学教案

2025/09/19教学教案

文学网整理的一个数除以小数五年级数学教案(精选7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一个数除以小数五年级数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初步掌握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法则

知识重点

应用商不变的性质,掌握除数和被除数小数点的移动方法

教学难点

P22例子6被除数小数位数少于除数小数位数情况的处理

教学过程

教学方法和手段

引入

让学生做P20页第11题

被除数

1.5

15

150

除数

5

50

500

这3题的商都是0.3,为什么都等于0.3,这些数字每相邻的`两列数字的被除数,除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这就是”商不变的性质“

教学过程

一、 板书1.28÷4=0.32

那么12.8÷40=?

0.128÷0.4=?

二、出示P21例5主题图:

(1)让学生读题、图上有那些信息?根据信息分析题意,自己列出式子,然后想一想怎么计算?

(2)列出式子7.65÷0.85这一是小数除以小数,被除数7.65是(两位)小数,0.85也是(两位)小数。提问,该怎么计算呢?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

生讨论得出:把除数0.85扩大100倍变成85,被除数7.65也要扩大100倍,这样商不变。注意:原竖式中除数的小数点和前面的0及被除数的小数点划去。

二、例6

被除数的小数位数少于除数的小数位数?

12.6÷0.28=

这道题又该怎样改写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呢?请同学们运用上一题讨论的方法进行改写,改写时注意比较一下,这道题和上一道题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

课堂练习

P22练习

小结与作业

课堂小结

你们是怎样处理被除数和除数小数位数不同的问题的呢?

引导学生说出在被除数的小数末尾添0,使除数和被除数的小数位数相同以后,再把除数和被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小数位移不够,在小数末尾添0。

本课作业

课后追记

应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商不变的性质应用于小数除法,扩大除数、被除数的倍数(小数点向右边移动几位)是由除数决定的,要先看除数有几位小数,被除数和除数就同时向右移动几位。

一个数除以小数五年级数学教案 篇2

教学内容:

课本第69页。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探索,理解并掌握一个数除以小数的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使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初步体会“转化”思想的价值,感受数学思考的严谨性,进一步培养清楚地表达思考过程的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感受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培养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懂得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道理,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被除数的.小数点位置的移动要随着除数的变化而变化”。商的小数点的位置以及除法竖式的写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认定目标(预设3')

1.口算练习。

2.6÷2= 0.49÷7= 0.24÷6=

0.75÷25= 3.9÷3= 4÷50=

根据学生的计算情况选择1-2题说说你是怎么算的?突出试商的方法,重点是商中小数点的位置。

2、揭示课题。

二、自主学习,讨论交流(预设12')

(一)情境引入教学例10,小明的妈妈去超市购买鸡蛋,鸡蛋每千克4.2元,妈妈用7.98元能买到2千克鸡蛋吗?

提问:要求妈妈买了多少千克鸡蛋应该用什么方法?7.98÷4.2

1、自学,学生完成导学单一。

在学生自学时,教师收集学生竖式计算的多种情况,让学生板演到黑板上。

导学单(时间:5分钟)

(1)根据算式,估算结果。

(2)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怎样计算?能不能把它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来计算?

(3)怎样把小数转化成整数?依据是什么?

(4)独立完成竖式,指名板演。

2.小组交流。

说说怎样算的?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的依据是什么?

根据商不变的规律,把7.98和4.2都乘10,也可以把7.98和4.2的小数点都向右移动一位,转化成79.8÷42

3.全班交流

分析黑板上学生学生自学中出现的情况,给予适当点评。

三、分层练习,巩固内化(预设15')

1.基本练习

(1)练一练第1题

先让学生在书上直接填数,说说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几主要根据谁的小数位数来决定的?为什么?。

(2)完成练一练第2题。

(3)完成练习十三第2题。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强调商里必须有整数部分,整数部分不够商1的要商0,商中小数点的位置与被除数对齐。

2、专项练习

完成练习十三第3题

说说每道题错误的原因,强调一个数除以小数的算理。

3.应用练习

完成练习十三第4题

说说是怎么想的?渗透“路程÷速度=时间”

变式:蜗牛25分钟能爬行多少厘米?合多少米?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教学反思:

一个数除以小数五年级数学教案 篇3

设计说明

1、故事激趣,引入新课。

将数学知识融入故事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既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又能引发学生的思考。教学伊始,借助猴子分桃子的故事,引出数学问题“商不变的性质”,为学生学习“一个数除以小数”做好铺垫,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位学生都能投入到学习之中。

2、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积极探究。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探究新知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对比、联系旧知、不断尝试等不同的数学活动获取新知,将“转化”这一数学思想渗透于教学之中,使学生在算法多样化中细细体会这一数学思想,并从中找到适用的方法。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搜集有关“中国结”的信息

教学过程

故事激趣,引入新课

1、听故事,探原因。

花果山上,桃子丰收了。猴王要给大家分桃子。他对一只小猴子说:“给你6个桃子,平均分给3只猴子。”小猴子嘟囔:“那么点!”大王听了说:“那给你60个桃子平均分给30只猴子。”小猴子说:“小气!”大王把手一挥说:“给你600个桃子,平均分给300只猴子,你满意了吧。”小猴子听了,高高兴兴的领桃子去了。分完桃子,小猴子纳闷了,怎么回事呢?

(学生交流,借助商不变的性质解释小猴子纳闷的原因)

2、创情境,引新课。

“中国结”是中国特有的.民间手工编织装饰品,渗透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纯粹的文化精髓,含有丰富的文化底蕴。

李奶奶是编“中国结”的高手,看,她又忙起来了。(课件出示情境图)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根据题意的要求列出算式吗?(板书算式:7.65÷0.85=)

这道除法算式和以前学习的除法算式相比,有什么不同?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故事激趣,引出商不变的性质,为把除数转化成整数奠定知识基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自然引入新课内容。

探究新知

教学例4。

尝试探究7.65÷0.85的计算方法。

在这道除法算式中,除数是小数,应该怎样计算?请大家动动脑筋,想想办法。

学生在练习本上试做,交流。(选取不同的做法板演)

方法一先把米化成厘米,再计算。

7、65m=765cm0.85m=85cm765÷85=9

方法二根据刚学过的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先把这道题看作7.65÷85来计算,根据商的变化规律,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到原来的100倍,商就要缩小到原来的,这样可以算出7.65÷0.85的商。

方法三利用商不变的性质,用竖式计算。把0.85扩大到它的100倍转化成整数85,为了使商不变,7.65也扩大到它的100倍转化成整数765。

一个数除以小数五年级数学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并能根据乘、除法互逆关系,求乘、除法的末知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乘、除法互逆关系,求乘、除法的末知项。

教学过程:

一、练习

1、口算,课本P22的第11题

复习小数四则运算的计算方法

2、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第一组第二组

49.3÷1712.6-3.79

5.6+13.870.138×0.12

91.2÷0.0246.298÷0.47

二、新课练习

1、课本P22第12题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第一栏右面各栏中已填出的被除数、除数和商与第一栏中对应的`数有什么变化?再考虑空缺的栏内应填什么数?

2、求末知数x

0.4×x=1x÷0.35=4.8

0.36÷x=0.225x+0.842=1.5

根据加与减、乘与除的互逆关系,求末知数x(四人板演)

3、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45分=()小时4小时42分=()小时

()小时=18分()分=2.15小时

(注:提醒学生时和分之间的进率是60)

三、综合练习:课本第23页第18~20题

(根据课堂的时间而定)

四、课堂作业

课本第23页第14题部分,第15题、第16题、第17题(填入书上)

一个数除以小数五年级数学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理解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算理,掌握除数是小数的计算法则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

理解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为整数除法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一)指名板演,集体订正:5628÷67

(二)演示课件:商不变的性质

(三)教师导入: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我们已经掌握了它的计算方法,那么除数是小数的

除法该怎样计算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除数是小数的除法)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学例4

1.演示课件:一个数除以小数

2.尝试不同思路(把题里的米数都改写成厘米数来计算)

56.28米=5628厘米

0.67米=67厘米

5628÷67=84(条)

教师说明:这种方法是正确的,但是有一定的局限性

3.思考:为什么要把除数和被除数都扩大100倍呢?扩大1000倍可以吗?

4.练习:继续演示课件:一个数除以小数

5.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关键是什么?转化时以谁为标准?

6.小结计算方法

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看除数的小数

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然后按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法则进行计算.

(二)教学例5

例5

10.5÷0.75

1.学生试算

2.集体订正

教师强调:(1)位数不够用“0”补足.

(2)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3.练习

51.3÷0.27

26÷0.13

(三)总结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

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和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有什么联

系?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四、课堂练习

(一)填空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移动_____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

几位,_____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在被除数的末尾_____补足;然后按照除数是_____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二)把下面的题变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

4.68÷1.2=□÷12

2.38÷0.34=□÷□

5.2÷0.32=□÷32

161÷0.46=□÷□

(三)计算下面各题

6.21÷0.03=

210÷1.4

1.104÷2.4

五、布置作业

(一)计算下面个题.

19.76÷5.2

109.2÷0.42

8.4÷0.56

10.8÷4.5

6.825÷0.91

25.84÷1.7

(二)世界上最大的鸟是鸵鸟,体重达135千克,最小的鸟是蜂鸟,体重只有0.0016千克.鸵鸟的体重是蜂鸟的多少倍?

六、板书设计

一个数除以小数

例4做一条短裤要用布0.67米,56.28米布

例5计算

10.5÷0.75

可以做多少条短裤?

答:56.28米布可以做84条短裤

一个数除以小数(二)

一个数除以小数五年级数学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理解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可以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来计算的`道理

2、掌握除数是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并能运用法则进行正确的计算。

3、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把除数转化成整数后,利用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来计算。

教学难点:小数点的移动。

教具学具:小黑板、卡片、幻灯。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卡片)

8.1÷34.84÷40.56÷43÷5

1÷80.75÷150.25÷50.045÷9

一个数除以小数五年级数学教案 篇7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小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一个数除以小数”p28--29例4、例5及“做一做”练习题。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理解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结合具体情境,引导学生经历观察、比较、分析等数学学习过程,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渗透转化思想。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源于生活,生活需要数学,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一个数除以小数的算理和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掌握规范的竖式书写格式。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口算训练。

2.35×10= 1.5×4= 5.6÷8= 3.4÷2=

二、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课件出示“中国结”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

师:“中国结”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手工艺品,它代表喜庆和祝福,表示吉祥如意。所以逢年过节老百姓喜欢把它挂在家里当装饰品也代表了美好的祝愿。国庆节快到了,小明和奶奶也想编几个“中国结”挂在家里喜庆一下。我们一起来看看。

(设计意图:以生活化的事例引出数学问题,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鲜活的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位学生都争先恐后地投入到学习之中。同时,采用中国最传统的工艺“中国结”,让学生受到中国优良文化的熏陶,进行德育教育,符合本教材的意图。〕

1、课件出示例4。

师:同学们请认真观察,从图中你了解了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指名回答)

这个问题你会解答吗?谁来列式?(指名回答)

老师板书算式:7.65÷0.85=

师:为什么用除法计算?

(要求这些丝绳可编成几个“中国结”,就是求7.65里面有几个0.85,所以用除法计算。)

2、观察并比较式子的特点。

师:同学们请观察这个算式和我们上节课学的除法算式有什么不同?

(上节课学习的除数是整数,而这道题的除数是小数。)

3、揭示课题并板书。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那这节课的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该怎样计算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个数除以小数的除法计算方法。板书课题:一个数除以小数

三、探究新知。

(一)小组合作,初步探索计算方法。

1、估算。

师:谁能先估一估大约能编几个?你是怎样估的?准确答案是多少呢?你们能算出来吗?请同学们先想一想然后在练习本上算一算。如果有困难也可以小声地和同桌探讨一下再算,开始吧。

2、学生自主探索计算方法

(教师巡视,与个别学生交流了解情况。)

师:算好的同学请把你的算法和同桌或前后桌同学说一说。

3、交流反馈,初步体验“转化”思想。

师:谁愿意把自己的算法和全班同学交流一下?

学生可能会有以下几种算法:

①7.65米=765厘米0.85米=85厘米765÷85=9。

②7.65×100=765 0.85×100=85 765÷85=9。

师:这两个同学很聪明,能运用“转化”的方法,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来计算。(板书)这种“转化”思想是一种很重要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③可能还有学生直接用竖式笔算。

先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算的,再让其他同学提意见。

〔设计意图:把问题交给学生,为他们提供充分的思考空间,让学生积极动脑思考,从不同的角度去解决问题。这样既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可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学习习惯。〕

师:既然大家都知道要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来计算,那么如何把这个“转化“过程在除法竖式中体现出来呢?我们一起来算一算,写一写。

4、师示范书写格式。

师:先把什么转化成整数?怎么做?(划去除数中的零和小数点)学生回答师板书。

师: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了两位,根据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要怎么做呢?(被除数的小数点也要向右移动两位,把原来的小数点划掉。(划去被除数中的小数点)

师:这时,原式就转化成了765÷85,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方法来计算。

(师生共同完成竖式)

最后在横式上写上得数、单位再答题。

5、观察思考、比较评议。

师:同学们通过动脑筋想到了三种不同的方法,我们来观察,思考一下:这三种方法有什么共同点?

学生观察比较,讨论评议。

师:通过观察我们发现,不管是转换单位还是利用商不变的性质,把除数和被除数同时扩大100倍,目的都是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来计算的。

师:这三种方法,你更喜欢哪种?为什么?能具体说说吗?

〔设计意图:有比较才能有鉴别,通过几种方法的比较,学生进一步明确解答的方法及道理,懂得选择的目的,并在对比分析中找出最快捷、最方便、使用更具普遍性的方法。〕

6、反馈练习

师:既然大家都觉得第三种列竖式的方法更简便,那么以后在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就像这样用竖式算一算。请同学们看这道题,你能很快在练习本上列竖式算一算吗?

课件出示:0.544÷0.16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二)教学例5

师:上面这道题同学们做得不错。老师还想考考大家,你们有没有信心接受挑战?

1、出示例5:计算12.6÷0.28

2、学生独立计算。

3、教师把巡视时,找出的错例让学生进行对比分析。

(让书写端正的一位学生到黑板做12.6÷0.28。)

集体订正。

教师强调:把除数扩大几倍,被除数也要扩大相同的倍数,小数位数不够,要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所得的商的小数点要和移动后的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设计意图:这里让学生尝试自己思考解答例题的方法,既对解决例5有一定的导向性,又加深了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同时有目的地选出错例,让学生分析。既是对算法的重新认识,又是对算理的强化认识。〕

(三)回顾、梳理、讨论、归纳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一个数除以小数的除法,大家来讨论一下: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是怎样计算的呢?同学们可以看一看黑板上的板书回顾一下,然后和同桌互相说一说。

(1)鼓励学生大胆地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个数除以小数的计算方法。

(2)引导学生把“一个数除以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分三个步骤总结。共3页,当前第2页123

教师板书:

一: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

二: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时,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

三: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四)阅读与质疑

(1)认真阅读书本例4和例5的内容,把课本29页的计算法则填完整。

全班齐读一遍

(2)质疑。

(若学生没疑问,老师根据本节课重点难点提问,检查中下生掌握情况。)

〔设计意图:更好地巩固例5例6的知识,掌握中下生的学习情况。培养了学生探究质疑的能力。〕

四、展示练习,深化认识

(1)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0.12÷0.3﹦( )÷3 3.72÷2.4﹦( )÷24

0.672÷0.28﹦( ) ÷28 1.36÷0.16﹦( )÷16

(学生回答后表扬)

(2)数学医院:(书本“做一做”的第2题)

(看看谁是个好医生,要细心点哦!)

(3)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设计练习由浅入深,对做错的几种情况进行判断,培养学生辨别和选择的能力,并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服务于生活,使学生深切地感受到数学是非常有用的。〕

五、谈收获: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发奖,表扬表现出色的同学。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与同学交谈,回味一节课的内容,进一步感受到学习成功的快乐。通过同学间的交流进一步理清自己的思路并锻炼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对数学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