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有感
文学网整理的读《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有感(精选6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读《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有感 篇1
今天老师带我们学习了《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作者是季羡林,其中“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这句话,让我久久不能忘记!
到底是什么事让我久久不能忘记呢?这件事其实发生在季羡林自己身上:早年在德国留学的时候,作者就亲身感受到了德国人非常喜欢养花,但他们养花不像中国人,养在自己家里留给自己看,德国人却养在外面给别人看。季羡林通过和女房东的对话明白了德国人具有“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精神品质。
读了课文,我懂得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其实就是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品质,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我想:如果在家里这样做的话,那么我们的家庭就会幸福和美满;如果在社会上这样做,那么我们的社会将会变得更加美好与和谐。
当然我们生活中也有一些不乐于助人的现象存在。在公交车上,有一位年轻人坐在那里,可是他的旁边站着一个老人,那个年轻人没有抬头望向老人,更别提让座位了。在拐弯时,老人没站稳,不小心碰到了年轻人,年轻人就开始火冒三丈,说:“你不长眼啊,离我远点!”读后感·听到这句话,我真想上去狠狠地斥责他一顿,那个老人年纪都这么大了,你一个年轻人难道就不应该让一下座位吗?这个年轻人真是自私自利,他只考虑着自己的感受,一点都没有“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这种精神!
他那么享受得坐在那个座位上,难道他感受不到心灵深处的惭愧吗?应该理解“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道理啊!
我们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不要自私,要拥有“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这种精神,这样,我们才能更加自豪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
读《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有感 篇2
学完了《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之后,我深有感触。
季羡林的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作者先讲了德国人民很爱花;其次作者回忆四五十年前在德国留学时发现德国人家家户户窗台外面都种满了花,猜测是为给别人看的,询问了女房东得知确实如此;接着写了作者来到街道,看到了家家户户窗外种满了鲜花的美景;最后写了四五十年之后,又回到德国,发现德国人爱花的方式没有改变,德国人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这种崇高的品质也没有消失。
我认为只有“我为人人”达到了某一种境界,才能实现“人人为我”的美好愿望。也就是说,只有你经常帮助别人,久而久之,你的心中会关心着别人,那别人的心中自然也会关怀着你,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别人会想到你之前帮助过他,所以别人肯定会尽全力地去回报你。一句话,只有你心中长为他人着想,当你真正需要帮助时,他人才会毫不犹豫地向你施以援手。
记得我看过一本书,书中有一个故事名叫《盲人开灯》,这个故事深深地吸引着我:一位双眼失明的老人在街道中来来回回地走着,当他察觉到傍晚的时候,开始向走廊走去,他这是干什么呢?我问了问老邻居:“他这是去开灯?”“他是个盲人,开灯干什么呢?”邻居却告诉:“我也不知道,你问他本人去吧!”我去问他,他刚开开灯,听见有人向自己走来,冲我笑了笑,我开口问:“您是盲人,为什么要每天坚持开灯呢?”他笑了笑:“我又不是给自己照亮,我是给别人照亮,这样别人能看到路,就自然而然不会撞到我了……”
看完这个故事,我为这位盲人的精神所感动,我为这位盲人的所作所为而感慨。是的`呀,盲人尚且如此,何况我们呢?难道我们不能像文中故事中的盲人一样为他人着想,同时也是在帮助自己吗?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如果全世界人都是如此,世界将会有多美好和谐啊!
读《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有感 篇3
“我唯一的希望就是多作贡献。”这是句白求恩的名言,其实,我对它视听熟悉的,但在我心里却不这样认可。我根本对它是那么陌生。
贡献应该也就是常说的分享的一种吧!原来我对‘分享’一词也是不知其意。但是,从我们学习了《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一文之后,我觉得,我才真正与‘贡献’‘分享’这两个词语打了个交道。
文中一开头就说“爱美是人类的天性”,我想正是这样吧!不然怎么那么多的老老少少都爱养花呢?随后,文章就提到花了。说中国人养的花,都养在窗外,供自己品味,而德国人种的花都养在窗户外面,供群众欣赏。这个鲜明的对比,令我感到惊奇。自己种的花,干嘛不让自己天天品味,却让别人看。
看完这篇文章,我恍然大悟,原来,这些德国人是想把自己家种的花种到外面来,让大家都能观赏到如此美丽的鲜花。嗯,每家每户都把花种出来,那么,当你走在每一条街上抬头向上看时,不就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的吗?把花都种出来,让别人看,这或许就是‘分享’吧!
使城市多几分芳香有什么不好呢?把自己的花与众人分享,众人的花与我分享。这就是文中所说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为人人〞是这个句子的前提,正所谓是我敬人一尺,人敬我一仗吧!如果每个人都贡献出一些,那将是一片花的海洋。所以说,分享的力量真是无限大呀!
由此,我在“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中想到了一件事,在我们班的书柜里,本来空空如也,现在却有许多的书,只并不是谁的贡献,而是全班57个人捐献出来的。
分享能让一个空书柜,放满了各种各样的书;分享能让条条普通的街道上,变成一片花的海洋;分享能让社会更美好!学会分享吧!
读《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有感 篇4
今天上完了第25课《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这一课以后,我感慨万千,我又重新认识了德国人,从前,我总是认为,德国人是残忍的,无情的,而今天学完了这一课以后,我又看到了他们无私奉献的那一面。在德国每一家,每一户都把自家的花都栽种在临街的窗子外边,让美丽的花都朝外开放,窗子多了,也就自然而然地汇成了一个又一个的花的海洋,让从街上经过的人都赏心悦目的,感觉到十分的舒服,也让到那儿游玩的中国人感到惊奇不以,当季老先生去问他的女房东的时候女房东只是莞尔一笑说:“正是这样。”这件在中国人眼里令人惊奇,而在德国又极其平常的事,把花中在外边而自己只能看的只是花的枝干和叶子,那是一种多么高尚的品质啊!只有“我为人人”才能收获“人人为我”。每一天,每个人,都在为别人而付出着,也在收获着别人带给你的两倍还多的东西。走在德国的街头,欣赏着家家户户种的鲜花,正是一种享受啊!而在享受的同时也在反思着……反思着,行动着。
其实在中国,就在我们身边也发生过许多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事情。记得有一段时间,我们家楼洞里卫生太不好了,有泡泡糖,又方便面袋,香蕉皮,还有小猫或小狗拉的屎,可脏了。我们楼洞里的人给物业打电话,可是物业每次都说不管,结果楼洞越来越脏。
我妈妈实在不想生活在这么肮脏的地方,于是她主动去打扫楼梯,扫完再拖,把走廊收拾的干干净净。走过的叔叔阿姨都夸妈妈有这么好的品质,都对妈妈说:“谢谢你大姐。”从此妈妈每周都会打扫一次,在妈妈的带动下,有不少的叔叔阿姨也加入到这个行列。从此我们这个漏洞总是干干净净的。
读了《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我懂得了一个道理,无论生活在社区里,还是班级里,只要人人为他(她)人着想,我们就会生活在美丽和谐的大家庭中。
读《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有感 篇5
这个学期,我学习了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这篇课文,读了这篇课文,我感受颇深。
从这一课,我体会到了:德国人的品德高尚,品行高尚,德国人把花养在房子外面,让别人看见花最美丽的一面,享受到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的景象,呼吸到新鲜的空气。作者希望中国人也像德国人那样:拥有一颗金子般的心,拥有"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高尚品质,只要付出,就会有回报,要有无私奉献的高尚境界,不求回报的崇高品格------
学习了这篇文章,我了解了德国人的养花方式,同时也对他们这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思想境界感到钦佩。我们的社会,我们的时代,需要的就是这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崇高境界。“我为人人”是说每个人心中要有他人,要为大家做好事。如果大家都这么做,必然会换来“人人为我”的结果。所以,我认为要实现“人人为我”,必须先做到“我为人人”。
生活中也有许许多多的事例,比如,当一场大雪过后,你第一个拿起扫帚,走出家门清扫门前的积雪,方便大家行走,大家也会清扫积雪,一起清扫出一条干净的街道;当你做值日时,把每个角落都认认真真的打扫干净,那么轮到别人值日的时候,人家也会把每个角落打扫干净;你把课外书带到班上让别人看,别人也会带来课外书让你看。别人表演节目时,你送上热烈的掌声,你表演节目的时候,别人也会送上热烈的掌声。五年级第一学期的时候,我们班的董语摔了一跤,手也肿了,不方便拿东西,我就主动帮助她。第二学期的时候,我的腿动了一个手术,回到学校,是董语和同学们一直支持我,陪我度过那一段难熬的时光。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中德国人的思想境界值得我们学习,如果我们每个人把“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精神都落实到实际行动上,在生活小事中从我做起,这样,我们的生活必将团结安康,我们的社会一定会和谐美好!
读《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有感 篇6
季老《在德国——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这篇散文,是一曲文明的赞歌。作者通过四五十年后故地重游,看到德国家庭养花依旧是“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家家户户的窗口上都堵满了鲜花”,赞颂德国人养花所展示出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美德,赞颂德国民族数十年如一日持之以恒地坚守这种美德的可贵!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这是一种无私,一种利他的美德。花是美丽的,种花不是装点居室,自我欣赏,而是“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这是养花人的无私,养花人心中装满了“我为人人”的美德。“每一家都是这样”的付出,换来的是“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这样“奇丽的景色”,带给路人“应接不暇”的快乐。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这种“我为人人”的付出,得到的回报则是“人人为我”美的享受。当你迈步大街小巷时,自己又在看别人的花,享受着“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一个花的海洋”,这种“奇丽的景色”,成为快乐无比的赏花人。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源于人的善良和心灵的美丽。他们深深懂得“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的道理。懂得“我为人人”的付出,和“人人为我”的回报的因果奥秘。大家都把花“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铸就了德国城市“多么奇丽的景色”,造就了德国“多么奇特的民族”。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这种美德值得赞颂,更需要发扬光大。美好的事物是需要人来维护,需要“我为人人”的付出,需要大家万众一心,持之以恒地努力。比如在校园,发现了垃圾,你的责任就是把它拣起来,送进分类垃圾箱。因为“弯腰之间,文明显现”,人人都乐于弯腰之间的举手之劳,洁净美丽的校园就会展现在我们眼前。再比如,每天走进校门,我们人人都满怀感恩和崇敬之心举手向老师敬礼,文明礼仪新风定会溢满校园。
让我们人人都成为乐于奉献的阳光少年,让德国的奇景布满神州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