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林风声读后感
文学网整理的柳林风声读后感(精选6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柳林风声读后感 篇1
“牛津的教授聪明又博学
懂得世界上的万事万物。
但是他们的知识没有一半
比得上聪明无双的蛤蟆。”
这是蛤蟆在逃离地牢、又干了几件自以为很棒的事儿后为自己大大称赞所唱的歌(显得很自负)。它和獾、河鼠和鼹鼠是好朋友,它们之间的故事组成了《柳林风声》那精彩的篇章。今天,我不讲安命自守的獾,也不讲本分的河鼠,更不讲事事听命于人的鼹鼠,而是讲自负的蛤蟆。
蛤蟆 ,凡是看过这本书的人谈起这只动物,不免会摇摇头,说它有点儿反面角色的味道,因为蛤蟆它好吃懒做,随意挥霍父亲的遗产,爱开快车,闯祸连连等等。但,我也看到了它好的一面——它的好品质也不少。而这些好品质中首当其冲的,就是敢于尝试。它购买了在当时还很稀罕的汽车,并经常使用它,体验这种新生活。
拜托,别用这种怪怪的.眼神盯着我,我可没有对蛤蟆胡乱开车、惹下祸端而对它表示赞赏。我只是说蛤蟆这种敢于尝试新奇生活方式(汽车在当时也算是新奇的了)的品质是值得我们大家学习的。我也有一个很好的例子,大家一起来听听吧!
自从科学课上动力小车赛结束后,我一直对冠军——一辆由空气为动力的塑料小车耿耿与怀。虽然爸爸说过不管多大的铁皮车用空气做动力阻力都太大,都开不动,虽然作业还整整齐齐地摞成一大迭等着我去做,但我仍然从床底下拉出装铁皮的盒子,打开,开始自己制作。我挑出四块大铁片,用螺丝拧在一起,再用最大的轮子和最长最粗的轴拼在一起,一辆车成型了。我给它装上吹嘴和装满空气的气球并把它装饰了一下,然后把吹嘴松开,气球呼呼地往外吐气,而车子却一动也不动。我的心一下子凝固了看来还是打不破爸爸的预言啊。这时,我心底里的那分固执唤起了我的希望,还在我的脑里刻下了这七个字:应该是车太大了!于是我挑最小的零件拼装小车,把吹嘴和装满空气的气球安上,松开吹嘴,做祈祷状,请求奇迹诞生。只见小车四轮生风,飞快地向前驶去。我高兴得想唱歌,赶紧把小车放回袋子里,收好。我打破了爸爸的预言!
我觉得,如果一个人敢于尝试一些新事物,那么他(她)就可能会获得更多经验,也就很可能成功!
柳林风声读后感 篇2
几天来 ,利用业余时间通读了一遍此书,又在网上搜了一下相关的资料,感觉现在的文学作品,特别是外国文学作品的译作,水平参差不齐,在日常选择上,很是让人困扰。
节选一段: 当他们迈着轻柔的脚步,踏着薄薄一层粉状的雪走进村庄时,十二月中旬迅速降临的黑夜已经笼罩了小小的村庄。除了街道两边昏暗的橘红色方块,几乎什么也看不见。透过那些窗子,每间农舍里的炉火光和灯光,涌流到外面黑洞洞的世界。这些低矮的格子窗,多半都不挂窗帘,屋里的人也不避讳窗外的看客。他们围坐在茶桌旁,一心一意在干手工活,或者挥动手臂大声说笑,人人都显得优雅自如,那正是技艺高超的演员所渴求达到的境界——丝毫没有意识到面对观众的一种自然境界。这两位远离自己家园的观众,随意从一家剧院看到另一家剧院。当他们看到一只猫被人抚摸,一个瞌睡的小孩被抱到床上,或者一个倦乏的男人伸懒腰,并在一段冒烟的木柴尾端磕打烟斗时,他们的眼睛里不由得露出某种渴望的神情。
然而,有一扇拉上窗帘的小窗,在黑暗里,只显出半透明的一方空白。只有在这里,家的'感觉,帷帘低垂的小天地的感觉,把外面的自然界那个紧张的大世界关在门外并且遗忘掉的感觉,才最为强烈。紧靠白色的窗帘,挂着一只鸟笼,映出一个清晰的剪影。每根铁丝,每副栖架,每件附属物,甚至昨天的一块舐圆了角的方糖,都清晰可辨、栖在笼子中央一根栖架上的那个毛茸茸的鸟儿,把头深深地埋在羽翼里,显得离他们很近,仿佛伸手就能摸到似的。他那圆滚滚的羽毛身子,甚至那些细细的羽尖,都像在那块发光的屏上描出来的铅笔画。正当他俩看着,那只睡意沉沉的小东西不安地动了动,醒了,他抖抖羽毛,昂起头。在他懒洋洋地打呵欠时,他们能看到他细小的喙张得大大的,他向四周看了看,又把头埋进翅下,蓬松的羽毛渐渐收拢,静止不动了。
柳林风声读后感 篇3
《柳林风声》这本书是英国作家肯尼斯.格雷厄姆写的。读完了这本书,我深深地被书中的四个小动物之间产生的友情感动了。
《柳林风声》主要讲述柳树林中动物们的故事。柳树林中老练的獾,它虽然很少露面,却在树林里是一个极有影响力的人物。本性敦厚、善良的河鼠它愿意把自己的一切都分享给朋友,而且极富有同情心。鼹鼠是一个任劳任怨、愿意帮助人并且肯动脑筋的小动物,它总是为大家悄悄做事,而且总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傲慢的蟾蜍靠着富裕的祖传家产,挥霍浪费,爱飙车而又经常出车祸,最后连自己的家都没有了。但是,在它三位朋友的帮助下,终于把自己的家产夺了回来,蟾蜍也不再挥霍浪费且骄傲自大了,变得十分谦逊。
这本书就好像把我带到了这个无边无际的柳树林,而我就好似这树林里的居民,可以感受到老成稳重的獾、善良敦厚的河鼠、任劳任怨的的鼹鼠,还有骄傲自大的蟾蜍。但唯一不同的'是,读完了这本书,细细品味我就可以感受到那丝丝温暖而又悄然无息的东西——这就是友情。
说起情,大家一定都很熟悉。世界上有许多种情,爱情、友情、亲情、师生之情……人们如果有了情,再大的困难也能面对。记得我曾经在一本书里看到过这样一个小故事:有一个小女孩小时候因为一次意外,被病魔夺走了视觉与听觉,甚至连说话都困难。但是在她彻底没有活下去的信心的时候,她的妈妈还是一直不断地鼓励她、帮助她,又帮她找回了生活的信心。最后小女孩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考上了美国著名的大学——哈佛大学。我想大家已经知道了这个小女孩是谁了吧?她就是海伦·凯勒。我想:海伦·凯勒如果没有她的妈妈和老师的帮助也许就不会成功,所以人人都需要真情,真情会使再邪恶的心灵都得到净化。有了情,那只蟾蜍才改掉了毛病;有了情,那四只小动物才有了和谐相处;有了情,人们才能感到温暖,才能战胜困难,才能重拾信心,才能拥有美好的未来。
同学们,你们想感受那缕缕悄然无息的“微风”吗?那就快来看看《柳林风声》,感受那丝丝温暖吧!
柳林风声读后感 篇4
有一本书,在读过之后,会使你久久无法忘怀;有一本书,在品味过后,会使你感到透彻心扉的温暖。这本书的名字,叫做《柳林风声》。
《柳林风声》是英国作家格雷厄姆的著作。它描写了这样一个故事:癞蛤蟆靠祖传的家产生活,他挥霍浪费,追求所有新鲜事物,结果不幸上当受骗,甚至连家也保不住,最终在好友河鼠、鼹鼠和老獾的帮助下,才把住宅从黄鼠狼等强盗的手里夺了回来。告诉我们友情的重要与温暖,提醒我们不论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可贵的友谊。
“河鼠伸出一只灵巧的爪子,紧紧抓住蟾蜍的后颈使劲一提,在往上用力地拉,湿淋淋的蟾蜍慢慢爬上来了,安全地来到洞口。最后,他安然无恙地站在了河鼠家的大厅里。”书中的这段话,尤其令我感动。虽然仅有寥寥数十字,也无高亢的情节,却令我感到了河鼠对蟾蜍深厚的友情。此时的蟾蜍,与好友闹了别扭,离家出走,在路上因自己的骄傲和不可一世而犯下了种种错误,臭名昭著。但河鼠却不计前嫌,将失足落水的'蟾蜍救了上来。这样的友谊,是什么也代替不了的。
所有的故事都是以人为原型的,那么人与人之间自然也少不了友情这可贵的精神。从管仲与鲍叔牙的莫逆之交,到春秋时期俞伯牙和钟子期的知音之谊;由阿里亚斯对毕加索忠实的情谊,再至恩格斯同马克思40年不变的感情……别林斯基说得好:“真正的朋友不把友谊挂在口上,他们并不为了友谊而互相要求点什么,而是彼此为对方做一切办得到的事。”河鼠、老獾和鼹鼠对蟾蜍的情谊正是如此。他们从不口若悬河地夸口说些什么,甚至没有严厉地批评蟾蜍,却用实际行动为他做出了许多有意义的事,乃至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帮助蟾蜍夺回房子。
“不论是多情的诗句,漂亮的文章,还是闲暇的欢乐,什么都不能代替亲密的友情。”这是著名诗人普希金的一句话。亲密的友谊,不仅仅给人以欢乐,更多的,是亲情般的温暖。这是足以使你的心房明亮起来的温暖与情谊。《柳林风声》使我看到了,这原来一直就在身边的温暖。也使我懂得了,要珍惜这可贵的情谊。
《柳林风声》虽是一本童话,却清晰地把那动人心弦的感情展露给了读者。柳林,风声,以及那美好的友谊,会通过这本书,永远流传在世人心中。
柳林风声读后感 篇5
最近,我读了《柳林风声》这本书,非常喜欢。
这本书主要讲了聪明、可爱的鼹鼠,性子急、勇敢、不畏艰险的河鼠,高傲、自以为是、狡猾、爱占便宜的蛤蟆和老实、憨厚、诚实、勤劳、严肃的老獾四个好朋友之间的故事。
蛤蟆认识了鼹鼠和河鼠以后,他打算带鼹鼠、河鼠一起去旅游,但蛤蟆的马把旅游车扔下深谷,摔碎了,蛤蟆顿时放声大哭。鼹鼠和河鼠把失魂落魄的蛤蟆拉到火车站,一起坐火车回家了。回家后,鼹鼠和河鼠美美地睡了一觉。突然,鼹鼠梦游了,去了森林,河鼠醒来后跟着他的脚印去找他。回来的时候下了大雪,没想到他们到老獾家,与老獾结为了好友。休息了一段时间后,老獾和他们一起去蛤蟆家教训蛤蟆。蛤蟆屡教不改,趁河鼠不在的时候,溜了出来。他到了镇上,因为偷车、在街上乱开车,而被关进了监狱。他在小女孩的帮助下成功越狱,到家后才知道自己的家已经被黄鼠狼、棕鼬、白鼬霸占了。他和河鼠、鼹鼠、老獾一起打败了他们,成为了人人皆知的英雄。蛤蟆最终认识并改正了自己的错误,与老獾、鼹鼠、河鼠结成了森林中最好的朋友,从此过上了幸福安逸的生活。
通过多次阅读这本书,我体会到:一个人不论他(她)多么富有,诚信、品德永远是最重要的'。不管你有多么有钱,没有诚信和良好的品德,是永远交不到知心朋友的。所以凡是人,都要诚实;对于自己的错误,应该勇于面对,并改正这个错误,同样的错误不要犯第二次。
许多大人都喜欢开车,觉得开车很方便,却没有留意车祸可能随时发生,会有生命的危险。通过这本书里的故事所,我也要提醒爱开车的叔叔、阿姨们:开车要慢一些。路途不远的话,可以选择步行,既锻炼了身体,又保护了环境,真是一举两得。还要注意遵守交通规则哟。大家都注意的话,会避免很多不必要的的哦!希望世界永远平安、和睦!
柳林风声读后感 篇6
《柳林风声》是英国作家格雷厄姆所写的一本经典的儿童童话,暑假里我有幸拜读了这本书。
我所看的是一本彩绘本,在绘画的帮助下,稳重老练的獾、聪明细心的水老鼠、机智勇敢的鼹鼠和自高自大的癞蛤蟆活生生的出现在我的眼前。它不仅仅是一部童话,更是一部极其优雅的英国散文。文章中所流露出来的那份温情、自然、宁静让我的心不由自主的安静下来,和这四个小动物们一起进入了完全英国式的乡村生活和温暖的家庭氛围,自己似乎也变成了其中的一员。坐在温驯的老河边,想想自己过去的日子,风从杨柳间吹过,轻轻的付在耳边低愈语。
书中不仅描述了次历险为主线,以鼹鼠、河鼠对自然美的感受为辅线,既有强烈的动感动物主角们随着季节起伏的'生活故事,而且还生动地再现了萦绕在柳林中的友谊与温情。以蛤蟆的三,又富于浓郁的诗意。
这故事里既有癞蛤蟆的可笑传奇,又有英国泰晤士河四季的生活。四位主人公之间的友谊,是那么的真挚难得。它们生活在一个纯净、快乐的世界里,让我们这些现实生活中的人满怀羡慕。
作品里对家庭的重视是这部童话的另一个闪光点。虽然鼹鼠在春天的召唤下,离开了它地底下的家,搬到河岸去和河鼠生活在一起,过着快活的日子。但在一个黑夜里,当它经过原野时,它突然感觉到了“家”的甜蜜呼唤。它从空中飞来轻柔地抚摸它,悲伤地、责怪地、不带任何愤怒和怨恨地提醒踏,它在那里。它简陋、窄小、陈设可怜,但它是它一手建造起来的,它跟它在一起曾经是那样的快活,现在,“它正在想念它,要它回去。”还有哪一部作品能如此温馨地营造家的氛围,如此动情地传达家的美好、快乐和令人眷恋呢?
作为一个母亲,等我孩子长大了,我一定也要让她读一读这本书,感受家的温暖和内心的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