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羚飞渡》读后感
文学网整理的《斑羚飞渡》读后感(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斑羚飞渡》读后感 篇1
动物和人一样,有着自己的爱憎,自己的智慧,自己的情感,自己的思想,如果我们对动物多一点关心、关爱、理解、宽容和忍让,那么我们的世界将变得完美无暇。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人类并没有做到对动物的尊重,还不顾后果的去伤害和猎杀它们,导致了一个个悲剧故事的发生。
《斑羚飞渡》这本书故事内容相对比较简单,但是寓意深刻,值得我们细细回味。这本书的作者是动物大王沈石溪所写。他原名沈一名,1925年生于上海。1969年初中毕业赴云南西双版纳插队,在云南边疆生活了十八年。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上海作家协会理事。
对于斑羚的认识我只停留在书本上。它是动物中的跳远冠军,即使这样也难逃被猎杀的厄运。就像沈石溪爷爷所写:斑羚是我们这一带猎人最喜欢的猎物。虽然公、母羊头上都长着短小如匕首的尖利的羊角,但它性格温顺,死到临头都不会反抗,猎杀时不会有危险。即使是这么温顺的动物也会有血性的一面,一个狩猎队追赶一群斑羚来到悬崖边,眼看着群斑羚走投无路,这时它们分成了两路,一路老的一路年轻的。第一只老的斑羚跳了出去接着一只年轻的也跳了出去,就要坠崖的一瞬间年轻的斑羚却踩着老斑羚跳了过去,其余的一对一对的纷纷效仿,年轻的斑羚都死里逃生了,年长的确牺牲了。我脑补了这一幕让人感动,第一对或许是意外,那么后来的呢?是心甘情愿做“垫脚石”给了年轻一代生的希望。
自然界的生存法则是优胜劣汰,善良而温顺的斑羚面临着自然界的挑战和人类的猎杀,面对生死瞬间生的希望留给有希望的年轻一代,自己选择了有意义的死。我想那个捕猎对当时就会很震惊吧!
《斑羚飞渡》读后感 篇2
一群斑羚,为狩猎队所追杀,逃到悬崖边。当“斑羚们发现自己陷入了进退维谷的绝境”时,显得多么惊慌、无助,它们“胡乱蹿跳”,一只老斑羚竟想奋力“跳过六米宽的山涧”,结果,“像颗流星似的笔直坠落下去”。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完全出乎我们的意料。斑羚群凭借娴熟的跳跃技巧,以牺牲老斑羚的生命为代价,成功地完成了山涧上的飞渡,赢得了种群的生存机会。我知道老斑羚心甘情愿用生命为下一代搭起一条生存的道路。最后伤心崖上,只剩下那只临危不乱的领导者和一道见证过死亡的彩虹。“镰刀头羊孤零零地站在山峰上,”静静地,一切都变得平静了。它一定在想跳还是不跳呢吧!
斑羚群以一半的牺牲,挽救了另一半的生命。牺牲的斑羚们那样地“从容”,接受“生命的援助”的斑羚也没有表现出特别的感激,只是“兴奋地咩叫一声,钻到磐石后面不见了”。没有什么要特别感激的,因为这些获救者有一天也会站到老年斑羚那一拨,去为另一群年轻斑羚做“桥墩”。感激,只有因为物质和精神上有交换才会产生,而斑羚们不懂那么复杂深奥的东西,对它们来说,为种群做出牺牲,只是依据自己的天性、本能行事,根本谈不上“奉献”“美德”之类的概念。这在人类社会是难以想像的事情,所以我们要像斑羚一样,懂得奉献才行!
《斑羚飞渡》读后感 篇3
《斑羚飞渡》是著名的动物作家沈石溪的一部作品。上小学的时候曾经学过这篇课文,当时并没有觉得有多感动,今天又重新看了一遍,突然有很多感慨。
斑羚是一种非常善于跳远的动物,但是这一次它们面临的是六米的悬崖,后面是猎人。在这样紧急的关头,猎人们没有想到,斑羚迅速分成两群,年轻的一群,老的一群。接下来,一只老羚羊对年轻的羚羊群叫了一声,一只年轻的羚羊走出来,跟随老羚羊来到悬崖边,随后老羚羊猛的一跳,年轻的羚羊也跳了。只是一高一低,年轻的羚羊踩在老羚羊的背上,结果年轻的羚羊跳到了悬崖对面,而老羚羊却掉下了山涧。
就这样,羚羊一只一只掉下了山谷,一老一少,一对一对。读了这个故事我感到非常震撼。为了种族延续,老羚羊毫不犹豫选择牺牲自己,这样的场面实在太悲壮了。我之前看过一个故事一群蚂蚁要通过火堆,于是他们围成了一团,从山顶滚下去,为了生存外层的蚂蚁选择了牺牲自己的生命。
我们常说岁月静好,可是哪里有那么多岁月静好,我们今天的生活,是因为我们的祖祖辈辈付出了鲜血和生命的代价。今天我们所有的岁月静好,肯定是有人负重前行。如果没有先辈的牺牲我们可能还在受欺负,被列强欺负,也没法享受这样的生活。读完《斑羚飞渡》我的感受是要珍惜生活,做一个善良的人。
《斑羚飞渡》读后感 篇4
《斑羚飞渡》是一个感人的故事。一群温顺的斑羚被逼至绝境,前面是无法飞跃的峡谷,后面则是利欲熏心的捕猎者。只要下面的人一个暗号,它们的生命就会消失。它们为了保全生命、种族,会怎么做呢?
头羊将斑羚分成一老一少两群,一拨一拨跳出去。小斑羚踩在老斑羚身上,可以轻松地飞跃过去,而老斑羚却会像火箭残壳般地跌入深谷。在这生死关头,却没有一只老斑羚贪生怕死,混入小斑羚队伍,特别是头羊,原先在小斑羚队伍,现在看见老斑羚队伍少,便主动去老斑羚队伍。当捕猎者反应过来后,只剩下了头羊。它将生的机会留给别人,将死的危险留给自己。
读着读着,我不禁想到我们生活中的情景:每次放学,我们为了抢那一秒不到的时间,你推我挤,你冲我撞,甚至拼个你死我活。每次大课间活动完,我们都会飞奔上楼,仅仅只是为了第一个进楼梯、到班级。如果你坐过公共汽车,一定见过这样的情景:一行人一见到公共汽车停下,就簇拥上去,将老弱病残等抢不过自己的人推至自己身后,仅仅只是为了找到一个座位坐下。因此,坐在位置上的大多是身强力壮的年轻人,而站着的以老弱病残们为主。对比上车,下车的景象同样壮观:一群人从车的四面八方冲来,撞向车门。有的人学习文昌鱼,见缝就钻;有的人扎好脚根,保持平衡;还有的人十分可恶:他认为前面的人太慢,便拉住一个人,用力将他弄到后面,一直这样,直到下车。
读完这篇文章,我这才知道一些小动物的品德多么高尚!我们人类应学习它们,成为一个受所有生命拥戴的统治者。
《斑羚飞渡》读后感 篇5
斑羚,是一种多么团结,多么无私的动物啊!斑羚们成双成对“飞渡”伤心崖的场景深深的刻在了我的脑海里,更烙印在我的心上。
那一对对斑羚在伤心崖划过一道又一道美丽的弧线,老斑羚们用它们的身体以及生命为年轻的斑羚开拓了一条“生命之路”。没有一只老斑羚不情愿,它们为了自己的家族不会灭亡,宁愿牺牲自己!这是一幅多么感人,多么催人落泪的场景啊!每一只年轻斑羚的存活,就意味着一只老斑羚的牺牲。
在我们的眼里,动物是没有情感的,但是自从读了《斑羚飞渡》这本书,斑羚们用它们的行动,生命,证明了我们是错的。或许它们比我们某些人更懂得什么才是真正的情感。
闭上眼睛想一想,在我们人类的情感世界里,又会有多少个像老斑羚一样的人,为我们牺牲呢?我们的父母不正是如此吗?他们就犹如这一只又一只的“老斑羚”在为我们这些“小斑羚”遮风挡雨,保驾护航,却从不求回报,用他们那份无私的爱守护着我们。
父母一边努力工作赚钱,一边要照顾我们的饮食起居,还要辅导我们的学习,甚至还要照顾家里的长辈。要是我们一旦身体不舒服,父母可能还要熬夜陪着我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父母这种无私的爱无处不在!
在此,我觉得我们应该好好学习,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让父母少操心,长大之后更要好好回报父母对我们这份无私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