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智能教育教案
文学网整理的多元智能教育教案(精选6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多元智能教育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认识不同的天气及其特征。
2、了解不同天气情况下人们进行的活动。
3、配对,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天天都快乐》第一页到第八页。
2、词卡:晴天、雨天、多云、刮风、下雪、阴天。
3、幼儿观察、记录的.天气预报图。
4、多媒体材料——天天都快乐。
5、“天气与物品”连线图。
活动过程:
一、以“小莉”气象员引入,激发幼儿寻找词卡找中的字。
“小莉”气象员带来一些词卡,请我们在图画中查查,找到词卡中的字。
二、帮助幼儿认识不同的天气及其特征。
1、引导幼儿观看、操作多媒体材料——天天都快乐,故事中的内容。
2、启发问:请你们说一说,晴天、雨天、多云、刮风、下雪、阴天都出现在哪里,代表天气怎样呢?鼓励小朋友们大声讲述。
三、了解不同天气情况下人们进行的活动。
1、讨论:故事中的人物在不同的天气下都在做什么呢。
2、说一说,自己喜欢怎样的天气,为什么。
四、结合词卡中的“下雨”,游戏《天气与物品》
要求幼儿帮助小甜选出能挡雨的东西,连到她的身上.
五、以“小小气象员”预报天气结束活动。
活动延伸:
快乐每一天
多元智能教育教案 篇2
课程目标
1、认识蘑菇,知道蘑菇的基本形状
2、锻炼幼儿身体发展的协调
3、能区分颜色,并能独立把相同颜色放在一起
课程重点:
锻炼幼儿身体发展协调课程难点相同颜色放在一起
课程准备:
各色蘑菇图案若干、和蘑菇同等颜色篮子若干。
活动过程:
一、介绍蘑菇
1、出示蘑菇的图片,请小朋友们来说一说这是什么东西?是什么形状的。(幼儿回答小蘑菇)
2、"哇,这个蘑菇是不是很好看呀?那小兔妈妈带小兔子们多摘一点小蘑菇回来吧!我们去摘蘑菇吧!"
二、游戏规则、游戏活动
1、教师讲游戏规则:请小朋友们摘来的蘑菇按照颜色分别放入相同颜色的篮子中,一次只能摘一个。(需要过独木桥,过一次独木桥只能摘一个蘑菇回来并放入相同颜色的篮子中)
2、请小朋友们进行游戏环节,一个一个小朋友出发去摘蘑菇。(教师在一旁巡回指导)
3、"哇!我们的小朋友摘来了这么多可口的蘑菇,我们来数一数一共摘了多少蘑菇吧!"教师和幼儿一起数一数各个颜色摘了多少个。
4、"咦?我们小朋友们有没有把一样颜色的蘑菇放在一起呀?我们来找找看有没有蘑菇宝宝是放错了地方的.!"教师和幼儿一起查看颜色是否放准确,并及时改正。
三、活动总结
1、"小朋友们真能干!我们摘了这么多好看可口的蘑菇,我们把这些蘑菇一起运到娃娃家去放好吧!"
课后总结:
幼儿对这节课还比较感兴趣,但是学习小兔蹦蹦跳得过程容易分散注意力,很多幼儿都不能做到双脚蹲跳,只有个别幼儿可以按照老师的动作去做。
多元智能教育教案 篇3
活动一丰富多彩的餐单
活动目的:
1、培养幼儿均衡的饮食习惯。
2、复习统计的概念。
3、认识蔬菜、瓜和豆。
活动准备:
1、各种蔬菜卡片及实物。
2、课前教师带幼儿到蔬菜超市。
活动过程创新内容:
为了让幼儿认识各种蔬菜,我们组织了一次逛蔬菜超市活动。孩子们通过摸一摸,看一看,闻一闻,获得了许多蔬菜知识。浩浩说:“老师,青椒的头是尖尖的”。杰杰说:“菠菜和油菜的叶子都是绿的,但它们的形状不一样。”小瑜说:“西红柿我们吃的是她的果实”。魏国雨说“大白菜和卷心菜的个子不一样高,我们吃的是它的叶子”………..
看到孩子们争论不休的样子,我便赶紧引导他们,向他们讲解:各种蔬菜的特征以及食用方式,让幼儿知道了许多的课外知识。每人一张蔬菜统计单,请幼儿在自己喜欢吃的蔬菜上面涂色,从此表就可以看出幼儿的饮食习惯。并告诉幼儿春天来到了,这个季节是小朋友身体长的最快的季节,我们不能偏食、挑食,这样,小朋友的身体就会很棒。
活动反思:
1、通过让幼儿在愉快的参与中,摸一摸,看一看,闻一闻来认识各种蔬菜,效果比较好。
2、原教材《七彩菜单》形式比较单调。
活动二水果宾治
活动目标:
1、比较水果内外的差别。
2、锻炼小肌肉的活动能力。
3、享受制作食物的乐趣。
活动准备:
橙子、木瓜、香蕉、苹果
活动过程创新内容:
“今天,有四个水果娃娃要到我们班做客,请他们分别自我介绍”。
1、出示橙子:我的名字叫橙子,外穿桔黄的衣服,英文名字orange我非常能吃,所以我的身体很胖,圆圆的,象一个大皮球。
2、出示木瓜:你们听过故事《咕咚来了》,讲的就是我,你们别小看我,我的本领可大了。如果你生气了,喝我泡的水,包你消气。
3、出示香蕉:我的名字叫香蕉,我最喜欢黄色,我经常穿黄颜色的裙子,我的身体弯弯的,像不像一艘小船。
4、出示苹果:aleale苹果,苹果ale圆又红,说的.就是我,真不好意思,我脸又红了。利用拟人化的语言,让幼儿了解四种水果的外表,教师切开四种水果,让幼儿品尝其味道,并说出它们的内外的差别。教师和幼儿一起做水果宾治,每位幼儿一把塑料刀和水果,把水果切成块放在杯子里,倒进糖水,就做成了水果宾治。
活动反思:
1、通过水果娃娃的游戏,幼儿对四种水果的颜色和形状都有了一些了解。
2、原教材《水果宾治》的活动过程没有趣味性。
活动三水果核画
活动目的:
1、锻炼观察力
2、认识有些水果有核
3、喜欢创作
4、发挥想象力
活动准备:
苹果核、橙核、桃、草莓
活动四蔬菜水果颜色多
活动目的:
1、复习蔬菜和水果的名称。
2、学习跟音乐节拍进行活动
3、复习红色、黄色和绿色。
4、喜欢说儿歌。
活动准备:各种水果、蔬菜头饰。
活动过程创新内容:
教师:刚才,邮递员叔叔给我们送来一封信,果园里要开水果联欢会,邀请我们去参加,教师做开车样,和幼儿一起去参加联欢会,每位幼儿扮演一种蔬菜和水果,各自介绍自己的形状、颜色、味道。如梨,我的名字叫pear
梨,长的像一个小葫芦,黄黄的衣服,把我打扮,只是身上长了一些小斑点,怎么办呢?我的味道酸中带甜,榨出来的梨汁可好喝了,我给大家表演一个节目吧…..各种水果蔬菜逐一介绍,播放音乐,跟随音乐节拍说儿歌《蔬菜水果颜色多》,并随音乐节拍做动作。
活动反思:
我把原教材中的活动4活动5结合到此活动中,更增加了活动的趣味性。通过这4个活动,让幼儿对水果蔬菜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知道了蔬菜各自的形状、颜色、味道及其营养,又能根据各自的果核,设计出各式各样的画面,丰富了幼儿的想象力,锻炼了幼儿的操作力、创造力。让幼儿通过亲自体验,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活动过程创新内容:
1、把苹果核、橙核分别放在盘子里,请幼儿辨别,让他们仔细观察形状、颜色,让幼儿发挥想象力,看看这些果核象什么?能做什么?能不能创造出一幅画来,幼儿操作,可以画也可以粘贴。
2、出示桃、草莓,请幼儿猜它们有核吗/幼儿用小刀开桃和草莓,亲自验证有无果核,有核和无核切的感觉一样吗?为什么?
3、教师讲解,吃有核水果时,要注意那些事项,把幼儿的作品展示在作业栏中。
活动反思:我在原有教材活动过程中相应加了一些内容,使幼儿更易了解操作。
多元智能教育教案 篇4
活动目的:
1、培养幼儿均衡的饮食习惯。
2、复习统计的概念。
3、认识蔬菜、瓜和豆。
活动准备:
1、各种蔬菜卡片及实物。
2、课前教师带幼儿到蔬菜超市。
活动过程创新内容:
为了让幼儿认识各种蔬菜,我们组织了一次逛蔬菜超市活动。孩子们通过摸一摸,看一看,闻一闻,获得了许多蔬菜知识。浩浩说:“老师,青椒的头是尖尖的”。杰杰说:“菠菜和油菜的叶子都是绿的,但它们的形状不一样。”小瑜说:“西红柿我们吃的是她的果实”。魏国雨说“大白菜和卷心菜的个子不一样高,我们吃的是它的.叶子”………..
看到孩子们争论不休的样子,我便赶紧引导他们,向他们讲解:各种蔬菜的特征以及食用方式,让幼儿知道了许多的课外知识。每人一张蔬菜统计单,请幼儿在自己喜欢吃的蔬菜上面涂色,从此表就可以看出幼儿的饮食习惯。并告诉幼儿春天来到了,这个季节是小朋友身体长的最快的季节,我们不能偏食、挑食,这样,小朋友的身体就会很棒。
活动反思:
1、通过让幼儿在愉快的参与中,摸一摸,看一看,闻一闻来认识各种蔬菜,效果比较好。
2、原教材《七彩菜单》形式比较单调。
多元智能教育教案(通用16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多元智能教育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多元智能教育教案 篇5
一、语言智能
关键能力:
1、创作故事/叙述故事
(1)运用想象力和创造力说故事;
(2)体验听故事和说故事的乐趣;
(3)对于设计故事情节、故事发展、角色安排、故事环境背景的叙述、对白的运用等等,展现兴趣和能力;
(4)显示出表演能力或戏剧方面的敏锐度,包括独特的风格、丰富的表达力,或扮演各种不同角色的能力。
2、叙述性语言风格/报告
(1)能连贯地、准确地描述事件、心理感受和经历(如:正确的因果顺序及适当程度的细节;辨别事实和幻想);
(2)能够正确地判断及描述事物;
(3)能解释事物的来龙去脉,或描述事物的程序步骤;
(4)愿意参与一些逻辑性的谈话、争论。
3、诗歌的语言风格/措词技巧
(1)熟悉文字的运用,如双关语、绕口令、顺口溜和比喻的使用,且能从中得到乐趣;
(2)感受字意与声韵的趣味;
(3)表现对于学习新字词的兴趣;
(4)以幽默的手法运用文字。
二、数理——逻辑智能
关键能力:
1、数概念
(1)擅于计算(使用最简便的方式计算);
(2)有估算能力;
(3)擅于以数字表示物体和资料(记录的能力、设计有效的记录方法、制作统计图表);
(4)认识数字间的关系(概率、百分比)。
2、空间概念
(1)探索空间的各个平面;
(2)较熟练地进行拼图;
(3)将某个问题通过想象逐步转化成概念。
3、问题解决
(1)关注事物之间的关系,对问题的总体进行把握,而不是只注意问题的某个方面;
(2)能作合乎逻辑的推断;
(3)能发现一些规律;
(4)能发展和使用一些策略(如在游戏中)
(5)通过尝试错误的方法使用工具并学习;
(6)在解决问题时能用系统的观点;
(7)能比较和概括所得到的信息。
4、理解因果和功能的关系
(1)根据观察推断因果及功能的关系;
(2)理解部分对于整体的关系,这些部分的功能,以及这些部分是如何结合在一起的;
5、建立假设并加以验证
(1)根据观察结果做推测
(2)对事物抱着“如果……就会……”的好奇心并试着提出合理解释;
(3)设计或操作简单的实验以验证假设(如将大、小石头丢进水里,观察哪一块石头沉得较快或较慢;用颜料当水来浇花)
三、视觉空间智能
关键能力:
1、视觉、空间能力
(1)能够以二维或三维空间建造或复制物体和简单的机械;
(2)理解一个物体中各部分的空间关系。
2、领会觉察
(1)觉察到环境和艺术作品中的视觉要素(颜色、线条、形状、图案和其他细节);
(2)对不同艺术风格的敏感(如:能分辨写实主义、印象派主义、抽象艺术等);
3、创作
(1)能够以平面或立体的方式正确地表达视觉世界;
(2)能为一般的.物体创造可辨认的符号(如人类、植物、房子、动物)并调和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3)注意物体的比例及细节特征,审慎地选择色彩。
4、艺术技巧
(1)能运用各种艺术要素(如线条、色彩、形状)来传达情感,产生某种效果以梅花图画或立体作品;
(2)经由实际的具象表达(如微笑的太阳、哭泣的脸)和抽象的特征(如以黑色系或颓丧消沉的线条表达伤心难过),呈现有活力的或悲伤的画作或雕塑;
(3)对装饰和美化显示出兴趣;
(4)创作具有平衡感、韵律感、色彩丰富、或兼具以上特色的画作
5、探索
(1)有弹性、有独创性地运用艺术材料(如以颜料、粉笔、黏土做实验);
(2)运用线条和形状制造平面或立体作品的多变型式(如开放的和封闭的、爆发性的和抑制性的);
(3)能创作各类主题(如人类、动物、建筑物、风景)
四、身体运动智能
关键能力:
1、精巧的动作知觉
(1)善于操作小零件或物体;
(2)表现出较好的手眼协调能力。
2、肢体控制
(1)觉察到身体各个部位并能够个别地运用这些部位;
(2)有效率地依顺序实施行动计划——肢体活动不是任意、随机、没有关联的行动;
(3)能重复自己及他人所做的动作。
(4)能自由自在地在垂直及水平空间中探索;
(5)在加入其他人的活动中时,能与他人共享空间;
(6)尝试以身体的动作增进对空间的认知。
3、节奏感
(1)能配合稳定或有变化的节奏同步做动作,尤其是音乐的节奏;
(2)能设定自己的节奏并将之规则化,以达到预定的效果。
4、表达能力
(1)以音乐、道具或口语引导,透过身体的各种姿势和动作,激发情绪和想象;
(2)能对某种乐器的音质或某类型的音乐所营造的气氛做出回应(如随诗情画意的音乐做出轻柔流畅的动作,听到进行曲表现强而有力的动作)。
5、创造肢体动作的能力
(1)能以口头描述或身体力行的方式,创造新奇有趣的动作,或对某些想法加以延伸;;
(2)根据原本的动作举一反三;
(3)能编一个简单的舞蹈动作,并尝试教导别人表演。
五、音乐智能
关键能力:
1、音乐感受力
(1)能敏锐地分辨音乐的力度变化(激昂和轻柔);
(2)能敏锐地分辨节奏和速度的类型;
(3)能区辩音调的高低;
(4)能辨别音乐及音乐家的风格;
(5)能辨认不同的乐器和声音。
(6)能随不同类型的音乐做适当回应;
(7)能掌握音乐的节奏并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力;
2、创作音乐
(1)能维持准确的音调;
(2)能维持准确的节奏和速度类型;
(3)带有感情地歌唱或演奏乐器;
(4)能回忆和再现歌曲或其他乐曲的特点。
3、音乐作曲
(1)能创作有开头、中段及结尾,完整的简单乐曲;
(2)设计简单的标记音乐的方法。
六、人际智能和内省智能
关键能力:
1、了解自己
(1)对自己的能力、技巧、兴趣及弱点有所认知;
(2)觉察自己的感觉、经验及才能;
(3)根据以上生省思,利用自己的优势与别人相处,参加各种活动;
(4)在采取某个行动时,能发现那些对自己行为有利和不利的因素。
2、了解别人
(1)了解他人及他们的行为;
(2)易于亲近他人;
(3)辨认他人的思想、感受和能力;
(4)以他人所参与的活动来判断其人。
3、不同社会角色的特征
(1)领导者:
常常主动提出想法、组织活动
能动员其他小朋友,分派角色任务给其他小朋友。
能说明活动进行的方法、步骤
主导整个活动的进行;
(2)促进者
常与其他小朋友分享观念、讯息和技巧
调解小朋友之间的冲突
邀请其他小朋友一起玩
扩展和发挥其他小朋友的想法和主意
当其他人需要时提供帮助;
(3)照顾者/朋友
当其他小朋友沮丧时会给予安慰
对他人感受有敏锐的回应
尊重他人的好恶。
七、自然观察者的智能
关键能力:
1、观察技巧
(1)对物体作近距离的观察以学习如何利用身体的各种感官探索事物;
(2)能敏锐地感受到周围环境的变化(如植物上长出了新叶子,树上有小虫子,细微的季节变化等);
(3)有兴趣以图画、图表、顺序卡等方式记录观察结果。
2、区别相似点与不同点
(1)喜欢比较和对照各种材料、事物;
(2)能根据事物的相似点与不同点加以分类;
3、对自然知识、科学现象表现出兴趣
(1)对各种科学问题有较广泛的知识;能自发地提供或报告一些自己知道的或听别人说的科学现象;
(2)对自然现象或相关资讯表现出兴趣,如对自然、科学方面的书能关注较长的时间;
(3)经常对所观察到的事物提出疑问。
多元智能教育教案(10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多元智能教育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多元智能教育教案 篇6
活动来源:
幼儿阳光体育 幼儿武术
活动目标:
1.锻炼幼儿跑步能力和身体协调能力,激发幼儿对体育游戏的热爱。
2.通过武术谚语、故事、游戏的渗透与训练,培养幼儿对武术的热爱,提高其学习武术的兴趣。
3.锻炼幼儿手臂动作的灵活性、腿部动作的协调性,腰腹肌的柔韧性,进一步达到习武强身健体的目的。
器材准备:
长绳一根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第一、打招呼、热身;(2~4分钟)
师生问好(大声,朝气,阳光,夸张)
热身:1.直线跑,蛇形跑,加速跑(让幼儿身体热起来,控制纪律,掌控节奏)。
2.弯腰走,深呼吸(调整幼儿的呼吸节奏,掌控幼儿心率)。
3.全身关节热身(从头到脚每个部位模仿一种小动物的动作,
提高幼儿的'兴趣)。
二、复习(3分钟)
1.通过幼儿之间比赛的方式让幼儿复习学过的基本功;
2.通过选拔小班长的方法提高幼儿的积极性;
3.通过师生比赛来规范幼儿学过的动作。
三、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清理、查看场地,消除不安全隐患
2.布置场地,安放器械,准备音乐
(二)引导部分:
1.教师集合整队、师生鞠躬问好
3.热身引导,口令带动
(1)运用整套徒手口令带动操带动幼儿进行身体各个部位的热身运动,如上下肢、头部、
颈部、腰部等(注意锻炼顺序从上到下从头到脚)
一摇,这是肩绕一绕,向前绕,向后绕……(从头到脚语言带动热身)
(3)教师带领幼儿做音乐律动《xx》
(三)游戏活动:
1.游戏导入:小兔子迷路了,我们要帮助它找的自己的家
2.游戏方法:教师每喊道一个颜色,小朋友们马上跑过去。教师每次喊不同的颜色.
3.游戏规则:必须快速的跑到颜色的方块里
四、结束部分:
1.小结:简单评点全体幼儿表现
2.教师带音乐律动:
3.结束语,师生致谢,招手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