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文学网整理的平凡的世界读后感(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篇1
孙少平是一个责任心很重的人。他对惠英和明明是一种责任,所以后来他回到了煤矿。至于金秀对于他的爱情,他心里清楚,这只是一种类似兄妹感情过渡来的爱情,所以他选择拒绝。我觉得这是少平的原则,也是他的责任,他不会去接受这样一段感情,正如他不会忘记田晓霞一样,这都是一种责任,做人的责任。孙少平这个人物的形象之所以丰满,离不开作者的着力刻画。在作者笔下,孙少平具备了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的所有条件,他的原则,他的责任,他对亲人朋友以及社会所有弱者和主家的态度,就充分说明了他是一个足以担当任何事情的.新青年。他的身上有太多的东西值得我们学习。所以当情节发展到最后的毁容,再满心遗憾与心痛之时,我们也暗暗有鼓励与信任的思想。是的!一个内心强大的人时不会屈服于任何困难的,更何况还有很多人在支持着他。书中的孙少安也是一个典型的人物形象,可能对于很多人来说,他更是许多人心中想成为的人,不仅因为他有一个温柔的妻子,他从十三岁起挑起了全家的重担,他又是一个有抱负的人。无论是改革开放前作为队长的锋芒初现,还是改革开放后开砖窑的致富之路,都是他用自己的汗水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他身上有许多优点和少平很像,但对比鲜明的是他作为农民自身思想观念的局限性。他没有接受润叶的感情,除过自己内心的“兄妹”之情,还有“门当户对”的封建观念,当然,不可否认,他自己
也是希望润叶可以过得幸福。对于这些,我们都不好说什么。但他和秀莲的感情确实令人分外眼红。先是不要彩礼,一见钟情— —“闪婚”典型的婚后恋爱,他们的“蜜月”持续至最后。秀莲是善良的,贤惠的,孝顺的,但同他丈夫一样,自我观念严重的她最后吵着要分家,但很感谢她并没有哭闹,令家人为难。但是我们也并没有怪她,跟着少安受了这么多苦,她也确实有理由过自己的幸福日子了。但是面对自己的亲人,少安又怎么忍心啊??在文章最后秀莲在丈夫功成名就之时却吐血,姑且不说她之后的情况,我们内心的感动无以言表。无论怎样,少安这位优秀的丈夫和父亲会尽职尽责的。润叶与李向前交往的种种也是少安和所有读者所始料未及的。这位温柔的女子为了爱人那么倔强,惹出我们对于两人的怜惜与同情,但令人欣慰的是向前虽然失去了双腿,但却收获了爱情。两人真正的结合并有了女儿。两人都是执着与爱情的人,两人的结合也得到了所有人的祝福。孙兰香也是作者偏爱的一个人物。自小懂事的她捡柴火、喂猪,还有和她二哥一起采集清晨的露水为奶奶治病。等到了兰香上大学的时候,她和吴仲平的爱情也开始了。很典型的校园爱情,但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篇2
《平凡的世界》是一本好书。
发下来不到两三天,我便看完了全部。里面的各种情节都使我感触很深。孙家成员的亲情,少平和同学的友情,不同人物之间的爱情都令我难以忘怀。
亲情,是整本书的精髓。
亲情的温暖足以贯穿整本书。书中每一户人家都是这般和睦,让我心生羡慕。羡慕的不只是这个,还有邻里之间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亲情。
在少安要迎娶秀莲时,孙家拿不出二百块钱来给他们办一场体面的婚礼。孙玉厚想到去借钱,去金俊海家借钱。令他始料未及的是。还没等他开口,金俊海就先入为主地谈到了此事,毫不犹豫地说愿意借给他。要知道二百块对那时的人也不宽裕啊!那得是多少年省吃俭用的结果啊!他让我看到了乡里间的“亲情”。
而孙玉厚这一家带给我的震撼是最大的。不论是什么时候,他们家永远是那样的和睦,哪怕是秀莲将那碗最稠的粥给了少安,哪怕是秀莲闹着要分家,哪怕是少安要去黄原城打拼。他们的家都是支持他们的呀!
友情,是最让我欣赏的。
金波这个人物虽然不是特别突出,但我特别喜欢他。他重情义,在看到自己兄弟的女人被夺走后,他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撺掇几个人将顾养民打了一顿,且不让责任落到少平身上。虽然这件事不太好,但却让我看到了金波对少平的情谊。
当少平来到原西县读书,每次只能拿两个黑家伙吃时,金波塞给他过几张白面票。少平拒绝了,可你知,那时那几张白面票对学生来说多奢侈啊!而相比这些东西,金波更在乎少平的友情。在他俩初中的时候,学校离他们家很远,少平家买不起自行车。金波和润生同时买了自行车。金波便与少平同骑一辆车。几年下来,润生的车还是新的,金波的'车却不成样子了。金波也不说什么,只是央求父亲再买了一辆。
爱情在《平凡的世界》中是那样的美好。
少安和润叶的爱情是美好的,郝红梅和润生的爱情是朴素的,少平和小霞的爱情是凄美的。
少安和润叶的爱情,在我看来是美好的。虽然他们最后还是分开了,且有了自己的家庭,但他们总归是爱过的。
郝红梅和田润生,虽说刚开始他们不在一起。到当红梅有难时,润生来帮她。他掉进了她爱的“圈套”。再一次艰难的抉择后,他对她吐露心迹。而在这段时间,她对他也暗许芳心。历经家庭的阻挠,他们终于走到了一起,在双水村过起了朴素的生活。
不过孙少平和田晓霞这一对就比较惨了。在高中,他们只是彼此的知心朋友。一直到少平来到黄原城,他们久别重逢,才逐渐感情深温。可命运又是如此残酷。在他们深爱彼此时,一场洪水夺去了晓霞的生命。孙少平也由此成了一个感情的提线木偶。所幸,少平被明明拯救了,恢复了笑颜。
在这部小说中,我看到得不止是这些,我分明看到了人间的大爱。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篇3
有人说,人生有三重境界,这三重境界可用一段充满禅机的语言来说明,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我觉得自己读《平凡的世界》仿佛也经历了这三重境界!
第一次读《平凡的世界》,那还是在大学校园里。我几乎一口气读完,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是我许久没有遇到过的好书,它如此吸引我的原因,我想不外乎两种感情——亲切又激情。
和孙家兄弟一样,我也是农民的孩子,自卑又自尊,平凡却又渴望不平凡,努力想让世人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可是,现实与理想又是那样的遥远,情绪不免有些狂躁偏激,而又迷茫,读完后的我精神上从未有过如此的充实,书中的人物一个又一个地不断在我脑海中浮现:孙少安、孙少平兄弟俩,金波、田晓霞……哪一个不是通过劳动体验到了创造的幸福?我觉得这本书是为我而写的,他们直面生活,热爱生活,不断追求自己的幸福精神,让我热血沸腾!是的,人可以贫穷,因为我们有时无法选择;人可以地位卑微,因为我们也曾经努力过;人也可以动摇,因为我们无法避免受伤。但是人决不能没有精神!每个人都像天上的`星星,能有名的星星毕竟少数,无需渴望你在他人眼中的亮度,尽管努力发光就好。“火把虽然下垂,火舌却一直向上燃烧”《平凡世界》就像一只熊熊燃烧的火把,照亮我前行的方向!让我懂得:人们总会在许多地方遇到坎坷和磨难,但是,只要认真面对生活,努力过好每一天,那么,在平凡的世界里,也会有不平凡的的人生。
第二次拿起《平凡的世界》,大概是参加工作六七年之后。工作平稳,内心热情不失平和,读出的味道和第一次大不一样,感受只有两个字——唯美!
景色唯美!“人们惊异地发现,街头和河岸边的柳树不知不觉到抽出绿丝;桃杏树的枝头也已经缀满了粉红的花蕾。如果留心细看,那向阳坡的枯草间,已经冒住了一些青草的嫩芽。同时,还有写别的树枝条也开始泛出鲜亮的活色,鼓起了青青的苞蕾,像刚开始发育的姑娘一样令人悦目”,读着这样的句子,即使处在严冬里的人,也会不知不觉行走在春天里。作者的景物描写精致自然,不管是萧瑟还是充满希望的景色描写,都能带着读者水到渠成走进故事情节。
精神唯美!努力奋斗、执着追求幸福的孙少平,不甘人后、勤劳致富的孙少安,死于洪灾的省报记者田晓霞……,这些可歌可泣的劳动者们就是在路遥笔下显得丰满而又光彩照人。
爱情唯美!少安的农村爱情,淳朴务实;少平的现代爱情,浪漫凄美;田润叶的爱情,曲折美满;田润生的爱情,超凡脱俗……包罗万象的爱情,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滋味。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篇4
《平凡的世界》—我很喜欢的一本书,记得是政治老师推荐给我们读的。当时,他大致地讲了故事的内容,但是孙少平这个人却激起了我的好奇心,他到底经历了什么,为什么他被称为“平凡中的伟大”…带着这些问题我认真地读完了这本书。
它为我们描述了一个平凡的世界,一个黄土地上的世界。这里生活着一群世世代代面朝黄土北朝天的普通人,他们演绎着一幕幕生老病死、悲欢离合、贫穷与富裕、苦难与拼搏、世事变更的戏剧。在这本书里,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惊险离奇的情节,没有惊天动地的场面,有的'只是平凡的人,平凡的生活,平凡的感情,平凡的故事。
人生难免会有许多的苦难,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反映。有的人坚
强地斗争,有的人屈服于命运,有的人在斗争与屈服中摇摆不定。
孙家兄弟就属于第一类的人,积极面对苦难,与命运作斗争。少平与哥哥少安相比,他的奋斗的经历更让震撼,他可以放下读书人的架子,到煤矿里去工作,为了生活,更为了家人。刚到那种环境,他能很快适应,,而他不但坚持了,而且干得不错。我佩服他可以在那样恶劣的条件下,仍然不放弃读书的机会,向诗人借,向晓霞借。我仿佛看到他蜷缩在破旧的被子里,就着昏暗的光亮读书,设想自己在那样的境地,能否保持一颗干净上进的心;我佩服他可以脱掉肮脏的工作服后坦然地和晓霞,养民探讨人生,丝毫没有自卑感;我佩服他心细,体贴入微,妹妹上学时,他给准备了好看的衣服,女生用品…
有时候在想他为什么会这样做,是什么信念在支撑他,到底生
活给了他怎样的磨练?我想应该是苦难吧,其实苦难本身并不可怕,主要看我们怎么来对待它?而少平他们选择了勇敢和勤劳,在沉重的生活压力下寻找自己的人生价值。也是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塑造了一个在平凡的世界里却不平凡的形象。因此这本书让我对生活与苦难有了更深的认识,不同的生活态度塑造不同的人生,自强不息的精神却造就了平凡世界里的不平凡。正如“把平凡的事情做好即不平凡,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即不简单”,只要我们选择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那么苦难不算是什么,生活也会有更多的阳光和快乐!
生活没有如果,也没有一条小船不是经过风暴而顺利抵达港湾的。我们每个人的命运都受制于这个时代。我们不能完完全全的决定着自己的命运,我们要做的是怎样让我们更幸福。有远大的理想也好,
想平凡的生活也好,这只是我们追求幸福的一种途径。但是我们应该学习那种自立自强,奋斗进取的精神,做一个有价值的人。正如路遥先生所说:什么是人生?人生就是永无休止的奋斗,只有认定了目标,在奋斗中感到自己的努力没有虚掷,这样的生活才是充实的,精神也会永远年轻。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篇5
“即使没有月亮,心中也是一片皎洁”,偶然间在网上看到这样一个句子,内心忽地一震,立刻上网搜了一下 ,惊喜地发现它出自一本书。带着强烈的好奇心,我翻开了这本书——《平凡的世界》。
苦难是作品的底色,平平淡淡才是真。本书展现的是两个平凡的农民,一个扎根入土,一个走进城市。作者说:“黑色是美丽的,他原来是血一般鲜红,蕴含着无穷的炽热,耀眼的光明。”他是在感概吗?他是在赞叹吗?煤炭是黑色的,工人的鲜血是鲜红的,两者相结合,通过一段血火般的洗礼,他相信,历尽千辛万苦而酿造的生活之蜜,肯定比轻而易举哪来的更有滋味!
但命运总是不如人愿,往往是在无数的痛苦中,在重重的矛盾和艰辛中,才使人成熟起来。“每天的劳动可是雷打不动的,从下午两点一直要干到吃晚饭。这一段时间是孙少平最难熬的。每当他从校门外的坡底下挑一担垃圾土,往学校后面山地里送的时候,只感到两眼冒花,天旋地转,思维完全不存在了,只是吃力而机械地蠕动着两条打颤的腿一步步在山路上爬蜒。”当读到这段的时候,我不禁被他顽强的毅力所折服:“机械”一词强烈地说明他整个人已经没有力气,“蠕动”则生动地刻画出了疲乏至极,却不能停歇,只有用尽全身力气努力向前的样子,“爬蜒”是对他艰难前行的生动表现,也暗示出他生活状态的不堪。作者通过生动的动作描写,突出少平既不懈的追求生活,又不敢奢望生活过多的报酬和宠爱,而是理智而清醒的面对着现实。
在书的.开头,少平盛汤时有这么一句话:“铁勺刮盘底的撕拉声像炸弹的爆炸声一项令人惊心。”当时少平家的日子就是这么苦,苦的叫人揪心 ,叫人心疼。想到我们现在的无忧生活,有什么资格不努力呢?细想过来,每个人的生活在同样的一个世界,即使是最平凡的人,也要为他那个世界的存在而战斗。
此书让我明白,在这平凡的世界中,平凡的一生,要有正视苦难的勇气,有坚定不移的信念,有执着的追求和渴望,“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自己去争取与奋斗!”因为我们中,大部分人,选择——平凡。一个平凡而普通的人,时时都会感到被生活的波涛巨浪所淹没。你会被淹没吗?除非你甘心就此沉沦!
人活着总要留点什么吧,一颗强大的内心,可以代替现实中的所缺少的种种事物。即使没有太阳,心中也是一股炽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