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佐贺的超级阿嬷》有感
文学网整理的读《佐贺的超级阿嬷》有感(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读《佐贺的超级阿嬷》有感 篇1
在这个暑假,我读了一本书,名叫《佐贺的超级阿嬷》,讲的是一个日本的故事。故事作者岛田洋七本名德永昭广,他的这本书写的是他小时候与外婆相依为命的各种小故事。
看完这本书后,我百感交集。深切的感到现在的我们和那时的他们有着怎样的.差别。
先看看“食”。现在,我们已经对平时的正常饮食厌烦了,时不时还冲爸妈喊:“我要吃必胜客!”“我要吃麦当劳!”“我要吃肯德基!”为什么?因为习惯了奢侈!而在那时的佐贺,作者家中连朋友送的西瓜皮面具都要腌了吃;用木棒拦截从河上游漂来的畸形蔬菜和果皮受损的水果;河里的鱼虾……和作者比比,我们太幸福了!
还有“乐”。作者的玩具也是自制的,他们在大树上搭建“秘密基地”,或者做个小筏子到一条河上划着玩。至于作为材料的木头,也是免费的。而我们的玩具应有尽有,芭比娃娃、变形金刚、电动小汽车、毛绒玩具……用旧了就扔,也不珍惜。
运动,现在每个家庭每个周末几乎都去什么游泳馆啊,羽毛球馆啊之类的。可作者那时想学剑道,怕花钱,阿嬷不让他学。又想学柔道,也要花钱,阿嬷也不让他学。最后阿嬷推荐他跑步,因为马路是免费的,也不要护具。还不让他拼命跑,因为肚子会饿;要光脚跑,否则鞋子会磨坏。但作者一直坚持跑步,年年学校运动会拿第一!
以树果为零食,自己做玩具,运动也只是跑步,实在是非常简单的穷日子。那时的作者和现在的我们的差别有多大?我们的生活、学习条件不知比那时优越多少倍!同学们,让我们珍惜现在的幸福时光,好好学习,努力使国家和世界更加美好!
读《佐贺的超级阿嬷》有感 篇2
《佐贺的超级阿嬷》讲的是主人公德永在年幼的时候,因为妈妈无力抚养他而被带到佐贺的外婆家生活所发生的一系列故事。这本书没有讲述什么大道理但作者用质朴纯真的文笔告诉了我们用乐观向上的态度也能过出另一种快乐的人生。
在外婆家的生活很穷苦,德永在刚刚到外婆家的时候,外婆就让他学习如何给炉灶生火,并交给他供奉佛像这一任务。在外婆家,不需要去菜市场买菜,日常要吃的都从外婆的超级市场取回来,而超级市场指的是阿嬷家门前的一条小河,阿嬷在河中央放了根木棒。木棒可以拦住树枝和小木块,它们晒干之后可以当柴烧。阿嬷家的上游有一个市场,常常会有一些别人不需要的蔬菜或者别人洗菜时不小心被水冲刷下来的萝卜啊,小黄瓜啊之类的被木棒挡住,阿嬷捡起来烧饭吃。也有不好的时候,木棒没有打捞住任何东西,但是阿嬷也不会沮丧。家里没有太多的吃的,德永正在成长的小身体经常会觉得饿,阿嬷就会糊弄小德永说是他产生幻觉或者骗他其实已经吃过了,当我读到这里的时候心里有些心酸,看看我现在的生活再对比男主人的生活,我有父母的陪伴,德永被妈妈丢在佐贺外婆家,我有程亮的.住所,德永却住在破茅草屋里面。
德永在佐贺有着愉快温馨的生活,他遇到了一群美好温柔的人,在小学的时候,每次到了运动会,班主任都会因为肚子疼或者吃不下来和德永换便当盒吃。因为家里穷,所以只吃得起五块的碎豆腐,一次偶然,德永发现卖豆腐的人没有碎豆腐了,以为自己吃不到了,没想到那个人把豆腐捏碎了卖给德永,还和他说不要告诉外婆,我读到这些小故事的时候,心里流过暖流,真正的体贴是让人察觉不到的,他们不经意的善意的举动,时常能够让人从心底里感受到温暖。
希望大家都能来看看这本书,他会让你想起生命中给你带来过陪伴,温暖的人。
读《佐贺的超级阿嬷》有感 篇3
暑期,我有幸读到了日本作家岛田洋七以自己小时候生活为原型写的一本书,叫《佐贺的超级阿嬷》。
这本书主要讲了昭广八岁时,母亲将他寄养在乡下的外婆家。在日本战败后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外婆作为一个贫困的清洁工,还要抚养孩子,可以想到生活会有多困难。但她有非常乐观的精神,从来都是笑对生活。
这让我想起看过的一个纪录片:一个山区的小女孩叫蒋云洁,她的爸爸妈妈常年在外面打工,她和腿脚不便的奶奶在家,过得很苦。九岁的她要撑起一个家,不仅要照顾奶奶、喂养家里的牲口,寒暑假还要打工,但她一直坚持上学,从来没有放弃过。
为了上学,每天当天边还挂着北斗星时,她就要起床。那时窗外还是漆黑一片,只能打着手电筒,山只能看出一点轮廓。山路坑坑洼洼的,全是由奇形怪状的石头组成的,踩上去一不小心就会站不稳;路边大石头和树木就像一个张开的大嘴,好像要吃了她。没有石头的地方,也全是泥泞,边上长满了比她还高的野草,仿佛立刻要把她淹没。
晴天山路还好走,泥巴都是干的,如果是下雨天,路就像沼泽般。为了防止鞋子湿透,雨天她要换上一双旧凉鞋,就连大冬天也是如此。我清楚地记得那个特写镜头:一个大雪天,山啊树啊全都白了,连路都快看不见了,她还是穿着那双凉鞋,挽起裤腿,冻得通红的双脚在白雪皑皑的世界里是那么刺眼。雪落在她身上,她依然感觉不到寒冷似的.深一脚浅一脚坚定地往学校走去。
中午,她拿出一个黑乎乎的高粱馒头,一个人在那啃着硬硬的午饭。别人至少还有米饭或白馒头。
下午放学了,她和同村的同学一起回家,依然是走那条山路。几个人边走边说话,原本阴森的小路也不可怕了,反而充满了天真的笑声。从学校走到家,开始走时天还很亮,到家的时候天都全黑了。走路的时间也没有浪费,她会在路上捡点干柴背着带回家生火。
有时家里没菜,她就要出去挖点野菜。别看她年纪小,认识的野菜可不少。她笑着将家门口的那片山坡称为“超级市场”,因为她总能从那挖到野菜。回到家,她要生火烧饭,忙这忙那,月亮都爬到头顶了,才有时间写作业。黑洞洞的家里,她使劲凑到油灯跟前才能勉强看清书本,小小的身影在灯光下显得那么专注,那么认真。
奶奶心疼她每天这么辛苦,一说起这些事就直抹眼泪,她却毫无怨言。她笑着说最开心的事就是能上学,还坚定地说自己以后要带着奶奶走出大山。
这小女孩不就和书里的阿嬷一样么?虽然身处贫困山区,却一直怀抱梦想,充满希望。她乐观地对待生活,梦想着走出大山,去看不一样的风景,并为之努力着。
我们要豁达开朗,不要因为生活的困难而消沉郁闷,要向超级阿嬷和小女孩一样,带着希望笑对生活!
读《佐贺的超级阿嬷》有感 篇4
《佐贺的超级阿嬷》讲述了一个在日本大城市广岛居住的小孩子“昭广”被姨妈带到了佐贺,然后和外婆一起过穷日子的故事。
昭广原来生活在一个有钱的家庭,可是他出生时,爸爸早已卧在病床上,可是,有一天原子弹爆发,他的爸爸死了,为了不让生活更加困难,他的妈妈开了一家小饭馆,来养家糊口。由于有昭广、昭广的哥哥两个人,***妈管不了两个人,就让姨妈把昭广带到外婆家,那外婆就是书名中的阿嬷,他来到外婆家时,正好是上三年级前的暑假,由于外婆家很穷,没有钱让他按时上学,外婆就到学校做清洁工来给昭广挣钱上学。等到外婆攒够了足够的.钱,便送昭广上了小学三年级。第一天,阿嬷送他去上学时,老师在大门口等着他,外婆和老师把他送进了教室。由于这是第一天上学,对学校里的人很不熟悉,学校里的人也对他不熟悉,就把她的外婆误认为是***妈,就对他说:“***妈好老噢!”,虽然昭广听见了,但他一声不吭。
阿嬷家门口有一条河,阿嬷把它叫做:“超级市场”,因为每天都会从上游漂下来一些水果蔬菜等,阿嬷把它们捞上来吃,以减少开支。
昭广天生就是一位运动能手,年年跑步拿冠军。有一天,昭广回家后,对阿嬷说自己当上了棒球队队长,阿嬷便从她省吃俭用的“小金库”里拿了一万日元给昭广买了双扒钉鞋,以此来鼓励他取得的成绩。
这本书告诉我们,不管生活有多么的困难,只要敢于面对并且努力去克服,总会成功的!
读《佐贺的超级阿嬷》有感 篇5
在《佐贺的超级阿嬷》这本书中,主人公阿嬷是一个天性乐观向上的老婆婆,她总能给贫困的社会底层生活增添几缕明媚的阳光。
在昭广刚刚来与阿嬷一起生活的那段时间,贫穷的现实让他失去了生活下去的信心。但阿嬷用“河水送菜”、“收集废铁”等事件引起他的兴趣,让他重又变得开朗活泼,能够鼓起勇气,热情地面对生活、接受生活,最终爱上生活。
这个故事告诉我:乐观的`心态就像是调味剂,而生活则如同一道菜。用乐观的心态来点缀生活,生活就会变得更加“美味”。所以,我们应该像阿嬷一样,学会寻找乐趣,不要消极地白白浪费时间。
毕竟,生命的主宰就是我们自己。我们可以一味地悲哀流泪,让生命随着泪水流逝;也可以尽情欢乐展颜,让生命变得光彩动人。乐观地享受生活,就是对自己的一种负责。生命只有一次,是带着遗憾离开世界,还是带着欢乐来到天堂,这理应是一个无需思考的选择题。既然我们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乐观的生活,就要义无反顾地去实现它。
乐观地生活,你才能活出美好;悲观地生活,你的结局将更加惨淡——这是阿嬷的生活座右铭,它将让我一生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