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游戏编花篮教案
文学网整理的民间游戏编花篮教案(精选8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民间游戏编花篮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编花篮是我们小时候经常玩的游戏,趣味性强,操作简单,不需要什么器械,它不但能锻炼幼儿单腿站立、单脚跳跃的能力,还能促进幼儿之间的相互团结,培养他们之间的感情,是孩子们非常喜爱的游戏。
【活动目标】
1、锻炼幼儿单腿站立、单脚跳跃的能力。
2、通过游戏提高孩子们的合作能力,培养他们互相协调、团结友爱的精神。
【活动准备】
《健康歌》光盘、一块平坦的场地。
【活动过程】
一、准备活动
播放《健康歌》,幼儿随着《健康歌》的音乐在教师的指导下做热身运动。
二、游戏指导
1、孩子们先手拉手站好,其中一名孩子将自己的一只腿放在旁边两孩子的手上,单腿站立。
2、孩子依次将自己的一条腿放在另一小孩的腿上,所有孩子将腿搭好后,最先那个孩子的腿放在最后一名孩子的.腿上。
3、开始游戏,边单腿跳边唱儿歌:“编、编、编花篮,花篮里面有小孩,小孩的名字叫花篮”。
三、游戏规则:
1、参加游戏的人数在三人以上。
2、若有一个小孩的腿掉下来了,游戏必须重新开始。
四、放松活动
幼儿在音乐的伴奏下,活动活动四肢,使身体完全放松。
【活动延伸】
回家和小朋友们继续玩《编花篮》的游戏。
【活动反思】
孩子们很喜欢编花篮的游戏,能积极、踊跃的参与到活动中来,活动锻炼了幼儿单腿站立、单脚跳跃的能力,培养了他们之间的感情,合作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民间游戏编花篮教案 篇2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歌曲的学习,感受河南民歌的(怎样的)特色,有进一步了解河南地区独特音乐风格的欲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模仿、合作、对比、表演、感受河南民歌的风格,并能积极地学唱。
3、知识与技能:在充分的聆听过程中分析乐谱,并能唱出河南民歌的韵味;在学唱过程中掌握甩腔、装饰音和滑音的唱法。(怎样的音色——比较准确地,怎样的情绪)
教学重点:
引领学生充分地挖掘旋律特点、歌词特点,把握好歌曲的风格特点。
教学难点:
在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们对民族音乐的喜爱。(错误。难点应该具体些)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编花篮》伴奏进教室
2、师生问好
师:上课!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请坐!
二、导入新课
1、引出河南
师:相见是缘,很高兴能给我们501班的同学上课。希望我们一起轻松快乐的度过这宝贵的四十分钟好吗?那就拿出你们最好的状态吧!干老师觉得你们很中!唉?有些同学皱着眉头,知道我在用哪里的方言在向你们问好吗?我用的是河南方言(用河南话),意思是说你们很棒!
师:今天啊!老师就要带你们走进河南。
2、介绍河南的三大特色
师:同学都知道河南位于黄河的中下游地区,那里可是咱中国的文明发源地之一,所以河南的方言就特别讲究“字正腔圆”。而且哪里人们的性格也十分的豪爽、热情!那么想了解河南就必须了解河南的三大特产。
(为下面学习歌曲做铺垫)
【PPT:三大特产】
1)了解河南豫剧
师:第一大特产河南豫剧,你们听过河南豫剧吗?
生:或有或无
师:如果你没听过可是太可惜了,它可是我国的名戏之一啊!那么既然今天来了就给大家唱上一段!
【师演唱河南豫剧《花木兰》经典唱段《谁说女子不如男》】
设问:知道老师唱得是谁吗?哪位女英雄?
生:花木兰
师:老师带了的就是河南豫剧《花木兰》的经典唱段《谁说女子不如男》
2)了解河南牡丹
师:河南不但有如此有名的、有特色的戏剧,河南的洛阳还被誉为牡丹之乡。你们可知牡丹被喻为我国的什么吗?
生:国花
师:牡丹号称国色天香,是花中之王。而河南洛阳的牡丹更是雍容华贵、艳而不俗、娇而不媚,相当的漂亮。这光说啊太虚了,正所谓眼见为实。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领略一番。
【PPT:边听《编花篮》伴奏,边欣赏牡丹花】
师:牡丹花美不美?漂不漂亮?
生:
师:唉?正是因为牡丹花如此的美丽、漂亮。所以河南人们也多了一项娱乐活动,编个花篮去摘牡丹。为了表达他们喜悦、开心的心情,他们嘴里还哼着小曲。这小曲也就是河南的第三大特产——河南民歌!
三、新课教学
1、初听歌曲《编花篮》
师:他们哼的这首河南民歌干老师也会唱,就是不知道能不能给俺的机会露一手或展示一下?
生:
师:那么干老师唱完,请你们来评价一下,觉得我唱的中还是不中,好吗?
【师表演唱《编花篮》的第一段】
师:俺唱得还中不?
生:
师:那给俺点掌声吧?
师:听了你们的鼓励干老师今后一定会更加努力的。
2、了解河南民歌的分类,并了解《编花篮》属于河南小调。
师:其实,这河南民歌还可以分为三类:号子、山歌和小调。那么刚才干老师所唱的这个《编花篮》是属于哪一类呢?请同学们静静思考一下!知道了吗?或下面同学们仔细得看看这三类的定义,想一想这首《编花篮》是属于哪一类呢?如果你有答案了请举手!
生:如果说山歌的话
师:唉?他们是在辛勤的劳动吗?编花篮是为了什么吖?
生:摘牡丹
师:所以应该属于哪一类呢?
生:小调
师:唉?小调是人们在劳动之余,日常生活中用以抒发情怀、娱乐消遣的民歌。那么也就不难看出小调应该是来源于作曲家的冥思苦想,还是来自与民间呢?
生:民间
师:那么河南民歌会不会受当地的方言的影响呢?
师:同学们的思路相当正确!!河南民歌的`确与当地人们的方言密切相关。那么如果你想学好河南民歌就必定要对那里的方言有一定的了解。没关系,接下来干老师就带大家一起来说上几句河南方言(河南话)。别担心一点都不难,干老师这里有两个窍门:第一,刚才干老师提到过河南方言有什么特点?“字正腔圆”很简单,这里有个牙关,只要你在说河南话时尽量把牙关打开,在嘴巴里咬字就可以了!比如我们都讲:你说,而河南方言应该是“你说”(河南话);第二个窍门就是河南的声调与我们平时的声调不同,你说是三声和一声,而河南方言中你说(河南话)是四声和二声。
3、学说河南方言——歌曲的前三乐句
师:了解了这两个窍门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说几句,先听老师来说一遍,同学们也练练自己的牙关、咬字。
【师用河南方言说前三乐句】
师:下面同学们来小声试试看
生说河南话
师:看来没什么问题,来!拿出你们的自信,背挺直!准备:牙关打开,嘴巴里咬字起
生说河南话
4、学唱前三个乐句
1)听范唱前三乐句,发现河南方言与河南曲调的联系
师:刚才我们提到河南方言与河南的曲调关系十分密切,那么他们的密切程度到底有多少呢?听完干老师的范唱,请你给他们的密切程度打个分!
【师唱前三乐句】
师:如果十分满分你准备打几分呢?
生:
师:看来他们的关系切实是非常的密切。那么既然我们方言会说了,学唱也就不成问题了。
2)听伴奏默唱
师:首先我们先来跟着伴奏来默唱一遍,知道什么是默唱吗?但是干老师还要加一点,就是练习咬字,明白了吗?
【师伴奏、学生默唱】
师:有些同学咬字练得很到位,希望唱时也能保持
3)小声唱旋律
师:那么下面小声地唱唱看
【师伴奏、学生小声唱】
师:还不错
4)学唱倚音
师:同学们知道这几个音乐记号叫什么吗?
生:如果小声回答
师:你的答案很准确啊,不大声说出来多亏啊!它就叫做前倚音
师:那么前倚音应该怎么唱呢?唱得时候应该注意什么呢?
生:迅速,快一些(如果回答不出用声音和手势提示)
师:很好,应该迅速一些、快一些!编编(师唱)跟老师来试试看生唱:编编(如果还不够快再引导一次:再快一点试试)
师:很棒
5)学唱下滑音和了解押韵的特点
师:同学们看这里有几个乐句?
生:三个
师:那么每个乐句的最后一个音有什么特点呢?仔细听听看你能发现吗?
【师范唱】
生:往下唱等等
师:那么你们知道什么音乐记号要求我们往下滑着唱得呢?
民间游戏编花篮教案 篇3
教学目的:
1、培养幼儿创编的技能。
2、培养幼儿对艺术的表现力。
教学准备:
音乐、花、塑料条
(一)开始部分
1、韵律活动《郊游》入场
2、发声练习《欢乐颂》练习跳音与连音第一遍用“啦”和“呜”来唱,第二遍分组,一组唱词,一组唱衬词
(二)基本部分
1、夏天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礼物呢?你们瞧:―――出示花束,“我们编个花篮把它装起来吧”引起幼儿编花篮的愿望。
2、播放《编花篮》的歌曲,幼儿手工操作-编织各种废旧材料制作的花篮,感受编织的方法。
3、请幼儿自由结伴,用自己的身体编织一个大花篮(分组进行)
4、创编舞蹈《编花篮》
(1)出示玩具花篮,请幼儿观察“支架”与“枝条”部分,启发幼儿在创编时将人数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做支架,一部分人做枝条,注意支架是固定的,应该站成什么队形,可以用哪些动作来表现?枝条很长,怎样做可以表现枝条在支架间来回穿动?
(2)将幼儿分为三组,鼓励他们共同商量,分配角色,创编动作,先边唱边编,教师巡回参与,再统一放音乐,三组一起来一次。
(3)请出其中的一组来将自己的创编成果进行展示音乐结束时,教师启发枝条和枝架应互相缠绕在一起,摆出最后的`造型。
(4)创编丰富支架的动作:
A、放音乐、鼓励幼儿自由编、跳。
B、请一些孩子在集体面前进行表演。(其他孩子在后面的舞蹈中可学习借鉴他们的动作)
民间游戏编花篮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编花篮、跳房子、跳皮筋、打沙包……儿时的游戏多需要身体和头脑相协调,现在的孩子倒是早早地学会了各种PAD、手机的运用,却失去了到户外嬉戏的快乐。因此,根据大班年龄特点设计了体育游戏《编花篮》。游戏需和小伙伴用腿搭建,共同合作来完成。不仅促进了幼儿骨骼肌肉的发育,而且也锻炼了他们的运动技巧,激发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与热爱。同时培养幼儿机智勇敢、坚韧顽强的性格。
活动目标:
1、学习两人用脚编花篮,练习单角跳,发展平衡、协调能力。
2、探索与同伴用身体各部分编花篮的方法,交流、迁移自己的经验。
3、努力完成游戏圈过程,克服困难,坚持到最后,体验合作成功带来的愉悦。
4、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编制的花篮一个,红花、黄花、兰花若干。
2、音乐磁带或CD,CD机一台。
活动过程:
1、队列练习。
引导幼儿练习开花走、左右分队走,在队列变化中听口令或哨声提示走、跑交替。
2、探索用身体编花篮的方法。
出示花篮,启发幼儿与同伴结伴,鼓励幼儿用我们的小手或小脚编花篮。
请幼儿交流编花篮的不同的方法。
3、游戏:编花篮。
两名教师示范用脚编花篮,观察将两只脚钩在一起编成花篮的动作以及单脚跳的方法。
幼儿尝试双人钩脚编花篮,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教师出示花篮念儿歌,最后将红色的花朵放在花篮里,变成一个红花篮。
两名教师边拍手念儿歌边表演单脚跳编花篮,然后带领幼儿一起玩编花篮,练习有节奏地单脚跳。
两人一组编花篮比赛,比一比哪一组小朋友能坚持单脚跳玩游戏。
出示黄花,引导幼儿仿编儿歌,玩编花篮的游戏。
4、音乐舞蹈:
师生随着音乐表演快乐的圆圈舞。
活动反思:
编花篮这个游戏,我小时侯也很喜欢玩,我想幼儿也一定会喜欢的。于是在教师的示范后,大家都很感兴趣,很想学这个游戏。我先请幼儿两人为一组,自由探索,但我发现,孩子们都没有掌握其中的“窍门”:可能是衣服穿的太多了,前一个小朋友脚放好后,后一个小朋友的脚根本不能再弯下来,游戏没有成功。我想起小时侯玩的时候,人比较多,脚就好搭一些。于是,我再次示范了玩法后,请幼儿六个人一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编花篮游戏。本以为这样问题就能解决了,但是,新的问题又出现了:由于幼儿没有按次序一个接一个把脚搁在前一个小朋友的脚上,最后一个小朋友也没有把脚放下来,大家都倒在地上了,游戏再次失败了。最后,我只好采取最原始的办法,一组一组教,终于孩子们想方设法,经历了数次失败后,终于初步掌握了《编花篮》游戏的搭建技巧。但玩起来还有的小朋友单脚的平衡能力有限,还没等编好花篮就倒下来了。虽然如此,孩子们还是玩得很开心,下课后还是一直在玩,看来这个传统游戏还是很吸引孩子们的。
不足之处:
如果课前能充分考虑到幼儿的这些生理特点,更科学地安排活动,这种失误是完全可以避免的。所以说,一线教师更需要理论知识的积累,怎样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我们的教学实践中,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民间游戏编花篮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 学跳双圈舞《编花篮》。
2. 创编交换舞伴的动作和两两合作动作。
3. 在活动中积极动脑,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大胆创编动作。
活动准备:
1. 人手两根同色彩带(红色和绿色),红绿人数相等。
2. 幼儿跳过或看过两两合作的舞蹈,玩过交换舞伴的小游戏。
活动流程:
一.幼儿双圈面对面站好,教师引导幼儿进入舞蹈。
今天,我们用红色带子和绿色带子来编花篮,红色带子往圈上方向编,绿色的往相反方向编。
二.引导幼儿创编两两面对面的动作。
现在你的对面是你的.好朋友,怎么和他一块来编花蓝呢?
(幼儿创编两两面对面的动作)
三.引导幼儿探索交换舞伴的动作。
下面我们要换个好朋友编一编,怎么换呢?
幼儿选定一个两两合作的动作,表示和新朋友一起编花篮。
四.完整地听音乐,集体进行编花蓝的练习。
五.幼儿完整地表演舞蹈。
民间游戏编花篮教案 篇6
游戏目的:
1、能完整的边念儿歌,边做游戏,能遵守一定的游戏规则。
2、培养参与集体游戏的兴趣。在集体游戏中养成活泼、开朗的性格。
3、体验民间游戏的乐趣,喜欢健康、益智的民间游戏。
游戏准备:
1、儿歌《编花篮》
编花篮
编、编、编花篮,花篮里面有小孩,小孩的名字叫什么?
你姓啥?
我姓钻。
钻、钻、里面钻,钻、钻、里面钻···
一把钥匙打开门,据、据,我们都是木头人,不会说话不会动,动了就打120下,因为时间来不及,只打12下。
2、视游戏幼儿的多少(三个以上牵手转圆圈的空间),找到适合幼儿游戏的'平整的场地。
游戏玩法:
幼儿三个以上,边做游戏边念儿歌。动作细则:
编、编、编花篮,花篮里面有小孩,小孩的名字叫什么?
(幼儿自由结伴拉手转圈)
你姓啥?
(幼儿一处断开,断开处左边幼儿问右边幼儿。)
我姓钻。
(被问幼儿回答。)
钻、钻、里面钻,钻、钻、里面钻···
(第一轮姓钻幼儿为头逐一从排头幼儿与第二幼儿举手之间钻过,第二幼儿不钻,拉好手站在排头幼儿前面。第二轮姓钻幼儿为头逐一从第二幼儿与第三幼儿举手之间钻过,第三幼儿不钻。拉好手站在第二幼儿前面依此类推,直到钻到剩下最后一名幼儿。)
一把钥匙打开门
(先断开处的两名幼儿手再次拉起,从所有幼儿头上绕过,全体幼儿即形成了交叉着拉手的局面。)
据、据,我们都是木头人,不会说话不会动,动了就打120下
(所有幼儿拉锯。双手全体有节奏规律的交叉着拉手)
因为时间来不及,只打12下。
(儿歌停,所有幼儿迅速放手,并按约定好的姿势站好,例如:金鸡独立式。谁先动了,大家就用食指打他的手背12下)。
民间游戏编花篮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掌握编花篮的基本方法、技能,能编出一个小花篮。
养成精心制作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课件)展示各具特色的漂亮的小花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师出示一个自编的装饰精美的花篮。伴着音乐,手拎小花篮展示给学生们看,告诉学生这是老师自制的,激发学生制作的兴趣,调动他们的制作积极性。让他们欣赏、审视其美。
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自己编制花篮,板书课题
[兴趣是学生的动力之源,此处激趣的目的就是要引起学生行为冲动,让其呈现出行为欲望。]
二、探索新知
1、师把自制的花篮每组分发一个,请学生首先从外观上观察花篮,然后动手拆花篮。要求达到的目标:
(1)花篮由几部分组成
(2)各部分怎么做(鼓励学生细心观察大胆拆开)
2、各小组讨论花篮的组成部分和制作方法。
3、生汇报观察讨论结果。
生a:我们小组发现这个花篮由三部分组成,有装饰物;有纸编的小辫,绕成一圈一圈的;有白纸板做的小花篮的轮廓。
生b:我们还发现花篮的轮廓是由篮提手、篮沿、篮身、篮底几部分组成。
生c:我们小组讨论发现花篮的制作过程是:首先要制作出花篮的篮身,然后做篮沿、篮底、篮提手,把这几部分组合在一起粘好,再编小辫进行卷、贴,放上装饰物。
4、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小结:花篮是由篮提手、篮沿、篮身、篮底、装饰物几部分组成,及量、剪、粘、编、卷、贴的制作过程。(量、剪、粘过程难度较大,教师可简单演示。)
[鼓励学生大胆探讨花篮的制作方法,并从观察中总结出编制过程,体现探究性的学习过程。注意引导学生测量篮沿、篮身、篮底、篮提手各部分,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劳动课中,体现学科间整合。]
三、动手操作(放轻音乐)
(一)师强调在制作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全班六个小组进行评比(分设六个展示台)①制作时看哪个组分工合理,进展顺利。②制作后看哪个组作品最漂亮、最有创意。(教师要强调合作的重要性,鼓励有创意)
〈2〉注意安全,保证室内卫生
(二)制作:
1、小组同学分工制作花篮的各部分
2、各部分完成后,小组合作,把它们组合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花篮子。
3、师巡视,帮助困难生,随时参与学生的活动中去,评价学生的制作行为,鼓励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给同学们提供装饰物,让花篮更完美。
(三)活动预设:
学生在动手制作过程中可能:
1、小组分工不合理,致使制作进度慢,师及时给予指点。
2、在纸编小辫的过程中,可能出现:A一人牵绳一人编;B一人牵绳两人编;C两人相对同对编。师在巡视过程中,评价表扬C种方法,鼓励学生提高效率。
3、学生在制作小辫时可能不用手编,而是用手搓小绳,这种方法比较简便,有创意,师应给予鼓励。
4、学生在盘绕粘小辫时,可能出现:A固定花篮转动小辫;B手持小辫转动花篮。师鼓励生用B种方法,因为这种方法盘绕速度快些。
[制作过程有分工有合作,体现自主合作的学习过程,设置六个小组激发学生劳动情趣,培养集体荣誉感。教师的参与体现师生间的互助合作关系]
四、成果展示
1、小组代表展示出自己小组小花篮的最亮丽的一面,介绍制作过程。
2、生生评价:说说你最喜爱的作品,要说出原因。
生a:我最喜欢第3组同学制作的花篮,因为这个花篮颜色鲜艳,装饰物的运用真正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很漂亮!
生b:我最喜欢第2组同学制作的花篮,因为这个花篮设计新颖、独特,比较有个性,而且从它外观的编制、粘贴看出这组同学做事非常细心、认真!
生c:我最欣赏的还是我们自己组的同学共同制作的`花篮,因为它是我们自己亲手劳动的成果,怎么看,怎么喜欢!(全班响起掌声)
生d:我认为每个花篮都非常漂亮,因为它们是我们全体同学共同智慧的结晶,我们为花篮每部分的制作付出了自己的劳动。(响起激烈的掌声)
3、同学们评选优秀作品,并请编织能手谈体会,说说劳动后的感受以及在劳动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如何克服困难的。
生a(女生):由于我每天早晨给自己梳头编小辫,熟练,所以今天编织起来比较快。我从来没想过编辫子这个“小手艺”竟在学习中派上了用处。(生笑)
生b:在制作过程中开始我们也遇到了困难。例如:分工不合理,小辫在盘绕时没掌握好的方法,装饰物搭配不当等等,在同学和老师的帮助下,这些问题都迎刃而解,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心情无以言表,我想这种感受丝毫不亚于农民伯伯丰收时的心情。
4、师生评价
(1)评价最佳作品。
(2)对其它作品抓住优点给予肯定。(每一个花篮的制作都有它最闪亮的一点,老师要善于发现给予肯定)
[让学生介绍制作过程和谈劳动后的感受,实际上就是在关注劳动过程,感悟劳动情趣,也是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切入点。生生互评及教师评价充分利用了评价功能,从而规范了学生的劳动行为,对学生的热情也是一种鼓励。]
五、课堂小结
民间游戏编花篮教案 篇8
教学目的:
1、培养幼儿创编的技能。
2、培养幼儿对艺术的表现力。
教学准备:
音乐、花、塑料条
(一)开始部分
1、韵律活动《郊游》入场
2、发声练习《欢乐颂》练习跳音与连音第一遍用“啦”和“呜”来唱,第二遍分组,一组唱词,一组唱衬词
(二)基本部分
1、夏天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礼物呢?你们瞧:―――出示花束,“我们编个花篮把它装起来吧”引起幼儿编花篮的.愿望。
2、播放《编花篮》的歌曲,幼儿手工操作-编织各种废旧材料制作的花篮,感受编织的方法。
3、请幼儿自由结伴,用自己的身体编织一个大花篮(分组进行)
4、创编舞蹈《编花篮》
(1)出示玩具花篮,请幼儿观察“支架”与“枝条”部分,启发幼儿在创编时将人数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做支架,一部分人做枝条,注意支架是固定的,应该站成什么队形,可以用哪些动作来表现?枝条很长,怎样做可以表现枝条在支架间来回穿动?
(2)将幼儿分为三组,鼓励他们共同商量,分配角色,创编动作,先边唱边编,教师巡回参与,再统一放音乐,三组一起来一次。
(3)请出其中的一组来将自己的创编成果进行展示音乐结束时,教师启发枝条和枝架应互相缠绕在一起,摆出最后的造型。
(4)创编丰富支架的动作:
A、放音乐、鼓励幼儿自由编、跳。
B、请一些孩子在集体面前进行表演。(其他孩子在后面的舞蹈中可学习借鉴他们的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