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读后感800字
文学网整理的三毛读后感800字(精选6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三毛读后感800字 篇1
这是一本扉页泛黄的书,这是一本陪伴爸爸度过童年的书,这是一本闻者悲伤,听者流泪的书—三毛流浪记。当我这“书虫”细嚼慢咽下这本书后,不禁感慨万分,突发奇想,与三毛比童年。
(一)由这顿没下顿—三菜一汤有剩余三毛是个可怜的孤儿,父母不知去向,孤身一人“闯荡”黑暗的大上海,平日靠捡烟头、擦皮鞋、跑龙套、当徒弟赚点饭菜钱,但通常都得勒紧裤腰带,两三天才能吃上一顿不饱的饭,但三毛却每天开开心心,从未抱怨过什么。截然相反,我家虽不是天天鸡鸭鱼肉,但也是三菜一汤。可我却挑三拣四;这样不好吃,那样太难看,恨不得请个厨师到家里伺候。如今想来,我生活的年代,不知比三毛好上多少倍,幸福多少倍。这,是时代进步,祖国富强的改变。
(二)破乱布麻衣—得体新棉衣严寒酷暑,春去秋来,三毛身上穿的总是那一件破旧的马不已。这仅有的一件衣服却是三毛最宝贵的。小心翼翼地洗晒,从来都舍不得丢弃。新衣服?那是遥不可及的奢求,甚至连想都不敢想。斗转星移,如今社会的穿着需求不断发展;穿暖—穿新—穿好,现在更是潮流、名牌盛行。看看我身上的衣服,哪一件三毛不羡慕,哪一件三毛不梦想,哪一件三毛穿得上啊! 这,是时代的发展,祖国强盛的进步。
(三)路宿街头—舒适小屋三毛露宿街头,却又无处不是家。不说严寒难耐让人直打寒颤,也不说夏日炎炎蚊虫叮咬让人心烦意乱,单是温暖的春日的绵绵细雨就让人心烦意乱,直打喷嚏。三毛连个遮风避雨的地方都没有。真的是“天为被,地为床,刮风下雨直当洗澡冲凉”。我家没有豪华别墅,却也有个三室一厅舒适的家,有个属于自己的天地。这可是三毛做梦都想不来的。这,是时代发展,祖国强盛的展现。
(四)如此幸福,定要发奋报国有人说我们这个时代的孩子生得逢时。的确,如今我们不再是讲究吃饱、穿暖、有得住这么简单了,而是“吃饱、穿好、住好”。但是幸福的生活怎可一心享受?的确,祖国每天都在成长,但我们身为21世纪的花朵也不能落后。从现在起,多看课外书,扩大知识面,定合理计划,发奋学习。
有朝一日舍身为国,为祖国的蒸蒸日上做出贡献!如此幸福的年代,如此安逸的生活—这,是时代发展,祖国富强的结晶。今天,我以祖国为荣,他日,祖国以我为傲!
三毛读后感800字 篇2
头顶三颗毛,身背一张破凉席,瘦小的身体弯曲着,赤着脚走在石板路上……这,就是张乐平先生笔下的三毛。伙伴们,你们知道《三毛流浪记》这部作品是如何创作出来的吗?那就让给我来告诉你们吧!
1947年的一天晚上,画家张乐平冒着大雪走在上海弄堂里,远远地看到三张通红的小面孔。走近一看是三个十岁左右的流浪儿,正披着破麻袋赤着脚,紧紧地围着一个烤山芋的炉子取暖。有两个孩子在雪地上不停地跺脚。有一个趴在雪地上鼓着冻红的腮帮去吹即将熄灭的火。寒风呼啸大雪纷飞。贫穷的艺术家呆呆地看着这三个他无力帮助的孩子,叹了一口气,去兄弟家借宿了。第二天早上,他又路过那条弄堂,却看到有两个孩子已冻死在那个炉子前,小手还伸在熄火的炉膛里……张乐平痛哭流涕,这一幕深深地刺激了他的神经。张乐平悲愤,他要呐喊,他要画三毛流浪记……就这样一部反映旧社会儿童生存状况的作品问世了。
今天,我又重温了《三毛流浪记》,书中生动的画面,栩栩如生的表情,再一次深深地刺激着我的神经。一个头顶三颗毛,身穿褴褛衣衫的小男孩俨然映入眼帘。他正在帮人擦皮鞋,一个凶恶的警察走过来对他呵斥着,并拿走了他的工具和钱都。但他不泄气,又去卖报纸。
第一次,因为他跑得太慢,他到人群中的时候,发现每一个人手上都拿着一张报纸在看,于是他就把旧报纸当 废纸卖给小贩。第二次,三毛一拿到报纸就往人多的地方跑,不一会儿功夫,报纸全卖掉了。看到三毛这种永不放弃的精神和求生的勇气,我想到了我们。试问,我们现在的生活条件这么好,我们有没有珍惜过呢?我们集万众宠爱与一身,在学习上我们是否努力了呢?
回头再看三毛,可怜的三毛,在天寒地冻中他还是一身短衣,我多想把爸爸妈妈送我的羽绒服送给他来取暖;在瓢泼大雨中,他不断地在街檐下移动着他瘦小的身躯来躲避风雨,我多想把我漂亮的小花伞送给他来遮雨;在黑心的印刷店中,他忍受着欺凌与饥饿苦苦挣扎,我多想把妈妈买给我的点心送给他。哦,还有昨天的生日蛋糕,他一定会喜欢的……可怜的三毛,你不曾幸福地生活过一天。
伙伴们,当你闲饭菜不好吃的时候,请你想一想三毛吧;当你闲衣服旧的时候,请你想一想三毛吧;当你闲零花钱少的时候,请你想一想三毛……
三毛读后感800字 篇3
这个暑假,妈妈送了我几本书,有《福尔摩斯探案》《昆虫记》《窗边的小豆豆》……其中,我最喜欢读连环画《三毛流浪记》了。妈妈说,在这本书中,作者用画笔把三毛和其他一些流浪儿童的悲惨遭遇刻画得淋漓尽致,感动了所有读过它的人。
听了妈妈的介绍,我迫不及待地打开书,一口气就把它读完了。整整半天,我与三毛一起流泪,一起欢笑;一起生气,一起欢呼……
《三毛流浪记》是一本非常有意义的漫画书。这个故事发生在解放前的上海,三毛是旧上海的一名流浪儿童,他没有家,没有亲人,无家可归,衣食无着。吃贴广告用的浆糊,睡在垃圾车里,冬天就以破麻袋披在身上御寒。他把垃圾桶当成床,把报纸当成被子,把温暖的太阳当成爸爸,把纯洁的月亮当成妈妈。为了生存,他卖过报,拾过烟头,帮别人推黄包车,但总是受人欺侮,挣到的钱连吃顿饱饭都不够。只有与他命运相同的流浪儿关心他,给他温暖……
三毛是个非常善良的孩子。有一次当他看到一位老人十分饥饿时,就从口袋里掏一块自己都舍不得吃的烧饼,毫不犹豫地掰下一半分给老人吃,老人拿到烧饼,三下五除二就吃完了。三毛想:老人一定饿坏了,半个饼填不饱他的肚子。虽然他自己也很饿,但还是把留下的一半烧饼又给了那位老人,自己却忍受着饥饿的折磨。
三毛是个拾金不昧的孩子。虽然他很穷,很需要钱,需要用钱去买衣服穿,需要用钱去买食物吃,需要用钱……但当他捡到了一位老先生的钱包时,却主动交还给了老先生。可是这位老先生非但没有感谢他,还认定是三毛偷了他的钱包,并把三毛狠狠地打了一顿。这真是“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三毛还是个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孩子。当他看见一群大男孩在欺负一个小个子男孩时,他不顾自己弱小被人打的后果,奋不顾身地冲上前,费了九年二虎之力把他们拉开,并狠狠地教训了那个高个子男孩。
看完这本书,就像妈妈说的,它也深深地感动了我。我和三毛相比,实在是太幸福了!我有亲人的关怀,父母供我们读书,上兴趣课,假期里还去旅游……天天吃好的,穿好的,真的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还有好多自己喜爱的玩具……我要珍惜自己拥有的一切!我还要学习三毛乐观向上,不屈不挠的精神,做个像他那样善良正直的人。
三毛读后感800字 篇4
《三毛新生记》虽说是一本漫画,但它却能教育人,培养人,感化人。这本书的作者是张乐平,他是个漫画家,他画的这本《三毛新生记》已经是现代社会的三毛了,三毛已经是一个有教养的小孩子,已经懂得尊老爱幼、助人为乐、无私奉献了了,同时他也是班上的佼佼者,爱动脑筋,爱学习,多次受到老师的表扬。
三毛是个小党员了,他深知时间的宝贵。他经常用业余时间来组织大家进行一些有意义的活动。这其中有合唱小队,他们一起练习红军抗日时唱的慷慨激昂的歌曲;有书法小队,他们把红军长征时一些伟大领袖写的诗词临摹下来;还有见义勇为小队,他们专门上街去替老人孩子帮忙。就这样的一支小小新中国的少儿小队,却为大家带来了更加幸福安定的生活!在这本书中,小三毛已经成为了人们心目中的小雷锋,他做好事不留名,有小孩把三毛画成了一个丑八怪,贴在后背,而他却不计前嫌,仍然无私的为大家奉献呢!这些漫画中,我最感动的是这一幅:三毛见一个老爷爷坐在轮椅上十分孤独,便发动了几个小伙伴一起推着老爷爷上公园去玩,但有一个小伙伴嫌辛苦,便在后面指挥着他们。谁知,在公园里,他们巧遇了记者,记者大为感动,便示意要为他们拍张相。三毛知道以后,把那位小朋友推到前面,自己却躲在轮椅后面。相片登出来了,人们却发现轮椅后面多了一个屁股,不禁哈哈大笑。
不久,三毛爱上了体育,当春暖花开,阳光照的人身上暖洋洋的,不想动弹时,三毛在坚持锻炼;当烈日炎炎,伙伴们在吃雪糕乘凉时,三毛在坚持锻炼;当金风送爽,伙伴们在嬉笑打闹时,三毛在坚持锻炼;在寒风刺骨时,三毛仍然在坚持锻炼。就这样,在这一届的运动会上,三毛得到了第一名。这样的一幅小小的漫画简单的就告诉了我们一个大道理:一份耕耘,一分收获,只有付出,才会有回报,记住,贵在坚持!
随着时代的继续发展,科学也一步步发达了。小三毛学会用科学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了。他还学会了废物利用,学会了看日蚀,学会了自装电视机……有一天呀,小三毛来到井边,突然发现一个小妹妹在哭,原来是因为她把一把菜刀掉到井里了,聪敏的小三毛就开始转起来了。他找来了一个电磁铁,一吸,菜刀就被吸上来了,仔细一看,不知还有谁掉了一把水果刀呢!
同学们,我们是新时代的儿童,是祖国的希望,现在的我们,要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争做新一代的小主人!
三毛读后感800字 篇5
读完作品,深深的被三毛的勇气震撼。一个弱女子,仅因儿时的梦想,仅因那一半的乡愁,毅然背起行囊,踏上那未知而又向往的神秘大漠,没有犹豫,没有迟疑,那该是一个多么随性的女子,连她自己也说,“我在这世上,向来不觉得我是芸芸众生里的一份子,我常常要跑出一般人生活的轨道,作出解释不出的事情来。”三毛向往自由,喜欢我行我素,要摆脱尘世的束缚,只有做她自己。
我们大家可以说每时每刻都在生活,可真正会生活的又有多少呢?三毛与荷西就是属于会生活的人。谁说沙漠里的生活很枯燥很苦闷呢?三毛与羊的战争不是痛并快乐着吗?与姑卡的友情不是让她哭笑不得吗?与荷西结婚时不是上演了一幕幕闹剧吗?所以说,苦闷的不是生活,是人。三毛让我明白,很多时候,环境只是客观因素,并不能决定什么。只有自己,才能决定故事结局的悲与喜。大凡这个世界上的事情,都没有绝对,枯木也能逢春,就看有没有盼春的希望了。
三毛带给我的,还有那一片异域所散发的神秘气息。三毛纵使不喜欢撒哈拉人落后的生活习惯,却从来没有看不起这些愚钝的人们。面对他们无理甚至是啼笑皆非的要求,三毛都应允了,甚至还帮他们治病,教妇女们知识,帮房东的母羊脱掉衣胞。文明与愚昧是不分等级的。文明人并不意味着高人一等,只是侥幸出生在一个文明的国度而已,所以,这并不能成为文明人炫耀的资本。在书中,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三毛对当地居民的尊敬和爱护。也许在相处过程中,会有小的矛盾和不满,但三毛总是机巧地处理他们之间的关系,她始终以公平的心态与他们相处,不卑不亢,于是,所有的摩擦都变的那么有趣。
此外,三毛与荷西的爱情也是令人感动的。当初三毛不顾一切的来到撒哈拉,荷西只是默默的跟随,这份爱也许不轰轰轰轰烈烈,但却平凡的伟大。所以,在荒山的那个惊心动魄的夜晚,三毛没有选择离去,而是想尽办法营救丈夫;在符咒让三毛痛不欲生的时刻,荷西一直陪在她身边,因担忧而变得慌乱,这就是简单而深刻的爱,没有山盟海誓,因为誓言早已刻于心中,这是三毛与荷西的爱。
三毛将《白手成家》这一篇放到最后,实际上这一篇才是故事的开始,但是在描绘了沙漠生活的点滴后,回头看初来沙漠时候的情景,这样让人更能深刻体会到在这诗意的生活背后,有初来的困窘,有别样的艰辛,更有对沙漠和生活的热爱。
三毛读后感800字 篇6
暑假里,我读了张乐平爷爷写的《三毛流浪记》,它主要讲述了一个可怜的孤儿三毛在旧上海的流浪生活。书中的三毛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读完后,深受启发。
三毛很小就失去了父母,无依无靠,十分可怜。每天只能过着流浪的生活。而我们现在呢?爷爷奶奶宠着,爸爸妈妈呵护着,什么都安排好好的,可以说是要什么有什么。但我们还是不满足,还挑肥拣瘦,不要这个,不要那个。三毛有时连饭都吃不饱,如果没讨到饭,就得整天饿着肚子。我们呢?鸡、鸭、鱼、肉,要吃什么,就有什么,还得每天都变花样。当我们睡在温暖柔软的床上的时候,三毛正躲在墙角边冷的发抖;当我们坐在宽敞的教室里听老师耐心的讲解时,三毛在心里多么想在明亮的教室里的学习啊……
三毛当过报童、拣垃圾卖钱、当过黄包车车夫……各种各样的苦活都做过,有时干完了活,老板还要故意刁难他,让他做全部的家务活,晚上不能睡在床上,只能睡在一个有着许多老鼠的阁楼里,让他睡不安稳。每当六一儿童节来到时,每个小朋友都能得到一个满意的礼物,都能穿上新衣服,都能吃上好吃的东西,他们是多么快乐,而三毛只能在大街上卖艺,他是多么痛苦啊!
三毛是一个不怕吃苦的孩子,在流浪期间,他各种各样的苦活都做过,受过很多罪,但他却靠着自己的双手,克服了种种困难,一直在很努力地生活。想想自己,有时在遇到一点困难的时候,就不想动脑筋、不想动手。我今后也要象三毛一样,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多动脑筋,多动手,努力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三毛还是一个乐于助人的孩子。三毛虽然自己生活得很困难,但他在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却能主动去帮助别人。有一次,他看见一位老爷爷不小心摔倒了,旁边的人都不去扶老爷爷,还在一边看热闹。三毛急忙走上前去扶起那位老爷爷,还不怕危险地救过落水的小孩。三毛这种助人为乐的精神非常值得我去学习。
读了《三毛流浪记》后,我的改变很大。我能够帮妈妈洗衣服、刷碗,我也养成了节俭的好习惯。我在过年、过节时攒的压岁钱都捐给贫困灾区,让灾区的小朋友也能和我一样背起书包上学。
现在,在党的光辉照耀下,我们的生活非常幸福。因此,我们要热爱我们的祖国,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珍惜今天的大好时光,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