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组成数学教案
文学网整理的7组成数学教案(精选8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7组成数学教案 篇1
活动设计背景
1. 在操作中探究7的分解组成,理解部分数之间的互补关系。
2. 发展分析、推理、归纳和迁移能力。
3. 喜欢并愿意参加数学活动。
活动目标
1. 在操作中探究7的分解组成,理解部分数之间的互补关系。
2. 发展分析、推理、归纳和迁移能力。
3. 喜欢并愿意参加数学活动。
教学重点、难点
1. 重点:在操作中探究7的分解组成并记录。
2. 难点:在理解部分数之间的互补关系(递增递减的规律)。
活动准备
洞洞板学具 白色若干 铅笔若干
活动过程
1.听音乐取学具
2.游戏“敲鼓”
3.通过故事学习7分解组成,并理解部分数之间的互补关系。
(1) 以《苹果熟了》的`故事形式,学习7的分解组成。
出示7个绿棋子。
故事:在吉林省梅河口市有一所第二幼儿园,幼儿园的院子里面有一棵苹果树,秋天到了树上结了7个苹果,第一天。1个苹果成熟了,变成红的。
老师将一个绿棋子变成红色棋子,并出示记录表。
提问7分成了1和几?1和6和起来是几?
请幼儿用“照相机”把第一天苹果成熟的情况拍下来。
第2天,又1个苹果长成熟了,变成红的…………(方法同上)
(2) 引导幼儿进一步理解“分出来的两个部分数中一个数增加1,另一个就少1,总数不变”的互补关系。
教师演示比较第1天和第2天红苹果的数量.
提问:第1天,树上有几个红苹果、几个青苹果,第2天,几红、几青?红变的(多一个)青呢?(少了一个)
为什么红变多一个,青就变的少一个呢?(因为树上总共只有7个苹果,红变多了、青就变少了)
(3) 通过故事摆出7的不同分法。
请幼儿边叙述故事边摆棋子,摆完说出一种分合式,在摆下一种。
(4) 引导幼儿进一步的理解部分数之间(逐一递增、逐一递减的互补关系)
游戏“猜拳”
4.收学具并检查学具
5.听音乐送学具
7组成数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积极动手操作,体验探索发现事物规律的成就感。
2、在观察比较的基础上发现两个部分数的互补规律,并尝试运用规律进行7的分合。
3、通过动手操作,发现7有六种分法。
活动准备
1、花朵图片7个;黑板。
2、幼儿操作材料人手一份:花7朵、操作单、马克笔。
活动过程
1、游戏“碰球”,帮助幼儿复习6的组成。。
2、送花,引导幼儿感知7的组成与分解。
(1)幼儿将花分别给小猫和小兔,探索7的分解、组成。
指导语:春天来了,花儿都开了,看看我们每人有几朵花?让我们把桃花儿分给小猫和小兔,可以有几种分法,并将你的方法记录在操作单上。
(2)集体交流、讨论7的分合分法。
在黑板上展示几名分法不同的幼儿的操作单,并请他们分别说出自己的分法,并请幼儿比较、讨论,哪种分法最好,为什么?
(3)引导幼儿观察、发现最简便的方法中的实物递增、递减关系,找出分成的两部分数之间的.关系。
(4)引导幼儿小结:一个总数分成的两个部分数,其中一个部分数逐次增加1,另一部分数则逐次减少1,但每次分成的两个数合起来总数都一样。用这个方法能将数分得又快又正确,也不会漏掉任何一组分法。
3、幼儿操作,巩固练习7的分解组成。
(1)游戏“涂一涂”
使用红、绿两种水彩笔将操作单中的花涂上颜色,要求每次两种颜色的数量不一
样。
(2)游戏“猜棋子”
先做完操作单的幼儿拿着操作单去找一位实习老师。实习老师在检查好操作单后,每两人一组进行游戏。
游戏规则:两人拿7朵花儿,一人将7朵花儿分放在两只手中,请对方看一只手里的花儿,猜另外一只手的花儿数,直到猜完6种分法。换一人拿7朵花儿,用相同的方法请对方猜一猜。
7组成数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感知7的组成
2初步感知数的分合有序性
活动准备:教具:每名幼儿人手一份数量为7的棋子,记录纸,数字粘贴,
活动过程:
一.设计情景:“有一只小猪做事不专心,有一天妈妈确定考考小猪,让小猪分一分7能分成几种小猪低下头难为情的`说妈妈我不会”请幼儿来帮助
二.幼儿动手操作:分棋子
边分边记录
三.教师和幼儿共同总结、请幼儿来说一说是怎样分的,教师在黑板上记录(记录时要找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是有规律的,一种是无规律的)请幼儿对比一下,哪种方法更容易记录,你最喜欢哪一种为什么?感知数的分合有序性
四.幼和相互检查并改正记录纸上的错误,改过后自已奖力自已数字粘贴,贴于胸前
游戏:找朋友。
玩法:跟椐胸前的数字粘贴进游戏,要求两个好朋友胸前的数字合起来是7
7组成数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初步探索、学习7、8的组成,知道7、8分成不同的两份各有几种分法。
2、初步感受两个部分之间互换的关系。
3、能将记录与同伴进行相互检查并发现问题,养成互查的习惯。
4、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5、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学过6以内各数的组成。
2、物质准备:
教具:7、8的涂色活动圆圈图各一张,彩色笔一支。
学具:《幼儿用书》(p6页)幼儿人手一支笔;剪下《幼儿用书》(p19、20页),双色圆片片;小篓子若干,内放数量为7或8的双色圆形片片,记录纸,笔。
活动过程:
1、快乐圆点怎样涂?
教师:许多小圆圈来和我们玩游戏。出示7的圆圈操作单,请幼儿观察并说出总数,知道今天分合游戏的总数是7。
教师:我们来变个小魔术,把每排圆圈中的一些变成彩色的,你想怎样变。
请个别幼儿示范操作涂圆点,提醒幼儿按一定的顺序涂色,如:提醒幼儿按一定的顺序涂色,如:第一排涂一个圆圈,第二排涂两个圆圈……引导幼儿涂一色后用两种方法记录,如7 7∧ ∧16 61教师再出示8的圆圈操作单,请幼儿观察总数是几。
引导幼儿猜测:把8分成不同的两份,可能有几种分法?鼓励幼儿去试一试,看自己猜的对不对。
2、小组操作活动
涂色,观察每排苹果的数量和颜色,请你依样按序给苹果涂色,按颜色把苹果分成两份,并在左边记录,完成7的分合式。
连线。观察阅读花朵里的数字和花盆上的总数,请你划线将两个花朵合起来的总数与相应的花盆连起来。
翻泡泡,幼儿先将圆片按一种颜色排成一排,记录总数,然后翻一个圆片记录两次,最后说一说每次分合的结果。
3、活动评价
请幼儿介绍自己的探索结果,展示幼儿的记录单,进一步巩固按顺序记录的方法。师幼共同得出7分成不同的两份有6种分法,8分成不同的`两份有7种分法。
展示按互换关系记录的记录单,引导幼儿观察这种记录方法和按序记录的方法有什么不同?并请幼儿介绍是怎样记录的,鼓励幼儿也可以尝试用该种方法进行记录。
活动反思:
活动按事先预定的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孩子们兴致浓厚,能大胆尝试各种操作材料进行操作,也能用他们喜欢的方式记录下结果。活动结束后,我对这次活动进行了反思。认为有几个比较成功的地方:
1、提供的操作材料丰富且易于操作。
2、提供很大的操作平台及思维空间,也不急于告诉他们答案,而是让他们在操作中通过对比、讨论,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给幼儿与同伴足够交流、解决问题的机会。每当孩子遇到困难,我都会让他们先自己想办法,大胆去尝试。
4、重视区域活动。活动结束后,重视活动延伸的指导,在区域活动中,让幼儿自由操作并做好记录。
整个活动,尽力体现以孩子为主,教师为主导的和谐师生关系。大多数孩子能主动去学、愿学、乐学,达到预期的目的。
7组成数学教案 篇5
活动设计背景
1. 在操作中探究7的分解组成,理解部分数之间的互补关系。
2. 发展分析、推理、归纳和迁移能力。
3. 喜欢并愿意参加数学活动。
活动目标
1. 在操作中探究7的分解组成,理解部分数之间的互补关系。
2. 发展分析、推理、归纳和迁移能力。
3. 喜欢并愿意参加数学活动。
教学重点、难点
1. 重点:在操作中探究7的分解组成并记录。
2. 难点:在理解部分数之间的互补关系(递增递减的规律)。
活动准备
洞洞板学具 白色若干 铅笔若干
活动过程
1.听音乐取学具
2.游戏“敲鼓”
3.通过故事学习7分解组成,并理解部分数之间的互补关系。
(1) 以《苹果熟了》的故事形式,学习7的分解组成。
出示7个绿棋子。
故事:在吉林省梅河口市有一所第二幼儿园,幼儿园的院子里面有一棵苹果树,秋天到了树上结了7个苹果,第一天。1个苹果成熟了,变成红的。
老师将一个绿棋子变成红色棋子,并出示记录表。
提问7分成了1和几?1和6和起来是几?
请幼儿用“照相机”把第一天苹果成熟的情况拍下来。
第2天,又1个苹果长成熟了,变成红的…………(方法同上)
(2) 引导幼儿进一步理解“分出来的两个部分数中一个数增加1,另一个就少1,总数不变”的互补关系。
教师演示比较第1天和第2天红苹果的数量.
提问:第1天,树上有几个红苹果、几个青苹果,第2天,几红、几青?红变的(多一个)青呢?(少了一个)
为什么红变多一个,青就变的少一个呢?(因为树上总共只有7个苹果,红变多了、青就变少了)
(3) 通过故事摆出7的不同分法。
请幼儿边叙述故事边摆棋子,摆完说出一种分合式,在摆下一种。
(4) 引导幼儿进一步的理解部分数之间(逐一递增、逐一递减的互补关系)
游戏“猜拳”
4.收学具并检查学具
5.听音乐送学具
7组成数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初步探索、学习7、8的组成,知道7、8分成不同的两份各有几种分法。
2.初步感受两个部分数之间互换的关系。
3.能将记录与同伴进行相互检查并发现问题,养成互查的习惯。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7的分合卡片一套。幼儿人手一个操作板,7个“金币”,7的房子图、8的分合操作单各一张,铅笔一支。
2.知识经验准备:已经学习过6以内数的组成,并初步理解组成分解的互换规律。活动过程:
一、复习6以内数的组成
1.“闯关开门”游戏:“喜羊羊和美羊羊来到魔幻城堡。可是,魔幻城堡的大门关上了,它们需要找到两个数合起来,总数是6的钥匙,才能进入。”
2.“哪几串钥匙可以用呢?”(幼儿自由回答)
二、学习7的组成
1.操作探索7的组成:
(1)情景引入,激发兴趣:
“喜羊羊和美羊羊在魔幻城堡里得到了7个金币。决定把金币分成两份,可以怎么分呢?”(幼儿个别回答)
(2)“看来7有很多种分法。把7个东西分成两份,到底有几种分法,请你用金币试一试,把你分的结果用分合式记录下来。记录的结果不能重复哦!”
(3)幼儿操作、记录。
(4)根据幼儿回答出示分合式,知道7有6种分法。
“把7个金币分成两部分,你有几种分法?请你把你的结果读出来。”(个别回答)“他读的时候,你们要仔细听,看看自己有没有这些分法?”(根据幼儿回答出示7的分合卡片)
“这些分法你们都有吗?”“你们还有没有不同的分法?”
(5)小结:“把7个东西分成两份,有6种不同的分法。我们一起把这6种分法读一遍。”
2.观察、讨论,发现两个部分数之间的互换规律。
“在分合式中,7分成1和6,7分成6和1,6和1,1和6只是交换了一下位置,这就是互换规律。再来找找,还有那些是这种交换情况的?”
三、运用已有知识经验推理8的组成
1.出示8的分合操作单,要求:
“这里有一张操作单,是关于8的分合,请你用刚才我们学过的新本领,把8的分法有顺序地填完整。”
2.幼儿完成操作单,教师巡回指导。
3.集体回答,教师操作8的分合操作单教具
“你们填完了吗?我这里也有一张还没有完成的操作单,你们帮我一起来完成。你们说,我来写。”(根据幼儿的回答逐一演示分合式)
“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些活动完成的对不对。先看看两组数合起来是不是8?每一组的分合有没有重复?8分成两分有几种分法?你们看哪一种分合式是有序的?”
4.“8有几种分法?7有几种分法?”
四、“放鞭炮”游戏
1.示范游戏:“喜羊羊和美羊羊在魔幻城堡还惊喜的发现了一大串鞭炮。我们一起来玩点鞭炮的游戏。”
“每个鞭炮里都藏了一个分合式,你要正确地把它读完整,鞭炮才有响哦。我们摘一个来试一下。”(集体游戏。答对了,“对啦,砰、叭!”;答错了,“错啦,呲,嘘!”熄灭。)
2.小组游戏、个别游戏相结合游戏数次。
7组成数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探索7的分合,了解总数与部分数之间的互补、互换关系;
2、引导幼儿用7的分合知识,解决活动中的`问题,能正确地进行7的加减运算;
3、引导幼儿学习看一组实物图编应用题,重点学习应用题中的提问。
活动准备:
爱心卡片、7只毛毛虫
活动重点与难点:调动幼儿参与数学活动积极性;掌握7的分合。
活动过程:
一、在游戏中探索7的分合。
游戏:“出拳”——
1、介绍游戏玩法:两人出的手指数合起来要是7,两个人商量好谁先出拳谁后出拳,边出拳要边说,如:甲:我出2,乙:我出5。
2、每人每次伸出的手指数量不能重复,直到把7的6种分合式说完。
师:你们有什么办法保证自己会不重复的把7的合成式说完?(启发幼儿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法:每人在白纸写出7的六种分合式,出拳一次就划掉纸上的一个分合式。)
二、在实物图中学习7的加减法
1、师:树上有7只毛毛虫,1只大的,6只小的;2只红色的,5只蓝色的;3只停在草地上,4只在树干上,你们能根据这些特征来编加减法应用题吗?谁能根据毛毛虫的大小来编一道减法应用题?(引导幼儿编出树上有7只毛毛虫,拿去1只大毛毛虫,还剩下6只小毛毛虫)我们用一道减法算式把这道应用题记录下来!(7-1=6)谁能来读读这道算式表示什么意思?(树上有七只毛毛虫,拿去一只大的,还剩下6只大的毛毛虫)
2、依次类推,根据颜色、地方不一样编出剩下的五道减法算式和六道加法算式。
3、分享探索过程,完整读出7的6种加法和减法算式。
教师小结:7的加法算式、减法算式和分合式都有6种。
三、在游戏中自编7的加减应用题
游戏——爱心的卡片
1、师:“今天我们用爱心卡片自编7的加减游戏吧!我有2张爱心卡片,你有5张爱心卡片,我们一共有几张爱心卡片?”幼儿:7张爱心卡片。”
2、用同样方法可请孩子继续自编7的加减应用题。
四、活动延伸——给幼儿发送爱心小礼物,鼓励幼儿继续利用已掌握的7的分合,在一日生活中继续引导幼儿自编7的加减应用题。
7组成数学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初步感受两个部分之间互换的关系。
初步探索、学习7、8的组成,知道7、8分成不同的两份各有几种分法。
能将记录与同伴进行相互检查并发现问题,养成互查的习惯。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
幼儿学过6以内各数的组成。
2、物质准备
教具:7、8的涂色活动圆圈图各一张,彩色笔一支。
学具:《幼儿用书》(p6页)幼儿人手一支笔;剪下《幼儿用书》(p19、20页),双色圆片片;小篓子若干,内放数量为7或8的双色圆形片片,记录纸,笔。
活动过程
1、快乐圆点怎样涂?
教师:许多小圆圈来和我们玩游戏。出示7的圆圈操作单,请幼儿观察并说出总数,知道今天分合游戏的总数是7。
教师:我们来变个小魔术,把每排圆圈中的一些变成彩色的,你想怎样变。
请个别幼儿示范操作涂圆点,提醒幼儿按一定的顺序涂色,如:提醒幼儿按一定的顺序涂色,如:第一排涂一个圆圈,第二排涂两个圆圈……引导幼儿涂一色后用两种方法记录。
教师再出示8的圆圈操作单,请幼儿观察总数是几。
引导幼儿猜测:把8分成不同的两份,可能有几种分法?鼓励幼儿去试一试,看自己猜的对不对。
2、小组操作活动--涂色,观察每排苹果的数量和颜色,请你依样按序给苹果涂色,按颜色把苹果分成两份,并在左边记录,完成7的分合式。
连线。观察阅读花朵里的数字和花盆上的总数,请你划线将两个花朵合起来的总数与相应的花盆连起来。
翻泡泡,幼儿先将圆片按一种颜色排成一排,记录总数,然后翻一个圆片记录两次,最后说一说每次分合的结果。
3、活动评价--请幼儿介绍自己的探索结果,展示幼儿的记录单,进一步巩固按顺序记录的方法。师幼共同得出7分成不同的两份有6种分法,8分成不同的两份有7种分法。
展示按互换关系记录的记录单,引导幼儿观察这种记录方法和按序记录的方法有什么不同?并请幼儿介绍是怎样记录的,鼓励幼儿也可以尝试用该种方法进行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