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学网 > 短文 > 教学教案 > 正文

《可爱的家》教学设计

2025/10/02教学教案

文学网整理的《可爱的家》教学设计(精选7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可爱的家》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了解不同国家的音乐,激发学生对家庭的热爱与感恩之情。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聆听和吹奏中,感受歌曲的艺术特点,在讨论、练习吹奏中培养同学间相互交流能力和合作意识,培养学科自信。

3、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附点四分音符、附点八分音符节奏及弱起拍的知识。运用正确的指法、连贯的气息,用竖笛流畅地吹奏乐曲《可爱的家》。

教学重点

掌握竖笛的连吹法。

教学难点

掌握附点四分音符、附点八分音符节奏及弱起拍的吹奏。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竖笛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初步感知

1、听着音乐进入课室。

2、播放歌曲《可爱的家》范唱,请同学们欣赏带歌词的演唱。

3、提问:歌曲中的"家"给你怎样的感受?说说歌曲的内容、情绪、速度

设计意图:在音乐活动中初步感知歌曲的旋律,体验歌曲的内容,情绪、速度引起学生的'音乐兴趣。

二、初识乐谱

1、教师范唱歌谱,学生找出老师的换气的位置和划分乐句。(四人小组讨论后回答)

2、教师范奏歌谱,学生思考曲式结构。

3、曲式结构分析,找出乐句的异同,第一与第二乐句、第三、第四乐句相似。曲式结构:AA’BB’4、边聆听录音范奏《可爱的家》,边用手势划出乐句中的连线,用“lu”哼唱旋律。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音乐作品进行感知、理解、分析,为学习吹奏奠定基础。

三、合作学习

1、明晰练习要求。

2、四人小组合作学习第一乐句

1)分组互帮互学。

2)练习展示,接龙吹奏分句

师生接龙、生生接龙(第一排学生逐一吹奏)

3)反馈学生的情况,及时纠正学生出现的问题。

4)分组巩固练习。

5)汇报展示,分行接龙吹奏第一乐句。

3、四人小组合作学习第二乐句(方法与上同)

汇报展示,接龙吹奏分句(男女生接龙、小组接龙)

4、完整学吹四个乐句。

1)八人小组合作学习。

2)展示汇报,分行接龙吹奏一个乐句。

5、学生自我评价,提出改进建议。

设计意图:通过合作学习吹奏第一、四乐句,帮助学生解决教学重难点:掌握附点四分音符、附点八分音符节奏及弱起拍的吹奏和竖笛的连吹法。在接龙形式的练习中,让每个孩子都有展示的机会,关注每个孩子的学习。四、表演活动。

1、个人展示。

2、师生合作,学生用高音竖笛吹奏第一声部,老师用中音竖笛吹奏二声部。

设计意图: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握学生的兴趣,鼓励他们大胆、自信地表演,张扬个性,在师生合作的两声部乐曲中感受歌曲的和声美。

五、课堂小结

1、学生谈谈通过学习本课的收获。

2、老师结语。

设计意图:让学生及时反馈,感悟学习的快乐,在一种欢乐愉悦的氛围中结束课堂学习。

《可爱的家》教学设计 篇2

教材分析:

《可爱的家》选自歌剧《克拉丽》,也译作《甜蜜的家》。很多人认为它是一首民歌,实际上它是19世纪英国作曲家亨利。罗里。比肖普和美国诗人佩恩合作,于1823年为歌剧《克拉丽》写的主题曲。

课本歌曲为D大调4/4拍,一段体结构,除第五乐句之外,其他的均为弱起小节,并且第一、二乐句旋律基本相同,只是在乐句的最后一个音下移了一个三度,第六乐句的旋律则是第四乐句的重复。学生在歌唱时很容易就记住这悠扬流畅、略带伤感的曲调。歌曲表现了作者对家的思念,对宁静家庭生活的向往。

教学目标:

1.能够听辨乐句的相同与不同,并在老师的指引下画出旋律线,分出乐句。

2.体会弱起小节在歌曲表现中的作用,能准准确的演唱弱起部分。用气息支持歌唱,声音连贯,能用不同的力度演唱歌曲《可爱的家》,

3.掌握深情、安详的演唱方法,通过歌曲学习,培养学生对于自己家庭的情感,同时延伸至对祖国大家的爱,激发内在的情感。

教学重点:

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内心感受,体会家的温馨与温暖。

教学难点:

1.认识弱起小节,并准确演唱弱起节奏。

2.掌握一定的歌曲演唱力度和演唱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在今年一年级的音乐教材中有一首听赏歌曲,听来呢,有一种特别温暖的感觉,而且每一次去播放的时候,一年级的小朋友都会不自觉的陶醉在这首音乐中,而且歌词呢,很自然的熟记于心。今天,老师也把它带来,与大家一同分享,会唱的同学你可以跟着轻轻唱一唱。

----(开始播放《让爱住我家》的音乐)

2、这首音乐中的一家子带给你怎样的感受?请用一个词语表述。

3、那你能说说自己家人间一些幸福的事情吗?

二、学唱《可爱的家》:

(听着这些有趣的事情,让人觉得,生活在这个家庭中真是件幸福的事。那么,在英国作曲家比肖普的眼中,可爱的家又是怎样的呢?不过不着急,先不要翻开书,老师弹奏歌曲的曲谱,你来听辩。)

1、通过听辨,分析乐句的不同,学唱歌曲曲谱。

教师在C大调上逐句弹奏歌曲曲谱,学生听辨。(要求学生只是单纯的听,不要看书)

(1)听辨第一、二乐句

学生回答:只是最后一个音不一样,前面都一样 ……

老师:请同学们与老师合作,一起来唱这两句乐谱,老师唱前面的音,请同学们帮忙唱最后一个音。(师生合作唱第一、二乐句,学生只唱最后一个音)

如果将这两个乐句用两条线来表示,你们觉得应该怎样画?

学生自由回答

(2)听辨第三、四乐句(方法同上)

(3)听辨第五、六乐句

学生回答:完全不一样

同样方法,发现不一样后,重点练习第五乐句。第六乐句和第四乐句基本相同。

通过旋律线,大家会发现,整首歌曲一共可分为六个乐句,大家我们重点学那几句?

(引导学生发现歌曲学习只要重点掌握1、3、5句就等于掌握了全曲,通过乐句的分析,掌握学习的窍门,还可以轻松地掌握换气点)

学生回答问题,学唱曲谱

2、解决歌曲的弱起节奏

(1)出示乐谱,观察节奏的特点

大家学到这里,有没有对乐谱有疑问的,我觉得我们这首歌有一个不太合逻辑的地方。师生互动对话:

这首歌曲的拍号是什么?(四四拍子)

那四四拍子的含义是什么呢?(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四拍)

这不就对了,问题就出在这儿,那这首歌曲中是否每小节都是四拍呢?(不是,首尾两小节不是)

那我们怎样解释这个现象呢?(知识点:弱起小节)

请四人小组讨论这个知识点,说说你们发现些什么?生答后师生对话总结:

像这种不完整的小节,我们叫他不完全小节,那么完整的小节 (完全小节)

对,每小节有四拍的是“完全小节”;不足四拍的是“不完全小节”;

一般乐曲的不完全小节和结尾的不完全小节组成了一个完全小节,来保证歌曲的完整性

(2)根据4/4拍的强弱规律,体会弱拍起句的特点。

通过观察法,了解弱起的形成。---课件

大家都知道4/4拍歌曲的强弱规律,是什么呢(强、弱、次强、弱);而第一小节是弱,所以也称“弱起小节”;最后一小节有三拍,是强、弱、弱。

请你把前两小节的曲谱划拍视唱,注意视唱不完全小节的时候,要把前面的拍空出来,按照强弱规律来唱。

学生视唱体会,教师示范,学生再视唱。

弱起小节要唱得弱一些,我们来试着唱唱第一句。弱起带给你什么感受?

弱起拍之后,就是下一小节的强拍,由于前面弱拍的作用,使这个强拍就更加突出,就好像波浪一样推动着音乐的前进,这就是弱起拍的作用

3、歌词学习

通过歌词你感受到了怎样的一幅画面,表现了家的温暖,对家的依恋与热爱。

学生自己唱(全曲一字一音,但还是要求学生学生唱好弱起小节和在每一个乐句间的换气)

学生齐唱歌词 (注意空腔放松 咬字圆润 注意观察 每一个乐句的最后一个字的韵母都落在了ang上,要唱圆,唱饱 ) ----找学生示范,并纠音。

4、歌曲处理:

师:①歌曲的情绪:深情、安详。

②歌曲旋律:优美、平缓。

那么,在整首歌曲中,力度又是怎样变化的呢?

mf——f——p——mf

f处:“虽然没有大厅堂,冬天温暖夏天凉”一句,作者表达对家的'热爱时,情绪非常激动,所以要唱得“强”一些;

p处:“可爱的家庭啊”一句,速度减慢,作者将对这个家的爱又深埋心底,所以,要唱得“弱”一些;

(唱歌中,要强调四个字:准 轻 圆 美 音要准 声要轻 字要圆 表情要美)

(启发学生表情美,不只是面带微笑,而是真正从内心体会到歌唱是幸福的,要表达歌曲的意境,就要有自己的体会0

跟着音乐,完整体验。

三、拓展、延伸

课件----《假如爱有天意》

看看小孩有多可爱

世界上还有另外的小孩

他们是一样的小孩,他们心中有同样的画面。他们又是不一样的小孩 有人想着冰激淋的甜美

有人想着奥特曼的威武 而有人只想着一件事…… 如何活着

学生谈感受:太可怜了;我们太幸福了;没有战争就好了;谁来帮帮他们吧)

是的,没有战争,才会有温暖才能谈到幸福。而这一点只有我们的国家富强,我们才不会看到眼泪 ……

课件 ——--《国家》

同学们,每一个人都有一个温暖的家,那是我们温馨的小家,我们心中还应有一个大家,便是我们的国家,现在的这首歌曲表达的就是这种情感,耳边聆听这样的音乐,你想对大家说一些什么……(学生自主发言)

是的,国是我的国,家是我的家,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国与家,连在一起,就会创造地球的奇迹。那个时候,不管大家还是小家,整个世界都会充满爱的力量,温暖、幸福永远伴随我们。 同学们,请跟老师一起来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可爱的家》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本课五首中外反映“家”为题材的作品,其音乐的风格、题材、体裁,均各有特点,我们可以从中感受音乐的人文性,“家”的可爱,“家”的乐趣。

2、改编也是一种创作活动,我们从改编《牧场上的家》中获得创作的经验。

3、学习竖笛的长音吹奏练习,并进行二声部吹奏实践。

教学安排:

三课时

第一课时:表演《外婆的澎湖湾》,听《天黑黑》。

第二课时:听《可爱的家》、《回家》,竖笛吹奏。

第三课时:唱《牧场上的家》;复习本单元内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聆听《天黑黑》

1、这是一首以现实生活为内容的家庭里所发生的一个小故事——欣赏《天黑黑》。

2、你听懂了吗如果还听不清楚,再听一遍。

3、你能说一下这个小故事吗

4、师生议论。

设问: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

说说你自己的看法

(家庭里发生的琐碎小事不必下结论,可以各说各的)

5、再复听一遍,请按书本上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形容词。(答案:诙谐)

6、小结:这样家庭既诙谐又亲切可爱。

二、表演《外婆的澎湖湾》

1、这首通俗歌曲较为流行,学生都较熟悉,所以在范唱的启示下较容易学唱。

2、在曲调的学唱中,有些节奏通过听唱,指导学生学唱,不必讲解乐理的名称如 等,能合着教师的钢琴伴奏唱即可。

3、歌曲的第一部分是主人翁的“怀想”带有叙事性,所以在演唱时,把发生的事情交待清楚即可。

歌曲第二部分是高潮所在。处理重点也按排在此段。演唱的.力度上较第一部分要有变化。

4、本歌教学的难点是伴奏。

打击乐的加入是编创活动,配得好能渲染歌曲高潮部分的情绪,要发动学生积极参与,激发他们想像,进行编创。

5、小结:这是家庭中隔代之间的温馨之情。

第二课时

一、《可爱的家》

1、介绍歌曲《可爱的家》的创作背景。用故事形式讲给学生听,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2、范唱《可爱的家》,让学生哼唱。让学生熟悉内容和主旋律。

3、初听乐曲。

设问:乐曲主题的主奏乐器的名称你能听出来吗

4、复听乐曲。

设问:主题重复了几遍表达了怎样的情绪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5、小结:家庭是温馨的、可爱的。

二、《回家》

1、初听乐曲。

设问:这首乐曲是什么乐器演奏的

在西洋乐器的分类中属哪一类

2、复听乐曲。

设问:这首乐曲与上一首《可爱的家》在内容与情绪上有什么相同与不同

3、请你为这首曲调配上歌词,歌词的内容与“回家”的标题是一致的,试一试,唱一唱,奏一奏。

4、在乐曲的伴奏中,唱自己编的词。

5、小结:家是可爱的。

第三课时

一、表演《牧场上的家》

1、这是美国儿童对自己在牧场上家的赞美。

2、教师范唱时要注意弱起拍的节奏及换号处。

3、学唱曲调。

(1)在看谱听教师范唱曲调(或钢琴单音弹奏曲调)中,找出曲调中的相同乐句。

(2)在教师指导下学唱第一乐句8小节,及第三乐句的8小节,要求学生划3/4拍指挥图式唱谱。

(3)学生自学第二乐句的8小节,划拍把握好节奏的长短。注意弱拍节奏。

(4)在教师完整的弹奏曲调后,准确地唱好全曲。注意唱好三拍子的强弱感,并随着曲调起伏唱出力度的渐强、渐弱。

4、在歌曲演唱中要唱出对牧场家的爱。第三乐句是全曲的高潮,在力度上要稍强。

二、改编练习

1、非常熟练唱好前8小节曲调。

2、掌握4/4拍或6/8拍的特征。

3、学生自由选择两种拍号进行改编,如:

4、改编展示:学生试唱自己的改编曲。教师要多加鼓励学生的改编曲。

5、小结:改编也是一种创作,但由于不同的拍号,所以情绪也不尽相同。

《可爱的家》教学设计 篇4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认识“弱起小节”,并能在歌曲中运用;

(二)技能目标:用气息支持歌唱,声音连贯,能用不同的粒度演唱歌曲《可爱的家》,并能用竖笛吹奏此曲;

(三)情感目标:通过本课学习,激发学生对父母、对家庭的热爱与感恩之情。

二、教学重点

用气息支持歌唱,声音连贯,并能用不同的力度演唱歌曲《可爱的家》,感受家的温馨与和谐。

三、教学难点

(一)换气记号处的节奏准确;

(二)相似乐句末尾音的音高走向。

四、教学准备

学生:音乐课本、文具盒、竖笛;

教师:音乐课本、钢琴、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课前聊“家常”:

1、同学们,03年春节联欢晚会上,一首歌曲曾深深地打动着我的`心,今天,我将它带来了,与大家一起分享。(开始播放《让爱住我家》的MTV)会唱的同学可以跟着轻轻唱一唱。

2、这一家子带给你怎样的感受?请用一个词语表述。

3、那你能说说自己家人间一些幸福的事情吗?

(二)学唱《可爱的家》:

1、导语:听着这些有趣的事情,让人觉得,生活在这个家庭中真是件幸福的事。那么,在英国作曲家比肖普的眼中,可爱的家又是怎样的呢?请把音乐书翻到33页。

2、让我们仔细聆听,用心感受:

△歌曲带给你什么感受?

△说说让你感动的歌词。

3、曲谱教学:

△自学指南:

换气记号(换气记号前的音符是两拍,别唱足,注意悄悄换气);

四分休止符(每一乐句后都是一个四分休止符,注意停顿);

音高走向(已标识音符的音高走向,要唱准)。

△师单手弹曲谱,生轻唱。

△设问:你觉得什么地方有困难?困难句教学。

△加入左手伴奏,齐唱曲谱。

4、填词唱:

△让我们再听范唱,第一遍静听,第二遍轻唱;

△师生接力唱,师先生后,再交换;

△生齐唱。

(三)音乐知识:弱起小节

1、导语:学到这儿,我突然有个疑问,我觉得我们这首歌有一个重大的错误。师生互动对话:

△这首歌曲的拍号是什么?(四四拍子)

△那四四拍子的含义是什么呢?(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四拍)△这不就得了,那这首歌曲中是否每小节都是四拍呢?(不是,首尾两小节不是)

2、那我们怎样解释这个怪现象呢?(知识点:弱起小节)

3、请四人小组讨论这个知识点,说说你们发现些什么?生答后师生对话总结:△每小节有四拍的是“完全小节”;不足四拍的是“不完全小节”;

△完全小节的强弱关系是:强、弱、次强、弱;而第一小节是弱,所以也称“弱起小节”;最后一小节有三拍,是强、弱、弱。

△弱起小节要唱得弱一些,我们来试着唱唱第一句。弱起带给你什么感受?

(四)歌曲处理:

1、导语:那么,在整首歌曲中,力度又是怎样变化的呢?

2、mf——f——p——mf

△ f处:“虽然没有大厅堂,冬天温暖夏天凉”一句,作者表达对家的热爱时,情绪非常激动,所以要唱得“强”一些;

△ p处:“可爱的家庭啊”一句,速度减慢,作者将对这个家的爱又深埋心底,所以,要唱得“弱”一些;

△把这两句来试试。

3、跟着琴,完整体验。

4、抽生表演唱。

(五)竖笛练习:

1、导语:让我们试着用竖笛吹奏《可爱的家》。

2、学生自学。

3、说说困难处,讨论解决,并练吹困难句。注意气息。

4、集体吹奏。

(六)小结:

1、同学们,你们的笛声虽然还不流畅,但里面有你们的深情;你们的歌声虽然还不委婉,但里面饱含你们对家的热爱,在这儿,你想给你的家人怎样的祝福呢?

2、同学们,让我们拥有一颗感恩的心,珍惜你所拥有的幸福,别忘了对你的家人道一声“谢谢”。

3、在《爸妈谢谢你》的歌声中走出教室。

《可爱的家》教学设计 篇5

教材分析:

《可爱的家》选自歌剧《克拉丽》,也译作《甜蜜的家》。很多人认为它是一首民歌,实际上它是19世纪英国作曲家亨利。罗里。比肖普和美国诗人佩恩合作,于1823年为歌剧《克拉丽》写的主题曲。

课本歌曲为D大调4/4拍,一段体结构,除第五乐句之外,其他的均为弱起小节,并且第一、二乐句旋律基本相同,只是在乐句的最后一个音下移了一个三度,第六乐句的旋律则是第四乐句的重复。学生在歌唱时很容易就记住这悠扬流畅、略带伤感的曲调。歌曲表现了作者对家的思念,对宁静家庭生活的向往。

教学目标:

1.能够听辨乐句的相同与不同,并在老师的指引下画出旋律线,分出乐句。

2.体会弱起小节在歌曲表现中的作用,能准准确的演唱弱起部分。用气息支持歌唱,声音连贯,能用不同的力度演唱歌曲《可爱的家》,

3.掌握深情、安详的演唱方法,通过歌曲学习,培养学生对于自己家庭的情感,同时延伸至对祖国大家的爱,激发内在的情感。

教学重点:

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内心感受,体会家的温馨与温暖。

教学难点:

1.认识弱起小节,并准确演唱弱起节奏。

2.掌握一定的歌曲演唱力度和演唱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在今年一年级的音乐教材中有一首听赏歌曲,听来呢,有一种特别温暖的感觉,而且每一次去播放的时候,一年级的小朋友都会不自觉的陶醉在这首音乐中,而且歌词呢,很自然的熟记于心。今天,老师也把它带来,与大家一同分享,会唱的同学你可以跟着轻轻唱一唱。

----(开始播放《让爱住我家》的音乐)

2、这首音乐中的一家子带给你怎样的感受?请用一个词语表述。

3、那你能说说自己家人间一些幸福的事情吗?

二、学唱《可爱的家》:

(听着这些有趣的事情,让人觉得,生活在这个家庭中真是件幸福的事。那么,在英国作曲家比肖普的眼中,可爱的家又是怎样的呢?不过不着急,先不要翻开书,老师弹奏歌曲的曲谱,你来听辩。)

1、通过听辨,分析乐句的不同,学唱歌曲曲谱。

教师在C大调上逐句弹奏歌曲曲谱,学生听辨。(要求学生只是单纯的听,不要看书)

(1)听辨第一、二乐句

学生回答:只是最后一个音不一样,前面都一样 ……

老师:请同学们与老师合作,一起来唱这两句乐谱,老师唱前面的音,请同学们帮忙唱最后一个音。(师生合作唱第一、二乐句,学生只唱最后一个音)

如果将这两个乐句用两条线来表示,你们觉得应该怎样画?

学生自由回答

(2)听辨第三、四乐句(方法同上)

(3)听辨第五、六乐句

学生回答:完全不一样

同样方法,发现不一样后,重点练习第五乐句。第六乐句和第四乐句基本相同。

通过旋律线,大家会发现,整首歌曲一共可分为六个乐句,大家我们重点学那几句?

(引导学生发现歌曲学习只要重点掌握1、3、5句就等于掌握了全曲,通过乐句的.分析,掌握学习的窍门,还可以轻松地掌握换气点)

学生回答问题,学唱曲谱

2、解决歌曲的弱起节奏

(1)出示乐谱,观察节奏的特点

大家学到这里,有没有对乐谱有疑问的,我觉得我们这首歌有一个不太合逻辑的地方。师生互动对话:

这首歌曲的拍号是什么?(四四拍子)

那四四拍子的含义是什么呢?(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四拍)

这不就对了,问题就出在这儿,那这首歌曲中是否每小节都是四拍呢?(不是,首尾两小节不是)

那我们怎样解释这个现象呢?(知识点:弱起小节)

请四人小组讨论这个知识点,说说你们发现些什么?生答后师生对话总结:

像这种不完整的小节,我们叫他不完全小节,那么完整的小节 (完全小节)

对,每小节有四拍的是“完全小节”;不足四拍的是“不完全小节”;

一般乐曲的不完全小节和结尾的不完全小节组成了一个完全小节,来保证歌曲的完整性

(2)根据4/4拍的强弱规律,体会弱拍起句的特点。

通过观察法,了解弱起的形成。---课件

大家都知道4/4拍歌曲的强弱规律,是什么呢(强、弱、次强、弱);而第一小节是弱,所以也称“弱起小节”;最后一小节有三拍,是强、弱、弱。

请你把前两小节的曲谱划拍视唱,注意视唱不完全小节的时候,要把前面的拍空出来,按照强弱规律来唱。

学生视唱体会,教师示范,学生再视唱。

弱起小节要唱得弱一些,我们来试着唱唱第一句。弱起带给你什么感受?

弱起拍之后,就是下一小节的强拍,由于前面弱拍的作用,使这个强拍就更加突出,就好像波浪一样推动着音乐的前进,这就是弱起拍的作用

3、歌词学习

通过歌词你感受到了怎样的一幅画面,表现了家的温暖,对家的依恋与热爱。

学生自己唱(全曲一字一音,但还是要求学生学生唱好弱起小节和在每一个乐句间的换气)

学生齐唱歌词 (注意空腔放松 咬字圆润 注意观察 每一个乐句的最后一个字的韵母都落在了ang上,要唱圆,唱饱 ) ----找学生示范,并纠音。

4、歌曲处理:

师:①歌曲的情绪:深情、安详。

②歌曲旋律:优美、平缓。

那么,在整首歌曲中,力度又是怎样变化的呢?

mf——f——p——mf

f处:“虽然没有大厅堂,冬天温暖夏天凉”一句,作者表达对家的热爱时,情绪非常激动,所以要唱得“强”一些;

p处:“可爱的家庭啊”一句,速度减慢,作者将对这个家的爱又深埋心底,所以,要唱得“弱”一些;

(唱歌中,要强调四个字:准 轻 圆 美 音要准 声要轻 字要圆 表情要美)

(启发学生表情美,不只是面带微笑,而是真正从内心体会到歌唱是幸福的,要表达歌曲的意境,就要有自己的体会0

跟着音乐,完整体验。

三、拓展、延伸

课件----《假如爱有天意》

看看小孩有多可爱

世界上还有另外的小孩

他们是一样的小孩,他们心中有同样的画面。他们又是不一样的小孩 有人想着冰激淋的甜美

有人想着奥特曼的威武 而有人只想着一件事…… 如何活着

学生谈感受:太可怜了;我们太幸福了;没有战争就好了;谁来帮帮他们吧)

是的,没有战争,才会有温暖才能谈到幸福。而这一点只有我们的国家富强,我们才不会看到眼泪 ……

课件 ——《国家》

同学们,每一个人都有一个温暖的家,那是我们温馨的小家,我们心中还应有一个大家,便是我们的国家,现在的这首歌曲表达的就是这种情感,耳边聆听这样的音乐,你想对大家说一些什么……(学生自主发言)

是的,国是我的国,家是我的家,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国与家,连在一起,就会创造地球的奇迹。那个时候,不管大家还是小家,整个世界都会充满爱的力量,温暖、幸福永远伴随我们。 同学们,请跟老师一起来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可爱的家》教学设计 篇6

《可爱的家》教学设计(通用13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可爱的家》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可爱的家》教学设计 篇7

教学目标

一、 学习《可爱的家》的歌谱,能基本表示歌曲的情绪、力度。

二、 认识“弱起小节”并能在歌唱时正确运用。

重点难点

一、 正确的唱好弱起小节。 三、节奏:二局部在节奏上变化应注意。

二、 音准:4 、6、2、7。

课前准备

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二、听听、唱唱。

1、 让同学观察旋律在书写的上有什么不同?

2、 “同学们,看这条旋律是几几拍的?”—“四四拍”

3、 分析四四拍的含义。

4、 让同学自身分析,旋律的每一小节是不是都是四拍?

5、 讲解不完整小节的含义。

6、 分析四四拍的强弱规律。

7、 不完整小节的起拍是在强拍起还是弱拍起的?—“弱起”

8、 总结:不完整的小节叫不完整小节,处在弱拍上起的小节叫弱起小节。

9、 唱一唱体会弱起的音乐感觉。

三、歌谱教学。

1、 听歌曲的录音,熟悉旋律。想“歌曲用弱起有什么好处?”

2、 跟伴奏,心里跟唱歌谱,手划四四拍。

3、 唱歌谱,手划四四拍,考虑“mf,f,p,mf”的.处置对表示歌曲情绪起的作用。

4、 同学根据歌谱的要求唱歌谱。

5、 教师需指导同学用柔和、连贯的声音歌唱,特别在长音的地方,气息更加要平稳。

6、 让同学考虑歌曲的思想情感在表达什么,什么样的歌唱情绪适合表示歌曲的情感。

四、总结。

什么叫弱起小节,什么叫不完全小节。

板书 设 计

弱起 完整小节 不完整

小节 小节

课 后 小 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