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学网 > 短文 > 教学教案 > 正文

小数点移动教学反思

2025/10/03教学教案

文学网整理的小数点移动教学反思(精选8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小数点移动教学反思 篇1

小数点移动这部分知识比较抽象,学生学习时较为吃力,往往对小数点的移动,特别是位数不够时处理难以掌握。为了突出本课时的重点,我让学生自主探究,发现、掌握小数点移动的规律;突破难点:小数点移动的方法及当位数不够时用“0”补足的处理,在教学时我力求让学生在体验过程中有所感悟,重视知识的获得过程,并体验到学习过程中带来的喜悦,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互相合作和应用的意识。

本节课我创设了“快餐”这一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我将多媒体引入课堂,用学生喜欢的动画形象、故事来组织学习,在观察与探索过程中,使学生轻松的掌握所学知识。这些都是学生熟悉的情境,它们与数学学习巧妙结合起来,引领孩子们进入数学的园地,是件十分有趣的事。其次在探究小数点移动规律的时候,我采用分层教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做到由扶到放。让学生观察快餐的.价格,从4.00、0.40、0.04之间的关系着手,通过观察小数点的移动,共同探究发现:一个小数乘10,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然后,重点突破小数点移动的方法,让学生经历摆、移、说、归纳的过程,真正理解与掌握一个小数乘10,小数点移动的规律及方法,并发现小数点移动后要去掉整数部分多余的0,以及结果是整数时,小数点省略不写。在充分探究的基础上,利用知识的迁移过渡到一个小数除以10时,小数点移动的规律,并让学生在摆、移的过程中自行解决“整数部分一个单位也没有,就用0来表示”的问题。正因为我注重知识的获得过程,注重让小数点在学生手中“动”起来,学生不但掌握一个小数乘或除以10,小数点移动的规律,并会边移边说出整个移动的规律以及方法。因为学生有了刚才学习的经验,我就放手让学生运用迁移规律自己学习。通过猜一猜:一个小数乘100、1000以及除以100、1000结果是多少?小数点该怎样移动?当然在这过程中有中差生还不会,我就让已完成的同学帮助旁边的同学,这样就互相合作学习了。最后交流:自己在操作过程中如何解决遇到的问题。事实说明我的大胆放手是很成功的。看着学生上来把自己的探究结果介绍给大家时,我发现他们真像一位小老师,真正提高了学生探究的能力,又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使学生在动手操作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突破了教学的难点:即当位数不够时用零来补足的处理。当然我也比较重视内化小数点移动的规律。通过指导看书掌握规律中的一一对应以及省略号的作用。同时课堂首尾呼应,使学生真正明白小数点的移动原来是这个小数乘或除以10、100、1000……

总之这节课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全部学生加入到探究小数点移动规律的过程中,让学生把小数点“动”起来。在操作的过程中,我注重“说”,使学生能清晰表达小数点移动的过程,把抽象知识变为具体。当然还存在着许多不足,如本内容较难用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来引导学生探索规律,发现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同时教学内容安排的多,练习少。

小数点移动教学反思 篇2

《小数点移动》是四年级下册第二章的内容,教学中我首先出示两组小数:(1)1.036、1.0360、1.03600(2)1.036、10.36、103.6,教学从学生己学过的知识出发,将这些小数排成两种不同情况的小数,通过“考一考你的观察能力”让学生观察比较、小组交流得知:小数点位置移动,小数的大小就会发生变化。在教学中首先让学生体会到两组小数的特点,产生为什么第二组数的大小变化的疑问,促使进一步观察。得出是因为小数点移动了,然后又会产生小数点的移动到底会怎样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呢?从而激发起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做好积极参与学习的准备。通过四人小组合作概括出小数点向右移动小数变化情况,在概括出小数点向右移动变化规律后,先让学生猜想一下小数点向左移动小数大小如何变化,然后互相交流,让学生说出怎样发现小数点向左移引起小数大小的变规律,然后及时出示练习进行巩固练习,最后让学生通过观察,明确小数点移动的变化规律的实质。

在练习设计时,首先让新知与巩固练习穿插进行,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及时巩固,加深印象。其次,加大难度,由浅入深,在巩固所学知识的同时,学会灵活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让练习变得有趣,针对学生年龄特点,增加了童趣,让学生先诊断后下药,使学生不仅知道哪错了更会对症下药,让学生当医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游戏的.同时,增加了本节课知识的理解,也发挥了每个学生的聪明才智。

在这节课中采用自主合作学习的方法进行,让学生自主观察,合作讨论。并没有直接给学生讲解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有何规律,而是让学生自主去观察,去探索寻求知识的方法,并利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将自主猜想,得出的结论,向小组成员汇报交流,使得相互补充,共同提高。本节课也有不足的地方,对于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很快就能明白小数点移动的奥秘,但是学习稍困难一些的同学对于小数点的移动还是掌握不扎实,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特别注意这一部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小数点移动教学反思 篇3

前两天学习了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知识比较抽象,所以发现学生学习起来比较有难度。对小数点的移动,特别是位数不够时,学生很容易把小数点点错位置,导致出错。本课的重难点是小数点移动的方法及当位数不够时用“0”补足的处理,所以要把较为抽象的'内容具体化。

在课一开始通过孙悟空金箍棒的长短变化导入,吸引学生兴趣探讨下去。借助课件演示,使学生很清楚看到小数点的移动的过程,从而知道小数点移动会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然后让学生观察小数点的变化和金箍棒的长短有什么联系,学生马上可以说出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金箍棒就扩大到原来的10倍。然后让学生通过观察、数、移、归纳,理解与掌握小数点移动的规律及方法。在这里,强调小数点移动后要去掉整数部分前面多余的0,以及结果是整数时,小数点省略不写。在这基础山,利用知识的迁移过渡到一个小数除以10时,小数点移动的规律,理解“整数部分一个单位也没有,就用0来表示”的问题。

总之,通过具体的演示,学生已理解并基本掌握了知识。但是做题过程还不够熟练,很同意出错,所以还需加强练习,强化学习效果。

小数点移动教学反思 篇4

小数点移动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人民教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在写教学反思的时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学失误,教学反思我们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数点移动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数点移动教学反思 篇5

前两天学习了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知识比较抽象,所以发现学生学习起来比较有难度。对小数点的移动,特别是位数不够时,学生很容易把小数点点错位置,导致出错。本课的重难点是小数点移动的方法及当位数不够时用“0”补足的处理,所以要把较为抽象的内容具体化。

在课一开始通过孙悟空金箍棒的长短变化导入,吸引学生兴趣探讨下去。借助课件演示,使学生很清楚看到小数点的移动的过程,从而知道小数点移动会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然后让学生观察小数点的变化和金箍棒的长短有什么联系,学生马上可以说出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金箍棒就扩大到原来的10倍。然后让学生通过观察、数、移、归纳,理解与掌握小数点移动的规律及方法。在这里,强调小数点移动后要去掉整数部分前面多余的0,以及结果是整数时,小数点省略不写。在这基础山,利用知识的`迁移过渡到一个小数除以10时,小数点移动的规律,理解“整数部分一个单位也没有,就用0来表示”的问题。

总之,通过具体的演示,学生已理解并基本掌握了知识。但是做题过程还不够熟练,很同意出错,所以还需加强练习,强化学习效果。

小数点移动教学反思 篇6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这节知识是在学生已经掌握整数的有关知识,特别是十进制计数法以及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等知识之后学习的。因为小数与整数一样,都是按照十进制来计数,也就是数字所在的位置不同,表示的数值大小也不同。小数的数位是由小数点确定的,所以,小数点的移动必然引起小数每一位上的数值发生变化。

新课程强调学生活中的数学,学有价值的数学,不仅密切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从课本走进生活,使他们真正体验到数学的应用价值,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因此在巩固练习这个环节的安排上,我本着主要是运用本节课所学习的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的规律这一主线,通过算动物火车上的算式,小鬼当家,比眼力,改价格标牌,帮助小猫过河,和拖一拖等游戏环节,让学生在快乐中体验成功,在快乐中收获知识,在快乐中解决问题。当然这快乐不仅仅局限于学生本身解决问题的快乐,也是我尊重每一位学生允许他们用不同方法去解决问题的思维自由的快乐。课堂上我允许学生广开言路,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我从不轻易否定学生的`选择和判断,也不强迫学生去认同。我善意的捕捉学生的思维亮点给予积极的评价。以海纳百川的气度,放飞孩子们的心灵。在一个个问题的解决中,学生们真切地感受到数学的力量,同时潜移默化地受到了思想教育。

小数点移动教学反思 篇7

首先我出示小数56.9不改变小数的数字,怎样改变小数的大小?让学生初步感知:如果小数点的位置移动了,小数的大小也发生了变化。

然后出示了一组数据:9 、 0.9 、 0.09 、 0.009 , 引导学生从上往下,从下往上,在观察比较的基础上讨论得出小数点移动小数大小发生变化的规律。 课上发现中下学生研究中有困难,于是第二节课,将情境改为孙悟空打妖精的情境,使学生在次感知到:小数点移动后,金箍棒的长短发生了变化,也就是小数的大小发生了变化。再引导学生从上往下、从下往上观察,通过直观的演示,学生在总结小数点移动的规律时就比较容易了。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 —— 小数扩大10倍;

小数扩大10倍 —— 则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小数缩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则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最后总结成四句话:小数点移动,左移缩小,右移扩大,移动一位(两位、三位……)是10倍(100倍、1000倍……)位数不够0补位。

在课堂练习中,学生在做题时将缩小十分之一,写的是缩小10倍。自己在课堂上教学语言不够严谨,没有及时纠正学生。

小数点移动教学反思 篇8

《小数点移动》是四年级下册第二章的内容,教学中我首先出示两组小数:(1)1.036、1.0360、1.03600(2)1.036、10.36、103.6,教学从学生己学过的知识出发,将这些小数排成两种不同情况的小数,通过“考一考你的观察能力”让学生观察比较、小组交流得知:小数点位置移动,小数的大小就会发生变化。在教学中首先让学生体会到两组小数的特点,产生为什么第二组数的大小变化的疑问,促使进一步观察。得出是因为小数点移动了,然后又会产生小数点的移动到底会怎样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呢?从而激发起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做好积极参与学习的准备。通过四人小组合作概括出小数点向右移动小数变化情况,在概括出小数点向右移动变化规律后,先让学生猜想一下小数点向左移动小数大小如何变化,然后互相交流,让学生说出怎样发现小数点向左移引起小数大小的变规律,然后及时出示练习进行巩固练习,最后让学生通过观察,明确小数点移动的变化规律的实质。

在练习设计时,首先让新知与巩固练习穿插进行,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及时巩固,加深印象。其次,加大难度,由浅入深,在巩固所学知识的同时,学会灵活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让练习变得有趣,针对学生年龄特点,增加了童趣,让学生先诊断后下药,使学生不仅知道哪错了更会对症下药,让学生当医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游戏的同时,增加了本节课知识的理解,也发挥了每个学生的聪明才智。

在这节课中采用自主合作学习的方法进行,让学生自主观察,合作讨论。并没有直接给学生讲解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有何规律,而是让学生自主去观察,去探索寻求知识的方法,并利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将自主猜想,得出的.结论,向小组成员汇报交流,使得相互补充,共同提高。本节课也有不足的地方,对于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很快就能明白小数点移动的奥秘,但是学习稍困难一些的同学对于小数点的移动还是掌握不扎实,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特别注意这一部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