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美术彩虹教案
文学网整理的小班美术彩虹教案(精选10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小班美术彩虹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彩虹这一自然现象。
2、尝试用彩红的七种颜色进行绘画。
3、在浸染、欣赏作品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4、体验想象创造各种图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生活中与家长一起观察彩虹。
2、彩色油画棒、白纸。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竖起你们的小耳朵,睁开你们的眼睛,认真的听一听看一看,这美妙的音乐是从哪里传来的'?
看,这就是彩虹王国,美妙的音乐就是从这里传来的。
二、认识小仙子,巩固对颜色的认识。
师:你们知道吗?彩虹国住着七个可爱的小仙子,想认识他们吗?
他们都是什么颜色?
她们穿着七种颜色的衣服,都是什么颜色,一起来说一说。
三、出示彩虹,认识形状,示范彩虹画法。
出示彩虹图片
师:看,她们画出了什么?
彩虹的形状像什么?
师:这种像彩虹小桥一样弯弯的形状叫拱形。
你们想不想也画出美丽的彩虹?
教师示范彩虹画法。
三、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师:画之前,何老师给你们提两点小建议:最上面的拱形要面的一点,每个拱形要紧紧地靠在一起,记住了吗?
四、幼儿作品欣赏。
师:谁来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一副作品?
想不想把它送给你最喜欢的人?
想送给谁?
找到你的作品送给你最喜欢的人吧!
活动思:
小班幼儿年龄小,出于直觉行为思维阶段,喜欢随意画画,探索世界主要靠感觉,在美术活动中,常常以无意注意为主,往往是先做后想或是边做边想。由于受到手部小肌肉不灵活及认知发展水平的限制,作奇在着随意性的特点。使幼儿在轻松、愉快、自由的情境中,知识、技能、情感都得到发展,在尽情的玩色中,潜移默化地加深了他们对色彩的感知和兴趣。
小班美术彩虹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能运用短线从上往下,一下、一下地画出雨点布置画面。
2、鼓励幼儿大胆地使用报纸在宣纸上印画。
3、在活动中体验创造的乐趣。
4、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活动准备:
1、幼儿观察过下雨的情景。
2、材料准备:卡纸上附宣纸人手一份,红、黄、绿颜料、勾线笔。
3、轻音乐。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听,是什么声音?""雨点是怎样从天空中落下来的呢?"(带领幼儿用身体和手部的动作及嘴巴的发音,感知一下一下的节奏。)
二、基本部分
(1)教师示范"小雨点在哪里呢?我们一起把小雨点叫出来吧!"教师边画边讲解。(滴、答、滴、答、从上往下,一下一下的)"请小朋友的手指宝宝来帮帮小雨点吧!"(滴、答、滴、答、从上往下,一下一下的)
(2)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雨下得好大啊,小朋友也赶快来画画雨点吧!"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雨停了,天空中出现了美丽的彩虹。美丽的彩虹在哪儿呢?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各种漂亮的颜料宝宝,它们是谁?"(红、黄、绿颜料)"还有报纸宝宝呢!我们让报纸宝宝和漂亮的颜料宝宝轻轻地亲一亲,再到纸宝宝上亲一下,亲啊亲啊,美丽的`彩虹就出来了。"教师示范讲解。
"你们的彩虹在哪儿呢?让你的报纸宝宝也亲亲颜料宝宝和纸宝宝,我们赶快行动吧!记住了报纸宝宝要亲各种颜料宝宝,这样的彩虹才漂亮呢!千万不能只亲一种颜料哦!"放轻音乐,教师巡回指导。
三、作品展示"小朋友的画真漂亮!""带着你的画到花园里来玩一玩吧!让我们一起跳个舞吧!"(带幼儿拿着作品,贴到墙上,然后听着音乐一起跳舞。)
活动反思:
此次活动中,幼儿们感知了彩虹的七种颜色,以及颜色的排列的顺序。同时,幼儿们尝试以彩虹为线索进行大胆想象、创作。幼儿大胆交流自己的作品,个别能力较弱的幼儿不会画彩虹和雨,需要老师指导和帮助。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在整个的探究活动,幼儿经历了猜想-设计-探究-验证这个完整的探究式学习过程,教师注意自始至终都以一种启发者、引导者、帮助者、欣赏者的身份参与到幼儿的探究活动中。注意培养学生选择自己的方式进行表达与交流,幼儿语言不完整,注意对回答适时补充,并善于及时捕捉幼儿随时闪现的智慧火花,给他们表扬与激励。
小班美术彩虹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愿意用手指点画的方式在指定的范围内画糖。
2、感知红、黄、蓝三种颜色,能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作画。
3、愿意参加点画活动,体验手指作画的乐趣。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活动准备
1、红色、蓝色、黄色颜料、画成瓶子作业纸,抹布。
2、彩虹糖装在透明的玻璃瓶中。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听一听、猜一猜。
教师出示被挡住的瓶子,摇一摇,让幼儿听一听,猜一猜瓶子里会是什么糖果!
2、认认说说彩虹糖的颜色、形状,感知红、黄、蓝三种颜色。
师:瓶子里装的是什么呀?(拿开遮挡物)(彩虹糖)
师:那他们都有哪些颜色呢?(丰富词汇:五颜六色。)彩虹糖是什么形状的?会是什么味道的呢?
3、分享彩虹糖,巩固对颜色的认识。
你们想不想尝一尝?(幼儿品尝)
二、教师幼儿共同探讨点画方法。
1、出示画有瓶子的作业纸。
“看,瓶子里还有彩虹糖吗?”“看,老师把彩虹糖变出来。”
2、教师示范手指点画彩虹糖。
说口诀“压压(蘸颜料)点点(点画)彩虹糖”,并鼓励宝宝伸出食指,和教师一起边说边练习。
3、请个别幼儿点画彩虹糖,教师及时小结:我们需要拿出我的食指轻轻沾上一种颜色然后点在瓶子里面,从上往下点,点好一种颜色糖需要换一种颜色,把手上的颜色在抹布上擦干净再去点别的颜色,千万不能弄的'外面、桌子上如果弄了需要赶紧用抹布擦掉,一直把瓶子点满了彩虹糖,最后我们比一比谁瓶子里的彩虹糖最多最漂亮好不好?
三、想象创造。
幼儿进行点画,教师指导孩子用是指点画,鼓励她们用自己喜欢的颜色点画,在瓶子里变出五颜六色的彩虹糖,提醒他们换颜色时先用抹布把手指上的颜料擦干净。
四、幼儿展示、欣赏,教师点评。
活动反思
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关于幼儿园艺术教育的精神,即“幼儿园的艺术教育活动要为幼儿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自己的想法,尊重每一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分享他们创造的乐趣”以及小班幼儿认知发展特点即具有初步的思维能力,初步懂得运用物体的颜色来进行创作及类比思维。
小班美术彩虹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感知彩虹的色彩及形状,感受彩虹的美。
2、学习画弧线。
3、能耐心作画,体验绘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彩虹图片、水粉笔、颜料、色盘、白纸。
活动过程
一、欣赏彩虹。
——出示彩虹的图片,请幼儿说说在哪里见过彩虹,它是什么形状的。
——引导幼儿观察、说说彩虹有哪些颜色,一共有几种颜色。
——教师念儿歌《彩虹桥》,让幼儿感受彩虹的颜色、形状等。
——教师带领幼儿念儿歌,进一步巩固对彩虹的认识。
二、绘画彩虹。
——教师激发幼儿绘画兴趣。
——教师和幼儿讨论彩虹的画法:用什么材料画、画什么形状,用什么颜色。
——教师示范绘画方法:
方法一:先用蜡笔用弧线画出彩虹,然后为彩虹涂色。提示幼儿顺着一个方向涂,色彩要涂均匀,尽量不涂出界。
方法二:用水粉在纸上画出不同颜色的弧线变成彩虹。弧线之间尽量不要隔太远,也尽量不要重叠。然后在彩虹周围涂上蓝色。
——幼儿自由选择绘画工具进行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三、欣赏作品。
——教师请幼儿互相介绍和欣赏绘画作品。
活动应变
1、蜡笔画的组也可以改为让幼儿为彩虹简笔画涂色。
2、水粉画组可以在画彩虹前涂一遍清水再画彩虹,感知色彩的晕染效果。
活动延伸
可以开展其他形式绘画彩虹:如用皱纸粒粘贴彩虹等。
区角活动
1、美工区:为幼儿提供蜡笔、水粉笔、皱纸粒等工具和材料,请幼儿自主创作彩虹。
2、科学区:用光盘制造彩虹:将光盘对着太阳或者手电筒,可以在光盘上看到彩虹。或者用光盘将太阳光或者手电筒光反射到墙上,可以在墙上看到彩虹。
环境创设
在展示区张贴幼儿绘画作品。
家园同步
请家长为幼儿提供蜡笔、水粉等多种绘画工具,让幼儿按照自己的喜好来绘画。
随机教育
日常如果发现彩虹,可以引导幼儿观察彩虹,体会彩虹的神奇和美。
相关链接
通过视频或者图片,让幼儿欣赏彩虹以及其他的自然景观(雪、北极光等)。
附录:《找彩虹》
夏天的雨就是多,前几天才下过雨,今天又下雨了,不过唯一的好处是,雨后会很凉快。这也是咕噜熊不那么讨厌雨的`原因。很快,雨就停了,天空放晴了。“快看!快看!”咕噜熊仿佛发现了什么宝贝。
“什么呀,大惊小怪的!”可乐猴顺着咕噜熊手指的方向看去,原来是一道彩虹。
“好漂亮的彩虹啊!”咕噜熊说,“走,咱们去找彩虹吧!”
“什么,找彩虹?”可乐猴觉得很新鲜。
“那彩虹离我们一定不是很远!”
于是,咕噜熊和可乐猴便出发去找彩虹了,跑了好多路,它们终于看到彩虹了,七种色彩,闪闪发光,咕噜熊和可乐猴走到彩虹边,伸手摸了摸彩虹,胖乎乎的彩虹真可爱。
“嘿嘿!”彩虹的身子忽然扭了扭,“别摸我了,好痒痒呀!”原来是彩虹在说话。
“真有意思!”咕噜熊很开心,“彩虹还怕痒痒呀!哈哈哈!”
“你们是不是非常喜欢雨呀?”可乐猴问,“为什么每次下雨后经常会见到你们?”
彩虹又扭了扭身子:“不是我们喜欢雨,而是大雨过后的天气条件,有利于我们出现呀!所以我们和雨是分不开的好伙伴呢!”
“原来是这样!”可乐猴说,“彩虹你可真漂亮,像一座彩色的桥一样,跨在天空上!”
“谢谢你们!”彩虹也很开心,“希望我会给你们的夏天带来一点儿梦幻感觉!”
和彩虹聊了会天,咕噜熊和可乐猴便回家了,但是它们真的喜欢上了那个可爱的彩虹。
小班美术彩虹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感受彩虹的气势美。
2、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4、能自由发挥想像,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1、彩虹图片一张、录像机及录像带
2、字卡若干
3、录音机及音乐带
4、实物投影一台
5、知识经验准备:认识彩虹
活动方法
1、直观表达法
2、视像法
活动过程
1、录像欣赏:彩虹,引起幼儿的注意。
2、录像中有什么?它们都有哪些颜色?
3、彩虹姐姐有几种颜色?她是什么时候才出来和小朋友一起玩呀?彩虹姐姐像什么?(鼓励幼儿说出自己不同的看法)
4、老师配乐朗诵诗歌,请小朋友结合图片欣赏。
5、你们喜欢这首诗歌吗?说一说自己的'感受。(鼓励幼儿结合图片说出不同的感受)
6、教师完整朗诵儿歌一遍,然后请幼儿跟着念2至3遍。
7、听音乐做动作退场。
各领域中的渗透
1、科学领域:科学小实验《彩虹的形成》
2、艺术领域:蜡笔画—彩虹
3、生活中的渗透:留意生活中哪些东西像彩虹,引导幼儿观察。
4、环境中中的渗透:制作彩虹布置环境。
5、家庭教育:家长带领幼儿在雨后观看彩虹,丰富彩虹的相关知识。
小班美术彩虹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观察、欣赏彩虹的形状和色彩,感受大自然的美,激发涂画彩虹的`兴趣。
2、学习用红、橙、黄、绿青、蓝、紫等色彩涂画彩虹。
3、学习耐心、有序地进行操作。培养细致的工作态度。活动准备
1、课件:图片—彩虹
2、涂色:彩虹
3、幼儿用彩色笔
活动过程
一、引发兴趣,启迪思维。
1、欣赏有关彩虹的图片,说说在哪里见过彩虹,它是什么形状的?
2、引导幼儿想想彩虹有哪些颜色?
请幼儿互相议论彩虹有些什么颜色。
二、交代要求,幼儿涂画,教师指导。
1、启发幼儿想想:
离太阳近的用什么颜色?
把色彩排列好,然后用一种颜色涂画一条色环。
2、想想怎样可以把颜色涂得均匀,又尽量少涂出界外。
3、鼓励幼儿做事要耐心、认真,有始有终。
三、评价作品
欣赏所有作品,请涂色好的幼儿介绍自已是怎么涂画的。
(从方向、力度等方面引导)
鼓励本次活动有进步和能耐心细致操作的幼儿。
小班美术彩虹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观察、记录阳光下肥皂泡表面的七彩色。
2.产生探寻五彩缤纷的世界的兴趣。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尝试通过动作和色彩来感知美、创造美。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
1.肥皂水、吹泡泡工具。
2.CD盘、贝壳、孔雀(或其他鸟类)羽毛、矿石等。
活动过程
1.肥皂泡表面的“彩虹”。
――为幼儿提供足够的肥皂水及吹泡工具,让他们尽情地吹泡泡,观察阳光下泡泡的样子。
――仔细观察太阳照射在肥皂泡表面出现的“彩虹”。
――引导幼儿变换角度看泡泡,说说它的'颜色有什么变化。你看到了哪些颜色?请你用彩笔将这些色彩一一记录在纸上。
2.其他物体上的“彩虹”。
――引导幼儿回忆生活经验,说说哪些东西上也能看到“彩虹”。
――提供CD盘、贝壳内部、孔雀羽毛、矿石等,引导幼儿设法看到“彩虹”。如小心地调整CD盘的角度,可看到许多“彩虹”图样。
――引导幼儿发现肥皂泡、CD盘等物体的表面,随着我们观察角度的变化,可以看到五彩缤纷的颜色。
活动建议
1.本活动的重点落在引发幼儿产生探寻五彩缤纷的世界的兴趣上。只有当他们对这种神奇的光与色的世界着迷时,他们才会产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2.可根据实际情况,准备能让幼儿发现七彩颜色的物体。
3.肥皂泡等物体上的“彩虹”并不是肥皂自己带有的颜色,而是光的反射造成的。
活动反思
深深吸引住了孩子的眼球,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使幼儿“无心”的好奇转化成了“有意”的求知动力,促使幼儿对科学活动的探索欲望。
小班美术彩虹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揉、团、压的方法做彩虹糖。
2、尝试用各种颜色做彩虹糖。
3、乐于参加活动,体验做彩虹糖的乐趣。
4、激发幼儿感受不同的艺术美,体验作画的乐趣。
5、感受绘画的趣味性,体会创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橡皮泥若干盒,彩虹糖一盒。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教师出示彩虹糖引起宝贝活动兴趣。
1、与彩虹糖打招呼。
2、观察彩虹糖。
教师出示各种颜色的彩虹糖。
引导幼儿观察彩虹糖的颜色和形状。
二、教师示范。
1、出示橡皮泥。
教师引导宝贝观察橡皮泥,并说出橡皮泥的颜色。
2、教师演示制作方法。
取出少量的橡皮泥,把它在手中揉一揉、团一团,并轻轻的按一下。
引导幼儿和老师一起模仿揉搓的动作。
三、幼儿操作
教师提醒幼儿一次取少量的橡皮泥进行制作,剩下的放回盒子里。
教师巡回指导,多关注能力弱的宝贝。
四、作品欣赏
教学反思:
糖果是幼儿钟爱的食物,当出示彩虹糖的时候就足够的吸引儿的眼球,调动了幼儿积极性。通过认识彩虹糖的样子。
观察彩虹糖的`颜色进而引入手指点画的美工活动。在操作过大部分幼儿都能按照要求逐一完成任务,可是有部分幼儿还是出现了颜色的混搭,整个彩虹糖的罐子没有均匀的填满。在此次的活动中,还是要重点强调活动要求力求达到活动目标。在最后一个环节作品欣赏中,没有做到更好的评析。整节活动过程太顺利,没有难点。
小班美术彩虹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用两种颜色为“饼干”涂色。
2.体验涂色活动所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小熊、小猴、小猪的大幅图片;盘子每组两个;涂色纸人手三张(圆形、正方形、三角形);油画棒人手一盒。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
出示小熊、小猴和小猪的图片
小朋友们看,谁来我们班做客了?小熊、小猴和小猪走了很远的路,肚子早就饿的咕噜叫了,小朋友们想请它们吃些什么呢?(幼儿自由回答)
老师替你们准备了许多饼干(出示几种涂好色的饼干和没有涂色的饼干)我们送给它们吃吧!咦!我听到小猴、小熊和小猪在说:“这里面又些饼干香喷喷的,真好吃!可是,有的饼干一点味道也没有。”小朋友想想,这是为什么呢?(引导幼儿说出“有的饼干没有漂亮的颜色,所以不好吃”)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把这些白白的饼干“做”成香喷喷的'饼干呢?
二、教师请来油画棒宝宝帮忙
1.先“做”一块红色的正方形的饼干吧!我想把它做的漂亮些,所以先请深红色(大红色)的宝宝搬进来,住在上面。它的好朋友是谁呢?请粉红色的宝宝住在下面,它们拉拉手做朋友。一块漂亮的红色饼干就做好了,放在盘子里。
2.接下来做一块三角形的饼干,先请深绿色的宝宝来帮忙,再请谁来呢?(浅绿色)。绿色的饼干也做好了!
3.我们把这块圆形的饼干也做成彩色的吧!什么颜色的好呢?(引导幼儿先用深色从旁边涂色,再将浅色涂在另一边,并将两种颜色融合。哇!这么漂亮的饼干,赶快送给小熊、小猴和小猪吃吧!(请个别幼儿送给小动物)。小动物们说:“真好吃,这么好吃的饼干我们还想吃。”小朋友们,大家一起来做彩色的饼干吧!
三、幼儿涂色,教师指导
1.鼓励幼儿大胆涂色,选用漂亮的颜色进行涂色。
2.提醒幼儿用两种颜色涂色,并能先用深色再用浅色。
3.鼓励幼儿“饼干”做好后,用黑色宝宝加一点黑芝麻。
4.提醒幼儿将好的饼干放在盘子里,以免弄脏。
四、讲评
小熊、小猪和小猴已经等不及了,赶快把做好的饼干送给它们吧!小动物说:“谢谢!真好吃!”
小班美术彩虹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尝试用流淌玩色的方法装扮小伞。
2、在颜料流淌的过程中感受色彩的美,体验美术创意活动的乐趣。
3、在创作时体验色彩和图案对称带来的均衡美感。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感受绘画的趣味性,体会创作的快乐。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能根据自己的喜爱,选择颜色进行装饰。
活动难点:挤压颜料,感受颜料流淌的美。
活动准备:
尖嘴颜料瓶、抹布、PPT、铅画纸、纸伞,报纸、橡皮泥
活动过程:
一、兴趣激发
1、播放下雨声
师:听,这是什么声音?
过渡语:森林里今天下起了一场特别的雨。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颜色的小雨点?
过渡语:是呀,森林里下起了一场彩虹雨,真漂亮!
提问:小雨点会落在哪里呢?
小结:小雨点从高高的天上无论是落到树上,房顶上还是伞上,最后都会流到低低的'土地妈妈的怀抱里。
二、欣赏交流
过渡语:这些漂亮的彩虹雨被一些哥哥姐姐们收集到了杯子里,用来和一个大积木玩起了好玩的游戏,要不要一起看一看?
提问:小雨点是怎么样和大积木玩游戏的?
小结:小雨点从高高的地方慢慢往低低的地方流,一层一层不一样的颜色流下来,积木就会穿上漂亮的彩虹衣服!
三、幼儿创作
1、材料介绍
过渡语:今天老师也把彩虹雨收集到了小瓶子里,还请来了一些小伞来做客,请你们也用彩虹雨和小伞来玩玩游戏,给小伞穿上彩虹色的衣服,好吗?
2、教师指导:
1)替换颜色
2)从上往下慢慢挤颜料
四、交流分享
1、你的小伞有哪些颜色?
2、这么多漂亮的颜色在一起像什么?
小结:今天玩的开心吗?下次我们再来试一试,用这种好玩的办法,把身边其他的东西也变得向彩虹一样美丽,好吗?
活动反思:
小班幼儿年龄小,出于直觉行为思维阶段,喜欢随意画画,探索世界主要靠感觉,在美术活动中,常常以无意注意为主,往往是先做后想或是边做边想。由于受到手部小肌肉不灵活及认知发展水平的限制,作品存在着随意性的特点。使幼儿在轻松、愉快、自由的情境中,知识、技能、情感都得到发展,在尽情的玩色中,潜移默化地加深了他们对色彩的感知和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