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学网 > 百科 > 读后感 > 正文

《钓鱼的启示》读后感

2025/10/04读后感

文学网整理的《钓鱼的启示》读后感(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钓鱼的启示》读后感 篇1

今天是个阳光明媚的好天气,我就去池塘边钓鱼,我非常高兴,这是我第一次钓鱼。

来到鱼塘边,我十分兴奋,迫不急待的摆好架子,就要钓鱼,在之前,我得先拿来鱼饲料,只要把它往水里一扔,鱼闻到香味,就会往这边游来,看到蚯蚓就会吃掉,这样鱼容易上钩。”说着爸爸帮我把鱼饲料加了点水,揉成一团往溏里扔去。我再上好鱼饵就耐心的钓了起来,过了一分钟,二分钟……我等到没有耐心了,突然浮漂动了一下,我急忙使劲往上面一拉,可钩上并没鱼。原来是风吹水面带动浮漂,我太急性了!我又耐心的钓起来,过一会儿,浮漂突然往下沉,又往上一窜,再下沉,我心想:这难道又是风吗?我没拉,一位路人过来了,说:“快拉杆,鱼上钩了”可是鱼逃走了。

通过这件事,我得到了启发:如果每个人都有耐心的'去干每一件事,那么什么事情都有可能。

《钓鱼的启示》读后感 篇2

你们钓过鱼吗?我可钓过,当自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钓上鱼时,甭提多兴奋了。假如这个时候再让我把鱼扔回池塘里,我非得气哭!今天我们就学习了一篇这样的课文——《钓鱼的启示》,它却让我明白了钓鱼的“道德”。

课文主要叙述了作者小时候钓鱼的故事。在距离鲈鱼捕捞开放日还有几个钟头,“我”和父亲已准备好鱼竿。一段时间过去了,鱼竿突然剧烈地抖动了一下,“我”赶紧收线,拉上来一看,竟是条很难钓上的大鲈鱼,但距离开放的时间还有俩小时。父亲看了鲈鱼好一会儿,还是果断地让“我”把鱼放回湖中,虽然我极力反抗,但还是照办了。

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小作者钓到了一条诱人的肥大的鲈鱼,可鲈鱼正值繁衍期,为了保护鲈鱼的繁殖,有关部门关于捕捞是有时间规定的,所以作者在父亲的帮助下还是选择了放鱼。我非常欣赏,也很佩服这对父子的行为,它证明了“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的做人准则。

道德,既摸不着也看不见,但却伴随在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它可以是弯腰捡起一片纸,可以是主动为老奶奶让座,可以是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可以是不踩踏草坪小花。我要以小作者为榜样,当自己面临道德抉择时,一定要选择道德正确的一方!

《钓鱼的启示》读后感 篇3

读了《钓鱼的启示》这篇课文后,我很有感触。特别是文中那句话——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

我和父母一起逛超市的时候,经常在水果区域看到一些人随意摘吃葡萄、新鲜桂圆,尽管旁边就竖着“禁止品尝”的牌子,他们却好像全然不见。

还有我自己。一次周六中午爸妈不在家,妈妈给我留出了20元钱让我自己去附近的面馆吃面。结果在面馆碰到了外婆,外婆执意为我支付了面款。回家路上,我动起了歪脑筋——何不把妈妈给我的钱“侵吞”了?反正她不知道外婆帮我垫付的事!于是我只还给妈妈5元钱,假装实际消费了15元,妈妈竟未起疑心!几天后,一次闲聊中我说漏了那天面馆巧遇外婆的'事,妈妈立刻用意味深长的眼光看着我。极度的心虚让我招架不住,我主动向妈妈坦白了真相,并退还了15元钱。

学习了这篇文章,使我更坚信一个道理:人生常常会面临一些道德难题,在面临道德抉择时,我们一定要做出正确的抉择,一定不能违背良心和人格,从小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钓鱼的启示》读后感 篇4

今天,我学了一篇课文《钓鱼的启示》,主要讲了:“我”和父亲在鲈鱼捕捞开放的前一天晚上,“我”钓到一条很大的鲈鱼,但离允许钓鱼的时间还差两小时,父亲让“我”把钓到的鱼放回湖里,“我”只好很不情愿地把鲈鱼放了。从此,“我”为了遵守规矩而感到骄傲。

这篇课文让我受益匪浅,在人生道路上,有许多形形式式的路让我们选择,只有选择正确,才使我们走上一条正直的道路。

其实,我也有过类似道德抉择的经历。有一次,妈妈看到了我的文具盒多了一支不属于我的笔,就问我这支笔在哪里来的。我说在课室捡到的。妈妈批评了我,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拿,明天记得还给同学。第二天回到学校,我立即把捡到的笔还给同学,她还微笑地向我道谢。这件事虽然很小,但却让我在道德面前做出了抉择。

记得培根的一名名言:“如果没有德行,人类就是一种忙碌、有害和可怜的生物,不会比任何一种渺小的害虫更优越。”是啊,自觉遵守道德规范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面对生活中的诱惑,我们也要拿出足够的勇气和力量去实践道德,做一个诚实正直的人,最终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钓鱼的启示》读后感 篇5

读了《钓鱼的启示》这篇文章,我有许多的感触,想了许多许多……

本文讲述了作者小的时候钓到了一条又大又肥的鲈鱼,因为不到开放鲈鱼的时间,作者的父亲一定要作者把鱼放回湖中,作者当时十分不解,后来才慢慢明白。

文中有一句话让我感触最深: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

是啊!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得问题,关键的.是选择了“是”还是“非”!放弃眼前的“非”,也许你会获得更多的利益!

记得在三年级的时候,我在马路边的绿化地上,发现了一张五元的纸币,我眼前一亮,快步走了过去,心想:哈哈,今天运气真好啊!一出门就捡了五元钱,这下我可以买两盒“幸运星”了!我拿着钱高兴地向学校走去,一来到学校,我就听到同学们纷纷议论着三(三)班的某某某拾了300元的现金,交给了校大队部。听到这里我觉得十分惭愧,别人拾了300元都知道交公,而我呢,拾了五元就想占为己有,真是太……我立刻把捡到的钱交给了老师。

读完了这篇文章,我在心里不由的唱起了“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把它交到警察叔叔手里边……”的歌,开心极了!

让我们做个有道德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