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子》小班教案
文学网整理的《橘子》小班教案(精选8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橘子》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能在较窄的路上行走,行走时能两臂侧平举保持身体平衡。
2、在游戏中感受秋天丰收的喜悦。
3、提高动作的协调性与灵敏性。
4、锻炼平衡能力及快速反应能力。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4个果篮,橘子若干。
2、人手一根长约70CM的棒子。
3、轻松欢快的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1、准备活动:
幼儿手拿棒子,骑竹马进场。随音乐跟教师骑竹马做做运动。
2、幼儿自由玩棒子,尝试一物多玩。
棒子可好玩了,除了可以骑竹马,还能怎么玩呢?请小朋友动脑筋区玩一玩,然后一会来告诉老师哦。
3、游戏摘橘子
教师请幼儿简单介绍后小结,让幼儿观察教师搭建的小路。在小路前站成一排,教师交代玩法。
秋天到了,果园里的橘子熟了,让我们一起骑着竹马去果园里摘橘子。去果园还要经过一条小路,到了小路那,我们要放下竹马,走在小路上,千万不能走到小路外面去。(教师边讲解边示范)。走到果园后,每人摘一个果子再走回来。
幼儿玩摘橘子的游戏,教师巡回指导。游戏进行2-3遍。当橘子摘完后,结束游戏。
教师小结游戏。
4、幼儿跟着教师抬着橘子自然地回到教室。
《橘子》小班教案 篇2
小班语言酸酸的橘子教案,橘子是一种维生素C含量非常高的水果,所以家长们经常买来给孩子们吃,那么我们就可以让幼儿通过学习来了解橘子的特点,懂得自己独立的剥橘子皮。
1、活动目标:
1、通过各种感官认知桔子,明白桔子的显然特点。
2、学习独立地剥桔子皮的方法。
2、活动准备:
课件,音乐:小熊请客,桔子 ,篮框,布,盘子,熊头饰
3、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去小熊家做客
1、教师: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小熊家里做客,你们想不想去啊?
2、教师交待做客礼仪:
(1)待会儿去小熊家时,见到小熊要说什么?对了,要有礼貌的打招呼:"小熊,你好!"
(2)小熊待会儿请我们吃东西的时候,别忘了说"谢谢"
3、在《小熊请客》音乐声中,来到小熊的家
(1)(出示小熊家门口的图片)师:小熊家到啦,我们一起来敲门吧。
"咚咚咚,小熊在家吗?"
(2)(出示小熊图片)小熊说:"欢迎,欢迎,请进"
教师:"小熊课真有礼貌啊,我们一起跟小熊打个招呼吧"鼓励幼儿说:"小熊,你好!"
(3)小熊请幼儿进屋,并用桔子招待幼儿(出示小熊拿出桔子的照片)
二、引导幼儿用多种感官感知桔子
1、让幼儿摸摸篮子里的桔子(隔着布)引导幼儿说出桔子的主要特征:圆圆的,软软的。
2、取出看,颜色、形状
3、闻:桔子的香味小结:原来小熊今天用桔子来招待我们,桔子是圆圆的,它的颜色是桔红色的,摸上去疙疙瘩瘩的。
三、学习剥桔子的方法
1、教师:那这个桔子应该怎么吃呢?
引导幼儿剥桔子的时候会从凹进去的地方开始剥,勉励幼儿自个儿动手剥桔子,
叮嘱幼儿将剥下来的果皮放入盘中。
2、品尝桔子酸酸甜甜的味道,说一说品尝后的感觉。
(充实词:又酸又甜)
3、启发幼儿一同分享,品尝其他人的桔子。
《橘子》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根据要求进行美工创作;
2、通过美工活动的进行学习运用手部小肌肉进行“撕、贴”活动;
3、通过活动的进行让幼儿体会美术创作的积极情绪。
4、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5、体验想象创造各种图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16开彩色纸(画有橘子)。
2、橘红色、绿色美工纸若干。
3、固体胶管。
4、桌椅。
活动过程
一、导入过程
1、呈现画有橘子的彩色纸,问①你们看到了什么.②你们想一想橘子是什么颜色的
2、讲述及活动目的,并想一想自己想把橘子贴成什么颜色的.(强调要张贴在橘子图形内部)
3、进行示范活动告诉幼儿怎样用手指撕
4、怎样用胶水粘贴.
二、操作过程
1、幼儿进行撕纸活动.
2、老师不断指导,表扬再指导.
三、展示、交流、分享
1、表扬幼儿贴的橘子非常的漂亮.
2、请喜欢介绍自己橘子的小朋友来讲讲.
3、写名字(可以老师替写,也可以鼓励幼儿自己创作不同符号表现自己的名字)
四、延伸活动
假如时间允许,或者孩子们爱好还是很高的话,可以鼓励幼儿给自己的.橘子画上叶子等其他的添画.
五、评价
1、在图画之内进行粘贴
2、撕纸粘贴得快面小
3、画面丰富,最好没有空白.
4、颜色(会选两种颜色的)
活动反思
对于小班幼儿知识经验还不够丰富,但对周围事物充满兴趣。纸是幼儿在一日活动中常接触的,幼儿喜欢撕,剪,画。这次活动的设计,探索创新活动的引导就从幼儿最贴近的自身开始。在整个活动中,教师遵循幼儿年龄特征及美术活动中创新教育的要求考虑,给每一个幼儿提供创作的环境,让每一个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潜力。因此在活动前,教师应注重幼儿内在图式的积累,让幼儿对橘子有了充分的感知,使幼儿将视觉和大脑理性思维对感知经验进行加工,并伴随经验在记忆中储存。活动中幼儿通过手的技能运作,创造性的表现不同大橘子,反映了幼儿独特的创造力。虽然幼儿最后的作品可能在成人看来不成样子,但幼儿的思维得到扩散和拓展。幼儿美术教育活动是满足儿童感受美的需要的情感教育活动,幼儿能用作品自由地、尽情地表达自己的感受,从而获得精神上的满足。
《橘子》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多种感官初步感知橘子的主要特征。
2、体验和同伴一起玩橘子、剥橘子、吃橘子的 快乐。
活动准备:
自制PPT、橘子幼儿人数的两倍、湿巾纸若干、筐子五个、用桔子皮做的菊花图片
一、看看、说说(观看PPT)
1、出示图一
师:老师带你们去一个地方,看看那里有什么?橘子长在什么上呀?.看看一棵橘子树上长了多少橘子?这些橘子长得怎么样?(大大的、黄黄的)。谁知道橘子宝宝没有成熟之前是什么颜色的?我们一起看看他说得对不对?
2、出示图二、图三让幼儿对比成熟之前、之后颜色的不同。
小结:秋天到了,橘子树妈妈身上结满了又大又黄的橘子宝宝,秋风吹来,橘子宝宝在树妈妈的枝头上荡秋千。
3、出示图四、图五:(幼儿验证猜的 是否 正确)
师:橘子成熟了,许多人都来橘园, 我们这里也有人去了橘园,猜猜是谁?(张老师)
瞧,我摘了这么多的 橘子,今天呀我 把橘子宝宝带来啦。(出示橘子)
二、观察比较
幼儿自选一个橘子
1、和橘子宝宝握握手(感知橘子是软软的、凉凉的)
2、你们拿到的橘子一样吗?鼓励幼儿自由结伴比一比
3、请个别幼儿说说你和谁比了,结果怎么样?
三、和橘子玩一玩:鼓励幼儿动脑与橘子宝宝玩一玩。
四、剥橘子、吃橘子
1、橘子我们都吃过,是什么味道的 ?它是怎么吃的?师示范剥皮(提示:果皮不乱扔)
看看橘子 剥开来,里面是什么呀?(许多瓣橘子),一瓣一瓣的橘子像什么呀 ?
2、幼儿剥橘子、吃橘子
提示幼儿先用湿巾纸擦手、果皮放在筐内。鼓励幼儿同伴间互相尝尝,说说。
小结:橘子很有营养,我们小朋友吃了身体 会棒棒的。但不能多吃。吃的太多会不舒服的。
《橘子》小班教案 篇5
内容要求:
1、在摸摸、看看、说说、放放中,体验为桔子奶奶一起过生日的快乐。
材料准备:
1、食物桔子奶奶、水果蛋糕图片
2、实物水果若干个(苹果、桔子、香蕉)
3、各种开启方式的小布袋若干个
4、三间标有苹果、桔子、香蕉的小房子
活动过程:
1、引出主题:桔子奶奶过生日。
师:今天是桔子奶奶的生日,他邀请了许多的水果朋友和他一起过生日,想不想知道她邀请了哪些水果朋友。
2、摸摸、猜猜、说说 感知水果的特征
1)(出示小布袋)告诉幼儿水果朋友藏在小布袋里。
2)幼儿自主每人拿一个小布袋。
3)引导幼儿摸一摸,猜猜小布袋里藏的是什么水果朋友?你是怎么知道的?
4)请出小布袋里的水果朋友,引导幼儿说说:你们手里的水果朋友是什么形状的?你们的水果朋友穿的是什么颜色的衣服呢?
5)师小结:你们的水果朋友有的长的圆圆的,有的长的长长的、弯弯的。有的'颜色是红红的、有的颜色是黄黄的,有的颜色是绿绿的。
3、送水果朋友进桔子奶奶的房间
1)(出示桔子奶奶的三间房间),引导幼儿观察,这三间房间有什么不一样?(房子上的水果标签不一样)师:这三个不一样的水果图案就是告诉我们,苹果房间、桔子房间、香蕉房间。
2)送水果朋友进房间。把自己手里的水果朋友送到相对应的房间。
3)引导幼儿观察房间里的水果朋友。苹果房间里的苹果的大小一样吗?(感知大小)桔子房间里的桔子颜色一样吗?(感知颜色)香蕉房间里的香蕉有几个?(数数)
4、为桔子奶奶过生日
1)师:桔子奶奶请的水果朋友都到了,你们看,桔子奶奶为水果朋友准备了什么。(出示水果蛋糕),引导宝宝欣赏桔子奶奶的生日蛋糕,说说蛋糕上面有些什么水果?“点心师叔叔把水果切开来了,你们还认得出它们是什么水果吗?
2)宝宝一起祝桔子奶奶“生日快乐,并同唱“生日歌”激发幼儿为桔子奶奶唱生日歌。
《橘子》小班教案 篇6
生成背景:
秋天到了,果子成熟了。于是我们开展了“橘子和苹果、学本领”这2个主题。在秋天中,这两种水果是最常见的,也是最贴近幼儿生活的。在预设这个活动之前,我们有过一些系列活动,例如:给苹果宝宝穿衣服、橘子宝宝穿衣服等,并在墙壁上布置出了两棵很大的苹果树和橘子树。孩子在玩的时候假装采橘子给傍边的小朋友吃,他们可能看见家里的大人采橘子的动作,看到他们这个行为,我就想,那就让他们感受一下采摘真的水果的乐趣吧,于是我就设计了这个活动,也可以说,本活动是来自于孩子的。
目标:
1、体验采摘与分享水果的`快乐,感受秋天丰收的喜悦。
2、能根据摘的桔子区分大小。
准备:
桔林、小篮子人手一个、音乐。
过程:
一、谈话、导入主题。
哇,你们看到了什么呀?
对了,我们来到了一片水果园。什么水果?(橘子)
今年农民伯伯说桔子树上的桔子长了很多很多,都来不及摘了,我们宝宝一起帮助农民伯伯好吗?
每人一只篮子,去采橘子,注意安全。
二:观察桔子
看看每个人的篮子,最大的?、最小的?一只的?许多的?也可数数三只以内的。
你们吃过橘子吗?(说说橘子的特征与味道)
老师小结:桔子是圆圆的、黄黄的、吃的时候甜甜的、酸酸的。
三:分桔子
今天我们再帮农民伯伯一个忙好吗?找出最大的橘子放在大筐里,其他的橘子放在小筐里。
请幼儿观察篮子里的桔子,有放错的请幼儿改正。
四、分享:今天我们教室里有许多客人老师和妈妈,我们把今天采来的桔子给他们一起吃好吗?
分析:
在这个活动中,一片桔林的环境非常好,孩子在采摘橘子的过程是一个高潮,情绪非常愉悦,在这个过程中,采不到就跳跃,高的帮矮的采,他们互相帮助、还有的叫老师帮忙,而且有了音乐的背景,更显得开心。但是采好了后,让孩子坐下来讲得时间太多,有的孩子注意力全在桔子上面了,但在操作时孩子们能自己进行分类,还能把错改正。在最后一个环节分享桔子时孩子们想到了自己吃,但没有想到老师和妈妈们,这就是平时的习惯。
《橘子》小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用各种感官感知橘子的形状、味道等特点。
2、乐意参与活动,学习在教师的鼓励下尝试剥橘子。
3、初步了解橘子皮和肉的作用。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大胆创造并分享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体验。
5、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活动准备
桔子(总数与幼儿人数相同);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区角的“桔子树”,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1、师:这是什么?树上有什么?
小结:这棵是橘子树,上面结满了黄黄的果子呢。
师:我们一起把树上的桔子摘下来,看看是什么水果?
2、教师带领幼儿一边唱歌一边摘桔子。
小结:原来是黄黄的橘子呀。
二、引导幼儿用闻、摸等方法观察桔子的外表形状特征。
教师出示桔子:我们摘下来的是什么水果?
师:它是什么形状的?
师:像什么?是什么颜色的?
师:上面有什么?
师:摸上去感觉怎么样?
师:闻一闻,什么味?
三、引导幼儿学习剥桔子,观察、品尝桔肉。
1、引导幼儿自己剥桔子。
师:想吃桔子怎么办?怎么办?
2、教师示范从上往下一片片地剥开桔皮,并鼓励幼儿大胆尝试。
师:我们要从中间用我们的手指先剥开一点点,然后一片片的剥到底部。
3、引导幼儿观察、品尝桔肉。
师:哇!桔肉露出来了。
师:它是什么样的?上面有什么?白白的须须能吃吗?
师:橘子肉软软的、一片一片的。
鼓励幼儿连桔肉上的桔络一起吃,并说说桔肉的味道。
师:我们吃橘子的时候我们可以把上面的梗若一起吃哦,那个是可以吃的。
四、幼儿品尝橘子。
师:现在老师要把这些好吃的橘子送给小朋友们吃了。
教师给小朋友人手一个橘子。
师:现在小朋友可以品尝我们的橘子啦,小朋友要自己用手慢慢的剥哦。
幼儿吃了橘子后请幼儿说说橘子的'味道。
师:小朋友们橘子好吃吗,是什么味道呀。
引导幼儿回答
五、引导幼儿了解桔皮、桔肉的作用。
1、教师介绍桔皮和桔肉的作用。
师:桔皮可以用来做陈皮、泡桔皮茶,桔肉可以榨桔子汁、做桔子酱。
2、迁移幼儿生活经验,鼓励幼儿说说自己吃的含桔子成份的东西。
师:你还吃过什么食物带有桔子味道?
教学反思
幼儿在全身心投入到探究活动中后,往往很多幼儿仍沉浸在先前的兴奋中,如教师用强制转换的方法使其的注意力集中到一个新的探究活动中,很难使幼儿达到良好的状态,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幼儿不断积累经验,并运用于新的学习活动,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态度和能力。
《橘子》小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通过剥橘子,吃橘子,运用各种感官感知橘子的外型特点和口感。
2.愿意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参与集体活动,体验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点:
了解橘子的特征。
活动难点:
会用语言讲述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每人一个橘子;每组苹果两个。
活动过程:
1.猜谜引起幼儿的兴趣。
2.感知橘子的外形特征。
(1)看一看:橘子是什么颜色的?什么样的?
(2)摸一摸:橘子摸上去有什么感觉?
(3)闻一闻:橘子有什么气味?
3.感受橘子的内部特征。
(1)请幼儿讨论:橘子里面是什么样的?
(2)那我们怎么把他打开呢?
(3)鼓励幼儿自己动手剥桔子,观察橘子的内部特征。
提问:剥开皮的橘子是什么颜色的?剥开皮的橘子是什么样子的?一瓣一瓣像什么?
4.品尝橘子酸酸甜甜的味道,说说品尝后的感觉。
5.大家共同分享品尝橘子,说说有什么不一样的味道。
6.小结:
橘子的肉是橘黄色的,一瓣一瓣像月亮、像小船;水分多;有点酸,有点甜;有的橘子有种子,种子像一颗颗白色的珠子,吃的时候要吐出来。我们大家都喜欢吃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