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幼小衔接数学优质教案
文学网整理的大班幼小衔接数学优质教案(精选10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大班幼小衔接数学优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在游戏情景中学习按一定规律排序。
2、体验游戏的快乐。
3、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4、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活动准备:
幼儿制作的红、黄、蓝三色的花朵
活动过程:
一、我们都是花仙子
春天来了,花儿都开了。花儿有哪些颜色?说说你是什么花仙子。
观察花朵排列的颜色规律
二、游戏:花仙子找椅子
1、两种颜色排序:AB
请两名幼儿手持红黄颜色的花朵站好,其他幼儿依次按规律排队。
2、三种颜色排序:ABC
请三名幼儿手持红黄蓝颜色的花朵站好,其他幼儿依次按规律排队。
3、两种颜色排序:ABB
请四名幼儿手持红黄黄颜色的花朵站好,其他幼儿依次按规律排队。
游戏时,帮助幼儿掌握排序规律。鼓励幼儿自己纠错检查。
三、少了哪朵花
请若干幼儿按一定规律站好,请幼儿观察其中缺少哪朵花巩固对排序规律的掌握。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我了解了孩子对数学都很薄弱,为了能够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我准备在以后的数学活动中多加游戏,做到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的目的。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大班幼小衔接数学优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2、3、4的分解组成。
2、通过观察,寻找发现数的组成规律。
3、继续体验总数与两个部分数之间的关系。
【活动准备】
西瓜图片若干,蓝绿色的篮子图片各一张,4以内数字卡片若干,分合符号
【活动过程】
一、游戏:碰球
教师交代游戏规则和要求
集体,小组,个人练习
二、学习4的分解组成
1、认识西瓜,出示西瓜图片
这是什么?数一数有几个?
2、分西瓜出示蓝绿色的篮子图片
请把西瓜分给蓝绿色的篮子,可以怎么分?(个别幼儿操作)谁还有不一样的分法?
3、记一记
谁有好办法把分西瓜的事记录下来?
请幼儿用数字和分合符号记录在黑板上。
4、念一念
幼儿认读分合式,先说分后说合。
三、出示操作纸,师幼共同了解操作要求
给弟弟妹妹分蔬菜,注意不遗漏,不重复。
四、根据幼儿完成情况讲评
大班幼小衔接数学优质教案 篇3
一、设计意图
本节教学设计,是在幼儿学习了10以内数字后安排的一个新教学内容,对于幼儿来说是一个比较难理解、抽象的数的概念。因此本节教学活动设计以游戏为主,通过游戏引导幼儿在“玩”中学,“趣”中练,“乐”中长才干,“赛”中增勇气。想通过趣味性的游戏激发幼儿学习兴趣,把枯燥的数学知识融入游戏使幼儿在玩中不知不觉掌握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知道中心数比相邻两数多1和少1。通过本课教学帮助幼儿在“具体形象的思维”与“抽象概念的数学知识"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让幼儿理解掌握概念、法则等知识,引导幼儿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
二、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相邻数的概念,掌握10以内整数的相邻数。
2、在游戏活动中感知了解10以内数字的相邻关系,知道中心数比相邻两数多1和少1,感知数的相对性。
3、通过游戏的方式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在游戏互动中学习数学。
三、活动重点
了解数的简单关系,知道中心数比相邻两数多1和少1。
四、活动难点
用语言清楚完整地表述出相邻数的含义。
五、活动准备
1、1—10的数字卡片每人一套。
2、动物房子图片一套。
3、三种颜色的瓶盖各10个。
4、彩票箱1个。
六、活动过程
1、导入
⑴师:有一座房子里住着许多小动物,我们来看看里面都住着谁?
⑵教师出示有小动物的房子图片(房子里有狗、猫、兔子、猴子、狐狸),请小朋友说说这些小动物的左右邻居是谁?
⑶小朋友都知道了小动物的邻居是谁了,那请你们看看你们现在坐在这里的左右邻居是谁?
幼:……
师:我们小朋友都有邻居,数字宝宝它也有邻居,它们的邻居叫相邻数,我们一起去看看它们的邻居吧!
2、请幼儿为数字排序,知道相邻的关系(多1和少1)⑴分别取三种不同颜色的瓶盖各三个,每种颜色排成一排,讨论如何才能做到让三排瓶盖变得一排比一排多一个。
⑵找出相应的数字卡片摆在瓶盖的左边,讨论:比2少1的数是几,应排在哪里;比2多1的数是几,应该排在哪里,引导幼儿按要求排列。
⑶引导幼儿归纳:2有两个相邻的好朋友,一个是比2少1的数1,排在2的前面,一个是比2多1的数3,排在2的后面。所以,一个数的相邻数就是比这个数多一和少一的两个数。
⑷组织幼儿讨论3的好朋友是几和几,根据前面的方法与经验,引导幼儿借助瓶盖、数字卡片等加以验证。
⑸老师拿出10以内任意三个相邻的数字卡片,请幼儿为三个数字排队,引导幼儿按顺序排。
3、游戏
⑴找朋友
幼儿身上别好110的数字卡片并按1—10的顺序排好队后,老师带着幼儿说儿歌:
宝宝宝宝转一圈,宝宝宝宝瞧一瞧,
左瞧瞧,右瞧瞧,瞧见的朋友真不少,
你的朋友是几和几?请你快来告诉我。
幼儿大声告诉彼此,自己的朋友是几和几?幼儿可以交换数字卡片,反复玩几次,进一步理解相邻数之间的排列关系。
⑵摸彩票
让幼儿在一个装有1—9的数字卡片的箱子里摸,摸出一个数字,并说出它的相邻数,正确的即可获奖。(奖励一个笑脸娃娃)
⑶大家一起玩
发给每位幼儿1到10的数字卡片,摆在桌子上,老师拿出任意一个数字,请小朋友把它的相邻数找出来,看一看哪个小朋友反应最快。
4、老师指导幼儿完成课本P14—P15的练习。
七、活动延伸
在科学区投放1到10的数字卡片及不同颜色的瓶盖若干个,让幼儿进一步探索10以内各数的相邻数。
八、教学反思
由于游戏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幼儿是整个活动的主体,调动了幼儿学习积极性,整个活动过程课堂气氛好,幼儿学习兴趣浓。通过观察幼儿操作实物及游戏活动过程发现幼儿理解了相邻数的关系。但在一些细小的环节上,还有一些不足,以下是我对这节课的反思。
1、本次教学活动中设计的游戏新颖,形式多样,富有情趣,幼儿都喜形于色,跃跃欲试,迫不及待地要参加,并自觉地遵守游戏规则,努力争取正确、迅速地完成游戏中的学习任务,提高了学习效率,培养了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组织纪律性。
2、在活动中,我观察到两名反应慢的幼儿没能跟上,此时我发现了本次教学的缺失点:在教学重点环节时语速应放慢,要让每位幼儿听清楚,给幼儿留足思考的时间。在课堂延伸中,我走进两名反应
大班幼小衔接数学优质教案 篇4
设计思路:
大班幼儿的分类能力虽然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对归纳事物特征的能力仍然较弱。需要通过不断的动手操作来帮助他们提高发现﹑观察﹑比较﹑归纳事物特征的能力。因此,我们选择幼儿熟悉的水果﹑文具﹑衣物﹑植物及糖果等,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幼儿在合作讨论中学习分析事物的特性,寻找多种分类方法,从而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及发现、归纳,比较的能力。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使幼儿能从生活中感受事物的关系,学会如何分类。2﹑通过操作﹑探索,培养幼儿发现﹑观察﹑比较﹑归纳事物特征的能力。
3﹑乐意与同伴合作,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教学教具:
1﹑小白兔玩偶一个,狗的头饰一个,纸箱制作的车子及房子各一个。2﹑苹果﹑梨子﹑石榴﹑桔子实物,玩具车﹑玩偶实物,铅笔盒﹑书﹑笔记本实物,衣服﹑裤子﹑鞋子实物。
3﹑苹果﹑芒果﹑梨子图片若干,花﹑草﹑树图片若干,糖果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小兔搬新房》
小白兔新建了一座漂亮房子,她要搬到新房子去住,小狗叔叔用
汽车帮小兔把东西全部拉到新房子去。
请出带有狗的头饰的幼儿拉着用纸箱自制的车从教室外面走进来。(车上装有苹果﹑梨子﹑石榴﹑桔子实物,玩具车﹑玩偶实物,铅笔盒﹑书﹑笔记本实物,衣服﹑裤子﹑鞋子实物。)
2﹑帮小白兔整理物品
将车里所有物品放在桌子上,老师手拿着小白兔玩偶说:”这么多东西我应该怎么整理啊?”然后问小朋友:“我们一起来帮帮小白兔好吗?”
(1)、让幼儿认识各种实物,并讨论怎么分,然后请部分幼儿帮忙分物品,将物品放到纸箱制作的房子里,并说说自己分类的理由。
(2)、老师总结:我们可以按照文具,玩具,水果,衣物来分。
3﹑分小组动手操作分类。
(1)、出示水果﹑植物﹑糖果图片让幼儿认识,然后将图片按小组分发给幼儿,请幼儿先小组讨论怎样分,然后每小组请出一个代表来说说他们的分类方法。
(2)、老师讲解分类的方法,我们可以将图片按水果、植物、糖果来分类。
(3)、老师总结各小组分类的情况。
大班幼小衔接数学优质教案 篇5
课时:
第2课时
教学内容:
认识“>”“<”“=”
教学目标:
1、认识“>”“<”“=”
2、知道“>”“<”的方向,理解“>”“<”“=”的意义。
教学重点:
理解“>”“<”“=”的意义
教学难点:
分清“>”“<”的方向
教学过程:
师: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们参观森林运动会,看看动物们矫健的身姿,好不好。
生:好。
展示图片
师:现在,咱们看的是拔河比赛项目,看,哪一对要赢了?
生:大熊猫一队的。
师:大家一块儿看看,这两队队员有什么不同?
生:熊猫队的队员多,大象队的队员少,不公平。
师:熊猫队几名成员?大象队几名成员?大家比一比,3和2谁大谁小?3大,2小,也就是3大于2,2小于3,我们写作:3>2,2<3、一块认识认识“>”“<”,看图,帮“>”“<”找回家
认识大于号小于号了吗?老师这有一段口诀,一块记一记好吧,“大于号,小于号,带着兄弟来报道,大口在前是大于号,尖尖在前是小于号,大于号,小于号,嘴巴朝着大数笑。”
<学生记一记>
<练习>
师:现在,这边的拔河比赛开始了,这一次比赛公平吗?
生:公平。
师:为什么?
生:每一对都是两名。
师:对,很好,左边一队两名,右边一队也是两名,2等于2,我们可以写作2=2。“=”等于号
<练习>
小结:
我们认识了大于号,小于号,等于号,例如:5>3,2<6,4=4
大班幼小衔接数学优质教案 篇6
课时:
第2课时
教学内容:
认识“>”“<”“=”
教学目标:
1、认识“>”“<”“=”
2、知道“>”“”“<”“=”的意义。
教学重点:
理解“>”“<”“=”的意义
教学难点:
分清“>”“<”的方向
教学过程:
师: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们参观森林运动会,看看动物们矫健的身姿,好不好。
生:好。
展示图片
师:现在,咱们看的是拔河比赛项目,看,哪一对要赢了?
生:大熊猫一队的。
师:大家一块儿看看,这两队队员有什么不同?
生:熊猫队的队员多,大象队的队员少,不公平。
师:熊猫队几名成员?大象队几名成员?大家比一比,3和2谁大谁小?3大,2小,也就是3大于2,2小于3,我们写作:3>2,2”“”“<”找回家
认识大于号小于号了吗?老师这有一段口诀,一块记一记好吧,“大于号,小于号,带着兄弟来报道,大口在前是大于号,尖尖在前是小于号,大于号,小于号,嘴巴朝着大数笑。”
师:现在,这边的拔河比赛开始了,这一次比赛公平吗?
生:公平。
师:为什么?
生:每一对都是两名。
师:对,很好,左边一队两名,右边一队也是两名,2等于2,我们可以写作2=2。“=”等于号
小结:
我们认识了大于号,小于号,等于号,例如:5>3 ,2<6,4=4
大班幼小衔接数学优质教案 篇7
要上公开课,我先前设计了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10以内数的倒数》,通过吃桃子游戏贯穿活动,让幼儿直接感知到吃掉一个少一个,再与教学活动相联系,倒着数的时候是越来越少,每次少一个。
上公开课对我来说有点紧张,每次都要利用好长时间准备,这次准备的是幼儿园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10以内数的倒数》。
设计意图:
将数学融入到幼儿的生活中,将教学内容布置在幼儿的生活环境中,让幼儿在生活中感知了将要学到的内容,将数学与生活中的情境相联系,将生活中的数学提升到理论上,在游戏吃桃子中,幼儿会直接感知到吃掉一个少一个,再与教学活动相联系,幼儿就会直接有一个体验,倒着数的时候是越来越少,每次少一个。通过对现实中数学问题的探索,不仅有利于体验幼儿对数学活动的价值,更激励了幼儿数学学习的内部动力。
学习目标:
1、学习倒着数数,能从相反的方向感知自然数的顺序;
2、进行10以内的倒着数数练习;
3、发展幼儿的逆向思维,为学习减法打基础。
活动重点:
幼儿学习10以内的倒着数数
活动难点:
让幼儿理解什么叫倒着数。
活动准备:
1、教学准备
①教具准备:数字卡片
②学具准备:数字卡片,彩色串珠,彩笔,托盘
2、知识经验准备
①能熟练地按顺序排列彩色串珠
②熟悉儿歌
3、环境准备
将数字贴在楼梯的阶梯旁,幼儿上楼时就会感受到数字变化与脚下阶梯的变化。
活动过程:
1、预备活动
师幼互相问候
走线,线上游戏,小猴吃桃子
2、学习10以内的倒着数
①让幼儿将串珠按顺序摆放在盘子里,感知串珠是越来越多。
②提问怎样将盘子里的串珠倒过来(将盘子换一个方向)
倒过来后,串珠是越来越少。
③将串珠与数字相对应
④看着盘子里的数字倒着数
3、游戏活动
开火车:每个幼儿胸前贴一个数字,将10放在最前面,让后面的幼儿按倒着的顺序依次排列。
4、分组活动:
①连线
327564891
10—□—□—□—□—□—□—□—□—□
②按倒着数的顺序排列串珠和数字卡。
活动延伸:
1、完成《操作册》第3册第33—34页的活动。
2、利用吃饼干时,让幼儿感知吃掉一个少一个,进一步感知倒着数数。
教学资源:
小猴子作猴状
吃桃子作吃状
10个大桃子张开两只手,手指伸直
啊作咬状
9个大桃子弯下一个手指头
啊作咬状
8个大桃子弯下一个手指头
…
桃子吃完了摊开两只手
创新意图:将教学与幼儿的动作相联系,由动作直接来感知倒着数,再与粗象的数学知识相联系,利用幼儿的身体来感知数的变化与量的变化,直接来理解数学中的重难点。
大班幼小衔接数学优质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能手口一致的点数5个物品,感知其含义
2、能从多个物品中按物取数或按数取物。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4、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并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
重、难点:
能从多个物品中按物取数或按数取物。
活动过程:
一、 导入活动
今天是小熊5周岁的生日,他邀请小伙伴们到家里做客,小朋友们看看,都谁来了?(小猫、小狗、小兔、小猴、小鸟)我们一起数一数来了几个小伙伴?
二、情境、练习
1、小熊带着小伙伴们来到餐桌前做好,可是呢,小熊不知道怎么给小伙伴分餐盘,他想请咱班的小朋友帮忙,要想每个小动物都有餐盘应该怎么分呢?一共要有几个盘子呢?
2、餐盘分好了,那么小动物们爱吃什么,你们知道吗?{小猫吃鱼、小狗吃骨头、小鸟吃虫子、小猴吃桃子、小兔吃萝卜}现在,我请小朋友帮助小熊给每个小动物分食物。小猫一顿分吃2条鱼,小狗一顿吃3个骨头,小鸟吃4条小虫,小猴吃5个桃子,小兔吃1个胡萝卜。
3、小动物们吃的饱饱的。他们现在也有礼物送给小熊,让我们一起看一看,都送了什么礼物?都有几个?
4、我们帮小熊记录一下,小动物们分别送给小熊几个礼物?用画圆圈的形式记录下来。
三、操作
过生日好友重要的一个环节,是什么呢?对了,是点蜡烛吃蛋糕,那我们为小熊点生日蜡烛吧!(事先准备好橡皮泥,和蜡烛) 请小朋友告诉老师你点了几根蜡烛?为什么?
四、活动延伸
放生日歌,和小朋友们一起随着歌曲跳舞,为小熊庆祝生日!
活动反思
这节课是中班的课程,我是应用的白板进行教学,非常吸引幼儿,幼儿课上表现的很活跃,更能着我的思路走,学习兴趣浓,活动目标基本完成。不足的地方是,在幼儿动手操作制作蛋糕的过程中所用时间过长,部分幼儿动手能力差,需要教师的帮忙。记录卡的部分,也同样有部分幼儿操作不好,不会记录。
大班幼小衔接数学优质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让幼儿喜欢数学。
2、愿意上课大胆举手回答问题。
3、能按照物体的长短差异排出3"5个物体的序列。
活动准备:
1、长短不同的裤子图片。
2、小吸管、小木棍、硬卡纸条等若干套(3"5个为一套),排序底板若干。
活动过程:
1、裤子比一比。
观察裤子。
教师出示挂图中的4条裤子。
教师:看,妈妈给宝宝买了什么?妈妈买了几条裤子?它们一样吗?哪儿不一样?引导幼儿观察裤子,并说出它们长短不一样。
比裤子。
教师:哪条裤子长,哪条裤子短?
教师和幼儿一起把裤子两两比较,得出结果。
2、裤子排一排。
教师出示长短排序板。
教师:妈妈让宝宝排一排裤子,你觉得哪条裤子放在前面?可以怎么排呢?
鼓励幼儿积极思考并讲述自己的想法。
鼓励幼儿自主地排裤子,然后说一说自己用什么方法排的。
教师和幼儿讨论长短排序的方法。
沿着排序板上下面的一条线将裤子放整齐,可以用眼睛看,找出最长(最短)的裤子排号,再通过两两比较依次排序;也可以每次找出最长的裤子,发现长了再调整。
3、给物体排排队。
讨论活动规则。
教师:小吸管、小木棍、硬卡纸条都来找小朋友帮它们排队啦!
教师和幼儿共同讨论、总结:先找出物体中最长或最短的一个排好,在比剩下的物体,找出最长或最短的往下排,排好后说一说。
幼儿操作活动。
教师提醒幼儿将材料在排序板上排整齐。
教师鼓励幼儿参与多组操作活动。
大班幼小衔接数学优质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让幼儿喜欢数学。
2、愿意上课大胆举手回答问题。
3、能按照物体的长短差异排出3"5个物体的序列。
活动准备:
1、长短不同的裤子图片。
2、小吸管、小木棍、硬卡纸条等若干套(3"5个为一套),排序底板若干。
活动过程:
1、裤子比一比。
观察裤子。
教师出示挂图中的4条裤子。
教师:看,妈妈给宝宝买了什么?妈妈买了几条裤子?它们一样吗?哪儿不一样?引导幼儿观察裤子,并说出它们长短不一样。
比裤子。
教师:哪条裤子长,哪条裤子短?
教师和幼儿一起把裤子两两比较,得出结果。
2、裤子排一排。
教师出示长短排序板。
教师:妈妈让宝宝排一排裤子,你觉得哪条裤子放在前面?可以怎么排呢?
鼓励幼儿积极思考并讲述自己的想法。
鼓励幼儿自主地排裤子,然后说一说自己用什么方法排的。
教师和幼儿讨论长短排序的方法。
沿着排序板上下面的一条线将裤子放整齐,可以用眼睛看,找出最长(最短)的裤子排号,再通过两两比较依次排序;也可以每次找出最长的裤子,发现长了再调整。
3、给物体排排队。
讨论活动规则。
教师:小吸管、小木棍、硬卡纸条都来找小朋友帮它们排队啦!
教师和幼儿共同讨论、总结:先找出物体中最长或最短的一个排好,在比剩下的物体,找出最长或最短的往下排,排好后说一说。
幼儿操作活动。
教师提醒幼儿将材料在排序板上排整齐。
教师鼓励幼儿参与多组操作活动。